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小儿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2012-01-24谢秋燕
谢秋燕
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辽源 136200
小儿阑尾炎是由于一种或者多种病因引起的岩性改变的外科急腹症,也属于常见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发生穿孔、休克、急性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等后果严重[1]。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方可确诊急性阑尾炎。以往保守治疗虽可缓解症状,但是容易反复发作;而传统开腹手术对小儿创伤大、并发症多、外观美观度差等缺点[3]。腹腔镜外科近几年迅速发展,因腹腔镜外科属于微创外科,其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手术效果好等特点,此手术技术在小儿外科应用越来越广泛[2]。选择该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共完成腹腔镜下小儿阑尾切除术手术98例,手术效果满意。笔者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整理如下,拟达到该院构建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护理模式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作者选择该院完成腹腔镜下小儿阑尾切除术手术98例,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确诊为阑尾炎,其中男性患儿68例,女性患儿30例,平均年龄(7.6±1.8)岁,急性阑尾炎患儿 78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儿6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7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儿6例,阑尾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患儿1例),慢性阑尾炎患儿20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儿科手术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术前用药等方面,具体操作如下,手术对象大多是学龄前儿童,喜哭闹,护理工作中注意正确的耐心的采用诱导、启发、表扬等教育方式,与患儿家长积极主动热情大方的进行沟通,陪伴患儿一起游玩或者玩耍喜爱的玩具,与患儿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关系,让患儿亲眼见到刚从手术室出来的其他术后患儿,并未出现痛苦表情,只是甜美的睡觉,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使其患儿更加勇敢地面对,消除不必要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使得具有轻松自如的心态面对手术。年龄较大的患儿注意采用不同的方式浅显易懂的,真实的温和言语与其沟通,在交流中介绍手术,比如可以借助照片、模型、书本、游戏、漫画等工具,使其正确的对待手术,形成正确的手术认识,患儿以轻松的心态接受手术。手术前了解患儿病史及主要症状体征,进行心电图、胸透、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必须的检查项目[1]。腹腔镜手术切口主要是在脐部,因此脐部及其周围的消毒处理务必彻底,特别是脐窝,一般先用棉签蘸软皂或者松节油浸泡5min左右,再用清水多次清洗,然后再用络合碘棉签消毒,尽量减少脐部切口出血、流液、红肿,甚至感染的可能。清洁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力度要适中,避免损伤患儿皮肤。慢性阑尾炎患儿手术前24 h禁食甜食和易于产气的食物,以免影响术野暴露和胃肠功能恢复;急性阑尾炎患儿入院即禁食,必要的进行胃肠减压。手术前8~12h禁食,术前6h禁止饮水,防止术中发生呕吐物误吸入引发窒息。手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一般使用头孢二代类与甲硝锉联合使用,0.1~0.2mg/kg阿托品和3mg/kg鲁米那术前30min肌肉注射,如果患儿术前采用注射镇静剂,患儿需要专人看护,防止跌伤[4]。患儿有咳嗽或者便秘的应积极治疗,症状体征得以控制后,再行手术,术前患儿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1.2.2 术后护理 ①腹腔镜手术采用的是气管插管全麻的麻醉方式,术后应行常规全麻术后护理,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后,再考虑拔除气管插管,先常规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缓解或防止呼吸道水肿、梗阻的发生;拔管后患儿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而造成窒息或者吸入性肺炎,口腔或呼吸道内分泌物应注意及时吸出,同时患儿低流量、低浓度面罩吸氧,维持氧分压,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该组98例患儿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和高碳酸血症[5]。②患儿回病房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处理。鼓励患儿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必要时可配合腹部理疗。密切注意切口情况,一般3~5d切口愈合,疼痛较轻微,感染机会很少,在术后注意有无红肿、硬结、积液等情况发生。③术后按医嘱静脉输液和应用抗生素,对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患儿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禁食的患儿24h补液,密切注意输液效果,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准确记录术后第1次排尿的时间[6]。④患儿清醒后常躁动,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医护人员与家长随时注意看管患儿,防止跌伤。术后患儿禁食1~2d,胃肠功能恢复后方可饮水,然后从流质饮食、伴流质饮食、软食和普通饮食逐步转换,术后4d不能摄入牛奶、豆浆等易于产气的食物。⑤对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如果腹盆腔脓液或渗液较多,一般术中进行冲洗,在右下腹圆戳卡孔放置盆腔或结肠旁沟烟卷进行引流,一般于术后24h拔掉,然后采用盐纱条引流,每天换药直到引流孔愈合。在引流期间,要预防引流物脱落或者掉入腹腔内,要固定稳妥,每天换药时应特别注意。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主要见皮下气肿,此并发症最为常见,主要原因是腹腔内的二氧化碳通过穿刺鞘弥散至周围的皮下组织中。表现为出现皮下组织的捻发音,轻度皮下气肿可自行消除,该文中有1例患儿出现轻度皮下气肿,3h后自行消失。其次常见内脏损伤,这是儿科腹腔镜手术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切口流血、流液情况,发现心慌、血压下降、口渴、面色苍白等症状体征的时候,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该文中病例为发生1例内脏损伤[3]。⑦患儿术后2~3d未见并发症,即可办理出院,叮嘱患儿家长注意保持切口的清洁卫生,暂时不洗澡,术后7d以内做轻微活动,1个月以内不参加剧烈活动,若出现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体征时立即就医[1]。
2 护理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因具有创面小、康复快,外观美等特点,临床已经广泛应用。充分的周到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根本,只有充分做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以及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针对性的采取防范和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康复。
[1] 王彦,林春花.腹腔镜下小儿阑尾切除术的护理[J].新疆医学,2011,41(1):112-114.
[2] 王虹,袁红,陈红宇.100例电视腹腔镜下小儿阑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G]//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北京:中华护理学会,2000:282-283.
[3] 颜艳,王海燕,唐碧妤.10例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7):37-38.
[4] 郑碧芳,谢永和.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1(3中旬刊):1036.
[5] 亓英.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18例护理体会[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1):56-57.
[6] 魏代艳,毕经芳.腹腔镜双通道小儿阑尾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9,7(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