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州玉米制种产业崛起之路

2012-01-22石金龙

种子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甘州种子公司甘州区

石金龙

(张掖市甘州区农牧局,甘肃 张掖 734000)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有 “田者择种而种之”、“取麦种,择穗大强者而斩”的论述。几千年农耕文明史和现代农业发展史告诉人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中国种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农家留种、集体调剂时期;计划管理、统一供种时期;开放市场、种业竞争时期。甘州种业发展的变局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开始的,也是在农产品由普遍短缺到相对过剩和大规模调整种植结构的情况下起步的。经历了粮、种不分,粮、种交换,再到具有商品属性的种子,逐步发展形成初具规模的种子产业。特别是近年来,甘州区制种产业以科技为先导,以品种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资金效益为中心,通过对品种实行区域化布局、对种子专业化生产,在发展壮大制种产业的过程中,采取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形成了玉米种子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的产业系统。目前,制种面积发展到60万亩左右,已占全国杂交玉米制种总面积的14%;平均年生产优质玉米种子达2.8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27%;全区农民来自制种的收入达18亿元,制种农民人均收入达5800多元,甘州区已成为全国最大、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张掖玉米种子”荣获全国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甘州制种业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也为建设全国一流优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萌芽阶段(1978~1995)

改革开放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1978年5月,国务院第98号文件批转农林部《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报告》,要求从中央到地方把种子公司和种子基地恢复和建立起来,实行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逐步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和种子质量标准化,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即后来通称的农作物种子“四化一供”政策。根据中央文件精神,1978年12月,成立了张掖县种子公司,属事业单位,履行种子专供、试验示范、种子管理等职能,即所谓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三位一体,四化一供”。种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种子完全具有商品属性并进入市场。但公司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主体是公益性、服务性,为农户提供常规种子。

1980年以后,根据农业部指示精神,种子经营原则上改为“不赔钱,略有盈余”;种子购销改为“以粮换种”和“种、粮脱钩,以货币计价”两种方式,并施行县、乡、村多层次供种。种子公司是唯一经营种子的主渠道,是种子经营的垄断机构。那时,全区只有县种子公司一家经营种子,主要从事外调种子,以满足本区域种子需求,种子生产仅限于试验示范。198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1991年6月,农业部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农作物种子实施细则》,再次重申国有种子公司是种子经营的主渠道,进一步加强了县级种子公司的垄断地位。在这期间,随着每年供种量的余缺,张掖市原种场、张掖市种子公司(原张掖县种子公司)尝试性、小范围进行杂交玉米制种,年制种面积在2000亩左右,制种产业的萌芽在这里得到孕育。

2 起步阶段(1995~2000)

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又是加快发展的风向标。1995年9月,农业部在天津召开了全国农业种子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的重点在种子。科技兴农,种子必须先行。甘州区的决策者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更进一步地审视区情认为:甘州区(原张掖市)早在1989年就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发展种子生产市场空间广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极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农民走向市场……一条正确的决策,就是一条理想的出路。为了能自主从事玉米杂交种子生产,1995年,区上积极引进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与张掖市种子公司(原张掖县种子公司)合股,成立了中农种业集团张掖良种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在西洞滩建立万亩良种繁育基地,种子公司也在同年注册“金象”商标。这是甘肃省种子行业首家注册商标的企业,从此拉开了甘州区杂交玉米制种的帷幕。当年,全区制种面积达到1万亩,一个新型产业——玉米制种产业在甘州大地扬帆启程,一个种业传奇从此起步。

制种产业涌动的活力,引起了市、区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1996年开始,甘州区果断决策,加快制种产业发展步伐,开始向“四个根本性转变”的目标迈进,即由传统粗放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由行政区域性的自给自足向社会化、国际化、市场化转变,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向专业化的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转变,由科研、生产、经营相互脱节向育繁推一体化转变。市、区种子公司、原种场、农科所在制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主要还停留在试验示范为主,小规模生产的初始阶段。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0年,全区从事玉米制种的企业达到4家,生产面积达到8万亩。

3 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5)

