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籽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2012-01-23韩松花徐朝晖陈小芳梅怡明
韩松花,徐朝晖,陈小芳,梅怡明
(衢州市中医医院,浙江衢州 3240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局限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常反复发作,被世界卫生组织公认为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亦是结肠肿瘤发生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1]。中药灌肠治疗使药液直达病变部位,但是灌肠液进入肠道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应,患者常不能忍受而立即排便,影响了治疗效果。为了延长药液在病变部位保留时间,促进溃疡愈合,2007年4月至2012年1月,本院肛肠外科对UC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时辅以耳穴埋籽治疗,并与单纯中药保留灌肠疗效进行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81例,病程9月~12年,平均5.4年,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UC,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18~68岁,平均36.5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4~64岁,平均34.7岁。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水杨酸剂、中药制剂口服和中药灌肠治疗,观察组在中药灌肠的基础上进行耳穴埋籽。
1.2.1 中药灌肠治疗 将中药溃疡散2.0g加入100ml等渗盐水中,药液温度为39~41°C。灌肠前嘱患者排便;取左侧屈膝卧位,选16号导尿管,前端涂少量石蜡油,将注洗器连接导尿管,药液液面距肛门≤30cm,排尽导尿管腔内空气后夹管轻轻插入肛门15~20cm,松夹后缓慢注入中药,速度宜慢;灌肠结束后肛门部用温水擦洗,嘱患者依次取左侧卧位、俯卧位、右侧卧位和仰卧位各15min[2],以利药液进入结肠,尽量保持药液在肠腔内存留1~2h,腹部置热水袋30~60min,使药液在结肠内保持一定温度,以达到药效。中药灌肠时间选在晚上睡前30min,可避开结肠集团运动高峰阶段,也可避开因进食等因素引起胃结肠反射,以延长药液在肠内停留时间,增强疗效[3,4]。1次/d,15d为1疗程。
1.2.2 耳穴埋籽 取神门、内分泌、皮质下3个穴位,局部用75%乙醇消毒后,用粘有王不留行籽的0.4cm×0.4cm胶布贴在选定的耳穴上,操作者以拇指和食指置于耳廓的正面和背面进行对压,手法由轻到重,患者出现酸、麻、胀、痛或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每次每穴按压20s,3~4次/d,3d更换1次,两耳交替使用。
1.3 疗效评定标准及观察方法 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5],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肠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内镜和病理检查无改善。每次灌肠后记录药液保留时间,治疗1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 11.0统计软件包处理,采用检验。
2 结 果
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及疗效比较
3 讨 论
3.1 UC病机 UC的病因迄今仍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由于易感基因、环境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复杂交互反应使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激活,产生炎性细胞因子与介质,导致肠壁黏膜呈弥漫性炎症改变或延伸到黏膜下层,甚至达肌层,进而造成肠黏膜损伤。可能与遗传、肠道感染、神经精神因素、食物过敏、自身免疫反应等有关。
3.2 中药灌肠机理 中药溃疡散由寒水石(凉制)、雄黄、朱砂、银朱、石决明(煅)、冰片、人工麝香7味药材组成,制成极细粉末。方中以清热、疗伤药寒水石为主;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药冰片为辅;麝香有杀菌、止痛、祛湿等作用;银朱、朱砂有清热、收敛之功效;雄黄有防止腐烂、疗创伤之功效;石决明有燥黄水、疗伤之功效。其组方特点是祛腐生肌、收敛、促进组织再生修复、加速溃疡面的自然愈合。应用溃疡散保留灌肠,可使药液直达病所,能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肠壁微循环,促进溃疡面愈合和炎症物质吸收,减少复发。
3.3 耳穴埋籽的作用 耳与经络、脏腑关系甚为密切,脏腑经络的不和反应于耳,通过刺激与脏腑对应的耳穴,可以调节各脏器的功能活动,使归于和[6]。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耳穴埋籽治疗UC,能延长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促进药液吸收,同时还能缓解灌肠后的不适症状,提高疗效。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灌肠后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药保留灌肠辅以耳穴埋籽可调和肠道,增进治疗效果。
[1]钟英.肠道溃疡性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
[2]王霞佩.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6,5(2):127-128.
[3]郑秀云,王菊玲.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8,7(2):86-87.
[4]吴雪霞,许秀琴,葛永红.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3例及护理[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133-1134.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2):138-141.
[6]徐晓春,郑求姣,高美娟,等.中医耳穴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