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观光果园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2012-01-22刘春荣
□ 刘春荣
观光果园是指以果树的观赏特征及生产经营为基础,以必要的园林景观、休闲设施或餐饮住宿为配套,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背景,集果品生产、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科普示范、娱乐健身于一体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乡土风情和果业生产相融合的场所[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不仅需要享用新鲜优质安全的水果,而且产生了采摘果实、体验劳动、亲近自然、娱乐健身等需求,观光果园也因此应运而生。另一方面,我国水果生产迅速发展,预计2011年全国水果面积达1 306.67万hm2,水果总产量达1.42亿t,人均水果占有量达到1 05.97 kg[2]。当前我国水果生产总体上处于相对过剩状态,水果产业迫切需要转型提升,而建设观光果园则是有效途径之一,不仅可以促进水果消费,而且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
一、观光果园现状
观光果园最早发源于欧洲,它伴随着观光农业的诞生而出现。欧美等发达国家观光果园各具特色。日本是观光农业尤其是观光果园起步较早、形式多样、服务周到、模式成熟的国家之一,由于其单个观光果园面积不大,自然资源条件与我国接近,值得借鉴。日本观光果园水果品种较多,有苹果、柑桔、葡萄、梨、草莓和樱桃等,采用先进技术生产绿色优质果品,以体验采摘优质新鲜水果尤其是寻找和推荐品质特别的水果的活动以吸引市民眼球,并让游客参与新鲜水果现场加工,通过观看、学习、品尝、体验和购买等活动,使果园生产经营与市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有的观光果园还提供市民参与果树管理劳动,如种植、施肥、修枝和疏果等。在经营模式上,有独立经营,有连锁经营,也有与旅游业者联合经营。观光果园除了提供优质水果外,消费者还能轻松地买到当地土特产。观光果园建设大都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地图和公共宣传册上,外地游客都能清楚地了解到当地观光果园情况[3-4]。
我国观光果园建设起步早、成效大的当属台湾,始于上世纪70年代,现在观光果园已遍布全岛,水果种类繁多,包括香蕉、葡萄、桶柑(蕉柑)、荔枝、龙眼、杧果、草莓、文旦柚和番荔枝等,在采收季节对外开放,让游客入内观景、摘果、尝果,参与鲜果加工果汁、果饼或果茶等活动,享受田园风光和劳动乐趣。台湾的观光果园经营模式日趋成熟,已发展成为集精品生产、休闲体验、生态旅游、科普教育、娱乐保健、社会交往等多功能综合开发的场所,使果树资源及生态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了果树生产与旅游业的结合[5-6]。
国内的观光果园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首先在北京兴起[7],京郊各县(区)以果园采摘活动为抓手,结合民俗文化,以“收获金秋”、“百万市民观光果园采摘游”等为主题发展民俗旅游、农家乐,吸引广大市民前去参观、采摘、住宿。北京观光果园栽培品种已达2 000多个,既有北京特有的地方特色品种如北寨红杏、垛子桃等,也有从国外引进的特色优质品种,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精品化、个性化的需求。近年来,北京部分观光果园推出参与性休闲活动,如让游客种树、施肥、浇水、整枝修剪,达到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缓解压力的目的,而备受市民欢迎。2008年,北京市果园面积为16.44万hm2,其中,观光果园800余个,面积达2.33万hm2,占全市果园面积的14.2%;全市观光果园共接待游客779万人次,采摘水果总量4 572万kg,采摘直接收入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2009—2012年,北京市先后建设了主题公园型观光果园50个、农庄型观光果园50个、休闲体验型观光果园50个、科研科普型观光果园50个、其他类型观光果园40个,为市民提供形式多样、管理规范、内容更加丰富的活动项目[8-9]。
近年来,国内其他省市也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优势建立了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观光果园,初步打响了品牌。如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万亩观光果园以“春季赏花、夏秋采果、冬季健身”的四季特色生态农业旅游而闻名,拥有丰富的花果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推出“赏桃花、当果农、栽果树、摘鲜果、钓鲜鱼、爬青山、做农家活、吃绿色食品”等系列活动,其鲜明特色为“四季花不断,八节果飘香”[10]。广东清远市的柏嘉观光果园占地133 hm2,以一年四季各种时令水果轮番上场而著称,有龙眼、荔枝、枇杷、菠萝、黄皮、杧果、沙田柚、沙糖桔、番石榴、杨桃、无花果、佛手和火龙果等水果品种20多个,并建设了农家乐和垂钓乐园等配套设施[11]。