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护理干预

2012-01-22周佳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杂志护理患者

周佳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266071)

·综述·

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护理干预

周佳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266071)

对脑卒中后便秘的原因、危害以及中西医干预方法进行综述,引进国内外先进临床治疗护理理念和方法,旨在探究系统性、综合性、针对性、个性化的预防治疗手段,解除脑卒中伴便秘患者的痛苦。

脑卒中;功能性;便秘;护理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脑卒中患者因长期卧床、缺乏运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极易引起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1]。国内外调查显示,脑卒中后便秘发生率高达30%~60%[2]。

1 FC的概念及标准

FC是一种具有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3]。便秘的评定标准根据便秘的罗马Ⅱ标准[4],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排除器质性病变并且具备下述2个或2个以上的条件:①自发性便秘次数≤3次/周;②25%以上的时间排便困难;③25%以上时间粪质较硬或呈硬球状;④25%以上时间排便有不尽感或不畅;⑤25%以上时间排便手法协助;⑥25%以上时间排便时肛门有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临床上使用肛门直肠测压法来检测FC患者盆底肌运动协调性、感觉功能、自主排便压力等,为治疗护理提供了科学依据[5]。

2 脑卒中导致便秘的原因

2.1 神经紊乱 脑卒中患者由于大脑皮质功能受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不能有效地引起排便反射。

2.2 活动减少,肌力减弱 多数脑卒中患者因长期卧床、腹肌松弛、不能进食或进食减少、腹胀等原因导致肠壁肌肉、膈肌、腹肌收缩无力,负压小,肠平滑肌缺乏张力而引起便秘[6]。

2.3 心理因素 脑卒中后患者易产生抑郁、焦虑的精神状态和悲观、恐惧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蠕动减弱[7]。

2.4 水分摄入少 脑卒中患者行动不便,为了减少起身如厕的次数,主观上减少水分摄入。

2.5 其他原因 进食少;饮食缺少膳食纤维;多次灌肠引起结肠功能失调;肛周疾病,如痔疮;排便姿势和环境改变;服药副作用,如抗抑郁药物;语言功能损坏者不能及时诉说等,导致便秘加重。

有研究显示[8],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在发病后7 d内发生,日常生活能力状态较低且排便隐蔽环境改变的脑卒中患者较易发生便秘。

3 便秘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危害

①肠道毒素积聚,机体吸收入血,导致头疼、头晕,影响大脑功能恢复。②用力排便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心梗甚至脑出血。③加重抑郁、焦虑等心理负担。

4 护理干预方法

4.1 饮食护理 任何治疗干预方法都需要饮食合理搭配,患者饮食指导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9]。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饮食要以清淡流质、半流质为主,富含纤维素、B族维生素,充足水分,营养丰富,禁食辛辣食品,保证大便松软以及适当的体积。郭振兰等[10]的研究中给予实验组便秘患者食用香蕉2根或3根,上午、下午各一次,持续观察10 d,经统计学检验证明有效。邱会芬等[11]将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2次/d口服白萝卜鲫鱼汤并配合腹部按摩,经统计学检验证明,对治疗便秘有效。

4.2 促进排便训练

4.2.1 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在适当的环境中有再生能力,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有赖于传入刺激的存在,即反复持续的康复训练,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12],从而在神经中枢水平上促进排便反射的形成与恢复。Bobath疗法[13]被国际公认为科学的康复训练。

4.2.2 腹式呼吸 有研究认为[14],有规律的腹式呼吸时,由于腹肌紧张与松弛交替发生,使局部肌肉毛细血管交替出现收缩与舒张,加速了血液的循环,增加了氧的供给,对全身组织起到调整和促进作用,可预防便秘的发生。

4.2.3 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使降结肠、直肠交感神经相对抑制,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肠蠕动增加,肛门括约肌松弛,有助于排便。盘雪梅等[15]研究报道,早餐后10~15 min按照特定方法对患者进行腹部环形按摩配合拇指按压天枢穴、三阴交穴和合谷穴,很大程度改善了长期卧床病人的便秘症状。

4.2.4 肛周按压法 肛周和直肠两侧神经分布丰富,按压法通过反射的形式来调节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16]。

5 药物治疗

5.1 灌肠法 对于顽固性便秘者(3 d以上未排大便),临床使用开塞露较为普遍。由于这种患者粪便干燥坚硬,主要聚集在直肠和结肠,直肠长度为12~15 cm,乙状结肠全长约40 cm,直接使用开塞露达不到满意效果。高洁等[17]提出了间接开塞露给药法,将一次性肛管插入肛门20~30 cm,用50 mL空针抽吸40 mL开塞露和10 mL空气缓慢注入,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给药法。有研究[18]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收到满意效果,中药遵循“保胃气、存津液”的原则,从病因入手,长期使用,效果优于开塞露。

5.2 口服乳果糖 不恰当口服缓泻剂,如果导片、番泻叶是危险的,可导致低血钾、结肠功能紊乱、腹部绞痛等[19]。虽然缓泻剂小量应用后作用温和,效果显著,但肠道易很快适应而失效[20]。有报道发现[21],乳果糖口服后几乎不被吸收,可原型到达结肠,通过渗透作用增加结肠内容物,刺激肠蠕动,缓解便秘,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

6 心理干预

关心患者,耐心倾听主诉,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动向和应对方式,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FC的病因、表现、特点、预防及应对方法。帮助患者构建一种轻松愉快的治疗环境。林征等[22]的研究表明,FC患者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心理因素,尤其是焦虑和抑郁是FC重要发病机制之一[23],并且会影响脑卒中的康复甚至会加重病情,而脑卒中患者本身会有很大的精神心理负担。脑卒中与便秘相互影响,相互危害。朱芬芬等[24]采用Polygraf ID8全消化道动力检测及生物反馈训练系统对FC患者进行训练。他们认为,焦虑抑郁情绪与排便时直肠肛管不协调运动有关,运用生物反馈疗法可调整中枢自主神经通路,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及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

