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养生保健简述△
2012-01-23刘淑云
刘淑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满族先人居住在我国北方,满族养生保健是从原始部落时期开始,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以及与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适应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合理的饮食、个人卫生、适当运动等逐步积累的经验总结。据《金史》、《满文老档》《清宫医案》等史料记载,满族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不断吸纳汉族等先进民族的养生保健知识和理论,形成了内容丰富、具有满族民族特色的养生保健经验和技术,成为我国传统养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民族健康繁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被传承和应用。
1 满族养生保健历史概况
满族是我国公元10世纪在北方兴起并长期居住的少数民族,历史上称“女真”或“女直”,1635年定族名为“满洲”,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称满族至今。满族的祖先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公元前的商周时期)的肃慎人时期。《金史》中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1]满族先人在氏族部落时期就有了冬天用动物脂肪涂抹身体御防风寒的保护方法。《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满族先人肃慎人、挹娄人时期“好养豚、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豚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
1115年女真人阿骨打统一了北方女真各部落,建立第一个地方统治政权(史称金)并逐渐向南扩大,吸纳了中原文化,女真人运用农耕、养殖、酿酒等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生活物资逐渐丰富,促进了金元时期医学的快速发展,著名医家学术争鸣,养生保健理论和观点逐渐形成。1616年女真人努尔哈赤的部族势力再次壮大并建立政权(史称后金),多民族文化融合进一步加深,促进了满族养生保健的发展。1644年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建都北京,定国号为大清。满族统治政权建立以后,宫廷贵族崇尚养生保健,吸纳了中国历代养生保健理念和精华。
2 满族民间传统养生保健
满族先人居住在我国北方长白山原始森林和黑龙江流域,气候环境恶劣,以渔猎农耕为主,为适应环境,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宝贵的养生保健经验。
2.1 居住习俗中的满族养生保健:满族先人崇尚自然,北方气候寒冷,满族先人顺应自然,创造了可以抵御寒冷的居住习俗。《金史》中记载:“黑水旧俗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则出随水草以居,冬则入处其中,迁徙不常。献祖乃徙居海古水,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人呼其地为纳葛里。纳葛里者,汉语居室也。自此遂定居于安出虎水之侧矣。”满族先人从居住树屋、穴居和“土窝棚”的原始方式开始,后期又创造了可以抵御北方气候寒冷潮湿的“满族老屋”。富育光在《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录》一书中指出“满族居室住宅,尤其注重防寒冷问题,因此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住习俗。满族的居住习俗,是满族先人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才形成的。”[2]“满族老屋”为茅草土坯房,门窗向南朝阳,房顶为厚厚的茅草,屋墙为土坯加内外抹草泥,室内三面搭火炕、砌火墙,有很好的防寒保暖作用。“满族老屋”是满族特有的顺应自然预防疾病的居住习俗,至今北方地区居民仍有沿用。
满族善用动物皮毛等自然材料制作衣、帽或衣裤连体的服装、靰鞡鞋,用于生产生活中的防寒和保暖。靰鞡鞋是满族在北方特有的鞋子,用牛皮或猪皮、马皮制作,鞋口打眼用皮条作鞋带,鞋底连帮,穿时里面蓄靰鞡草,既保暖又耐磨。靰鞡草是东北特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透气防潮,保暖,将干靰鞡草用木棒捶打柔软后放入靰鞡鞋中,防止脚的冻伤。
满族的居住方式和服装、鞋帽抵御北方严寒的气候,适应了生产生活的需要,有效的预防了因气候寒冷潮湿而引起的风寒湿痛等北方常患疾病的发生。
2.2 饮食习俗中的满族养生保健:满族入住中原以后,不断吸纳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逐渐形成了具有满族特色的饮食习俗,蕴含大量养生保健知识和内容。如:食品不仅营养丰富,耐饥饿,很适合在天气寒冷地区食用。菜肴多用大锅炖煮:白肉血肠、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或满族火锅等多有散寒暖胃等功效。主食有蒸的粘饽饽(粘豆包)、年糕、八珍糕等,腊八粥、萨其玛等便于储藏和保管。冻豆腐、酸菜等都是具有满族特色的食品。1644年满族入住中原以后,满族饮食更加注意养生保健,满族宫廷御膳房加工制作各种汉族精美膳食和满族传统饮食,形成了独特的满族宫廷膳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食用方法十分考究的满汉全席,有大量的山珍野(海)味和养生保健菜品。例如:蛤什蟆汤、清蒸哈什蚂、参芪炖白凤、山珍蕨菜、松树猴头蘑、煨鹿筋、长春鹿鞭汤、冰糖核桃、冰糖山楂、蜜丝山药等。这些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食品至今仍在广泛传承。