南宁市的金满园休闲观光果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旅游示范点,有桃园、青枣园、香蕉园、杨梅园、荔枝园、杧果园、火龙果园和番石榴园等果园29 hm2,可供游人采摘品尝,有生态养鱼池、优良甘蔗品种繁殖区与香蕉套袋生产车间供游人参观;还建设了钓鱼场、烧烤城、棋牌室、儿童乐园和知识长廊供游人休闲娱乐;有设施齐全的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标准的游泳池供游人健身;还建设了现代化培训大楼及宾馆[12]。浙江嘉善姚庄镇发挥毗邻上海大都市的优势,建设“浙北桃花岛”观光果园,已建成“农家乐”休闲区、水韵风情区、垂钓乐园、桃韵广场、采摘桃林、商贸中心、桃源游廊、锦绣亭和观光台等景观,通过连续举办黄桃节和桃花节,“政府搭建基础设施平台、旅游公司具体操作、农户广泛参与受益"的观光果园模式日趋完善,年旅游收入达60万元余,优质黄桃销售价格提高到10元/kg,比建园前翻了5番[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在观光果园发展上寻求突破,以求建设美丽和谐家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生态环境和休闲观光的需求。海南省人大代表2011年所提 《关于发展海南热带观光果园的对策建议》议案得到落实,至2012年6月,海南省农业厅已完成100个观光果园的规划布局[13-14]。湖南省宁乡县万亩水果公园完成规划设计,已开工建设,该项目融果园景观、生产经营、果品展示、果品加工、生态养殖于一体,实现亲近自然、体验农事、科普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功能[15]。浙江省近几年来连续推出农家乐果园自助采摘游,在当地报纸、电视与因特网等媒体上详细介绍各县(市、区)自助采摘游的地点、品种、采摘时期、交通路线、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受到全省广大市民的踊跃响应[16]。另外,各地为了推介其特有的水果和吸收游客举办的蜜桔节、枇杷节、荔枝节、杨梅节、桃花节等水果或果花节庆活动,“政府搭节庆台,主体唱经济戏”,是观光果园向外宣传的很好的载体,促进果业与地域资源、民俗文化、观光胜地有机结合,推动果业和旅游业良性互动不断发展[4,17]。
二、观光果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观光果园认识片面、重视不够。认为观光果园就是提供采摘水果服务的果园,只要将传统果园进行简单改造就行的人不在少数。部分经营者本身就是在20世纪末果品生产过量而导致产销低迷时,把目光投向了集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观光果园开发,作为摆脱困境的出路而被迫为之,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17]。其实经营观光果园比单纯生产水果要难得多,管理者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生产优质水果的技术,还需要懂得生态环保、景观美学和旅游管理等知识。目前我国的观光果园开发多是由果农或水果专业合作社自发进行的,普遍缺乏政府引导和扶持,相关专业人才稀缺,观光果园经营者难以得到有效培训。国内尚没有明确观光果园归哪一个部门管理,政策性的宏观指导和实施方案缺乏,对观光果园的技术投入、经费投入和赢利模式了解不多,观光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引导扶持和宣传推介等方面没有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4,17],全国还没有对观光果业制订统一的、具有指导性的产业规划。
二是缺乏科学规划设计,设施条件差。大部分观光果园由传统果园转化而来,缺乏科学规划设计,没有把区位因素、果树特征、资源类型、游客需求和发展前景等综合考虑,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第一,果园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没有美感,如园内道路仍然采用生产园常用的棋盘式道路,横直竖立,没有曲径通幽、山重水复的自然野趣、田园情趣及中国古典园林美;梯壁坎头、排灌沟渠、挡土护坡等裸露的较多,种植配套绿化花草树木进行景观处理的较少;园内葡萄架、猕猴桃架也总是以笨重灰暗的水泥柱成行竖立,给游客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影响游客心情[4]。第二,果树品种配置不合理,景观不协调,不能满足游客四季赏花品果的需求。第三,果树种植和整形修剪缺乏艺术性。种植大多采用横竖对齐的方式,而采用梅花形、抛物线型、对角线型种植的少;整形修剪采用同一形状、同一高度,如桃树用开心形、柑桔用自然开心形、梨采用变则主干型、葡萄用倒“人”字型,没有高低错落,也没有多姿多彩的树形,缺乏变化,景观呆板乏味[4,18-19]。 第四,采用先进的果树生产技术的能力欠缺,较少运用多品种同树嫁接技术、果树盆栽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立体农业生产技术、分批完熟采摘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技术感召力不强[20-21]。