7 中医特色疗法

吴萍等[25]将便秘分为五种证候类型,即:肠道实热型、肠道气滞型、脾虚气弱型、脾肾阳虚型和阴虚肠燥型。依据中医“同病异治”的原则,并根据不同证型配合饮食、情志、服药及起居等施护,不仅有效缓解便秘,而且便秘的复发率及对药物导泻的依赖性都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7.1 中药电熨疗法 姜俊香等[26]将含有枳壳、莱菔子、木香等的中药袋置于患者大横穴,并配合调制中频电治疗脑卒中后便秘,发现此中药电熨疗法有较好的预防便秘的作用,且患者感觉舒适,护理操作简便。另外,杨薇等[27]发现,中频电可明显提高人体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增强肠道平滑肌蠕动收缩能力,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由于肠平滑肌缺乏张力导致的FC。

7.2 穴位按压疗法 穴位按压的良性刺激,通过神经、经络的传导反射作用,增强胃肠蠕动和胃液分泌[28]。有报道介绍[29],手掌穴位(二明点、胃脾大肠区、心肺区)和足部穴位(肾、输尿管、大肠、膀胱、肛门)联合按压法对解除便秘效果颇佳。

7.3 艾灸疗法 黄琳俐等[30]研究发现临床使用隔姜灸神阙穴法,不仅能有效解除便秘,而且复发率明显降低。

8 综合干预

邹利玲等[31]将120名便秘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通便剂,实验组实施综合干预,即将腹部按摩、穴位按揉、肛门牵张3种手法按摩综合形成的护理集束。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9 基础护理

每天询问病人或陪护,了解患者排便情况,大便的性状、量以及便秘程度。督促患者饭后1 h左右排便,培养良好的排便条件反射。清晨起床后空腹一次性饮用800~1 000 mL温开水、蜂蜜水或淡盐水。提供安静的排便环境,耐心指导。使用移动坐便椅,能降低患者意外受伤的风险、降低陪护人的劳动强度,值得广泛使用[32]。

综上所述,便秘是一种心身疾病,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阻碍其病情的恢复。提示护理人员对待脑卒中便秘患者时,除了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和干预外,更应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照顾。另外,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使之加强自我肠道管理和训练,学会自我治疗。

[1]王尚君.贝络纳治疗脑卒中并便秘患者60例[J].中国康复,2005,20(3):192.

[3]LongstrethGF,ThompsonWG,Chey WD,etal.Functiona bowel disorder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480-1491.

[4]Thompson WG,Longstreth GF,Drossman DA,et al.Fonctionalboweldisordersand functionalabdominalpain[J].Gut,1999,45(Suppl 2):1143-1147.

[5]王美峰,林琳,王燕,等.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及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585-587.

[6]王少敏.穴位按摩干预中风合并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7):42-43.

[7]潘卫平.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899.

[8]苏永静,张小燕,曾进胜,等.生存分析模型在卒中患者便秘预测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7):1-4.

[9]阳世伟,殷磊,李键.饮食教育预防骨科术后病人便秘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2-14.

[10]郭振兰,赵淑青.香蕉在预防骨科卧床病人便秘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1):2963.

[11]邱会芬,侯佃臻,刘云华.白萝卜汤联合腹部按摩预防卒中后便秘[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9,23(1):124-125.

[12]刘少妮.综合康复训练用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疾病康复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65-67.

[13]刘秀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93-94.

[14]徐彩华.腹部按摩减少骨折患者卧床期间便秘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3):284-285.

[15]盘雪梅,吕勤.早餐后腹部按摩联合穴位指压对骨折患者排便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4 (4):9-10.

[16]彭月娥,梁海英.按压法促使便秘患者排便的临床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9):49.

[17]高洁,胥向英,马艳,等.开塞露纳肛改善顽固性便秘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B):76-77.

[18]刘静.中药保留灌肠改善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573.

[19]赵爱娟,徐葵,赵彤.心理护理对习惯性便秘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792.

[20]胡秀民.健康教育对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78.

[21]侯欣,孙学忠.乳果糖口服溶液改善脑卒中便秘6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2713.

[22]林征,林琳,张红杰,等.功能性便秘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状况调查及生物反馈治疗效果随访[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67-69.

[23]Chan AO,Cheng C,Hui WM,et al.Differing coping mech anisms,stress level and anorectal physiology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34):5362-5366.

[24]朱芬芬,林征.生物反馈对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8):680-682.

[25]吴萍,樊丽英,周义惠.老年性骨折便秘患者的辨证施护[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5-76.

[26]姜俊香,夏娟静,盛玲.中药电熨疗法预防脑卒中后便秘[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21):39-40.

[27]杨薇,辛宁.调制中频电对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7,22(9):51.

[28]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829.

[29]上官小影,陈小青,林慧静,等.手足穴位按摩对恶性肿瘤患者失眠、便秘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A):14-15.

[30]黄琳俐,苏秀宁.隔姜灸神阙穴治疗老年骨折患者便秘[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0,25(18):59-60.

[31]邹利玲,赖翠薇,黄淑娟,等.综合干预在预防脑卒中病人便秘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1,25(9):2490-2491.

[32]夏丽敏,余小芳,陈秀瓯.移动坐便椅对脑梗死患者便秘发生率的影响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 (2):313-314.

1005-619X(2012)08-0708-03

2012-05-18)

猜你喜欢

杂志护理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杂志介绍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