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合理应用

2012-01-23蒋广军庞厚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2期
关键词:青霉素细菌性抗菌

蒋广军 庞厚芬

抗生素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合理应用

蒋广军 庞厚芬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合理应用。方法从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患者的个体差异、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探讨抗生素治疗的对策。结果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但应避免滥用抗生素,产生细菌耐药性。结论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明确病因,合理应用抗生素。

抗生素;上呼吸道感染;合理应用

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包括了以急性鼻咽炎为主的普通感冒及急性细菌性咽炎等,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统称,大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部分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1]。但是治疗前必须对URTI作出明确的定位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本文就抗生素在上呼吸道感染(以普通感冒、急性细菌性咽炎为例)中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的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体温在38℃ ~40℃。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50例为普通感冒患者,10例为急性细菌性咽炎患者。50例普通感冒患者中,25例未用抗生素,分为观察组,25例加用抗生素,分为对照组。60例患者均无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病毒分离和血清反应可明确病原菌;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咽试子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

1.2 治疗方法

1.2.1 普通感冒

1.2.1 .1观察组 观察组25例患者对症治疗,包括休息、供应充足水分、退热、减轻卡他症状等。在明确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加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1.2.1 .2对照组 对照组25例患者除对症治疗外,加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或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等。

1.2.2 急性细菌性咽炎 区别病毒或细菌感染,疑细菌感染者,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感染后针对细菌选用抗菌药物。给药前先留取咽拭子培养,青霉素为首选,也可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口服青霉素V,疗程均为10d。某些患者的依从性较差,预计难以完成10d疗程者,可予苄星青霉素单剂肌内注射。青霉素过敏患者可口服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疗程10d。其他可选药有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但需注意不能用于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1]。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50例感冒患者治疗4~7d后进行疗效判定,①无效:治疗4d后体温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鼻塞、流涕、咳嗽等感冒临床症状无减轻并有加重趋势;②显效:经临床治疗4d后,体温下降1。C-2。C,感冒临床症状减轻,7d后临床症状逐步消失;③有效:治疗4d后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7d后基本痊愈。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SPSS 11.10软件。

2 结果

针对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个体差异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进行用药。观察组25例感冒患者,经治疗4~7d后,有效24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25例感冒患者,经治疗4~7d后,有效23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为92%。10例急性细菌性咽炎患者合理用药后URTI临床症状均有所减轻,7~10d后症状均逐步消失,患者康复。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医院门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URTI是否有必要应用抗菌药物一直存在争议[3]。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受凉、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上呼吸道感染[1]。普通感冒不宜马上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居首要地位。症状严重者可用感冒药,需注意的是虽然感冒药可以减轻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状,但是在选择感冒药时要注意,由于当前治疗感冒的药物种类繁多,中成药及西药,且很多药物组成类似,所以药物作用也大同小异。若两种或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等于加大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成倍增加[2],且感冒药治标不治本。由于感冒90%左右由病毒引起,临床上应在明确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加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患者鼻分泌物呈黏稠不透明或变色,仍可能是病毒性鼻窦炎,无需用抗生素,症状持续7~10d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等,考虑细菌感染,在积极寻找感染部位的同时,再加用抗生素[1]。经对儿童及成人的分析表明,即使不使用抗菌药物,绝大多数患者均有良好结果。从本文中可以看出,观察组25例感冒患者在未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治疗7d后,疾病康复总有效也达96%,反而滥用抗生素有时会延误病情。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呼吸道感染者应用抗菌药物并不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临床上也应高度重视病原学检查,及时留取标本,可根据各种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感染获得方式及耐药状况等给予经验治疗[4,5]。上呼吸道感染初期治疗以休息、对症及抗病毒治疗为主;如果病情加重、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生素[6,7]。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明确病因,合理应用抗生素。

[1]孙淑娟,袭燕.抗菌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9-180.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

[3]李善华,刘莹.从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2):2679-2680.

[4]Morrs MS.Antimierobial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acute bacterial rhinosinusitis.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e,2001,12,5(4):435-436.

[5]Cooper R J,Hoffman JR,Bartlett JG,et al.Principles o f appropriate an tibiotic use for acute pharyngitis in adults:background.Ann Intern Med,2001,135(1):509-517.

[6]曹立森.全国抗生素临床应用研讨会纪要.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2):127.

[7]吴琳琳.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避免或减少抗生素滥用.西南国防医药,2003,13(5):569-570.

277500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药学部

猜你喜欢

青霉素细菌性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