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小叶斑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2012-01-22史良锁毕平卫
史良锁,毕平卫
(闻喜县种子管理站,山西 闻喜 043800)
玉米是我国主栽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覆盖全国,但玉米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给玉米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玉米大、小叶斑病是国内外玉米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严重时可使叶片提早干枯,影响灌浆成熟,使玉米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而减产,一般使玉米减产15%~20%,严重的可减产50%以上。
1 玉米大、小叶斑病症状特点及病原
1.1 大斑病的症状表现
大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苗期发病相对较轻,抽穗后病害逐渐加重。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危害苞叶、叶鞘。典型症状在叶片上形成大型梭形病斑。病斑初为水浸状,逐渐发展为边缘灰绿色、中央灰白色枯死斑,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霉层,病斑连片叶片提早干枯死亡。病斑的大小常因品种抗病性不同而有差异。感病品种病斑大而数量多,病斑长达5~10 cm,最长的可达15 cm以上,宽度达3 cm;病斑中央灰色,边缘暗绿色,病斑正反面密生黑色霉层。抗病品种病斑小,病斑青灰色,霉层较稀薄,有的仅产生褪绿斑,病斑很少坏死。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的大斑凸脐蠕孢。主发区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和南方海拔高、气温低山区。
1.2 小斑病的症状表现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雄穗抽出后发病最重。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叶鞘。病斑初为水浸状小斑点,后逐渐形成边缘红褐色、中央黄褐色的椭圆形病斑。病斑大小、形状因受叶脉限制而有差异,但病斑最长在2 cm左右(小于大斑病)。病斑常有椭圆形和长条形两种类型。此外,在抗病品种上,有的仅表现为圆形坏死小斑点。病斑连片后常造成叶片提早干枯死亡。在病斑反面或枯死叶片反面产生稀薄的黑色霉层(与大斑病无明显区别)。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的玉蜀黍平脐蠕孢,有O、T两个生理小种。
2 发病规律与流行条件
2.1 玉米大斑病
病菌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作为主要侵染来源,病残体包括遗留在田间地表面和堆集在场院和地头的秸秆等,其次也可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病菌主要借气流、雨水传播,发生程度主要与品种的抗感病性及气候条件有关。
2.1.1 品种抗病性:不同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差异明显。20世纪50年代以前种植的农家品种抗病性较强,大斑病的危害不多见。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杂交种的推广,由于选育时偏重于丰产性,忽视了抗病性,导致大斑病流行。近20年来,注意了对大斑病抗病品种的选育,病害得到了缓解和控制。
2.1.2 气候条件:在温度较低、气候冷凉、湿度较大的地区适宜大斑病流行。一般温度为20~28℃、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利于病菌繁殖。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低于60%时病害受到抑制。玉米拔节至出穗期如遇连阴雨易流行,6~8月雨量的多少是发病轻重的关键因素。
2.1.3 耕作栽培措施:连作地发病重,种植密度大、土地瘠薄、离村庄近的地块发病重,轮作地块、间作套种、稀植、地力肥沃的地块发病轻。春玉米或夏玉米晚播的比早播的病重。玉米生长后期抗病力下降,又遇雨季,发病重。
2.2 玉米小斑病
病菌也是在病残体上越冬 (包括田间病株即贮存的秸秆),在地面上可存活一二年。小斑病菌随气流、雨水传播。夏玉米二三叶期即可出现病斑,五六片叶时病斑密集,叶片枯焦,而且病害的潜育期短,生长季节再侵染次数多(比大斑病多),危害重。玉米收获后随病残体越冬。
2.2.1 品种抗病性:玉米小斑病发病程度与夏玉米品种的抗病性、病原菌的越冬菌源及气候条件等关系密切。如果苗期发病比较普遍,说明当地存在一定数量的越冬菌源和适于病菌滋生扩展的环境条件。从苗期到抽雄前后,如果环境条件比较合适,则病菌可通过多次重复侵染,迅速积累较多的菌量,在玉米灌浆期间形成大流行。
2.2.2 气候条件:玉米小斑病菌生长需要的温度比大斑病低,发病条件为26~32℃;在高湿条件下,低洼地、田间密度过大郁闭时易发病。病菌在叶面繁殖,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7~8月份温度适宜小斑病的发生,如果降雨天数多,或结雾时间长,田间湿度大,则很容易导致小斑病流行。
3 玉米大、小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由于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而且叶斑病发病范围广,发病期集中,所以一旦流行,局部地区采用小的措施防治较为困难。因此,对玉米大、小叶斑病的防治策略是以夏玉米为重点,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适期早播,加强栽培管理,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3.1.1 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目前,免疫的品种不多,但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特点是原始材料、自交系不抗病的,培育出的杂交种均不抗病,所以培育抗病品种的关键是鉴定和培育抗病的自交系。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大、小叶斑病的有效措施。从华北来看,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抗病性差异较明显。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时,还应特别注意局部地区要多品种合理搭配种植。
3.1.2 消灭越冬菌源,轮作倒茬能减少菌量。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及时深翻,这是减少菌源的重要措施。轮作换茬。清洁田园,有条件的可实行两年以上的轮作。收获后及时翻耕,存放的玉米秸应在播种前及时处理掉,以减少初侵染源。
3.1.3 适时早播。主要使玉米抽雄穗灌浆期提前,以避开最易发病的高温多雨季节。
3.1.4 摘除病叶。两种叶斑病一般都是下部叶片先发病,以后上部叶片逐渐发病。当下部两叶片发病率在20%左右时,应立即去除病叶,隔7~10天再去除3~5片叶,对控制病害扩展有明显效果。但必须大面积进行,而且在短期内完成(适用于目前的责任制)。摘除病叶后立即施肥浇水,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
3.2 化学防治
3.2.1 药剂拌种。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或播种时用种量2%的种衣剂拌种,有利于培养壮苗,提高玉米抗病力。播种后选用芽前土壤处理剂,如40%乙莠水胶悬剂、50%杜阿合剂等,亩用550~575 mL兑水30 kg进行土壤封密处理。
3.2.2 田间药剂防治。大面积应用药剂进行化学防治虽有困难,但对制种田、发病中心还是可以施用的。可在心叶末期到抽穗期喷药,每周一次,连喷二三次。供选用的药剂有25%腈菌唑3000~4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4000~5000倍液,12.5%戊唑醇粉剂2000~3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1200倍液,80%多菌灵1000倍液,50%多菌灵 800倍液,80%代森锌1000倍液,多抗霉素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