三是经营模式单一,观光项目雷同。观光果园大多由传统果园改造转化而来,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较差,开发生态资源、果树资源的渠道和手段缺乏,经营模式无非以下几个类型:第一种仅提供采收季节的水果采摘;第二种果园中有配套餐饮,但提供采摘的水果和餐饮很难同时做到优质有特色;第三种为联合经营型,即果园与旅行社及附近的宾馆(度假村)联合经营,先是旅行社带游客到观光果园参观游览、采摘品尝果实,然后到宾馆(度假村)就餐和住宿;第四种为经济实力强、经营服务规范到位的大中型综合 观光果园[4,20,22-23]。前两种类型占大多数,实质上为一家一户的 “家庭单元式”,属小规模分散经营,经营条件差,季节性明显,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水平不高,顾客多为小批量、近距离、短时间的散客,吸引回头客的手段不多,赢利点少,经济效益不高。第三种模式由于用于观光果园的投资大幅减少,果园经营者可专注于水果生产,也适当提高了果园中果实的经济效益,近几年发展较快,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观光果园综合发展能力下降、不能接待大中城市长期休假养生的游客和经济效益分流损失等弊端。第四种模式近年来有所发展,但由于其投资量大、需要的资源多、建设周期长,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但只要科学规划设计、管理规范合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综合服务水平,能同时满足顾客多样化、精品化、个性化的需求,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从我国现有观光果园看,普遍存在着经营模式单一、观光项目雷同等问题,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技术落后、管理没有创新。在展示以果树为核心内容的景观时缺乏层次,立体农业开发弱,难以做到主栽果树与草本水果及特色农作物在立体空间上的合理搭配,以有效利用光能、热能、空间等自然资源并延长观赏时期,在营造整体休闲旅游氛围和系列景点上缺乏手段;在服务顾客层面上,以水果深加工产品开发以及加工过程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能力弱,科普示范作用有限,也难以让顾客在参与中享受到更多乐趣;开发与水果文化相配套的、特色明显的工艺品、旅游产品的能力也不强,观光果园产业链不易拓展。虽然我国果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可识别性,有利于各地观光果园开发建设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观光果园并不多,经营规模小,同一地区内观光项目雷同,有的仅限于生产性的田园观光,有的偏重于品种展示,有的偏重于技术示范,不外乎“看看花、采采果、打打牌、吃餐农家饭、浏览民俗点”,缺乏利于身心健康的深层次的多种休闲观光项目,集品种展示、生产示范、体验农事、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观光果园少[23-25]。
四是技术研究滞后,主体培训欠缺。观光果园建设涉及到果树学、园林学、生态学和旅游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有些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更谈不上有系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了指导观光果园建设,许多研究工作亟待开展,如以果树为主的农作物立体季相群落生态景观营造技术,果树品种选择搭配及观光果树优质生产技术,观光果园深加工产品开发技术,观光果园游客特征及服务技术,观光果园资金投入及资金筹措途径,观光果园生态特点及保护改善技术等[4,20]。观光果园的建设主体以果农和水果专业合作社为主,这些主体大都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经营管理理念欠缺,亟需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引导,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他们到先进地区和典型果园考察学习,以开阔眼界,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三、观光果园发展对策
一是正确认识,强化指导。观光果园是为了满足广大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而将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绿色产业,是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特殊形式,是对旅游业的补充和完善,更是传统果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的重要途径。观光果园是集果品生产、技术示范、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体验、娱乐健身和生态保护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是一产接二产联三产的理想载体,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手段,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观光果园发展的宏观指导和规范引导,制订全国性和区域性观光果业发展规划,加大宣传推介力度[4,24-25]。 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资体制,政府出台扶持观光果园发展政策,加大对观光果园的财政支持力度,在生产管理用房建设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农民成立观光果园专业合作社,并加以规范引导。