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特点及发展形势
2012-01-23赵晓东秦宇红
赵晓东,秦宇红
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特点及发展形势
赵晓东,秦宇红
灾害医学;救援;发展形势
R 129
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也面临着各种灾害的严峻挑战。无论是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还是人为、技术原因引发的灾害,我国统称为“突发公共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制,分为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事故灾难(矿难、交通伤害等),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如2003年的SARS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和社会安全(爆炸、投毒等)四大类。各类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事件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
1 灾害医学救援的特点
1.1 预测难,响应慢灾害经常是难以预料的,因此,不可能事先做好万全的准备,往往是灾难发生后一段时间才能发出响应。
1.2 伤员多,伤亡重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截至2008年8月12日),受灾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共有11个市(州),67个县,受灾波及人口2961万人。地震极重灾区达1.1万平方公里,涉及18个县(市)、区。造成遇难69 225人,失踪17 924人,受伤374 640,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96 540人[1]。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造成2203人死亡,73人失踪,12 135多人受伤。
1.3 伤势复杂,伤情严重灾害发生时,伤员受伤部位常涉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大多数伤员为多发伤,部分伤员还可能涉及复合伤。伤病种类因灾害种类而异。地震主要造成多部位机械性损伤;火灾引起缺氧窒息、中毒和烧伤;空难、火车和汽车等交通事故主要是多部位的撞击伤,水灾除了淹溺之外,各种肠道传染病、外伤、寄生虫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病等是常见病;化学事故引起烧伤和中毒。因此执行不同灾害医学救援任务医疗队的人员组成和药材配置,应根据该灾害主要伤病种类配备。
1.4 环境破坏,救治困难大型灾害不但造成众多的伤亡,而且对各种建筑物破坏严重。房屋倒塌,道路桥梁破坏,水电中断,卫生设施被毁,致使伤病员的医疗救护、转送、物资供应等等遇到极大困难。特别是交通受阻,车辆不能通行,外援力量和救灾物资无法以车载进入灾区,延误抢救人员到达灾区的时间和医药物资的保障。救援医学中公认的灾后72 h是生命救援的黄金时间,超过灾后72 h,受灾人员的生存率将不足20%[1]。然而,规律同样证明,灾后的36~48 h,是灾区外界响应最薄弱的时间,可见2/3左右的黄金时间将无法依赖于外援的支持。
2 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的发展形势
2.1 逐步形成完整的灾害医学救援体系[2]以美国为例,它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定位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负有统一指挥与组织全国各种灾难救援和应急事件之责,一旦出现重大灾难事件即可迅速动员联邦资源,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紧急救援的效率。2006年我国建立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2007年,国家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9年,在中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的工作目标就是为发展加强我国医学救援事业,使医学救援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和国际化。认真总结提升我国在常态下急救急诊和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的经验,深入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医学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间业已取得的成果,创建医学救援的专业教育,培养造就专业人才,同时向社会公众大力开展医学救援的普及培训,使我国灾害医学救援事业得以健康迅速发展。
2.2 加强医疗卫生应急基础工作重大突发事件反应和处置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3-4]。一是加强调动机制及应急预案研究,尤其是针对特定区域或地区、特定灾害情况下的人员伤情模拟预判分析研究与相应救援模式、人员、器械、方法、救援物质(包括药品)的准备分析研究。二是国内除少数几家军队医院外,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紧急救援移动医院。模块化或方舱化的移动医院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在最靠近灾害的一线区域展开并完成拍片、检验并进行确定性手术,减少危重伤员后送所需时间,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和伤病员成活率。三是现场或流动医院进行紧急救治,伤员要及时分流及后续治疗。医疗转运是在医疗监护下,“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一个特殊的重要过程,尤其在地震等群体伤害的医学救援中起着不可忽视作用。
2.3 逐渐完善灾害医学救援队伍一项针对2496名医护人员的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80%以上)的医护人员对去灾区参加灾害救援工作表示缺乏信心[5]。救援队人员总体数量相对不足,且接受过救援医学系统教育、拥有救援实践的人数更少,难以及时应对一些大型的突发事故。因此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强救援队伍的基本力量和辅助力量的建设。目前我国一些职能部门和机构加大了对医学救援人才的培训力度,但参加灾害医学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各不相同,在实际救援过程中,本身工作特点就是团队作战,但是还得有一个相互熟悉、逐渐适应的过程。国家还未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培训机构,未有统一的授课方案和教学用书,这些客观因素直接影响了灾害医学救援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发展潜力。因此在灾害医学救援队伍的建立过程中,有待稳步推进,把灾害救援医学专业纳入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的减灾研究与学科优势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牵头,采取集中培训和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培训平台,按照应急计划,规定培训内容,统一培训教材,经常性组织医学救援力量进行合成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应探讨建立救援队管理人员的减灾和应急管理培训制度,提高他们在灾害突发情况下实施医学救援、自身防护和协同处置的能力[6]。
2.4 积极普及公众急救自救常识灾害伤亡方面,抢救时间越早越及时,伤死率就越低。根据我国唐山大地震的资料统计,半小时内的救活率为99.3%,1天内为81.0%,2天内为53.7%,3天内为36.7%,4天内为19.5%,5天内仅为7.4%[7]。灾害发生后,面对大批的伤员和有限的医疗救援能力,争取“黄金救援时间”最有效的办法是发挥公众的防灾自救能力。当灾害发生了,现场缺医少药,即使有再好的急救网络、再快的急救运输,都不如靠第一目击者在现场的迅速抢救。因此,未伤者或轻伤者,是受难者的亲属、邻居和朋友,在救援人员没有到达之前,他们应第一时间承担起自救互救责任,争取“黄金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应加大行政干预手段和医疗单位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公众急救自救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建立起公众防灾、自救知识的培训机制。
总之,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减少灾害所致伤残和死亡是社会的共识。灾害救援医学是一门新兴行业和学科,其发展不仅提高了国家抗灾减灾能力,而且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代小舟,沈骥,赵万华,等.汶川大地震四川省医疗救治阶段工作纪实[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10):797-802.
[2]李宗浩.中国医学救援的进程与实践[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4(5):259-262.
[3]赵晓东,马俊勋,苏秦,等.医院急诊体系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1):10-13.
[4]李远建,曹钰,勾承锐.构架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3):16-17.
[5]黄丽虹,刘轶博.医护人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2011,15(4):24-26.
[6]姚卫光,艾福志.医护人员灾难医学知识调查及对策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1):33-34.
[7]杨国忠,贺晶.关于我国灾害医疗救援体系的几点思考[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0):9-12.
100037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赵晓东,秦宇红)
1.5 次生灾害如地震后的余震伤害,火灾伤害,引发的地缝、山崩、泥石流、水灾、海啸都可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灾难后传染病流行,受灾人群的应激损害和心理障碍,堰塞湖溃堤危险,毒气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等,都会给本来就非常困难的灾害医学救援增加难度。
1.6 卫生医疗机构遭受损失较大的自然灾害,卫生机构也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影响范围大的地震、水灾和风灾都可能使医疗卫生人员遭受伤亡,卫生机构建筑和设施受到损毁性破坏。灾区卫生机构失去医疗服务能力使灾后抗灾救灾、紧急救治、医疗预防面临困难。
201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