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困境和出路
2012-01-22肖正涛
王 建,肖正涛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兰州730000)
一、引言
今天西方拥有的新闻报道形式,大都可以在中国找到一致或相近的形式,而典型报道在西方是找不到的。典型报道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报道形式的一大特色。典型报道在苏联时期得到发展,我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报道形式。典型报道不仅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倡导下大力发展,而且与社会主旋律保持一致,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因而典型报道始终肩负着政治使命。历史上,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典型报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网络社会的崛起、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以及获得信息渠道的增加,典型报道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二、典型报道的发展脉络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1942年4月,在解放区多开荒、多打粮的普通群众吴满有作为典型登上《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普通劳动者的事迹刊登在如此显要的版面,在我国报刊史上实属少见,从而开启了我国典型报道之先河。
典型报道最初发源于何时何地?著名学者陈力丹认为,典型报道的概念发源于19世纪初各派社会主义。当时,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创办了一批合作社、新型工厂、幼儿园等,各派社会主义的报刊对此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这些试验点的经验,典型报道这一新闻报道形式应运而生,在19世纪20至40年代,典型报道成为社会主义报刊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我国学界对典型报道来源研究比较有权威的观点。按此说法,典型报道是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产物,它从一开始就注重经验的宣传报道。但后来随着早期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早期的共产主义实验也均以失败告终,典型报道在西方可谓是昙花一现。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领袖列宁的新闻思想中,典型报道是一个重要内容。在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尤其提倡典型报道,随后,典型报道在苏联各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苏维埃政权成立,但当时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仍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经济落后,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当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在此背景下,1919年5月,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号召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列宁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在《伟大创举》一文中,列宁指出,星期六义务劳动“要比兴登堡或者福煦和英国人在1914年-1918年帝国主义大战中的任何一次胜利具有更大的历史意义”,“‘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所以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是因为它向我们表明了工人自觉自愿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新的劳动纪律、创造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首创精神”。
在列宁的其他文章中,如《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论我们报纸的性质》、《怎样组织竞赛?》、《生产宣传提纲》等,都可以见到列宁提倡典型报道的精神。他指出,报刊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用生活中的生动的具体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他认为要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指导工作。他号召:“让那些向全国人民介绍少数先进的国家劳动公社的模范实际的报刊销行几十万几百万份吧!”“采取了这个办法,我们就能够做到而且应当做到,使模范首先成为道义上的榜样,然后成为在新的苏维埃俄国强制推行的劳动组织的榜样。”
在列宁的提倡下,苏联树立了第一个典型——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并对其进行大力的宣传报道,号召群众向典型学习,向榜样学习,激起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典型报道不仅在列宁时期快速发展,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列宁去世后,在斯大林、赫鲁晓夫等时期,典型报道都得到了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时期,苏联报刊广为宣传的英雄人物马特洛索夫、卓娅、古利亚等都是苏共中央树立的著名典型人物。
纵观苏联各时期典型报道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典型报道是苏联社会主义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存在有其客观历史原因,曾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免有夸大及脱离事实的情况发生。随着苏联解体,苏共失去了执政地位,列宁提倡的典型报道也随之瓦解,代之而起的是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念的复兴。
我国的典型报道从何而来、源于何时?针对这一问题,理论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我国的典型报道来源于列宁的“典型宣传”的新闻思想,是对苏联典型报道的继承和发展;一种认为是毛泽东的典型思想在新闻理论中的直接运用。针对我国典型报道的理论来源问题,笔者比较认同前者的看法,在这里不对这一问题深究,只对我国典型报道发展脉络进行简单梳理。
我国的典型报道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1942年4月,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把农民吴满有的事迹刊登在头版头条的位置上,从而开启了我国典型报道之先河。1943年,日本侵略者加紧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解放区生产出现困难。为了度过难关,中央发出“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大生产运动开始兴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解放日报》不遗余力地宣传大生产运动中的先进典型。据统计,这一时期发表典型报道消息和通讯3000多篇,掀起了我国典型报道的第一次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典型报道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抗美援朝中出现了一大批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我国报纸将其作为典型进行了大力宣传报道,如黄继光、罗盛教、邱少云等。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提倡利用典型报道来促进生产,提高人民对社会建设的热情。党报“积极支持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的一切创举,把先进生产单位、先进生产者的典型经验和重要成就推广到整个建设战线上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鞍钢、王崇伦、耿长锁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57年,反右斗争夸大化以后,中央错误估计整个形势导致了“大跃进”运动,当时的党报推出大批“高产卫星”等虚假典型,这一阶段的典型报道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60年代初期,我国的典型报道走向成熟,涌现出了“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以及“舍身救火的向秀丽”等人物典型报道以及大庆、大寨等先进集体典型报道。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背景下,为了某种政治目的的需要推出了一批典型,如“小勒庄”、“白卷英雄张铁生”等,他们都是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的产物。
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坚定人们的共产主义信念,中央树立了大量典型,如生命之树张海迪等。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将一批大胆创新、敢想敢干的企业家作为典型进行报道,如步鑫生、马胜利、关广梅、鲁冠球等。
进入90年代后,媒体又推出一批人物典型,例如徐洪刚、李素丽、徐虎、孔繁森等先进人物。新世纪以来,中央开展先进共产党员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共产党员,如任长霞、牛玉儒、王顺友等,他们奋斗在各行各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光荣职责,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1942年《解放日报》对吴满有的报道算起,典型报道在中国已有70年的发展历史。纵观中国各时期的典型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典型报道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倡导,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始终与社会主旋律相一致,因而典型报道肩负着一定的政治使命。
三、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困境与挑战
