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慢性肾炎患者的心理护理需要求实求新

2012-01-22陈磊明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慢性肾炎肾炎医护人员

陈磊明

(伊通满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130700)

对慢性肾炎患者的心理护理需要求实求新

陈磊明

(伊通满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130700)

目的 为了帮助慢性肾炎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化解不良情绪,进而正视疾病,积极治疗,争取好的疗效。方法 临床护理人员以求实求新为着眼点,对慢性肾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求实,就是确知每位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求新,就是采取有新意的、患者乐于接受的方法,提高心理护理水平。结果 慢性肾炎患者对这种护理活动的接受率为100%,显效率为90%。结论 以求实求新为要素的心理护理方法,对于提高和巩固慢性肾炎患者的疗效非常有必要。

肾小球肾炎;心理护理;求实求新

1 慢性肾炎患者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1],以发病隐匿、病程较长、预后不良为主要特征。患者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当身体的不适感增强了,才想到求医问药,但此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患者一时难以接受,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表现出焦虑、恐慌、悲观、无奈等不良情绪[1-2]。

1.1 焦虑 有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听说慢性肾炎短时间内不一定能治愈,而生活中该办的事情还不少,所以,尽管人住进了医院,心却焦躁不安,不能主动配合治疗。

1.2 恐慌 正处在人生兴旺时期的患者,害怕被肾炎拖累,失去发展机会,影响未来前程。他们是迫不得已住院治病,情绪特别不稳定。

1.3 悲观 有的患者认为,得了慢性肾炎就等于失去了健康,跟“死刑缓期执行”差不多。于是,对生活和事业都产生了冷漠感,对治疗也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1.4 无奈 有的肾炎患者,限于多种原因,病情没能得到有效控制,出现危重状态后,才开始正规治疗。他们身卧病床,心绪不宁,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情绪。

慢性肾炎患者的种种不良心态,直接影响医疗质量。临床护理人员对此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适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

2 对慢性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

2.1 亲近患者 根据患者的年龄、职务等基本情况,选择其喜欢的称谓,诚恳地与患者进行交谈,帮助其打消思想顾虑,树立乐观情绪和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2.2 体贴患者 在尽心尽职做好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注意了解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尽可能地提供服务和帮助[3]。如:为暂时缺钱的患者垫付医疗费,为亲属不在身边的患者买饭、打水、摆放物品等,以此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促使他们安心治疗。

2.3 举例引导 向患者讲述临床成功治愈的病例,介绍他们与疗效好的病友进行交谈;建议他们上网、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学习肾炎病自我调治的知识,使患者真正认识到系统治疗、科学调养的意义,坚定战胜疾病的意志和决心。

2.4 情绪疏导 鼓励患者运用打电话倾诉、约朋友聚谈等多种方式,宣泄自己内心的烦闷、压抑,甚至痛苦等不良情绪;劝导患者和亲友一起走出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有意识的放松自己,分散和转移对疾病折磨的注意力。

2.5 心理暗示 医护人员以轻松的语调表达严肃的内容,以含蓄的语言表达准确的意思;必要时,还可以运用善意的谎言进行安慰。这种方法作用很大,使用得当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收到较好的效果。

2.6 尊重人格 提示慢性肾炎患者的亲友,既要关爱患者,又不要把他们当病人乃至废人对待,别把他们边缘化。要让患者感受到:他们的人格和其他人仍然是平等的,他们的人生目标是通过继续努力可以实现的。

2.7 健康讲解 医护人员、特别是经治医生和责任护士,要及时把慢性肾炎的性质、发生和发展规律、预后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清楚。让他们确信:慢性肾炎虽然难治,但并不是不可治。有的患者虽然不能治愈,只要长期坚持服用疗效可靠的药物,也可以达到长期缓解的效果。如果能做到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地调节生活,持续地有效治疗,及时地复诊检查[4],就可以收到好的疗效。

