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治疗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2-01-23苏同义
苏同义
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这是造成老年前列腺癌中晚期患者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1]。患者此时多已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往往需要采取以内分泌治疗为主的姑息疗法进行治疗。2007年6月-2010年6月,本院采用内分泌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先后救治了48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中晚期,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48例,均为中晚期患者。TNM分期:T3期29例,T4期19例。年龄54~83岁,平均69岁。单纯下尿路梗阻40例,单纯血尿3例,下尿路梗阻伴血尿1例,下尿路梗阻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4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20~110 ng/ml。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增大,质硬,有结节39例。彩色超声检查显示前列腺增大,有低回声结节36例。经同位素扫描、X线检查、MRI或CT检查以及病理,明确诊断为前列腺癌中晚期患者,且均为腺癌,骨转移19例。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发展阶段以及身体耐受情况,对其采取以内分泌治疗为主的不同治疗措施,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比卡鲁胺50 mg/次,1次/d,口服41例;醋酸戈舍瑞林3.6 mg/次,1次/月,皮下注射,联合比卡鲁胺50 mg/次,1次/d,口服4例;单纯应用醋酸戈舍瑞林3.6 mg/次,1次/月,皮下注射3例[2]。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PSA,间歇用药。部分存在下尿路梗阻的患者同时接受姑息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肛门指诊、PSA检测、影像学改变等,并统计生存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48例患者中,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比卡鲁胺)治疗者41例;采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缓释剂(醋酸戈舍瑞林)进行药物去势,联合比卡鲁胺治疗者4例;单纯应用醋酸戈舍瑞林治疗者3例。行姑息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2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下尿路梗阻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血尿症状消失;肛门指诊局部病灶明显缩小28例;治疗后3个月PSA下降至正常范围46例,治疗后6个月均下降至正常水平范围内。超声检查显示前列腺体积缩小29例,余无增大。同位素扫描显示骨转移得以控制。随访期间,48例患者共死亡9例,其中1年死亡2例,生存率为95.83%;2年死亡6例,生存率为87.50%;3年死亡9例,生存率为81.25%。
3年生存患者中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比卡鲁胺治疗者生存37例,采用醋酸戈舍瑞林进行药物去势,联合比卡鲁胺治疗者存活2例,单纯应用醋酸戈舍瑞林治疗者3年无生存者,各自生存率分别为90.24%、50.00%和0。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前列腺癌的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另外两种治疗方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患者出现6例(14.63%)骨密度下降;采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缓释剂药物去势联合比卡鲁胺治疗患者出现1例(25.00%)骨密度下降,单纯应用醋酸戈舍瑞林治疗者出现梗阻性肾衰1例(33.33%)。其中以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3 讨论
前列腺癌是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全身状况等因素[1]。由于该疾病发病隐匿,且不易与相似疾病鉴别,以及部分患者不愿就诊等原因,常造成疾病的延误治疗,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同时,由于此期的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无论是疾病发展阶段还是患者的身体条件,均不适宜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此时,内分泌治疗则成为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3]。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到目前为止已有60多年的历史,是1941年由芝加哥大学的Huggins和Hodges等[4]首先提出,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途径。前列腺癌的发生与睾酮关系密切,其内分泌治疗的主要机制则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上任一环节,从而影响雄激素的产生,降低循环中雄激素水平,以达到治疗目的[5-7]。目前,主要分为单纯药物去势治疗、单纯抗雄激素制剂治疗,以及去势治疗(药物去势或手术去势)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其中以联合治疗措施较为常用,因有研究认为,其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断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生长的促进作用[8]。但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全身状况等各项因素,选择最为适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选取老年前列腺癌患者48例,均为中晚期患者,分别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者41例;采用药物去势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者4例;单纯药物去势治疗3例。治疗后进行1~3年的随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PSA下降至正常范围内,病情得以控制。其中1年生存率为95.83%,2年生存率为87.50%,3年生存率为81.25%。研究结果显示,内分泌治疗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能够取得满意疗效。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治疗前列腺癌与另外两种方法相比较,在3年生存率方面更具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前列腺癌的治疗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和病程进展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对于疾病的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以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抗雄激素制剂疗效最为显著。内分泌治疗针对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还能够在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获得满意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94-695.
[2] 刘立民,郑立军,宋晓辉,等.中晚期前列腺癌26例治疗分析[J].沈阳部队医药,2012,25(1):40.
[3] 祝宇,吴瑜璇,芮文斌,等.前列腺癌患者就诊原因分析(附317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19(4):224-225.
[4] Huggins C,Hodges C V. Studies on prostatic cancer. I. The effect of castration,of estrogen and of androgen injection on serum phosphatases in metastatic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J]. Cancer Res,1941,1(1): 293-297.
[5] Visakorpi T. Novel endocrineaspects of prostate cancer[J].Mol Cell Endocrinol,2012,360 (1-2): 1-2.
[6] Tammela T L. Endocrin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J].Mol Cell Endocrinol,2012,360 (1-2): 59-67.
[7] Mahon K L ,Henshall S M ,Sutherland R L ,et al. Pathways of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in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J].Endocr Relat Cancer,2011,18 (4): R103-123.
[8] 姜昊文,张元芳,丁强,等.前列腺癌患者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中的肝功能异常与处理[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