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例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2012-01-23陈小维陶孟瑶张婷何燕高
陈小维陶孟瑶张 婷何 燕高 天
(1.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四川 彭州 611930;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610072)
红花注射液是主要成分为红花苷、新红花苷、红花黄色素和红花醌苷等,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管阻力及扩张冠状动脉等药理作用,从而保护缺血性心肌、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并激活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促使血栓溶解[1],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脑梗死等,也可用于周围神经病变、肺心病、高血脂、腰椎间盘突出等其他疾病的辅助治疗[2-3]。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ADR)病例报道也日趋增多。笔者通过分析红花注射液ADR病例,对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整理2001年至2011年红花注射液引起的ADR共55例,分别从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既往过敏史、用药剂量、ADR出现时间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 结 果
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见表1。55例ADR病例中女性30例,男性 25 例;年龄 4~81 岁,平均(57.91±18.18)岁,大于 50 岁的42例,占76.36%。
表1 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n)
2.2 原患疾病 见表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其他疾病(P<0.05)。
表2 ADR患者原患疾病分布(n)
2.3 过敏史、给药方法及ADR出现的时间 55例中18例无过敏史,31例过敏史不详,有6例有药物过敏史,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过敏药物磺胺类4例,青霉素类2例。55例均为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的剂量为10~40 mL,21例未加溶媒,34例加入的溶媒为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250 mL,21例未加入溶媒的给药剂量均为20 mL,给10 mL者2例、15 mL者5例、40 mL者27例。55例ADR中28例在用药后10 min发生,15例在30 min后发生,10例在用药后1 h发生,2例在用药后3 d发生。
2.4 ADR的表现 见表3。结果表明ADR主要发生于皮肤及附件系统(P<0.05)
表3 ADR患者表现情况(n)
3 讨 论
3.1 性别与年龄 表1示红花注射液所致的ADR女性高于男性。与近年国内ADR监测报道显示女性高于男性相一致,但欲证明此观点还应扩大研究范围。从年龄分布来看,多数病例集中于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共有42例(76.36%),与文献报道的其他中药注射液如双黄连射液[4]、刺五加注射液[5]等致ADR的年龄分布有相同之处,这可能与红花注射液的主要适应症和老年人自身生理特点有关。首先,红花注射液的主要适应症为老年人易患的各种脑血管系统疾病,故该年龄段患者使用该药频率增大,出现不良反应几率相应增加。其次,老年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减退,对药物剂量的个体差异大,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相对青年人低,因而易发生药物蓄积性不良反应,提示临床应重点观察该类人群在应用该药过程的反应。
3.2 原患疾病 红花注射液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要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对高血脂症、糖尿病并发症、脉管炎、月经不调,类风湿关节炎等有辅助治疗作用。因此这些疾病患者出现ADR的概率比较大,但不能确认这类疾病与ADR的发生有直接联系。高血压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被温玉峰等[6]认为是红花注射液治疗脑出血致再出血的主要原因。因为脑出血发生后,若血压居高不下,此时应用活血化瘀药虽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但同时增加了血流量,使血流对管壁的冲击力加大,致使再出血的几率增高;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其病因以先天性动脉瘤最为常见,其次为脑血管畸形,故不应使用活血化瘀药。
3.3 过敏史、药物剂量、ADR出现的时间 55例病例报告提示医务人员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家族过敏史和药物过敏史,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及老人、孕妇、儿童等敏感体质患者,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做到正确合理用药,在使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情况。红花注射液剂量为40 mL时出现ADR的比例较大为49.09%,查阅红花注射液的说明书发现红花注射液的常用剂量为5~20 mL,此剂量出现不良反应也比较多;查阅近年有关红花注射液的文献报道,没有资料证明剂量在40 mL时与出现ADR有关,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但提示医务人员在用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来用,不能超剂量用药。在给药的前30 min密切关注,因为前30 min是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峰期,如出现ADR,应放慢滴速或立即停药,发生严重ADR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2例患者是在用药后的第3日发生的ADR,提示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在用后的前3 d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以保障安全用药。
3.4 不良反应的表现 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在提取过程中未除尽杂质,进入静脉后引起过敏反应。因鞣质为多羟基芳香酸组成的化学性质活泼的物质,其进入机体后可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的氨基缔合成更大分子的复合物,从而引起变态反应[7]。由于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不同,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杂质的剔除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购药时要慎重选择。首先一定要检查有无沉淀析出,如有沉淀就不能使用;第二,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即是有效活性成分也会使部分高敏体质的患者出现ADR,建议医师用药前一定要详细询问过敏史和既往用药史,并辨证施药;其次要注意给药的滴注速度和浓度,临床运用过程中切不可粗心大意,应从小剂量开始,速度宜缓慢,并且在给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55例出现不良反应中,54例停药或减量后痊愈,1例用药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经抢救后好转,提示红花注射液引起的ADR,一般症状在停药后对症处理即可恢复,严重的不良反应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一般都能好转。
[1]刘扬,林晓丹.红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人民军医,2006,49(1):39-41.
[2]田红伟,何进来.红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学报,2004,32(6):41-43.
[3]舒可成.红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6,1(9):71-73.
[4]张跃文,时莉锋,李建平.111例双黄连过敏反应文献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2:100-103.
[5]王剑,廖林.158例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2009,6(21):91.
[6]温玉峰,张爱华,师庆彬.红花注射液治疗脑出血致再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9.
[7]袁璐,苏桂兰,胡冠时.丹参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质量分析研究[J].中草药,1994,25(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