2.8 友情联系 在患者出院时,除了医生的嘱咐,护理人员还可以视需要告诉患者,注意形成有利于治疗慢性肾炎的生活习惯。如果患者希望和医护人员保持联系,也可以告知便捷的联系方式。这样做,不但密切了医护患关系,还带动了家庭护理,对于慢性肾炎患者的康复也是有好处的。

以上心理护理方法如何应用,要因人而宜,因时而宜,以患者愿意接受为前提。

3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产生的作用

我们通过随机对30位慢性肾炎患者的住院调查和出院后访问,得出这样一组数字:以求实求新为着眼点的心理护理,患者的接受率为100%,显效率为90%。由此可知:心理护理看似“务虚”,收到的效果却是实实在在的。具体情况分别叙述如下。

3.1 心理护理可以消除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在低龄患者身上表现比较突出。在接受调查的患者中,有13%是青少年,刚入院时都哭闹过,病情稍有好转就要回家。护理人员采用“举例引导”的方法,还特别结合名人的类似经历,给他们讲解健康的重要性,使他们懂得了现在不抓紧把肾炎病治好,以后什么事情都难干好。道理讲明白之后,这些小患者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不愿意看病,到乐于遵照医嘱治疗,使病情很快得到好转。至今,他们之中没有人复发过肾炎。

3.2 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恐慌心理 随访的全部慢性肾炎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之后,第一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慌心理。其中,以中年患者居多,接近50%。通过医护人员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恰当的心理护理,他们对恢复健康增强了信心。以至患者之间也能互相安慰:得了慢性肾炎,着急上火是无济于事的,愁眉苦脸只能添病,正确的选择就是积极治疗。

3.3 心理护理可以激发积极因素 在慢性肾炎患者当中,从事管理工作的患者悲观心理比较突出。对他们的心理护理,适合采取“亲近患者”、“尊重人格”和“心理暗示”的方法。某女公务员,被确诊为慢性肾炎后,心情沮丧。医护人员以聊天的方式暗示:你这种类型的肾炎能治好。由此,她振作精神,从各方面配合治疗,身体康复状况超出人们的预想。目前,她正在某县级行政区区长的位置上辛勤工作。在随访的患者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40%。他们通过和医护人员深入交流,消除了得过且过的心理,与慢性肾炎打起了“持久战”。心理护理的作用,在他们身上有明显体现。

3.4 心理护理可以化解抱怨和无奈 在随访的患者中,先后有7人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期。究其原因,有的是病情发展所致,有的是乱投医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有的是因为经济、婚姻、家庭等问题,没得到及时治疗。护理人员对这些急危重患者,侧重采取“体贴患者”和“情绪疏导”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支持他们度过生命难关;加之医生积极寻找和纠正可逆因素治疗;更重要的是医疗保险全面施行后没有了经济压力,使他们在住院期间,能够以对往事宽容、对现实感恩的心理安心治疗。良好的心态,增强了抗病能力,提高了医疗效果。某患者自2004年5月起,透析3年后,改用口服药进行巩固,现已87岁,还能在居住地附近散步。

心理护理的作用,在入院后即出现多脏器衰竭的3位老年患者身上体现得不够明显。尽管他们最终没能走出医院,但临床护士真情的心理护理工作,仍然使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和无怨。

综上所述,临床护士配合医疗需要,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患者对护理需求的增长,努力在方法上求实求新,更是势在必行[5]。它不仅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还培养和弘扬了医务工作者的道德情操,值得提倡。

[1]刘平夫.肾病用药与配餐[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9.

[2]殷俊英.心肾内科开展人性化服务的措施和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6(17):86-87.

[3]王咏梅,陈华.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调查分析和护理对策[J].上海护理,2009,9(3):53-56.

[4]京东中美医院.肾脏病营养膳食指南[M].北京:京东中美医院肾脏疾病诊疗中心,2008:5.

[5]胡珊.如何提高护士的人文修养[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8):485-486.

1005-619X(2012)08-0761-02

2012-03-13)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肾炎医护人员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