1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诊断分析
2012-01-24张聪
张 聪
(山东省兖州市人民医院,山东 兖州 2722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严重疾病,是心血管内科的急危重症,尽管目前心肌梗死诊断的手段或方法很多,而心电图具有无创、简便、价廉和可重复检查等优点,仍然是冠心病的一种主要辅助诊断技术[1-4]。常规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简单、快捷、方便和直观的特点,本文对1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特点、发病有无典型胸痛、病死率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利早期发现心肌梗死,采取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准确快速地评价其风险,及早发现、及早诊治,降低患者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①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79例,其中男性109例,女性70例。年龄60~82岁,平71岁。既往病史:高脂血症121例,高血压病37例,糖尿病21例,冠心病17例,无上述病史者19例。②对诊断明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后24h或门诊检查时均加做右室导联v3R,v4R,v5R,正后壁v,v,v。导联,共计18导联心电图。
1.2 方法
①心电图检查:在入院24h或门诊做心电图,心电图机(采用日本光电9130K或9020K或美国康泰同步采集12导联工作站。②心肌梗死特征性改变:a.宽而深的Q波,当出现病理性Q波或Qs波,R波减低,为急性期改变。b.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与T波相连形成单相曲线特征性改变。记录、测量和分析心电图分别由3~5名心电图医生完成。
2 结 果
急性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上的表现可分为两种,即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依据之一,多在发病24h内可出现典型的心电图特征,相应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及病理性Q波。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需加右室(v R、V4R、V R)加正后壁(V、V。、Vq)和l2导联心电图加正后壁(v,、v 、V)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检出率比较,后者显著增高。本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特征分组,典型心电图表现者,病理性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82例,不典型心电图表现者,包括ST段抬高,胸前导联R递增不良32例,ST段下移伴T波倒置或低平45例;ST段正常T波倒置或低平19例,2例未现病理性Q波,ST段明显抬高,T波直立,形成单向曲线。179例梗死部位前壁心梗69例,下壁心梗50例,下壁合并前壁31例;下壁合并前壁29例。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可分为超急性损伤期、急性充分演变期和恢复期。
3.1 超急性期
为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发病3h内为超急性期。此期数小时内在面向梗死部位的导联出现以下心电图改变:急性心肌缺血致颤阈明显降低,室性早搏可作为室速、室颤的触发因素。ST段失去正常凹面向上的形态而变直,呈斜直形抬高,抬高的程度逐渐增加。T波增高可能是超急期最早期的心电图改变,有时出现于ST段改变之前,增高的T波往往同时增宽。虽然心电图检测是临床诊断和治疗心梗的重要依据,但因受梗死部位、就诊时间及心电图本身的局限性ST-T改变无病理Q波,特别注意不能仅以首次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做出明确判断,应重视超早期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动态观察的重要性。同时要结合早期标志物和确定标志物的联合检查,以提高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临床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2 急性充分演变期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24h内可由超急期转变为急性充分演变期,病变的部位的导联可出现以下改变:要由Q波所在的导联ST-T演变规律而定,通常在相关的一组导联出现坏死型Q波,且可逐渐加深、加宽。在正常时左外侧导联 5、V6及标准导联I、avE)/出现起始性小Q波,当发生室心肌梗死时,此Q波消失,R波振幅往往同时降低。V1、v2导联的出现小q波,此q波虽小,也有诊断价值。ST段抬高逐渐加重,呈弓背状ST段抬高,有时高达10mm以上,呈单向曲线。一般在抬高的ST段开始下降时,T波可由直立逐渐转为倒置,且倒置的程度逐渐加深。也可由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ST段压低,T波明显倒置。但有时会受常规导联的局限性,出血漏诊,必要时应应加做右胸导联、后壁及其他导联,以便及时发现是否合并右室及后壁心梗,及时发现心梗范围扩大及再梗。特别要重视发病12~24h可出现心电图一过性伪正常化。
3.3 对不典型心肌梗死也应有充分的认识
①临床症状不典型:一是部分患者胸痛不明显或无胸痛,疼痛发生在其他部位,如牙痛、头痛 ,有些患者疼痛发生在上腹部,可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有的患者胸痛以右侧为主,可误诊为肺炎等。右冠病变较左冠病变疼痛不明显。二是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衰、晕厥、休克、脑卒中等,老年人更多表现为呼吸困难梗以其他症状为首发症状。②心电图: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特征有三种:坏死型Q波、损伤性ST段抬高、缺血型T波倒置;ST段抬高及缺血型T波倒置有特征性的演变规律。可表现为不典型心电图:T波振幅增高,T波高耸可能是AMI超急期改变、R波递增不足。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因梗死范围小、多处或对应性梗死、心内膜下心肌梗死表现为ST段下移及随后出现的T波改变、局限性高侧壁梗死,对于此种患者,不能单凭仅一两次心电图无典型改变就轻易否定心肌梗死,应按时做心电图或给予心电监护,直到AMI确诊或排除。特别是小灶性梗死、单纯性心外膜梗死、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可只表现为T波改变,并无Q波性心肌梗死,此类心电图的改变,临床上易于漏诊,应及时比对以往心电图,必要时行心肌酶、肌钙蛋白、心脏多普勒检查。③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肌受损传导障碍,引起心脏电生理紊乱,心律失常是MI最常见的并发症。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可与多种心律失常并存,常引起恶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导致猝死。因此对心肌梗死患者,随时进行心电图和血压的监测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降低病死率。
总之,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重要价值,常规做18导联心电图是非常必要的,能弥补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的心电波形而难以发现突发的、短暂的心肌缺血,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熟练掌握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相似的心电图鉴别诊断。对临床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高各个部位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率,及早明确诊断,以防漏诊、误诊。
[1]林兆耆,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2]张海澄.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类与诊断[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5(3):162-163.
[3]朱萍,丁嘉红.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2007年修订标准[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8,17(11):42-43.
[4]邵峥静.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分析[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2):1745-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