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冬春季节易发猪病的防制

2012-01-23吴正杰

中国猪业 2012年2期
关键词:胃肠炎流行性口蹄疫

吴正杰

(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湖北省黄石市 438204)

在寒冷潮湿的冬春季节,猪易感口蹄疫 (FMD)、流行性腹泻 (PED)、传染性胃肠炎 (TGE)、猪轮状病毒病等疾病。口蹄疫 (FMD)虽然在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病的高峰往往集中在冬春季节。流行性腹泻 (PED)、传染性胃肠炎(TGE)和猪轮状病毒病更多发于年末11月至次年4月之间。这几种病在某一猪场有单一发生的,也有混合发生的。一旦发病,就会给猪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猪场对这些疫病不可掉以轻心,需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

1 口蹄疫 (FMD)

1.1 口蹄疫的流行及危害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 (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 (猪、牛、羊等)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泡,继而发生溃疡,传染性极高。本病流行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染快、流行广,常呈跳跃性传播,发病率很高;能够通过空气、行人、动物、泔水、车辆、肉食品等传播。本病一般从秋季开始暴发,在冬季和早春流行。然而,从近几年流行的情况看,该病季节性流行不甚明显,尤其在我国南方省份几乎常年流行,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哺乳猪死亡率高达80%,保育猪死亡率高达50%。生长猪死亡率高达20%,成年猪也有死亡[1]。

1.2 病原特性

口蹄疫病毒 (FMDV)属于单股核糖核酸病毒。病毒有7个主型,即A、O、C、南非Ⅰ、南非Ⅱ、南非Ⅲ和亚洲Ⅰ型,每一主型又分若干个亚型,共有80余个亚型,其中以O型分布和流行最广。各型之间抗原性不同,彼此之间不能交互免疫,但各型在发病症状方面没有差异。口蹄疫病毒 (FMDV)有很强的变异性,在不断流行与暴发中,病毒也发生变异,而在变异中病毒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其中泛亚株是一个新出现的具有较强传播能力和感染能力的新毒株。近两年我国猪口蹄疫主要以O型 (缅甸98株)为主。

1.3 口蹄疫 (FMD)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主要症状:病初体温上升至40~41℃,发热时间短,随之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出现跛行,相继在蹄冠、蹄踵、蹄叉、唇、齿龈、舌面、吻突、乳房的乳头等部位出现一个、几个和更多的绿豆或黄豆大小的水泡,水泡自行破裂后形成鲜红色烂斑。表面渗出一层淡黄色渗出物,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继发感染后跛行加重,严重者卧地不起。会导致哺乳母猪泌乳下降。初生猪及仔猪会因心肌炎导致迅速死亡,死亡率高达80%~100%。体质弱的育肥猪也发生死亡。

病理变化:蹄部、口腔、乳房皮肤有水泡和糜烂病变,个别病猪局部感染化脓,有脓样渗出物。死亡的哺乳仔猪,胃肠可发生出血性炎症,肺浆液性浸润,心包膜有点状出血,心包积液混浊,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纹,称为 “虎斑心”。

1.4 口蹄疫 (FMD)的防制措施

1.4.1 加强饲养管理

因为口蹄疫病毒粒子和特异性抗原不断的发生变异,给猪场的防疫控制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有效防疫,必须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

为生猪提供优质安全的饲料、全价平衡的营养。加强营养是最好的保健措施。同时,执行科学的饲喂制度,禁止使用发霉变质饲料,保证猪只正常生长发育、具备良好健康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做好猪舍小环境的调控,冬春季节注意通风和保温,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保持栏内清洁卫生;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减少转群,适当调节饲养密度;实行封闭式生产,禁止人员流动,杜绝外来人员、车辆、物资、肉制品等进入猪场,控制野生动物进入,彻底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在该病易发季节严禁从外地购入种猪和其他猪只。

1.4.2 做好免疫和消毒

1.4.2.1 疫苗免疫

建议选用优质高效的猪口蹄疫O型高效浓缩苗98缅甸株进行免疫接种或使用近两年兰州兽医研究所推出的猪口蹄疫O型高端苗免疫。建议按以下程序免疫:母猪于产前1个月深部肌肉注射一次,剂量为2 mL/头;母猪一年免疫至少3次;种公猪每4个月深部肌肉注射一次,剂量为2 mL/头;育肥猪5周龄第一次深部肌肉注射1 mL/头;9周龄第二次深部肌肉注射2 mL/头;18周龄第三次深部肌肉注射2 mL/头。

每年9月底至10月初对所有猪群进行普免,体重25 kg以下的猪注射1 mL/头;25 kg以上的注射 2 mL/头;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第二次普免;12月中下旬进行第三次普免 (剂量同上)。提示:这种免疫程序为季节性突击免疫,具有一定风险;免疫时对病重弱小猪刺激大,也可引起部分母猪流产。最好坚持第一种常年免疫程序,在口蹄疫多发季节适当加强补免。

1.4.2.2 消毒工作

杀灭口蹄疫病毒 (FMDV)常用的有效消毒剂是过氧乙酸、氯制剂。带猪消毒用0.3%的过氧乙酸;空舍消毒的浓度是0.5%。但应注意碘酊、酒精、石炭酸、来苏尔、新洁尔灭等对口蹄疫病毒几乎无杀灭效果。