政府支持农民成为观光果园投入主体,提高其投资建设观光果园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工商资本进入观光果园开发,探索观光果园股份制、合作制、职业经理制等新型管理模式,建设大中型的综合性观光果园,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政府财政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制订观光果园发展规划、观光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和观光果园经营管理技能培训,应把观光果园业主培训纳入到政府农民培训名录中,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
二是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建园前建设者应先了解当地政府是否有观光果园发展规划,对自然条件、地理区位、果业资源、客户需求、建设现状和市场容量等进行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认真论证、准确定位、科学设计、合理布局。设计要求因地制宜,突出果树的观赏特性,结合周边环境特点,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条件,总体布局达到形态美、色彩美、意境美的高度统一。选址上最好先选择丘陵低山缓坡地,园内有水库或小溪流更佳,远离工厂城市,环境幽静,进出交通方便。以果树为核心设计景观,注重果树品种合理搭配,利用不同果树品种开花期、成熟期的不同,做到“月月有鲜花、季季果不断”,体现果树的人工季相群落景观;选择梅花型、抛物线型种植方式,改变传统的直线型种植方式;根据地形和位置进行整形修剪,塑造高度不同、形状各异的树形,使主景观多姿多彩,避免呆板。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的设计要对果树主景观起衬托作用,如园内道路按各种曲线建造,并相互联通,而不能呈断头路,结合起伏地形达到“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效果;建设道路材料不宜用水泥浆砌,而用鹅卵石或青石板铺就,体现自然生态。园内沟渠、挡土护坡在满足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注重艺术处理,如种植观赏性麦冬、酢浆草等地被植物,或搭建网架种植葡萄、猕猴桃等藤本果树,形成夏可遮阴、冬可透阳的绿色长廊,既美化了环境,又改善了生态条件;生产葡萄、猕猴桃的果园棚架不宜由笨重灰暗的水泥柱成行竖立,而用竹木搭建,这样又生态又靓丽。把与果园配套的餐饮、住宿、娱乐、停车场等旅游服务场所建设成造型别致、体量较小、色彩明快的园林建筑小品,与园内亭、廊、花架等协调一致,越“土”越有特色,不宜建成土不土洋不洋的现代楼房[4,22,24,26]。
三是加强科研,强化培训。我国观光果园发展前景看好,我国著名果树专家束怀瑞院士在1998年就提出要把观赏果树作为一个重点学科和新兴产业予以研究,并组织力量进行观赏果树资源的收集、育种和生理研究,已收集的观赏果树品种涵盖19科、36属、196种和栽培种。现阶段我国对观赏果树和观光果园也有一些研究和分析,但研究的系统性和对产业的指导能力还远远不够,还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果树观赏价值及观赏特征的评价;观光果园的区域特点、布局规划和设计技术;观光果园的投入产出规律研究;观赏果树资源的收集、整理和选育种研究;传统果园向观光果园转变的应用技术;观光果园的生理及配套栽培技术;观光果园作为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城市居民需求规律研究;观光果园高效经营模式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国外优质观赏品种引进筛选及先进技术引进推广应用研究[4,20]。观光果园的生产经营者是观光果业的主体,其素质高低、业务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观光果业的兴衰[20],因此加强主体培训是观光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是急需对观光果业的研究成果、国内外生产管理经验进行集成配套,编写观光果园从业者培训教材;其次是从政府服务层面重视观光果园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并加强实地指导;再次是建议相关高校增设观光果园专业,为观光果园的健康发展输送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最后是加强宣传,营造观光果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营造亮点,注重特色。根据地理区位条件、果业环境资源、游客类型特点、市场需求趋势等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尽可能营造较多亮点,建设特色突出的观光果园,防止经营模式单一,观光项目雷同。一类特色是果品种类多、采摘周期长、果品质量优,游客在品尝果实后觉得物有所值,满足游客亲自采摘消费高品质新鲜水果的需求,这类果园要求优新品种多,生产技术先进,应用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技术、地面铺反光膜增糖技术和分批完熟采摘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按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管理,生产一流品质的绿色水果。