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宾川县生猪产业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议

2012-01-24王嘉祥王正青李会民

中国猪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宾川县种养云南省

王嘉祥 王正青 李会民

(1云南省宾川县平川镇畜牧兽医站,云南省宾川县 671600;2云南省宾川县畜牧站,云南省宾川县 671600;3云南省大理州畜牧站,云南省大理市 671000)

云南省宾川县生猪产业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议

王嘉祥1王正青2李会民3

(1云南省宾川县平川镇畜牧兽医站,云南省宾川县 671600;2云南省宾川县畜牧站,云南省宾川县 671600;3云南省大理州畜牧站,云南省大理市 671000)

笔者以循环农业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当地种植业、养殖业现状,提出宾川县以生猪养殖为中心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建议。

云南省宾川县;生猪产业;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建议

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中央2012年1号文件),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十二五”期间要大力 “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近年来,云南省宾川县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既保障了城乡人民生活需求,又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生猪养殖污染日益凸显,养殖用地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同时,当地水果产业迅猛发展,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笔者以循环农业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宾川县生猪产业和水果产业现状,结合自己长期从事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工作的经验,提出宾川县以生猪养殖为中心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议。

1 生猪、水果生产概况

1.1 概况

宾川县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东部、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地处北纬25°23′~26°12′、东经100°16′~100°59′。全县国土总面积2 563平方公里,土地资源总面积 254 091公顷,其中耕地38 481公顷,林地133 585公顷,牧草地42 043公顷,未利用土地26 033公顷。全县有 “四荒”、 “四低”土地(即中低产田、低产园地、低产水面、中低产林地,荒山、荒地、荒水、荒滩)188 3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14%,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宾川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18.3℃、年平均降雨量559.4mm,年均日照时数2 719.4小时,太阳辐射量为155千卡/cm2年,年均积温6 543℃,无霜期294天,素有 “天然温室”、 “热区宝地”的美称。全县辖8镇2乡,90个村 (居)委会 (含4个华侨社区)、841个自然村、1 278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35.19万人,国民生产总值468 479万元,财政总收入30 069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 9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 914元。

1.2 生猪生产概况

宾川县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是县域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产业。2011年,全县生猪存栏24.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1万头,出栏35万头,出栏率135%,猪肉总产量3.45万吨;生猪产值65 945万元,全县畜牧业产值86 784万元,生猪产业占畜牧业产值的76%。近年来,县畜牧部门通过积极引导、多方协调、多渠道融资等方式,使全县出栏肥猪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 (户)达62户,其中年出栏1 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 (小区)有8个,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目前正积极筹资建设万头商品猪场。全县生猪生产正从传统的散养模式向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式转变,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已初具规模。 “十二五”期间,计划通过建设生猪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年出栏肥猪60万头,使生猪产值突破10亿元,把宾川县建成大理州较大的商品猪生产基地。

1.3水果生产概况

宾川县是全国著名的水果之乡,相继荣获 “中国柑橘之乡”、 “中国葡萄之乡”、 “中国优质柑橘基地”、 “全国兴果富农工程果业发展百强优质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宾川县柑橘也获评“中国十大名桔” 殊荣。以葡萄和柑橘为主的水果产业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2010年,全县葡萄、柑橘总面积16万亩,总产32万吨,产值合计达1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42%。

2生猪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宾川县生猪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但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科技支撑依然不足,更为突出的是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约已成为全县生猪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瓶颈。

2.1 生猪生产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

当前宾川县生猪生产中,小规模、低水平的散养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近60%的生猪由年出栏50头以下的散户提供。农户散养方式生产经营粗放,市场信息不灵,防疫条件差,标准化、良种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也较低。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虽有所发展,但数量较少,服务范围小,未能对生猪产业全程提供服务。

2.2 土地成为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国家的土地政策日益收紧,规模养猪用地较难落实;且由于葡萄、柑橘种植效益较好,农村土地流转、承包价格飙升,每亩高达2 500元以上,导致生猪养殖特别是规模养殖用地十分紧缺。

2.3 生猪养殖环境污染的制约日益凸显

随着城乡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生猪养殖污染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环保部门对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门坎也越来越高。宾川县每年生猪养殖产生的猪粪约14万吨,猪尿和冲洗水近30万吨,而广大果农为图方便,大量使用化肥,猪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的利用率不断降低,粪便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2.4 生猪重大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宾川县生猪疫病时有发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一是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病原体多元化导致猪病症状的复杂化,成为疫病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二是免疫抑制性疫病在部分猪场中广泛存在;三是由于猪群病症出现非典型化现象,多种病原体在猪群中长期存在并持续感染,猪场疫病根除净化困难。此外,基层兽医防疫队伍素质不高,执业能力参差不齐, “三权”(指人权、财权和业务权)下放归乡镇后对生猪疫病防控的统一性、系统性、协调性有所减弱。

3 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宾川县总体上属于农业、畜牧业资源匮乏的地区,资源约束、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是宾川县生猪产业和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1 水果种植利用生猪粪便,有效控制养殖污染

种养结合就是把生猪养殖和水果种植结合在每片果园、每个猪场、每个农户中,生猪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就近施入自家果园,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解决生猪粪便对村庄、农户庭院的污染,有利于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2 降低水果种植和生猪养殖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实行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一是可以充分利用生猪粪便,将之通过堆沤发酵制作成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在化肥不断涨价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水果种植成本;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养殖场周边果园套种饲草、饲料作物,解决部分饲料问题,在饲料不断涨价的情况下,降低畜禽养殖成本;三是生猪粪便通过还田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可以低成本控制养殖污染;四是是生猪养殖场和农户实行以生猪养殖为中心的种养结合一体化经营,能够获得养殖、种植双重综合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3.3 保护耕地质量安全