小荷才露尖尖角。初期的制种业虽然规模小,但在破解“三农”难题、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的局面。甘州区种业成为农业领域市场化进程发展最好的产业之一,涌现出井喷式的创业热情,呈现出从遍地开花到百强竞雄、空前繁荣的局面。从2001年开始,全区把种子的加工销售作为“标尺”来对待,以销量定发展规模,以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国内规模较大的制种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在区内,建立民营企业创新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实行高位嫁接,借助外力发展自己;市、区农业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也纷纷筹措资金,创办民营种子公司。在区外,大量实力雄厚的种子企业瞄准了甘州这块制种宝地。整个“十五”期间,甘州区制种产业进入了发展最快、效益最好、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区政府每年出台种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性意见,有的放矢地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每年召开种子工作会议,表彰为种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企业、部门和单位。按照国家和省、市实施种子工程的要求,制定种子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农业、种子管理、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行动,从严打击一切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区农牧局、种子管理站及各乡镇从夯实基础入手,规范制种行为,提高企业效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在优惠政策和资源优势的吸引下,至2005年,以天地种业、区良种场、金种业为代表的本地企业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中种集团、辽宁东亚、德农种业、敦煌种业、襄樊正大等外地知名企业及天地种业等本地企业20家在甘州区建设基地,从事种子的生产加工;全国50强制种企业有11家在甘州安家落户,先后有12家陆续投资2.08亿元建成了12座占地面积约1000亩的成套种子加工中心,年种子加工能力达38.5万吨左右,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为进一步提高全区种子产业发展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区农牧局、种子管理站积极引导,按种子加工转化量,以订单和契约形式组织农户建设制种基地,发展种子生产,既实现了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之间的有效对接,又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强化了农户的市场风险。在20家龙头企业带动下,至2005年,全区落实制种玉米面积 41.2万亩,基地涉及12个乡镇、163个村、1346个社、55360多户农户。在短短6年时间里,制种面积翻了四番,形成了种子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格局,大大拉动了甘州制种业的长足发展。甘州种业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制种大区已具雏形。

4 激烈竞争阶段(2005~2012)

玉米制种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制种成为甘州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全区90%以上的耕地从事玉米制种。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制种先期投入由公司预付,产中管理由公司进行技术指导,种子收获以后由公司收购,农民无需承担市场风险,凭借订单亩均可获得800~1200元的稳定可靠收益。而粮食作物生产成本与玉米制种大致相当,产前投入、产中管理完全由农民自己负责,粮食价格受市场影响很大,扣除生产期间的各种费用,亩均纯收入仅四五百元,与制种玉米相差悬殊。玉米制种产业链条长,副产品玉米秸秆为草畜产业发展提供了上游资源;灌水轮次少,时间集中在七八月份,便于避开五六月份的“卡脖子”旱;田间管理主要集中在抽雄、收获等时段,有利于农民抽出时间输出劳务和发展养殖等其它产业。因此,玉米制种深受全区各乡镇农民的欢迎,适宜制种的乡镇都进行了制种生产,通过扩张面积发展制种产业的空间已十分有限。种子主管部门虽然采取了抬高门槛、严格准入等限制性措施,可甘州区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是生产多种农作物种子的理想场所。由于降水量少,蒸发量高,大气干燥,所产种子不仅色泽鲜艳,而且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水分含量低,商品性好,历来深受国内外客商的好评。气候条件极有利于种子贮藏,在正常条件下贮藏4年,发芽率仍保持在90%以上。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种子生产、贮藏优势十分突出。优越的自然条件,对企业具有挡不住的诱惑,许多制种企业千方百计落户甘州。

随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制种企业为落实基地展开了激烈竞争,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基地、基地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为此,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区委、区政府提出,要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完整、规范的市场新秩序入手,加快构建新型种业体系,深化种子企业改革,加大种子科技创新力度,打造精品种子基地,争创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甘州由种子大区向种业强区的跨越。2006年,全区制种企业20家,制种面积49.5万亩,亩均收入达到1200~1450元。2011年,制种企业43家,制种面积60万亩(不包括机关农林场约10万亩制种面积),亩均收入达到2800~3000元,总产值达18亿元以上。基地面积有限,而企业数量增加了一倍多,企业争夺基地的竞争非常激烈,抢撬基地、倒卖种子、私藏种子等违法行为泛滥。种子联合执法大队采取昼夜巡逻、设卡检查、重点盯防、奖励举报、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刑拘等有力措施,规范了混乱的市场,确保了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在激烈竞争中,农民亩均收入翻了一番,也使甘州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在这一期间,部分企业为防止种子流失,从2010开始采取鲜穗收购。

制种产业优势和特色的充分发挥,促进了农民观念的更新和增收机制的创新;种子加工企业迅速壮大,为工业强区和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推进了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效益明显提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产业优势基本形成,种子质量超过国家标准,满足了单粒播种的要求;亩耗水量相对大幅度下降,为发展节水型农业探索了有效途径;种子的生产、加工、包装、调运,延伸壮大了产业链条,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产生的百万吨副产品,为推进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随着“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的稳步推进,最显著的变化是:玉米制种基地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实现了种子生产基地向优势产区集中,生产组合与适宜基地的结合,优势基地与优势企业的结合;标准化种子生产技术、农艺节水技术全面完成,机械化作业全面开展;打击私繁滥制、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继续保持了全国面积最大、市场占有份额最多、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势头。

