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肠一号洗剂用于痔疮术后194例

2012-01-24徐如英

中国药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肛肠科洗剂肛肠

徐如英

(浙江省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嘉兴 314501)

肛肠一号洗剂用于痔疮术后194例

徐如英

(浙江省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嘉兴 314501)

目的观察肛肠一号洗剂用于痔疮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4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医院自拟方肛肠一号洗剂坐浴(治疗组),并与184例应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的患者作对照观察(对照组)。结果止血、止痛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68.00%;创面水肿减轻情况,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64.00%;伤口愈合时间,治疗组为7~12 d,对照组为10~18 d。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肛肠一号洗剂用于痔疮术后止痛、止血、消肿、伤口愈合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肛肠一号洗剂;术后;熏洗;痔疮;疗效

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与久站、久坐、活动少、便秘、腹泻、排便时间过长、饮酒过多、嗜好辛辣饮食等因素有关[1]。对不适宜保守治疗或经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而言,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术后易并发伤口感染、疼痛而影响愈合。为此,本院肛肠科自拟肛肠一号洗剂于术后熏洗治疗痔疮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本院肛肠科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378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诊断标准[2],均为混合痔,并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及其他肛肠科急症。其中男170例,女208例;年龄14~86岁,平均46岁;病程2~21 d。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4例,其中男90例,女104例;平均年龄45岁。对照组184例,其中男80例,女104例,平均年龄47岁。两组各项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自制肛肠一号洗剂治疗。肛肠一号洗剂组方为五倍子 30 g,芒硝 30 g,荆芥 20 g,地榆炭 30 g,红花 6 g,黄柏 30 g,蒲公英30 g,野菊花30 g,大黄15 g,蛇床子30 g。将上述药物放入自动煎药机加水1 200 mL,浸泡30 min,先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30 min,并浓缩至180 mL×2袋备用。将上述中药煎剂2袋共360 mL,加温度约80℃的热水稀释至1 000 mL,先熏洗后坐浴,15~20 min,于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早晚各1次,坐浴后伤口敷上干净的消毒纱布。5 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对照组用配制好的约80℃1∶5 000高锰酸钾液1 000 mL坐浴20 min,1天2次。疗程同治疗组,2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创口无出血,疼痛、水肿消失,创面愈合;显效:创口无出血,无渗液,无水肿,疼痛明显减轻,无需服止痛药,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好转:创口无出血,无渗液,轻度水肿,疼痛减轻,间或需服止痛药,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无效:创口少量出血、少量渗液,创面水肿明显,疼痛无减轻,需用止痛药,创面愈合时间无明显缩短。以治愈、显效和好转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止血、止痛效果,治疗组患者经3~5次坐浴后,自觉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无需服止痛药,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肿减轻效果,经坐浴5~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50%,对照组为64.00% ,经 χ2检验,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口愈合时间,治疗组为 7~12 d,平均 10 d,对照组为 10~18 d,平均 15 d,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缩短4~5 d(P<0.0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中医认为,痔疮是由多年的热毒壅结、湿热下注、血液淤积而成。手术虽可把痔疮切除,但病因很难一下清除,且手术使皮肤创面开放,伤口极易感染;同时,手术破坏了肌肤的完整结构,使其不能连通,造成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引起伤口肿胀,从而影响伤口愈合。中医治疗原则应予清热解毒、收敛生肌、止血敛疮、活血止痛为主,并采用中药熏洗,能迅速缓解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熏洗指用熏蒸和洗涤的方法,借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患处[3]。肛肠一号洗剂中,黄柏、蛇床子以清热燥湿、止痒为主;辅以蒲公英、野菊花、荆芥清热解毒、透疹消疮、止痛;芒硝、五倍子、地榆炭凉血止血、收敛生肌,可加强清热解毒、消肿和收湿敛疮的作用;佐以红花、大黄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本方药性偏寒凉,故方中加少量辛温的荆芥和红花,一方面是取其活血化瘀、消疮止血的作用,另一方面取其反佐作用,以防寒热相拒和药力难进的现象。

现代药理研究,蒲公英、野菊花、大黄、黄柏等药有较好的抗炎、抗菌作用,对急性渗出性炎症作用明显,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五倍子能促使皮肤和黏膜伤口的组织蛋白凝固,引起分泌抑制使黏膜干燥而形成保护膜,起到明显的收敛、止血效果[4]。本观察结果表明,该方中药在缓解疼痛、消除水肿并发症后能较好地促进创面愈合,解除患者痛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何明清.肛肠科临床诊断[M].吉林:吉林电子出版社,2005:228-231.

[2]ZY/T 001.7-1994,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3]谭新华,陆德铭.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8.

[4]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391.

R285.6;R286

A

1006-4931(2012)12-0087-01

2011-09-14)

猜你喜欢

肛肠科洗剂肛肠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中药外洗剂加自拟敷脐散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各种椎管内麻醉方法在肛肠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对照研究
《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肛肠科疾病的疗效观察
基于“护场”理论探讨清热化瘀法促进肛肠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的机制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