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12-01-23陈光辉郝悠悠
陈光辉,郝悠悠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良种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是最重要的科技载体,是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种类丰富的内在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是农业生产的母体[1]。种子科技水平代表农业科技水平,谁抢占种子科技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2]。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种业科学发展,把其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开拓农产品国内国际市场,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种子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基础产业。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2011年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问题。2011年4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文件)。2011年5月9日国务院在长沙召开《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就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全面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进行部署。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重点提出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明确农作物种业的重要地位。这一切无疑为现代农作物种业提供了发展契机。深刻剖析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形势,正确认识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1]8号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1 种业发展积累了较好基础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粮食生产“八连增”,良种作为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种子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种子加工能力增强,种子企业的整体实力增强,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为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积累了较好的基础[2~4]。一是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心、农业科研院校以及种子企业自主研发为主体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选育了一大批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农作物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据2011年中国农业信息网资料显示,我国良种覆盖率已达到96%,为农作物产量提升和品质改善提供了保障;三是主要农作物的杂交种子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杂交油菜等全部实现加工精选、品牌包装和商品销售,市场上商品种子供应率提高到60%以上;四是种子企业实现育繁推销一体化比例不断提高。中国种子网2011年资料显示,从2001到2010年一体化企业增加了80多家,种业公司前50强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了30%以上;五是形成了以《种子法》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政事企全面分开,市场监管强化,种子市场规范有序,种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
1.2 种业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近年来,国外种业企业逐步进入我国,并呈加速扩张之势,投资主体实力日渐雄厚,投资范围不断拓展,投资环节逐渐延伸,投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世界上70多家主要种子企业已在中国注册,年种子销售量已经达到1 700多万公斤[1,2]。国外种业进入,在丰富国内品种资源、带来先进的育种技术和营销管理理念的同时,对民族种业和国家粮食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8]。国外种子企业以其优良的品种性状、先进的营销模式和配套的技术服务开始迅速占领国内种子市场,民族种业的发展空间变小。据中国种子网2010年资料显示,以先玉335为代表的国外玉米品种已经占到国内玉米面积的9%,进口甜菜、向日葵和瓜菜种子分别占国内相应作物种植面积的95%,65%和10%。另外,国外跨国公司在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具有世界领先地位,贮备了占绝对优势的技术成果,中国农作物传统的育种优势逐步削弱,国内品种选育的积极性因此受到影响,民族种业面临严重威胁[14~17]。与此同时,国外品种在国内农作物种子市场的份额快速增加,极有可能造成市场垄断,将我国粮食生产的源头控制在其手中,会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1.3 现代农业对种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耕地等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的背景下,我国要实现粮食自给率95%以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40%以上,棉糖基本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和蔬菜稳定供应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良种作为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内因。目前我国良种在科技对农业增产贡献率中所占比例仅为43%,而发达国家普遍在60%以上,国内种业的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5]。已育成并在生产上推广的品种的抗逆性不适应当前气候变暖、病虫多发、天气异常环境变化的发展趋势;像棉花、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推广品种不适于机械化作业,种子活力、发芽势、健康度低于国外种子,无法满足单粒播种和精量播种的需要。调查显示,国内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一般在85%,而先锋公司的先玉335玉米种子发芽率在92%以上,相差7%,使得国内种子与国外种子竞争处于劣势。另外,国内种子企业存在销售网络不全,种植农户的信息资料欠缺,配套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18]。
1.4 种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种业发展起步较晚,虽然经历了“四自一辅”、“四化一供”和“市场化”三个发展阶段,但仍处于市场化初级阶段,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8~11]。