二类特色是自然环境优美、应用技术先进、游客乐于体验,展示最具有区域特色的果品、果业技术和果业成果,体现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名人轶事、民风民情,以周末节庆时令为载体,让游客呼吸新鲜空气、采摘新鲜果实、参与果品加工,体验农事活动,增加见闻知识。三类特色是大中型综合性观光果园,投资大、项目多,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的多种需求,从观赏美丽景色、采摘品尝果实、参与农事活动、体验农民生活,到享用特色餐饮、购买土特产品、住宿娱乐休闲、体育运动健身、放松开阔眼界等。观光果园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地域识别性和个体识别性,有多种多样、形式内容各异的观光果园供游客选择,满足游客亲近自然、放松心身、娱乐休闲、强身健体、增长知识等多方面的需求[4,25,27-28]。
五是应用技术,制造景点。建设观光果园关键是应用好鲜花和果实这一核心资源,根据不同种类和栽培品种的花期、花色以及果形、果色和果实成熟期等,合理搭配品种,以露地栽培为主,配以设施栽培,制造“月月有鲜花、季季有鲜果”的植物季相景观,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品尝、休闲。为了使游客“乐不思蜀",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制造景点:以果树整形修剪技术将果树造型成立柱式、圆柱式、圆锥式或盆景式果树;利用藤本果树的柔软性,将枝叶编织成花篮、花瓶或各种动物的造型;应用嫁接技术,在同一株果树上嫁接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使一株果树上花果并存、“群星闪烁”;利用农事节气,开展嫁接品种、整枝修剪、疏花疏果、施肥除草、防病治虫等农事活动的体验和观光,使游客了解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果实生产管理技术;向游客展示循环农业新技术,如以修剪下的枝干栽培食用菌及以枝叶制作有机肥等技术;展示间作套种等立体农业技术,使草本水果(草莓)、藤本水果(葡萄、猕猴桃)、灌木水果(树莓、蓝莓)、乔木水果(梨、柑桔、苹果)共处一园,使特色作物(黄豆、花生、酢酱草)与各种果树间作套种,形成立体景观和四季景观,充分利用空间、光能和热能;建立果园土鸡生态散养区,种养结合;果园水库建设垂钓区,钓台旁种植主干形果树以遮阳挡风;注重果实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演示,如让游客以柿果制作柿饼,以蓝莓鲜果制作不加防腐剂的果酱等,并现场品尝;开展果树工艺品的研发和生产,利用果树根制作根雕,树干制作象棋、木剑和拐 杖 等[4,20,25-26];修建果树科普长廊,普及果树和果实科普知识;修建与果树景观相适应的亭、台、水榭,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将住宿场所建在果园边,使游客睡梦中闻花果香听虫鸟唱鸣。
六是创新模式,加大投入。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观光果园,基础弱、投入小、设施差,一般不经过设计,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低,生产的果实品质不优,景观少,接待服务能力差,难以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需要[4,20]。进行观光果园模式的创新,进行联合经营,实现市场化导向、科技化改造、企业化经营、人性化服务的目标。鼓励成立观光果园专业合作社,使社员联合起来,品种资源和生产经营优势互补,连片开发观光果园;建立“公司 +农户 +观光果园”的经营模式,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进行产业化生产经营;引进其他主体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批发市场与农户合作开发观光果园;观光果园与旅行社或宾馆饭店联合经营,优势互补,利益均沾;开发大中型综合性观光果园,建设多种多样的观光浏览项目,满足顾客多方面的休闲娱乐需求。除争取政府资金外,企业也可以寻求各种经营方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带动社会投资,如吸引信贷投资、外资、农民自有资金投入到观光果园的发展中,鼓励企业家到城市郊区开发观光果园[4,20]。
观光果园利用果树花果的形、色、香等观赏价值,配套建设生产设施、娱乐设施和旅游设施,吸引市民前往观光、采摘、休闲、旅游、消费和度假,使游客亲近自然、舒展身心、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观光果园是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循环农业的综合体,是以现代果业和旅游业为依托的一种新兴产业,促进果实的综合开发利用,实现果业的多次转化增值。推进传统果园向观光果园的转型升级,应用现代果业的先进科技,发挥各地历史文化积淀和山水风光资源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具有地域特色、个性特色的观光果园。