从上面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典型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新闻活动特有的报道形式,它的核心就是通过媒体抓实例,树典型,表扬先进,批判落后,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或提高人民群众精神道德水平,从而达到教育群众的宣传目的。典型报道的存在有其客观历史原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典型报道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反面,典型报道的最大反面就是容易夸大事实,对新闻真实性构成挑战。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化、媒介化社会的到来更加剧了这些变化,这给我国的典型报道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学者陈力丹就曾提出典型报道将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而消亡,这一论调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典型报道除了容易任意拔高、表现手法公式化、缺少鲜明特色等弊病外,在新形势下,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受众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个体意识的增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改变了典型报道的大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利益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接触到的新事物、新观点越来越多,对问题的看法不仅仅局限在一面,由此形成的是受众单一的价值取向被多元化价值取向所代替。在这一点上,正如学者张威所说,“典型报道是和一个轰轰烈烈的革命时代相适应的,以狂热和一元化的舆论导向为其特征,随着时代的终结,承载这个时代精神的载体便会放慢速度。”
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使民众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其个体意识得到增强。而个体意识增强意味着典型报道的受众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受众一味接受宣传报道,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而在当今这样一个个性张扬、价值多元化、主体多样化的新时期,典型报道遇到了新的困境和挑战。
(二)媒体形态多样化,网络社会崛起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不管是新闻媒体的生存环境还是新闻媒体自身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新闻媒体品种、数量的极大增长上,而且体现在媒体运营理念的转变上,新闻传播者逐渐由发号施令者向服务者转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计算机技术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电脑逐步进入平常百姓家,网络社会逐渐形成,从而深刻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网络彻底改变了世界,在它的推动下,全球化速度加快,媒介化社会形成,信息瞬间可以在全球得到传播,同时也大大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使人们有了信息选择权。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加使典型报道的受众逐渐减少,因为在市场化媒介的今天,在信息传播方面,受众的地位是主动的,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媒介形态多样化和网络社会的崛起必然会给典型报道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受众媒介素养提高,对同质化典型报道产生质疑和抵触
在信息化社会,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受众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可以选择传统媒体,也可以选择网络等新兴媒体。在信息化、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受众的媒介素养较改革开放前得到较大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判断能力得到增强,对典型报道这种一味强调“榜样的力量”的报道方式开始质疑,抵触典型报道的情绪在逐渐增加。一些典型报道人为地拔高典型人物,这不仅有损典型人物的真实性,还容易把新闻中的典型报道和文学创作中的“典型化”混淆,使受众对典型报道的抵触情绪增加,“千篇一律”的典型报道越来越没市场了。
近些年来,虽然媒体对典型报道进行了一些改革,开始注重对典型人物全方位、立体式的采访,力求还原真实人物,而不是把典型人物描写成完人,但在市场化的今天,媒体越来越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常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情况下进行报道,使典型报道的真实性受到挑战。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导致了利益多元化,在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受众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个体意识的增强,加之网络社会的崛起带来了传播观念的变化和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这些都给典型报道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情况,媒体必须转变思维,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从受众需求出发,重新思考典型报道的未来发展。
四、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出路
随着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他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以丰富多彩的新闻报道形式展现当下社会生活。在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出路何在呢?
(一)重视典型报道的新闻性
典型报道通常是在一定时期内新闻媒体配合政府某一阶段的新闻宣传工作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典型报道在一般人看来就是一种宣传,因而在普通受众眼里,典型报道没有太大的新闻价值。其实不然,典型报道可以在满足宣传需要的基础上突出新闻价值,而不是为了宣传而宣传。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新闻和宣传这两个概念,他们密切相关又有很大的区别。新闻是以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为主要任务,宣传主要是传播观念;宣传主观色彩较浓,而新闻报道追求客观真实,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事实。有些学者提出要逐渐淡化典型报道的宣传功能,提高典型报道的新闻性。体现典型报道的新闻价值要求不能刻意地“塑造”典型,要重视典型报道的新闻性和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典型人物或典型事迹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绝不能为了宣传而歪曲事实“构建”典型。不管是典型人物还是典型事迹,都应是符合现实生活常理的,而不能违背一般规律,不能任意地拔高人物形象,也不能刻意地追求完美。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典型人物也应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应该被神化。
例如最近被各大媒体和网络报道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都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张丽莉也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张丽莉老师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她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什么张丽莉的行为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这就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利益主体多元化,我们坚持的很多东西都被市场经济的洪流冲刷掉了,而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地救学生,正好给国人上了一堂课,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就是此典型报道的新闻价值所在。
(二)拉近受众与媒体的距离
随着大众传播环境的变化、媒介技术的发达及网络社会的崛起,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在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中心取代了以传播者为中心,这已是业界和学界的共识。各种媒体都在千方百计争夺受众,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考虑是否满足受众需求。随着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主体意识的增强及判断能力的提升,他们对同质化和千篇一律的报道越来越抵触。
典型报道能否得到受众的欢迎,关键在于能否为广大受众所认可。广大受众是典型报道的评审官,他们最有权力为典型报道打分。杭州“最美丽妈妈”吴菊萍、佳木斯“最美丽女教师”张丽莉等为什么能在网络上引起这么大反响,赢得网民的赞誉,因为她们的事迹没有脱离现实。可能她们的行为只是本能的反应,但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自己遇到了能否会那样做。因此,典型报道在改进中需要把握新闻的客观规律,充分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努力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在情感上接近受众。这是因为典型人物不仅是可敬的,还应该是可亲的,可亲往往是受众接受的重要原因。记者在报道典型时应尽力消除受众对典型人物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挖掘典型人物身上的平民化因素,从情感上靠近受众。
五、结束语
典型报道在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规范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群众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全球化、媒介化、多元化时代的来临,我们所处的大众传媒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都给典型报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在尊重新闻规律、重视新闻价值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典型报道,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1]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