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癌痛13例临床观察
2012-01-23何流
何 流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癌痛是恶性肿瘤最常见亦是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在癌瘤发展过程中,约70% ~87%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虽然西药对癌痛具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却极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并导致成瘾性。有些药物能损伤消化功能,特别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止痛药不仅对病灶治疗无益,而且还能掩盖或促使肿瘤扩散转移。因此,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癌痛具有积极的意义。2010-10—2011-06,笔者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癌痛13例,并与安慰剂治疗1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疼痛程度分层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确定。分为轻、中、重3级。轻度疼痛VAS评分为30分及30~40分之间(不含40分);中度疼痛为40分及40~70分之间(不含70分);重度疼痛为70分及其以上[2]。肿瘤分期参照国际抗癌联盟肿瘤分期(TNM)图谱[3]。
1.1.2 纳入标准 ①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疼痛直接由肿瘤引起,而非其他疾病或某种治疗措施;②VAS评分≥30分,0分为无痛,100分为最痛;③>18岁的成年人,其生存期预计超过3个月;④能够遵循研究的指导;⑤必须有阅读能力,能够明白和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①正参与其他的治疗性研究;②有精神性疾病或有药物滥用史;③有严重的认知缺损;④除镇痛药物外,最近30 d内接受了双磷酸盐治疗,或者放化疗,或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等与癌痛相关的治疗;⑤临床或影像学证实有颅内肿瘤(原发或转移性);⑥心脏装有起搏器。
1.2 一般资料 全部26例均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癌痛患者,住院15例,门诊11例,随机分为2组。针刺电刺激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65.55±14.45)岁;肿瘤分期: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Ⅳ期6例;疼痛分层:轻度疼痛4例,中度疼痛3例,重度疼痛6例。安慰组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65.91±14.01)岁;肿瘤分期:Ⅰ期3例,Ⅱ期2例,Ⅲ期1例,Ⅳ期7例;疼痛分层:轻度疼痛3例,中度疼痛2例,重度疼痛8例。在每位入选患者进行正式研究前都为他们设立了至少3 d的基线期,若患者的疼痛情况在基线期内表现为稳定趋势,则将记录下患者在基线期最后1 d的VAS评分作为基线数据。如果患者结合使用了镇痛药,则在基线期镇痛药的使用种类、频率、剂量都应该是维持不变的,而我们也把其镇痛药的稳态使用情况记录下来。否则将推迟纳入研究时间,直至患者真正的稳定趋势得以出现。针刺电刺激组基线数值为(48.64±14.07)分,安慰组基线数值为(46.75±14.82)分。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采用韩氏镇痛仪HANS-100A(北京华运安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选取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阳络4穴,正极分别接一侧合谷、足三里,负极分别接对侧内关、三阳络,针刺电刺激组贴上电极贴后打开电源并选择疏密波,安慰组用相同的方法贴上电极片后不开电源,2组分别治疗30 min,每日1次。2组均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用VAS量表来评价,为了更精确的显示出评分结果,将原来的10分制改为100分制。以治疗第10、20、30 d这3个时间点的评分为纳入统计分析的阶段数值,并将这3个数值分别与基线值相比较后得出的各自平均差值作为这3个阶段疗效的评估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组治疗第10、20、30 d后 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2 组治疗第10、20、30 d VAS评分比较 分,±s
表1 2 组治疗第10、20、30 d VAS评分比较 分,±s
与安慰组同期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n 第10 d 第20 d 第30 d针刺电刺激组 13治疗前27.62±23.68 23.12±19.68 23.53±18.79治疗后 8.14±12.72 9.12±11.83* 7.43±10.80*安慰组 13 治疗前 31.43±16.19 16.70±14.73 20.34±23.98治疗后11.43±13.61 18.92±11.53 18.12±11.42
由表1可见,针刺电刺激组治疗第20、30 d后VAS评分低于安慰组同时(P<0.05)。
3 讨论
《医学真传》云:“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针灸是中医学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原理,在治疗各种痛症方面表现突出。故运用针灸治疗癌痛成为当下治疗癌痛的有效方法之一。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可以改善机体多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它具有与电针相似的镇痛效应,且比电针有更长的镇痛后效应。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则是一种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结合穴位刺激的治疗方法,具有无创伤、易操作、经济等优点,因而在临床上更易为疼痛患者所接受,应用也日益广泛,目前已作为适宜技术在全国推广。
癌痛的中医病与其他疼痛类似,是由于经络闭阻,气血瘀滞所致[4-8],而针刺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正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故就理论上来说,针刺治疗癌痛应该有效。手阳明经络肺,下膈,属大肠,贯通胸腹,合谷为本经原穴,通达阳明原气,人体试验表明针刺合谷穴镇痛效果最佳[5]。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其功效健脾益胃,扶正培元;三阳络为手少阳三焦之经穴,有活络止痛之效。足阳明胃经始于鼻之中,行于面、颈、胸、腹及下肢入中趾;手少阳三焦经始于无名指末端,沿上肢达肩入缺盆,布于胸中,络心包,下膈至腹中,两经脉合而分布周身,无处不到,加之内关又是八脉交会穴,可宁神镇痛。故针刺三穴可疏通周身之经气,调和气血,达到止痛的效果[6]。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观察期的3个阶段针刺电刺激组与安慰组的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癌痛的镇痛效果较为明显。但由于样本量小,有待做大样本的进一步验证。
[1]张吉.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22.
[2]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485-488.
[3]赫尔曼尼克.国际抗癌联盟肿瘤TNM分期图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6.
[4]党文,杨介宾.针刺治疗胃癌痛的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1995,36(5):277-280.
[5]丹宇,梁亚兵,陶冶.针刺对癌症疼痛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1998,18(1):17-18.
[6]边荣华.针刺对癌症疼痛的镇痛作用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15(7):28.
[7]孙亚林,于连荣.齐刺留针法治疗肝癌疼痛80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0,20(4):211-212.
[8]章梅,夏天,吴少华,等.针刺和中药对癌症疼痛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00,25(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