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8例疗效分析

2012-01-23董明慧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4期
关键词:通率尿激酶冠脉

董明慧

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率占 11.4~30.2%[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不良应激因素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而且越来越趋向年轻化,成为影响患者健康、预后的主要疾病。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持久广泛性缺血,引起死亡。因此,挽救濒死心肌,恢复心肌再灌注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而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恢复早期血流再灌注的重要措施。该院自2009年2月—2011年10月对收治的88例AMI患者采取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症状和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88例,男 45例,女 43例,年龄 33~81岁,平均(55.7±3.1)岁,经心电图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AMI的诊断标准[2]。梗死部位:前壁26例、下壁21例、前间壁 14例,侧壁 11例,前壁+下壁 7例,下壁+右室5例,前壁+高侧壁4例。患者胸痛持续时间<12 h,无严重肝肾疾病和溶栓、抗凝禁忌证,均符合溶栓指标。随机抽取我院同期收治的85例行常规治疗的AMI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绝对卧床休息,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支持治疗。常规组给予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1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48 h)、转换酶抑制剂、肠溶阿司匹林150 mg、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对伴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给予阿托品0.5~1.0 mg静脉推注。观察组给予尿激酶150万U加入0.9%氯化钠100 mL中30 min静脉滴注完成,同时皮下注射肝素7500 U,每12 h 注射 1 次,2次/d,连续 3~5 d。

自溶栓开始后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分别在溶栓后30、60、120 min查心电图,并于发病6 h后查心肌酶、包括CK、CK-MB、肌钙蛋白等,每2 h查一次,观察酶峰值的改变。

1.3 溶栓治疗冠脉再通指标

按照《急诊心脏病学》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冠状再通间接指标进行判定:①在溶栓2 h内抬高的ST段迅速回落达50%~60%以上;②胸痛症状迅速缓解,缓解率达70%以上;③心肌酶CK、CK-MB高峰值提前到起病14 h内。④溶栓后2~3 h内出现心肌再灌注。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6、12、24 h冠脉再通率比较

观察组再通率为87.4%,对照组再通率为64.7%,2组血管再通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6 h内再通率达到59.1%,表明溶栓开始越早,再通率越高。见表1。

表1 2组治疗冠脉再通率比较[n(%)]

2.2 不良反应与预后

治疗组中有2例在溶栓开始前死亡,溶栓后急性心力衰竭死亡2例,心源性休克死亡1例,再通病例中有54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70.1%),包括室早23例,频发房早13例,室速12例,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急性心力衰竭死亡3例,心源性休克死亡5例,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3~6个月,有4例因心力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AMI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研究表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是导致AMI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尽早持续和实现心肌水平与心外膜血管的血流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恢复冠脉的再灌注,保护左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预防左室的扩大和重构,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症状和近、远期疗效。尿激酶是由人肾脏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作用于纤溶系统,能够有效预防和溶解新鲜的血栓,在短时间内重新恢复冠状动脉内血液流通,减小心肌梗死范围,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预后。本组资料中显示,观察组的再通率为87.4%,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在6 h内再通率达到59.1%,表明从溶栓开始越早,再通率越高,与临床资料相关报道相似[3]。在进行溶栓治疗时,应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掌握溶栓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正确的溶栓剂量,保证患者再通率,提高疗效和预后。

总之,尿激酶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药物,疗效可靠,再通率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

[1]潘有平.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5例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2):30-31.

[2]王立东,王磊.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医学新知(综合版),2012,9(29):58.

[3]杨桂珍.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2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1):80-81.

猜你喜欢

通率尿激酶冠脉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