(1)种业科技创新相对薄弱,后劲不足。我国种业科技创新研究发展中长期存在科研分工不明确,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薄弱,品种选育集成度低,成果评价及转化机制不完善,品种选育目标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突破性品种少,产量上徘徊不前,遗传基础单一,低水平重复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2)生产上品种多乱杂,主导品种不突出。自《种子法》实施以来,已通过国家和地方审定推广的农作物品种有上万个,但在生产上有一定种植面积的品种不到4 000个;品种名称混乱,存在一品多名、多品一名的问题;主导品种不突出、优良品种增产潜力难以发挥,影响了科学选种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3)种子企业多、小、散,缺乏竞争力。据中国种子网信息,截至2010年7月,全国有种子经营企业9 282家,其中绝大多数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中,种业企业仅25家,只占总数(934家)的2.68%,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份额低。有研究报告[23]指出,2009年全球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35%,而国内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0.8%;2010年,我国种业前50强的市场份额合计约为30%,而美国的孟山都和杜邦先锋两家企业就占据国内玉米种子市场60%以上的份额;我国90多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品种研发投入共6亿多元人民币,而孟山都年研发投入近10亿美元。
(4)种子市场秩序有待规范,侵权违法问题突出[19]。2010年种子执法年市场检查结果显示,被查企业中约1/3存在套牌侵权违法行为,农作物杂交制种优势区抢购套购问题突出。种子市场秩序混乱,严重侵害了守法企业的权益,也损害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有待进一步规范。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民族种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种子产业的升级。
2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机遇
2.1 政府高度重视,为发展提供了政策扶持
2011年4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作物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指明了现代种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问题。国发[2011]8号文件明确了包括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完善种子储备调控制度、严格品种审定、保护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加强农作物种业国际合作交流等九项重点任务,充分体现协同发展、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理念。各省(区、市)政府相继制定了本省(区、市)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这些文件的精神通过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2 大量外资融入,为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随着农作物种业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的确立,种子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种子企业通过改制从农业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脱离,许多非农企业和民营工商资本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非农资金的进入为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障,大大提高了种子企业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18,26]。通过对上市公司报表统计分析显示,10家成功上市的种子企业,通过股市募集资金超过65亿元。据调查显示,我国的股份制种子企业的股份组成,非农资金所占的比例超过了70%,如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向中国种子集团公司注入资金9亿多元,帮助进行品种研发和兼并重组,表明国内种业正在快速吸收转化国外种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2.3 种业资源储备为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水平、良种供应能力和种业实力有了明显提升,种子市场价值增长到500多亿元,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业市场,为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种质资源大国,拥有39万多份种质资源;种业创新体系健全,构建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心、农业科研院校以及种子企业自主研发中心为主体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拥有以袁隆平院士等为代表的由10多万名高级专业人才组成科技创新团队,种业科研力量雄厚;主要农作物的育种水平较高,超级杂交水稻研究水平世界领先,拥有杂交水稻、杂交油菜、杂交玉米、杂交棉花和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为代表的先进的育种技术;成长了以隆平高科和中国种子集团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研发实力“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完善了以《种子法》为核心的种子法律法规体系和市场发育进程快速推进等,奠定了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厚实基础。
2.4 明确了新型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创新模式
国发[2011]8号文件提出,加大对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科研单位重点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新等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商业化育种重点由企业承担,同时支持科研单位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科研单位集中精力打基础,种子企业千方百计做育种,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与此同时,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3 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国发[2011]8号文件出台为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农作物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种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推动我国农作物现代种业快速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3.1 传统育种体系面临挑战
