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云祥补肾温阳法治疗胸痹经验初探

2012-01-22张文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温阳胸痹附子

张文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北京 100035

张云祥补肾温阳法治疗胸痹经验初探

张文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北京 100035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疗效,但同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通过跟随张云祥医生为期两年的出诊学习,以“阳微阴弦”为病机,治疗以补肾温阳法为主、配以理气活血、化痰宣痹等治疗方法,因虚实分明,用药恰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病案,认为以补肾温阳法对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是行之有效的。

胸痹;补肾温阳;中医药疗法

胸痹为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类似于西医中的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凡是出现胸闷憋气、胸痛、喘息不得卧等特点,皆属于该病范围。现代医学治疗冠心病除常规扩管、抗血小板等治疗外,常可应用介入治疗手段,但在实际临床中,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介入治疗,应用西药不能完全缓解症状,而祖国医学在治疗胸痹中有着独特的见解及很好的疗效。

张云祥医师师从于全国名老中医许彭龄教授。他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临床擅长治疗消化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在临床中张云祥医师根据《金匮要略》中所论述的胸痹心痛的病机,即“阳微阴弦”,以温阳为主,并加以补肾治疗,临床中取得一定疗效。笔者有幸跟随张云祥医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胸痹经验简介如下。

张云祥医师认为:胸痹的病因病机多因素体阳虚,寒邪入侵,寒邪伤阳,胸阳不振,加之寒凝气滞,血行不畅,瘀血内生,痹阻胸阳,而成胸痹;或因年迈体虚,阳气渐衰,心阳不振,加之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引起的血瘀、痰浊、气滞,而致心脉痹阻发为胸痹。所以临床治疗中强调以温通阳气为主,再辅以扶正、理气、活血、化痰。而胸痹心痛虽病位在心,然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肾阳隆盛,则心阳振奋,鼓动有力,血行畅通[1]。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内藏真阴,心血依赖于肾精化生而补充;又内寄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源。临床发病患者多年过半百,年过半百则肾气渐衰,肾阳虚衰,不能鼓舞心阳,而致心阳不振,血行不畅,瘀血内生,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因此在胸痹的治疗中还应重视补肾固本。

1 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女,62岁,2010年3月11日初诊:胸憋闷痛2年余。平日四肢欠温,乏力气短、大汗出,腰膝酸软,舌质淡白、无瘀斑、苔薄,脉沉细。心电图显示:ST段Ⅱ导,Ⅲ导、aVF降低0.05 mV。提示心肌供血不足,冠心病。药用:乌附子12 g,生芪 30 g,五味子 10 g,桂枝 12 g,茯苓 30 g,山甲 9 g,炙甘草9 g,鹿角片15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3月18日二诊:服药后患者胸憋闷痛、气短稍有减轻,出现纳差,夜寐欠安,舌质暗、苔薄白腻。上方加生麦芽30 g,酸枣仁15 g,丹参20 g,7剂。3月25日三诊:患者胸憋气短症状明显缓解。继用前方7剂,每日1剂,以巩固疗效。

按:该病例属阳气虚衰,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该患者以阳气虚为主,阳气不足则寒从中生,故以补肾温阳为法,方中以附子、鹿角胶为主药,起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补肾益精之功;因伴有汗出明显,加用黄芪可以益气固表敛汗;而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可以健脾安神。复诊时考虑患者脾气亏虚,健运失司,故予生麦芽健脾和胃,且同补气药合用,可使补而不滞;用丹参归心、心包、肝经,性苦微寒,可以加强活血化瘀之效,并起养血安神之功。

病例2:王某,女,69岁,2011年7月5日初诊:胸憋闷痛、心慌明显10年余。此次病情加重前,曾因饮食不节,出现腹泻数日,现胸闷痛及心慌明显,喘息不得卧,面青唇紫,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舌底脉络迂曲,舌边有瘀斑、苔薄,脉沉细数。心电图显示:心房纤颤,T波V3、4、5、6导倒置。提示心肌供血不足,心房纤颤。药用:乌附子12 g,鹿角片30 g,生芪30 g,五味子 15 g,桂枝 9 g,茯苓 30 g,山甲 12 g,炙甘草 9 g,柏子仁 15 g,煅龙骨15 g,煅牡蛎15 g,丹参30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7月12日二诊: 胸憋闷痛、心悸明显减轻,纳呆,大便溏,每日3~5次,口干,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滑。上方加沙参15 g,扁豆12 g,荷叶9 g,7剂。7月19日三诊:患者胸憋气短、心悸症状基本缓解,大便溏症状消失。继用前方7剂,每日1剂,以巩固疗效。

