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质性肺疾病病因探析*

2012-01-23张心月贾新华王立娟陈宪海张兴彩

中医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外邪间质性肺脏

张心月,贾新华,王立娟,陈宪海,张兴彩,朱 雪,张 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间质性肺疾病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本病多为隐袭性发病,临床症状以渐进性加重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最为常见,通常伴有干咳、易疲劳感。其主要体征为浅快呼吸,双下肺有显著的爆裂音,唇、指紫绀及杵状指(趾),晚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常死于呼吸衰竭或(和)心力衰竭。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是目前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难治性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优势渐显,本文通过对间质性肺疾病病因及病机的阐述,为进一步探讨该病发病机制、开拓治疗思路提供方法。

1 间质性肺疾病的分类

间质性肺疾病主要分为两类:病因明确的归属于原发疾病并发症或称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因不明的称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许多疾病可以导致间质性肺疾病,包括职业性或环境相关性肺病,如矽肺、石棉肺、慢性皱肺、硬质合金尘肺、放射线肺炎等;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如抗肿瘤药物、非甾体类抗炎制剂等;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间质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大气污染、病毒感染、大量使用某些药物等使间质性肺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1]。

该病属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两者分别是间质性肺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肺之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阻滞肺之络脉时,可称之为肺痹;久病肺脏虚损,肺叶枯萎不用时,可称之为肺痿。无论是肺痹还是肺痿,都表示肺脏处于病理状态,两者并不相互矛盾,详审肺痹与肺痿,分清虚实主次、轻重缓急,可以指导辨证用药思路和方向,以求效佳。

2 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

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肺肾失养,反复感受外邪,而致肺之气血痹阻肺络,肺叶痿弱不用。其病因可分为内外两方面。

2.1 间质性肺疾病的内因

先天禀赋不足,肺肾失养为本病的内因。《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黄帝内经》所论肺痹主要因肾气不足,风寒湿邪入舍于肺而成。《辨证录》曰:“肺痹之成于气虚尽人而不知也……肺气受伤而风寒湿之邪遂填塞肺窍而成痹矣。”间质性肺疾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中医学认为,此年龄阶段的人肾气渐衰,肾不纳气,加之反复感邪,而致肺肾不足,当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加之肺对某些病邪存在特殊易感性,而发为本病。值得注意的是,先天禀赋不足应在本病内因中占有重要位置。间质性肺疾病有着与其他疾病不甚相同的发病和病情进展的特殊性,即使感受相同的外邪,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罹患本病。其根本病因在于先天禀赋不足,素质不强,肾气不足,若久病咳喘,肺气亏虚,与先天之肾虚相合,便成为本病发病的根本。另外,饮食失调、情志失节以及劳倦内伤也是影响本病发生的因素。饮食不节,如嗜烟酒而成癖、过食肥甘厚味,而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生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而致咳喘;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日久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犯于肺,亦发为肺病;劳倦伤脾,脾虚转输失能,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濡养肺脉,而积劳伤阳,肾阳虚衰,而致肾气更虚,日久伤母而致肺肾两虚。此3方面均可促进和影响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样不可忽视。

2.2 间质性肺疾病的外因

反复感受外邪是本病发生的外因。外感六淫之邪为诱因,或通过感受外毒直接损伤于肺。外毒有病毒、菌毒、虫毒、气毒、烟毒、粉毒、药毒和放射毒[2]。当今社会,环境污染应属于致病外因之一,其不同于六淫、杂气,而是一种新的病邪——环境毒[3]。环境毒伤人,无论正气是否亏虚,感之均损伤正气。存在于空气中的各种毒性物质为“气毒”,常见的气毒有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光化学烟雾等。“环境气毒”吸入肺脏后,直接消耗肺气,降低肺气的抗邪能力。若肺气较强,毒虽伤肺而正仍能抗毒,则毒可被排于体外;正不胜毒则致肺伤毒留,阴阳失衡。吸入气毒直接损伤肺后可导致肺气机不畅、血运失调,引起瘀邪痰浊内阻于肺络,肺络不通。以上外邪不断反复侵袭肺表,再加之正不胜邪,或失治误治,外邪由表入里,痹阻于肺脏,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失宣肃,津液输布失常,内生痰浊,气血瘀滞发为本病;日久,因患者体质不同,进一步损耗肺气,而由早期或急性期肺络痹阻发展为肺逐渐丧失其生理功能而导致疾病持续加重,肺失濡养,肺叶痿弱不用,使病情更为危重。

本病病位在肺肾两脏,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有偏实和偏虚的不同,但多以标实为急。病理产物为瘀、虚、痰。肺为上焦,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水道的通调依赖肺主气、肺主宣发肃降的功能。肺气亏虚,无力推动津液的运行输布,津液停聚,则生痰饮水湿。肺朝百脉是通过肺主气与宣发肃降功能完成的,血的运行依赖肺主气的调节和敷布而至全身,气为血之帅,能推动和调控血液的运行。外邪感染、环境毒邪损伤于肺,肺热耗阴,阴血亏损,脉道涩滞、血失流畅而形成瘀血。肾居于下焦,肾主一身之阳气,具有温化水湿之功,肾阳虚衰,无力化气行水,而聚水成痰。瘀血与湿痰常相合痹阻于肺间质,肺失宣降,失于主气,故而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痹阻日久耗伤肺气,肺肾亏虚,故而出现喘憋、气不得吸、气短动则加重等症状。瘀阻于肺络,可见肤色暗褐,指端青紫,口唇瘀暗、舌质瘀斑或紫暗,脉细涩等血瘀脉症[1]。

3 小结

间质性肺疾病病程缠绵,经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病后若不及时控制,常易发生变端。因此,中医药应充分发挥其优势,辨证论治,以获得良效。

[1]焦扬,周平安.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述要[J].北京中医,2007,26(10):651-652.

[2]唐玲华.肺间质纤维化急发期中医证治探讨[J].四川中医,2010,28(2):10-12.

[3]姜良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1):984-986.

猜你喜欢

外邪间质性肺脏
间质性肺炎知多少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肺脏超声在新生儿肺不张 肺实变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猪屠宰检疫中肺脏病理变化与处理分析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