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
2012-01-22苏春英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药剂科济南250001
徐 峰,苏春英,江 颖(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药剂科,济南 250001)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亦称为免煎中药饮片,它的最大优点为药师根据医师处方调配,患者不需要煎煮直接冲服,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较,使用免煎中药配方颗粒,避免了煎煮中药时所带来的不便和难闻的气味、煎煮过程的繁琐、火候及加水量多少等各种难以把握的技巧,以及从而引发的疗效上的不稳定等不足。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是采用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经现代中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检验而制成的,它是对传统中药煎剂改革的一种尝试和有效补充,既保持了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能满足医师进行辨证施治、随症加减,药性强,同时又具有不需煎煮直接冲服、用量少、成分全、安全卫生、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剂等优点,可随机组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笔者就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历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中药饮片已逐渐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其不方便性、不确定性日益明显,为此人们积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方法。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武汉中联药厂、江西国药厂等参与,用炮制后中药饮片制成单味中药饮片制剂出口东南亚,开创了饮片改革的先例,这也就是今天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地开始研究生产中药颗粒制剂,我国江苏、广东2家药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开始了中药配方颗粒研究、开发、生产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工作。1996年由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药颗粒免煎剂进行规范和统一,命名为单味中药浓缩颗粒(single concentrated Chinese herbal tea,SCCHT)。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1年7月5日正式发布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以及《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首次规定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饮片管理范畴。
2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要以中药种植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为依据,进行质量控制。
2.1 原药材的质量控制
2.1.1 选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部颁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依据,根据国家认可标准,确认药材品名、产地、来源、采收季节等。
2.1.2 鉴定:包括品种鉴定和品质鉴定,品种鉴定是指确定药材的真伪,常用的方法有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品质鉴定包括纯度鉴定、感官评价、含水量测定等。
2.2 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半成品是指已经制成颗粒单味包装销售的产品状态,半成品的检查、检测是产品能否销售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包括药材的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
2.3 成品的质量控制
半成品包装成袋装箱即为成品,成品的质检包装检查看是否有漏损、漏打批号、名称规格是否一致,装量差异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等,在储存方面,主要是注意产品防潮。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应用剂量与传统中药饮片应用剂量之间的折算,已有了较成熟的换算标准,以《中药浓缩颗粒研制指南》规定的中药饮片标准为准则,结合指标成分测定,进行饮片与颗粒剂之间的等量研究,以浸出物和指标成分含量折算二者相当量,并依照卫生部《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单味配方颗粒与原饮片分别组方,进行临床疗效研究和药效学试验,找出其等效剂量,并且经过薄层色谱、挥发油测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方法,对中药饮片浸出物和浓缩颗粒进行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含量分析对比试验,确认其折算标准是否相当,而且上述方法也可作为中药浓缩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另外,《中药配方颗粒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为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检测标准,从而保证了配方颗粒的安全性。
2.4 有效成分的判定
邹萍等[2]通过对五磨饮和四逆散的配方颗粒与合煎剂进行了薄层层析(TLC)定性比较和芍药苷HPLC定量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脂溶性成分(石油醚萃取液)和水溶性成分(正丁醇萃取)种类基本相同。孔铭等[3]对乳康舒饮片煎剂及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研究,结果乳康舒合煎液同其分煎制成的免煎配方颗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其共有成分比例相似。说明中药免煎颗粒煎剂代替传统饮片煎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5 有效成分的分析
杨安平等[4]采用HPLC测定大黄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和大黄素含量和黄芪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大黄免煎颗粒中大黄酚、大黄酸和大黄素的量分别为 3.52、9.41、3.12 mg·g-1,大黄中药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的量分别为 3.34、9.55、3.03 mg·g-1,黄芪免煎颗粒与黄芪饮片中黄芪甲苷的量分别为0.79、0.84 mg·g-1。得出结论,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所含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
3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分析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上,部分专家还存在疑问,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中药一般是以汤剂的形式服用。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药理疗效是否与中药汤剂一致,也是影响其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研究结果,是解决这一疑问的有力证明。
3.1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理研究室张春红等[5]通过白芍颗粒与白芍煎剂药效及毒性的对比性研究,得出白芍颗粒具有抗炎、镇痛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其抗炎及镇痛作用比白芍煎剂强、安全性比白芍煎剂大,而增强免疫力作用与等效剂量的白芍煎剂差别不明显。南京中医药大学刘学华[6]对半夏泻心汤传统饮片和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药效对比实验表明,二者药效基本相似,均具有利胆、镇痛作用,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增加胆汁流量。也有报道[7]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材汤剂疗效相当,这些研究表明免煎中药颗粒可以代替传统中药饮片。
3.2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孟宪光[8]用中药配方颗粒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08例,有效率为91.67%。高先德等[9]用半夏泻心汤加味颗粒剂和胃安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4例,并设西药对照22例,结果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齐冬梅等[10]以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水煎剂,分别用于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3种内科常见病的治疗,结果表明,在提高疗效、改善症状方面,与传统中药水煎剂比较,无显著差异,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谢琼燕[11]用中药配方颗粒作为妇科手术后常规用药以促进肠功能恢复,观察了68例,并设未服药对照组68例,结果服用中药颗粒术后方,术后肠鸣音次数及第1次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欧剑锋等[12]用中药配方颗粒独活寄生汤治疗腰痛症属肝肾两亏、筋脉失养患者30例,并设传统汤剂对照组30例,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56.7%,有效率为96.7%,颗粒剂组治愈率为46.7%,有效率为9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瞿燕等[13]对川芎茶调散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针对川芎茶调散治疗外感风邪所致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显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显效率为73.3%,总有效率为93.3%,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似。罗卫等[14]应用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同时与58例应用传统中药煎剂的湿疹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组总有效率基本相同,研究表明应用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辨证治疗湿疹,具有疗效好、应用方便的特点。张美玉等[15]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白癜风患者76例,并与中药煎剂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颗粒剂与煎剂疗效相似,而颗粒剂方便省时、即冲即服、患者依从性好,与中药饮片煎剂相比,医患更易接受。
