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二聚体的影响
2012-01-23黄燕玲罗光伟孙洁民
黄燕玲 罗光伟 孙洁民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2)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组慢性气流阻塞性疾病的统称。而COPD病情进展及并发出血的机制也较为复杂,大量资料表明,机体凝血-纤溶系统的激活是一个重要因素。D-二聚体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继发性纤溶的特异分子标记物之一,而大量研究检测COPD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不同程度高于健康人群。笔者旨在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COPD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COPD急性发作患者132例,诊断符合文献[1]相关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男性37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5.68±8.46)岁。常规治疗组男性3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5.03±8.85)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设健康对照组16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4.12±7.13)岁。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的抗炎、化痰、止咳、平喘、吸氧治疗;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规格:2 mL/10 mg)4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观测健康对照组及常规治疗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两治疗组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值低于治疗前(P<0.05);丹参酮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值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
表1 各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值比较(μg/L,±s)
表1 各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值比较(μg/L,±s)
与健康组比较,*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
组 别 D-二聚体健康组(n=16) 治疗前 106.5±132.34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 治疗前 332.65±128.79*(n=62) 治疗后 109.82±156.83△▲常规治疗组 治疗前 322.16±192.98*(n=62) 治疗后 209.23±129.41△△
3 讨 论
COPD患者因为长期慢性缺氧,引起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黏度增高;长期组织缺氧促使白细胞、巨噬细胞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刺激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急性加重期AF-III活性显著降低,血液抗凝功能减退。大量临床观察表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存在高黏滞、高凝固状态,尤其合并肺心病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或肺微血栓情况[2]。D-二聚体是反映凝血和纤溶的指标,在临床上被视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故监测D-二聚体水平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及改善预后中有重要意义[3]。本观察示D-二聚体水平在COPD急性加重期明显增高,这为临床上警惕和监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栓性病变和合理使用抗凝剂,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有效抗感染、纠正缺氧、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对D-二聚体水平下降有效。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中药丹参中提的水溶性制剂,大量研究表明丹参酮IIA磺酸钠通过调整血栓素A2/前列环素 (PGI2)平衡,抑制脂质过氧化,阻抑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使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防止血栓形成[4-5]。本观察表明丹参酮ⅡA可降低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提示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血液黏滞度的下降使血流淤滞及血液高凝状态得以改善,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危险性减少,通气血流比值改善,对最终改善COPD预后极有意义。因此在COPD抗感染、纠正缺氧、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丹参酮有良好的效果。
[1]姚婉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吕丽丽,朱述阳,姚红卫.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凝干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7,11﹙11﹚:1176-1177.
[3]吴晓莲.肺部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07,11﹙11﹚:1168.
[4]付辛芳,刘晓红.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6,15(1):76-77.
[5]李瑞环,王玲.丹参酮A的药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3):3303-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