2.3 婚育习俗中的满族养生保健:满族婚育习俗中蕴含了许多预防保健知识。如:妇女在妊娠期间不能多吃酱和过咸的食物,防止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因北方满族农家有爱食用自家酿制的大豆酱的习惯);孕妇不能坐锅台、窗台、磨台,不能参加丧事等过劳或过激的活动,防止孕妇发生意外;早期满族孕妇是采用“落草”方式生产,谷草松软、保暖,孕妇在谷草上生产,在当时条件下是比较卫生的生产方式;满族婴儿有睡“悠车”的习俗,睡“悠车”是指将婴儿放在用木板(早期是用桦树皮)为材料制作的类似船型的箱斗中,在用绳子将“悠车”挂在屋顶木梁上,推动后类似秋千来回悠荡,睡“悠车”可以保护婴儿安全和促进睡眠;对受惊吓的婴儿有“叫一叫”、“律一律”习俗,用抚摸和语言安抚的方式为受惊吓的孩子实施抚慰疗法。
2.4 健康保健运动:满族健康保健运动广泛存在于满族生活中。如:东北秧歌、走百病、抓嘎拉哈、翻绳、滚铁环、赶羊、踢毽子、抽冰嘎、堆雪包、冰雪雕、打雪战、跑冰鞋、滑冰车、冰爬犁、雪地走、踢形头、冰嬉等健身运动。满族创造的适合在北方气候寒冷环境中进行的健康保健运动集健身与娱乐为一体,因地制宜、简便易行、民众广泛参与。对提高人们健康,抵御疾病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2.5 满族善用地域资源养生保健:满族居住的我国北方,地域辽阔,冬季寒冷,物产丰富,盛产各种山珍野菜和植物浆果以及众多的动植物药材。
2.5.1 充分利用动植物的养生保健作用:满族很早就能充分利用野生资源进行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如满族喜食用的山野菜、浆果、菌菇等,经现代研究证明几乎都有养生保健功效。如:蕨菜可以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水安神,现代研究蕨菜有一定防癌作用;桔梗菜有宣肺利咽、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等。用人参、灵芝、鹿茸或鹿筋、鹿鞭、鹿尾等泡酒饮用,可以补肾生精、强身健体、舒筋活络,用于腰膝酸软、风寒湿痛、筋骨麻木、阳痿早泄等;用人参、黄芪炖鸡肉来调理脏腑,补气养血,用于久病体虚;鹿胎、鹿血、哈什蚂(田鸡油)用于调理妇女早产、失血过多、久病虚痨损伤、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等。现代研究证明人参、黄芪、五味子、鹿茸、哈什蚂(田鸡油)等均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功、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有辅助治疗功效。
2.5.2 冰雪保健:满族居住的北方地区寒冷多冰雪,在长期与大自然抗争过程中,逐渐发现和掌握冰雪的医疗保健作用并能合理利用。如:“雪疗法”是在人体冻伤时用雪搓擦冻伤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冻伤,或用雪擦身为患发热病人降温;“冰敷法”,是用动物膀胱盛装冰块,缚其肿胀伤口处消除肿胀疼痛,或置于头、胸部来降低体温、解热止痛。“出天花”病人身体发热,在身边摆放装有冰块的编篓,达到降温的作用;满族还有吃冰块、冻梨来消除胃火、心火等引起的烦燥闷热症状的做法。用冰雪进行保健的做法在北方民间仍有应用。
2.5.3 温泉洗浴保健:满族居住的长白山地区和黑龙江流域大小温泉众多,满族称之为“汤泉”,洗温泉称“坐汤”。满族很早就能合理利用当地温泉资源进行温泉洗浴保健(后期发展有药浴)。在满族历史上,据《金史》、《满文老档》、《清宫医案》等记载:雍正、康熙、乾隆等多个皇帝、大臣洗温泉进行健康保健。如《重译满文老档》中记载:“汗(奴尔哈赤)在二十已刻,去千山的温泉,二十七汗从温泉回来了。”[3]据现代科学检验长白山地区的温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在温泉洗浴可以舒筋活血、缓解疲劳,起到辅助治疗风湿寒痛,皮肤疾病等保健作用。
2.6 满族民间保健疗法:满族民间常用的保健方法很多,如:用艾蒿烟熏祛除瘟瘴邪气和蚊虫,善用艾灸、拔火罐、热熨法、熏蒸、热薰等方法。满族很早就能将艾叶制作成艾柱,“艾灸法”是用点燃的艾柱对人体某些部位进行艾灸,调理机体的功能,对此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寒风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4]的记载;“热熨法”,是将大粒盐炒热装入布袋,覆盖在患处缓解风湿寒痛;“酒疗法”是用点燃的热酒在身体患处反复揉搓、按压,缓解跌打损伤引起的肿胀疼痛。至今这些满族保健方法在北方民间仍然被传承和应用。
3 金元时期四大医家的养生保健思想
随着历史的变迁,金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使多民族融合,医学界各派学术争鸣,通过众多医学家的努力加快了医学的进步,推动了养生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著名医家“金元四大家”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子和,在他们的医学代表著中对养生保健都有精辟的论述[5]。
刘河间的医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是经过几十年的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在这部既有理论又有临床的综合性医著中对养生学的论述提出了针对人体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养生保健措施,即少年宜养、中年宜治、老年宜保、耄耋之年宜延的益寿方法。