1.5 口蹄疫 (FMD)的扑灭措施

一旦发生口蹄疫,应果断按照 “早快严小”的原则扑灭疫情。立即封锁,建立隔离带,停止生猪出售,严控人、猪流动,直至完全康复后3~4周解除封锁;扑杀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紧急接种,对受威胁的假定健康猪群迅速进行高效疫苗接种;严格消毒,可使用0.3%的过氧乙酸对猪群消毒,2天1次;使用0.5%的过氧乙酸或1%~2%的戊二醛对猪舍消毒,1天1次;猪舍外道路、环境、粪污等用3%氢氧化钠进行消毒,1天1次。

总之,对口蹄疫的防制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只要做好疫苗接种、程序免疫、封闭式生产、严格消毒和良好的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就能够将疫情拒之门外,确保猪场安全。

2 猪病毒性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 (TGE)、猪流行性腹泻 (PED)和猪轮状病毒病等常引起患病猪腹泻,以消化道功能紊乱、水样腹泻为主要症状。这类传染病虽然病原和流行规律不同,但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致病机理相似,养猪场不易鉴别诊断,并且常呈混合感染,多发生于冬春寒冷潮湿季节,不同年龄的猪都可发生,20日龄内的仔猪最易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死亡率达95%~100%,表现为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育肥猪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萎顿,水样腹泻,体质消瘦。母猪与育肥猪的发病症状相似外,严重的甚至流产、早产,泌乳下降或无乳,给生猪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1 猪病毒性腹泻流行特点

2.1.1 多呈混合感染

大部分猪病毒性腹泻是由猪轮状病毒 (RT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混合感染引起或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引起,单一感染的发病很少见。大、中、小猪和母猪均可感染,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2011年春,全国十多个省市暴发流行仔猪腹泻病,感染对象主要是初生仔猪,死亡率达100%。据杨汉春教授对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区12个发病猪场的临床粪便和肠道组织样本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对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表明是一种新的毒株,该毒株的S基因与我国邻国——韩国的毒株同源性最高。

2.1.2 冬春季节易发病

此类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多发,发病后病猪呈水样腹泻,粪便颜色呈灰绿色、恶臭有酸腐味,一旦有猪感染即诱发全群发病。

2.1.3 多途径传播

病猪的排泄物带毒,通过饲料、饮水、生产用具和空气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数日之内可蔓延扩散至全群。

2.1.4 小猪易感

哺乳仔猪发病率80%~100%,病死率80%~100%,尤以7日龄内的仔猪最严重。随日龄增加,患猪症状减轻,病死率降低。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2.2 主要临床症状

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症状:水样腹泻,迅速消瘦。仔猪偶见呕吐,幼猪和育肥猪少见呕吐。排出的粪便先为稀软,后为水样,呈喷射状。仔猪排泄物以黄、绿色为主,偶见白色或暗红色;幼猪和育肥猪排泄物以黑色、灰色为主,偶见绿色和黄色。患猪脱水、迅速消瘦,病程稍长的患病猪出现营养性贫血、皮肤发白,患病幼猪和育肥猪体重1周之内可减轻3~5 kg,随体重的降低,死亡率上升。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一般经5~7天死亡,也有的48小时内死亡。7日龄以内的仔猪致死率可达100%[2]。

2.3 预防措施

2.3.1 卫生消毒

保持猪舍内良好的卫生环境,地面要求干燥、清洁,舍内通风良好,舍温适宜;在秋冬季节,坚持每周二、五消毒两次,可在白天气温稍高时消毒,可选用季胺盐、烧碱等消毒剂消毒。重点是做好产房消毒:清洗——喷洒消毒剂——熏蒸——空舍干燥,经过这种程序消毒后再转入下一批母猪。

2.3.2 每胎免疫

对所有母猪分娩前4周免疫注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二联苗4 mL/头,对7日龄的仔猪保护率达90%以上。仔猪在30~35日龄接种1 mL弱毒二联苗。

如果是未接种母猪产下的仔猪,应于21日龄首免,30~35日龄二免上述疫苗。

2.3.3 季节性免疫

9月底进行第1次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二联苗免疫,每头母猪肌肉注射4 mL,10月中下旬注射第2次,2 mL/头,11月中下旬注射第3次疫苗,2 mL/头,如此操作可使母猪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对冬季病毒性腹泻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如采取后海穴免疫可以起到免疫放大作用,注射两次疫苗也会有效。

2.3.4 返饲预防

发病猪场,可尝试采集发病仔猪粪便和肠内容物,经生理盐水沉降,用上清液饲喂妊娠母猪,可收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2.4 治疗

此类疾病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或无效,其治疗原则是:强心补液,防止脱水,适当添加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假如有细菌性混合感染的情况,可采用痢菌净、乳酸环丙沙星或乳酸诺氟沙星之类的药物配合口服补液盐或复合电解多维、葡萄糖等使用,对症状会有所缓解。

关键是要做好管理、护理工作,实施良好的保温、控湿、通风、清洁卫生、消毒等措施,减少损失。

[1]美B.E.斯特劳等主编,赵德明等译.猪病学(第八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9.

[2]贾志伟等.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防治.今日养猪业,2011(6):26.

猜你喜欢

胃肠炎流行性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口蹄疫
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