观光果园建设不仅开发果树的生产功能,还开发果树的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现代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双重目标。它不仅需要有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还需要应用园林设计和景观美学;不仅需要特色餐饮和休闲设施配套,还要充分发掘生态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观光果园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提升,它实现了果品生产、果品加工和观光旅游的统一,促进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结以及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近几年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发展前景广阔。
[1] 张建国,张万荣,崔会平,等.观光果园旅游开发的实证研究——以嘉善姚庄浙北桃花岛为例 [J].广东农业科学,2010(1):209-211
[2]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管理处.2011年我国水果产销两旺 有望实现增产增收[J].中国果业信息,2011(10):1
[3] 吴俊丽.海外都市农业对京郊都市农业的启示 [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2,16(1):20-23
[4] 卿平勇,弓 弼,赵政阳.我国观光果园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2):188-192
[5] 张占耕.都市农业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J].上海综合经济,2004(12):54-55
[6] 林秀琴.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02(1):39-41
[7] 王 真,刘新彩,郑书旗,等.北京地区观光果园发展趋势及战略[J].中国果树,2011(2):68-69
[8] 张 瑞,付占方.发挥桥梁作用打造京果品牌[J].绿化与生活,2005(2):5-7
[9] 程义峰,符 静.北京将建设上千个不同类型的观光果园[EB/OL].[2009-06-25].http://www.xinhuanet.com
[10] 成都市龙泉驿区文化旅游局.万亩观光果园[EB/OL].[2011-12-06].http://www.longqunayi.gov.cn
[11]Shiyao0313.柏嘉观光果园[EB/OL].[2009-12-20].http://qingyuan.lotour.com/baijiagggy/lvyoujianjie/
[12] 南宁市西乡塘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金满园休闲观光果园[EB/OL].[2009-03-19].http://www.xxtq.gov.cn/contents/4087/9858.html
[13] 九三学社海南省委员会.关于发展海南热带观光果园的对策建议[EB/OL].[2011-05-03].http://www.hainan.gov.cn/code/V3/tian/zxta.show.php?id =4495
[14] 张 毅.海南将建100个观光果园[N].南国都市报,2012-06-14:A03
[1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观光果园规划设计中心.湖南省宁乡县万亩水果公园规划设计.[2012-03-09].www.fglan.com
[16] 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省农家乐果园自助采摘游[N].青年时报,2008-06-16:A12
[17] 卢 静,马基宁.广西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广西农村经济,2000(4):35-36
[18] 李海山.观光果园的作用与建设[J].河北果树,2006(1):31-33
[19] 杨玉凤,李小玲,刘剑霞,等.怎样建观光果园[J].农家顾问,2007(1):8-9
[20] 张建国,俞益武,朱志泉,等.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 [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5):581-587
[21] 郭念文,雷建新,袁 静,等.对汉中发展柑桔观光园的探讨[J].中国果业信息,2008(10):19-20
[22]王学军.城郊果园、农业发展方向——观光果园[J].上海农业科技,1998(2):5-6
[23] 吴晓华.关于发展观光果园的几点探讨[J].福建果树,2004(3):41-42
[24] 陈华玲,黎小苹,李洪波.关于发展观光果业的几点认识[J].中国果业信息,2007(11):19-20
[25] 李政力,侯新民,韩 风.浅析观光果园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园林,2011(2):60-63
[26] 周 恒.黔东地区生态观光果园构建思路 [J].中国果业信息,2007(2):21-22
[27] 刘金涛,刘继成.观光果树合理运用于园林绿化 [J].现代园艺,2011(3):16-17
[28] 权 银.公园化果园建设与开发思路[J].中国果业信息,201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