李东垣在其主要医著《脾胃论》中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认为人体“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继之,则元气乃伤”。说明情志变化、劳役过度、饮食不节都能损伤脾胃,引起疾病,养生保健当从补益脾胃入手。
朱丹溪在其医著《格致余论》一书中强调人体“阳有余,阴不足”,色欲过度、情志失调、饮食厚味等都能导致阴精亏损,产生多种疾病,阴液受伤导致衰老。其养生方法重视保护阴精,即节欲固精,饮食宜清淡,以免生火助湿。通过滋养阴精,达到“备水以防火”的养生保健目的。
张从正在其《儒门事亲》这部综合性医著中,提出了“养生当用食补,治病当用药攻”的指导思想,食补主要用五谷、五菜、五果、五畜等补充人体营养的养生保健方法。
4 满族宫廷贵族养生保健
1115年以后,金统治者阿骨打受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对养生保健逐步有了认识。《金史》中记载:“国之有食货,犹人之有饮食也。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还提出“唯善养生者如不欲食啖,而饮食自不阙焉,故能适饥饱之宜,可以疾少而长寿”[6]的养生保健意识。1616年以努尔哈赤为代表的女真贵族大量吸纳中原汉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提出修心养性的养生保健思想。《满文老档》中记载:“古来的神佛书上述说千言万语,心贵正大为上。我(努尔哈赤)认为人生确实以心术正大最为贵重,其他的都不能此相提并论。”[7]1644年以后满族贵族的生活日益奢华,满族贵族更加重视养生保健,吸纳和效仿历代宫廷贵族养生保健思想和做法。至清乾隆时期,具有满族民族特点的宫廷贵族养生保健日臻完善。清代宫廷贵族不仅重视饮食和养生保健药物调理,还时常开展具有满族特点的“冰嬉”活动,叠罗汉、中幡、头上拿顶、童子爬竿等集娱乐和运动一体的健康保健活动。清乾隆皇帝学习借鉴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养生保健理论,在生活中饮食起居有常,坚持“吐呐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的养生之道。“吐呐肺腑”,即是保持良好心态,呼吸精气、调理脏腑;“活动筋骨”,是要常做运动,保持气血通畅,筋骨舒展;“实时进补”,是要饮食节制有度,适时适度;“十常”主要指: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目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强调了要保持人体各器官要用而不费,功能运行正常;“四勿”是指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做到养心修德、行为端正,酒色有度。清朝皇太后慈禧注重养生保健,据清代宫廷医药档案资料《慈禧光绪医方选議》记载,当时为慈禧特制的养生保健方药多达上百种。例如:用于益寿延年的“延年益寿膏”、“八珍糕”、“十全大补丸”;用于女性保健方药“调经方”、“回乳方”、“长发香发方”,“沐浴方”、“加味香肥皂方”;用于口腔、眼保健的“漱口方”、“固齿刷牙散”、“明目洗眼方”。还有调理脏腑的“平肝清热代茶饮”、“清热理气代茶饮方”、“清热解暑的暑汤方”等。这些养生保健方药原料要求严格、制作方法考究,包含了女性养生保健众多内容。清光绪皇帝的“种子方”、“长寿医方”、“养心延龄益寿丹”和“令发易长及令发不落方”、“洗目方”、“漱口方”、“沐浴方”[8]等促进生育和健康长寿的养生保健方药等。
总之,满族养生保健伴随满族历史逐渐形成和发展,具有北方民族的特点。满族先人崇尚、顺应自然,传统养生保健来源生产生活实践,内容丰富、质朴,长期在民间流传。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对养生保健认识逐步完善,满族宫廷贵族借鉴了中华民族历代养生保健理论和精华,在养生保健的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方药,并在医著、医案中作了的大量记载,丰富了中医养生保健的内容,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当今,在强调个人养生保健,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理念转变、力争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战略目标的今天,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整理研究满族养生保健知识,研究开发养生保健产品,为人类健康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元)脱脱.金史[M].卷一 本纪第一.中华书局,1975.
[2]富育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录[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3]太祖朝.重绎满文老档[M].第一册.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
[4]黄帝内经素问[M].异法方宜论篇.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5]刘培.养生文化简史[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
[6](元)脱脱.金史[M].卷四十六志.中华书局,1975.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M].第4卷.中华书局,1990.
[8]陈可翼,等.慈禧光绪医方选議[M].中华书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