耕地是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耕地质量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宾川县乃至全国普遍存在的种养分离的生产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耕地退化。农民种植水果大量依赖化肥,致使宾川县成为大理州化肥用量最高的县。畜禽粪便为主的有机肥料含有植物所需的大量营养成分,据分析,猪粪中含有全氮2.91%、全磷1.33%、全钾1.0%,有机质77%,是优质的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培肥地力。施用有机肥料既可增加许多有机胶体,同时又借助微生物的作用把许多有机物也分解转化成有机胶体,可大大增加土壤吸附表面,并可产生许多胶粘物质,使土壤颗粒胶结起来变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透气性能及土壤温度的调节能力。所以,必须下决心转变水果的种植方式,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实施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耕地的永续利用。

3.4生产优质农畜产品

有机肥是生产优质绿色水果的主要肥源。近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需求日益增加,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倡导和重视使绿色食品的生产发展迅速。在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 (IFOAM)提出的“有机农业和食品加工基本标准”中,关于肥料使用方面的要点是 “增进自然体系和生物循环利用,使足够数量的有机物返回土壤中,用于保持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活性”, “无机肥料只被看作营养物质循环的补充物而不是替代物”, “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必须限制在不对环境和作物质量产生不良后果,不使作物产品有毒物质残留积累到影响人体健康的限度内”。这表明,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机肥料是生产绿色食品的主要肥源,必须限制无机肥料的过量使用。

实行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猪舍建设在果园中,环境、空气质量好,还可饲喂套种的优质饲草,生产绿色安全的生猪产品、提升肉猪的附加值,为培育安全健康的放心生猪产品和猪肉品牌提供生态环境内涵。可见,宾川县只有实行种养结合,才能获得绿色有机的水果和生猪产品,提升农畜产品附加价值。

4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探索

根据宾川县养殖以生猪为主和种植以水果为主的实际情况,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模式。

4.1 种养循环法

种养循环法即把生猪养殖融入水果种植之中,将猪舍集中或多点建在果园中、果园旁,粪污就地处理消纳,并在果园中套种饲草、饲料喂猪,形成猪-肥 (沼气)-果-饲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实现动植物之间的物质交换。这种循环模式适用范围广,根据果园规模(面积)大小,适合范围从生猪散养大户到规模养猪场,是适合宾川县实际的主要生猪养殖粪污利用方式和循环农业模式,目前已在部分猪场推广。

4.2 生物发酵床养猪法

生物发酵床养猪法也称自然养殖法:以谷壳、锯末、秸秆、发酵菌种制作发酵床,猪只饲养在发酵床上,有益微生物菌群大量繁殖,迅速降解、消化猪只粪尿,从而达到处理猪场粪污的效果,能使猪只健康快速生长,实现清洁高效无污染、省饲料15%、省水90%、提高猪只抵抗力、提高猪肉品质、增加养殖效益、养殖粪污零排放的目标。发酵床垫料使用2年后,作为优质有机肥种植水果,能使水果品质更为优良。宾川县在州、县畜牧部门指导下,以宾川县康师傅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从2008年开始推广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目前已经自主开发培育菌种,在大理州范围内推广。

5 发展建议

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宾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在生猪产业发展上,必须改变目前重增长轻生态、重生产轻环境、重数量轻质量的思路,从大产业、大生态、大农业的角度,用循环农业的理念指导生猪生产,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产业的低消耗、高增长及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模式,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猪生产模式。

5.1 切实制定产业规划,确保生猪生产为主的畜牧产业科学布局

按照宾川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根据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实际,科学编制以生猪生产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规划。结合宾川县种植业特别是水果发展规划,将生猪养殖区重点规划在水果种植业发达地区,使养殖业与种植业同步发展,为实现种养结合、优势互补提供现实基础。同时,科学规划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布局,促进生猪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5.2 紧紧抓住国家扶植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机遇,实现生猪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生猪规模养殖场 (小区)建设项目,一要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种养结合原则进行选址,并通过规模养殖场 (小区)环境影响评价;二要科学建设标准化圈舍、合理配套生猪养殖设备设施。

5.3 扎实推进种养结合,实现生猪产业发展生态化、水果产业发展优质化

生猪养殖场原则上应建在果园内或紧邻果园,严格采取干湿分离、雨污分流、节水节能、循环利用的循环农业技术措施,生猪粪便经堆肥发酵、尿液经沼气池或三格式化粪池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就地就近还果园利用,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种养优势互补及良性生态循环,使生猪产业发展生态化。

5.4强化政策保障和科技支撑

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循环农业发展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二是完善县级配套政策;三是拓宽投融资渠道,通过担保、贴息、融资等方式,支持生猪产业及循环农业发展壮大;四是是完善生猪规模养殖风险防范机制,配套地方资金,推进生猪等农业政策性保险,提高生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五是加强生猪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安全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归乡镇管理后,要确保队伍不散、职能不变、资金不减,切实履行畜牧兽医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职责。

5.5 加强 “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加强 “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大力培植种养龙头企业,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品牌提升。积极推行生猪健康养殖,对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认真开展生猪规模养殖场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健康养殖档案,加强对生猪养殖投入品的管理和监控,确保生猪及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

F326.33(274BC)

B

1673-4645(2012)07-0018-03

猜你喜欢

宾川县种养云南省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浅析宾川县小Ⅱ型水库养殖罗非鱼越冬技术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