国内长期以来建立的育种体系(育种平台)是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心、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平台为主体组建而成,其历史悠久、人才队伍集中、科研条件具备、科技资源厚实、成果斐然、创新能力强,引领了中国育种科技水平[25]。引导和积极推进科研院所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将受到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科研人才缺乏,研究条件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必将严重影响国有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导致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下降,同时也可能导致种子企业举步维艰,即要建平台、又要引进人才、还要买品种,使种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3.2 种业创新研究面临挑战
省部级以上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重点开展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而商业化育种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以企业为主体。明确的分工使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与科学创新思维的发散性、自由性、奔放性和开拓性如何适应,怎样体现生产的需要是科技进步最大的推动力等问题均有可能出现,再加上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而原始创新在高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加上企业注重经济效益属性,很可能出现利用生产上少数几个亲本配来配去,造成遗传基础单一、同质品种增多,育种水平整体下降,种业科技创新面临挑战。
3.3 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面临挑战
支持从事商业化育种的科研单位或人员进入种子企业开展育种研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科技资源合理流动向商业化育种的主体转变,可能会使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由于经费来源及渠道发生变化,维持经费得不到保障,优秀人才和优势资源流失,成果转化难以体现效益等问题的出现,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而陷入困境。高等科研院所的部分研究人员也有可能因为研究内容与生产实际应用脱节,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个人价值难以体现等挫伤了积极性。科技资源的流动还会带来成果知识产权的争议等问题。
3.4 种子企业投资风险面临挑战
国内种子企业绝大部分创新基础薄弱,自主研发能力弱,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要建立自主的商业化育种研发机构面临着即要买设施设备建平台,又要引进高水平育种人才,还要购买原始创新品种材料,负担加重、投资风险增大[27]。
另外,明确的分工还有可能使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难以对接,产学研结合会因为联系的纽带“品种”、“人才”出现问题而难以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有可能出现不协调等。
4 结束语
“十二五”是中国种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民族种业快速成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将工作落到实处,种子企业和科研部门紧密配合,产学研协同发展,形成科研分工合理、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就一定能够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在国际种子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使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1]佟屏亚.中国种业形势及发展趋势[J].农业科技通讯,2009,(10):5 -7.
[2]曲国良,吴占文,孙 强.我国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359.
[3]张 伟,车 路,董 岳,等.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80.
[4]李心岩.种子产业化问题及发展策略[J].农业科技通讯,2007,(5):25.
[5]左慧忠.我国种子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9,(5):10.
[6]徐青松,骈耀斌.我国良种产业化研究现状浅析[J].中国种业,2006,(7):9 -10.
[7]李小梅,霍学喜.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J].中国种业,2008,(2):7 -9.
[8]赵 刚,林源园.我国种子产业发展遭遇严重挑战[J]. 创新科技,2009,(6):14-16.
[9]张晓梅.种子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8,(6):13 -14.
[10]刘汝敏,钱富华.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世界,2007,(1):8.
[11]仇 真.当前种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措施[J].种子世界,2012,(1):16.
[12]丁海岚,张雪平,刘学军.国内农业科研单位实行种子产业化的关键点探讨[J].中国种业,2007,(8):8-10.
[13]毕玉昆.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种子企业健康发展[J].中国种业,2008,(5):31-32.
[14]杨治斌.中美种子产业的若干比较与思考[J].北京农业,2007,(1):11 -15.
[15]霍学喜.国外种子产业发展特征及其管理体制分析[J]. 科技导报,2002,(3):50.
[16]江覃德.世界种业发展趋势与我国种业发展对策[J].种子科技,2005,(3):125 -127.
[17]陈志簧,李春寿.发达国家种业现状及对中国水稻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启示[J].中国稻米,2004,(1):48-49.
[18]张永强,秦智伟.种子产业化是推进农业基础建设的关键[J]. 种子世界,2008,(6):21.
[19]周红军,曹凯歌,汪国莲,等.加强种子管理促进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J].种子科技,2007,(6):24-25.
[20]刑海军.对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探讨[J].种子世界,2007,(5):12.
[21]王立华,刘 敏,赵心忠.种子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启示[J].种子科技,2006,(6):36-38.
[22]张 伟,汪宝卿,刘开昌,等.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发展的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344-345.
[23]孙永朋,王美青,徐 萍,等.开放背景下中国种业后发优势与战略[J].中国种业,2011,(2):8-11.
[24]柴 玮.我国种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种业,2010,(6):9 -11.
[25]张世煌.种业新政以后科研单位和小企业的改革方向[J]. 中国农业信息,2011,(6):3.
[26]郑风田.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种业发展之路[J].农家参谋,2011,(5):6 -7.
[27]赵秀珍,常 斌,郭俊超.种业企业风险的种类和规避风险的方法[J].中国种业,2009,(4):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