4 方剂上的优势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提取液的干燥浸膏颗粒,是选用适当的溶剂和工艺,将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等程序加工而成,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剂型发展的产物,在临床应用方面,单味中药配方颗粒适合于临床用药[16]:中医用药通常讲究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而灵活运用,中药配方颗粒正适应这一需要。对患者来说,免煎中药颗粒服用、携带方便,免去了煎煮的复杂过程,急诊患者可随取随服。
5 贮存与调配的优势分析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对调配者来说,调配更加简便,调配过程清洁卫生,没有调配中药饮片的脏、乱、杂等现象,还可避免调配过程中人为的称不准、分不匀、复核难、浪费大、卫生差等缺点。单味中药配方颗粒采用复合铝箔包装,重量轻、体积小、储存运输方便,克服了中药饮片贮存、保管过程中带来的走油、吸潮、变色、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这说明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在贮存与调配方面更具有优势。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的调剂要规范处方调配操作,认真看清包装上的药名、规格、剂量、有效期,按处方先后顺序逐一调配,坚持先数取总量再按处方剂数分剂量,加强核对,就能防止调剂差错,达到调配准确无误的要求,确保调剂质量。
6 与传统汤剂和炮制学的优劣势分析
中药汤剂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剂型,具有组方灵活、随症加减、起效快、易吸收等特点,但中药质量不可控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药汤剂已跟不上发展需求,且患者自行煎煮,没有一定的加工标准,中药饮片的应有疗效难以得到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讲,中药饮片剂型的原因,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可以随意组方、加减配伍,既保持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又具有服用方便的优点,它符合中药饮片炮制要求,经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分装等工艺过程精制而成,不添加糖、防腐剂及其他赋形剂,保持传统中药饮片的原汁原味。中药配方颗粒每小袋药量为与中药饮片相等量经测定后而得的,装量准确,避免了中药饮片调配过程中分剂量误差等现象。
7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7.1 生产工艺问题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需提取、分离、精制、干燥、制粒、包装等程序,提取工艺是否能把饮片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出来、提取过程是否造成有效成分的缺失,都存在一定的疑问。
7.2 临床疗效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有违中医群药共煎的原则,中药汤剂在煎煮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机制相当复杂,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但并不等同免煎中药颗粒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混合。中药饮片共煎有相使、相佐、相反等作用,可增强疗效,也可降低毒性或不良反应。免煎中药颗粒不具备群煎过程,配方的整体疗效有可能会受到影响。虽然一些免煎中药颗粒的疗效与传统饮片相近甚至效果更好,但不能保证所有的配方颗粒都同于传统的中药煎剂[17]。
7.3 费用的分析(成本-效益)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相比,在价格、让利上处于不利地位,影响推广使用。由于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复杂,投入成本高,使其价格平均比生产工艺简单、低成本的传统饮片要高30%~50%,造成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外,中药配方颗粒仍未进入公费医疗目录,须患者自费承担,使中低收入的患者难以接受。谭伯森等[18]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成本-效果分析研究表明,配方颗粒成本大于中药饮片,而满意度方面,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相等,缺点是中药饮片耗时大、不方便。
8 发展前景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一种有益改革尝试,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优点是非常突出的,可以说它引领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因此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它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但中药要在国际市场普遍推广,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国家政策导向问题、行业标准和准入制度、地方保护问题、与传统中药共煎理念冲突的问题、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的大规模验证、生产工艺的改进等,这些因素会不断影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在这些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中,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会不断地成熟,我们相信中药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也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1]刘相明.关于中药免煎颗粒应用的探讨与反思[J].黑龙江医药,2010,23(3):394-395.
[2]邹 萍,田祥琴,郭明娟,等.五磨饮和四逆散配方颗粒与传统煎剂的定性定量比较[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3):34-36.
[3]孔 铭,钱大伟,朱玲英.乳康舒饮片煎剂与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398-400.
[4]杨安平,韩英光,温期麟,等.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含量对比研究[J].中药材,2006,29(8):857-859.
[5]张春红,冯少华,廖雪珍,等.白芍颗粒与白芍煎剂药效及毒性的对比性研究[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6,19(23):2844-2850.
[6]刘学华.半夏泻心汤传统饮片和免煎颗粒饮片的药效对比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22(1):190-191.
[7]张保国,王学礼,刘庆芬.中药颗粒剂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7):487-488.
[8]孟宪光.中药配方颗粒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5(1):51-51.
[9]高先德,许明智.半夏泻心汤加味免煎剂合谓安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4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6):557-557.
[10]齐冬梅,孙英新,闫 琴,等.中药饮片精制颗粒免煎剂治疗几种内科常见病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3):206-207.
[11]谢琼燕.中药配方颗粒术后方促进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12):26-26.
[12]欧建锋,魏国强,陈振隆.中药免煎颗粒独活寄生汤治疗腰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1):1003-1003.
[13]瞿 燕,曾 锐.川芎茶调散单味浓缩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10):914-915.
[14]罗 卫,赵 广.应用中药免煎剂辨证论治湿疹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2):85-86.
[15]张美玉,利 丰.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7,26(6):361-362.
[16]于开彬.浅析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与不足[J].内蒙古中医药,2008,7(14):201-202.
[17]程 红.发展“免煎中药饮片”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药房,2000,11(5):239-240.
[18]谭伯森,谭大刚.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成本及效果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0,5(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