按:辨证属阳气虚衰,瘀血内停明显。治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患者发病前期因腹泻而耗气伤津,诱发胸痹。患者虽发病于夏季,本应为阳气极盛,但因久病,阳气亏虚明显,故方中仍以补肾温阳为主,重用附子及鹿角胶,并配以炙甘草、桂枝、山甲;而五味子可以生津止泻,故加大药量。久病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故患者心悸明显,方中配合生龙牡,以安神定悸。心阳不足日久,因鼓动无力,血气行滞,瘀血内生,故该患者血瘀明显,方中重用丹参加强活血化瘀。复诊时考虑患者就诊时间为夏季,患者纳呆便溏为伤于暑湿,脾失健运,肠胃失和,传化失司,故加用扁豆及荷叶以健脾化湿、清暑利湿,因泄泻明显,恐伤及阴津,故加用沙参养胃生津。

病例3:任某,女,67岁,2011年11月9日初诊:胸憋闷痛20年余。现胸闷如窒而痛,气短喘促,动则汗出,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暗、有瘀斑、苔薄白腻,脉细滑。心电图显示:V4、5、6ST段压低0.1 mV。药用: 乌附子12 g,五味子 12 g,桂枝 12 g,薤白 18 g,山甲 9 g,炙甘草 9 g,鹿角片 30 g,川芎 12 g,红花 12 g,丹参 30 g,7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11月16日二诊: 胸憋闷痛未见明显减轻,胸部疼痛以刺痛为主,双下肢浮肿,舌质淡暗、有瘀斑、苔薄白腻,上方加生芪30 g,血竭15 g,7剂。11月23日三诊:患者胸憋气短、心悸症状基本缓解。继用前方7剂,每日1剂,以巩固疗效。

按:辨证为阳气亏虚,痰浊壅滞。予以温阳益气,化痰通络。患者久病,心阳不足,瘀血内生,加之形体肥胖,而胖人多痰湿,痰浊盘踞,胸阳失展,阻滞脉络,发为胸痹。故重用附子、鹿角胶温阳补肾的同时,方中加用薤白,该药性味辛温,温通胸阳,以畅痹着之气,化痰通阳,行气止痛。另予丹参、红花、川芎共起活血祛瘀,行气通络之功。复诊时考虑气虚失运,水湿内停,故加用生芪利水消肿;而血竭归心肝经,专入血分,可以活血散瘀止痛,以加强活血通络之功效。

2 讨论

总结上述3个病例,所用方药多有相似之处,其基本药味组成由附子、鹿角片、桂枝、山甲、炙甘草、五味子6味药组成,以补肾温阳,活血通络为主要治法,补中有通,通中有补,标本兼治。方中以附子为主药,起回阳救逆,大补命门真火之效,并可以逐除风寒湿邪,上能温补心阳,下可治命门火衰,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均可用。《本草正义》提到:“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2]。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现代临床用附子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休克、低血压、冠心病及风心病等,取得很好疗效[3]。患者年已六旬,肾阳亏虚,故见腰膝酸软,方中加以鹿角片温补肾阳,该药为血肉有情之品,温补肾阳较之草木无情之物优矣,故重用该药。心与肺同居胸中,心主血脉,肺主气、司呼吸,肺 “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之作用,当肺失宣肃时,可影响心行血的功能,导致血行不畅,瘀血内生,从而痹阻心脉,出现胸闷胸痛。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故方中佐用桂枝,以起辛散温通,助阳复脉之功。瘀血是胸痹的重要病理产物,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疗效确切。本方中加用穿山甲活血通络,该药性咸,微寒,归肝胃经,有活血通络之功,较之草木类药物通窜力强。《本草从新》中描述“善窜,专能行散,通经络,达病所”。胸痹日久,阳损及阴,造成阴阳两虚,故加五味子,因其性酸温,归肺肾心经,有宁心安神、生津敛汗之功;汗为心之液,当心气不足时,因固摄无力,胸痹病人往往伴有汗多,加用该药有敛汗固阳之效。而炙甘草与附子同用可以调和诸药、缓和药性,同时有缓急止痛、补气健脾之功,故加少许炙甘草。张云祥医师在治疗胸痹的临床实践中,深刻理解到在临床治疗中应以温阳补肾为主扶正治本;因可以并见阴寒、血瘀、痰浊、气滞等标实,所以针对其阴寒、血瘀、痰浊、气滞的不同,分别配伍辛温散寒、活血化瘀和泄浊豁痰、理气止痛治标;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不仅要标本兼治,还应分清虚实标本的主次,在疾病的缓解期应以治疗本虚为主,而急性期则应加大标实的治疗力度,最终达到去邪不伤正,扶正不滞邪。

[1] 代国方,杨素娟.胸痹心痛从“通”论治体会[J].中医研究,2011,1(24):55.

[2] 梅颖,杨卫平.附子治疗胸痹、心痛证方剂配伍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4(31):11.

[3] 王龙虎,杜杰,周海燕,等.附子炮制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7,9(8):28.

R256

B

2095-0616(2012)12-78-02

2012-04-23)

猜你喜欢

温阳胸痹附子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再见初恋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