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3例临床观察

2012-01-23王红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0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传染性肝功能

王红芳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3例临床观察

王红芳

目的 探讨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征,以利于早期诊治。方法 对13例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均出现发热,均伴淋巴结肿大,伴咽痛10例(76.9%);扁桃体肿大9例(9.2%);皮疹6例(46.1%);肝、脾肿大8例(61.5%),以脾大居多;白细胞总数>10×109/L11例(84.6%),发现异型淋巴细胞>10%者11例(84.6%),肝功能异常6例(46.2%),血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10例(76.9%),EB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1例(84.6%)。结论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喉炎,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BV抗体,异型淋巴增高>10%。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诊断I

M是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成人IM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和不典型性,由于热程长、淋巴结大、肝脾大、起皮疹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极易与血液病、猩红热、肠道感染等相混淆,造成诊断困难。现将本院收治的成人IM 13例临床病例分析报道如下,以助于早期诊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成人IM 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18~56岁,平均31岁。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无明显诱发因素,均否有本病接触史,13例既往体健,无化学、重金属、放射物质接触史及输血史。

1.2 诊断标准 ①发热、咽峡炎及浅表巴结肿大,可合并咽痛、皮疹、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②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③血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④EBV抗体呈阳性。符合前2项,并排除化脓性扁桃体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白血病及淋巴瘤等可作出临床诊断,再具备后2项中任1项即可明确诊断[1]。

1.3 临床表现 发热13例(100%),38.1℃ ~40.6℃,多为中高度热;淋巴结肿大13例(100%),多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咽痛10例(76.9%);扁桃体肿大9例(9.2%);皮疹6例(46.1%),皮疹多为一过性及多形性;肝、脾肿大 8例(61.5%),以脾肿大者居多;伴胸闷、心悸4例(30.8%);咳嗽4例(30.8%);关节疼痛1例(7.7%);肌肉疼痛1例(7.7%),恶心、呕吐 2例(15.4%),皮肤巩膜黄染 1例(7.7%)。

1.4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初诊时即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0×109/L 11例(84.6%),(4.0~10.0)×109/L 2例(15.4%),<4.0×109/L 1例(7.7%)。发现异型淋巴细胞>10%者11例(84.6%),肝功能异常6例(46.2%),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均阴性,血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10例(76.9%),EB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1例(84.6%)。

1.5 治疗及转归 患者大多能自愈,本病无特异性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本组病例确诊前曾用青霉素钠、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2~7 d,按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后,停用抗生素,9例应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静脉滴注,4例应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抗病毒,肝功能异常者应用甘草酸二胺针等护肝治疗。高热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洛芬缓释片等退热,患者体温经3~11 d逐渐恢复正常。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患者用药5~15 d肿大淋巴结缩小,肝脾回缩;肝功能5~15 d恢复正常;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13 d恢复正常。经5~17 d治疗,平均(10.2±4.5)d,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3个月,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腹部彩超均正。

2.2 误诊情况 疑诊淋巴结结核/淋巴瘤1例,败血症2例,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例,肺炎2例,免疫系统疾病(1例)。误诊率高达61.5%。

3 讨论

本病是由EBV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EBV属疱疹病毒科,主要经接吻等密切接触传播,但是EBV也可存在于生殖道中,故性传播也有可能。该病的潜伏期从2周到2月。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免疫系统病理关系密切[2]。IM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近年来IM在成人中的发病率上升,应引起临床重视。

成人IM的临床表现各异,因涉及多个系统,极易误诊。本资料显示,成人IM的临床症状以高热、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伴耳后、颌下、腋下及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伴咽部疼痛和/或扁桃体肿大,肝、脾肿大等。实验室检查大多有白细胞升高,其中淋巴细胞比例较高,大多有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发病7~10 d达到高峰。可伴肝功能异常。

由于成人IM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多样化而且实验室阳性确诊指标较少,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本资料13例IM患者早期误诊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如下:①成人IM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并发症和重要器官损害多,患者就诊科室各异,而各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低,警惕性不高。②目前广泛应用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往往不能准确识别,所以对可疑病例须手工观察细胞形态。③疾病早期异形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但可能未达诊断标准,需要动态观察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和比例。④国内各医院实验室水平参差不齐,若能检测EBV滴度、EBV抗体效价、血嗜异性凝集试验及特异性CD4/CD8细胞活性等对IM诊断大有帮助。

近年来还有证据提示,EBV与全球约1%肿瘤发病有关[3],尤其与霍杰金淋巴瘤、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及一些T细胞淋巴瘤相关[4]。近来还发现几乎100%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EBV抗体阳性,在其发病前多有EBV抗体滴度上升,可见EBV导致的IM与MS的发病之间还可能存在相关[5]。所以对成人IM有必要作长期随访。

[1]秦刚,陈明泉,施光峰,等.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例.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3):192.

[2]Chen MR.Epstein-barr virus,the immune system,and associated diseases.Front Microbiol,2011,2(5):26.

[3]Delecluse HJ,Feederle R,0’Sullivan B,et al.Epstein Barrvirusassociated tumours:an update for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king pathologist.JClin Pathol,2007,60(12):1358.

[4]Hjalgrim H,Askling J,Rostgaard K,et al.Characteristics of Hodgkin’s lymphoma after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N Engl J Med,2003,349(14):1324-1332.

[5]孙建军,卢洪洲.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进展.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8(2):205.

518000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传染性肝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移植单核细胞对中枢系统不同病变趋化作用的PET/CT示踪观察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