5 面临的困难和发展机遇

种子管理部门采取企业准入、行业自律、联合执法、规范市场、协会参与、建设基地、统一合同、督促兑付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甘州种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成绩显著,呈现史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但是,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也不容回避:一是无证生产、抢购套购种子的违法违规行为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国内东北、华北的一些种子经销商为减少中间环节,事先不预约直接到玉米种子产地套购种子。本区一些企业和个人从自身私利和短期利益出发,与外地套购种子的人员暗中勾结,在他人预约的基地抢购种子。在玉米制种亩产值和种子价格与商品玉米的比价失衡的情况下,企业和农民的利益不对等,引发农民产生了通过私留种子再倒卖,增加收入的现象,形成了抢购套购种子的链条。二是个别地方隔离区不达标,影响了种子的质量和品牌。三是执法管理能力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查处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不够。区种子管理站虽改为种子管理局,但人员少,执法力量不足。虽然《种子法》赋予了行政执法权,但由于体制不顺,往往形不成执法协调的联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子市场监管职能的行使。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区内48家玉米种子企业中,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仅有8家,多数企业既小又散,自主创新意识差,科研实力不强,没有自主产权品种,靠代繁代制维持生计。如果按照理想化的种子企业70%的人员搞研发,30%的人员参与繁育和营销的结构、标准去衡量,不仅比例低,而且差距大。五是从产业的总体发展上看,我区的地理优势已经初步转化为质量优势,但是还没有形成品牌优势,缺少品牌的内涵和品牌文化。由于大部分企业产权在外,市场在外,利润的主体在外,往往会把生产的风险、市场的弱势群体留给甘州。这种“三外两内”的局面一方面制约了甘州种业的发展;另一面是使制种的成本提高,农民增收越来越难,导致农民信心下滑,对后期管理投入不足。六是从企业方面来看,这些年许多企业“量”做大了,但“质”没有做上去。个别企业只瞄准繁育这一环节,对农民的责任心不强;自律意识差,暗地里参与倒种、套种;抓市场不够主动,押宝式生产,侥幸中取胜;不能正确把握市场的结构性余缺,不能及时研究品种特性,合理安排生产面积;对市场的冲击不敏感,缺少应对的措施办法。七是从管理方面来看,准入把关不细、无证生产、抢购套购现象常有发生。尤其是乡镇、村社管理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为私繁滥制等不法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

从甘州种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窥视深层次的积极因素:一是整个种子行业处于整合与裂变状态。一些种子企业正在悄悄地进行联合重组,界外资本也在积极进入有竞争力的种子公司,与育繁推一体化的公司实行战略联合,抱团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各家种子公司趋向营销战略转型,由渠道网络无序向有序再向深度分销过渡,由混合促销向整合促销过渡,由任务销售向锁定目标市场提前销售过渡,由感觉营销向计划营销再向执行营销过渡,特别是由经营“大路品种”向拥有“产权品种”过渡。随着种子市场竞争加剧,种子企业将以拥有“产权品种”而重划营销疆界并重新洗牌。三是一批有战略眼光、有资金优势、有丰富产权品种群又具有市场运作技巧的种子公司将快速成长,行业聚集度也在不断提升,有前瞻性地提高品种质量,加大品牌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奠定品种和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垄断地位。

甘州种业正步入历史拐点。面对机遇和挑战,甘州区委、区政府不断更新观念,锐意改革,迅速定位。2011年8月,将原甘州区种子管理站更名为甘州区种子管理局,正科建制,从机构上强化管理力度。 2012年2月,区政府以甘区政发〔2012〕33号下发了《甘州区国家优势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2012年实施方案》,提出了以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优势种子繁育基地为目标,按照“提高准入门槛、优化整合企业、完善经营机制、灵活统分结合、推进规模经营、规范市场管理、严格标准生产、提高综合效益”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雄厚的技术力量,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市场调节,依法监管,全面提高基地建设水平、行业管理能力和产业发展层次,推动制种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了规范种子生产基地管理、严格种子市场准入制度 、严厉打击种子生产经营违法行为 、积极开展农民培训教育 、加快推进规模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种子企业优化组合 、促进优势制种基地向优势制种企业集中 、开展“种子质量提升年”活动等八个方面为工作重点,为甘州种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甘州种业将在不断融入“国际化链条”进程中逐步提升和发展,打造中国“种业之都”的梦想必将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早日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甘州种子公司甘州区
张掖市甘州区奶业肉牛产业联盟成立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合理运用监测结果推动区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基于HIROSE模型的种子品牌价值评估实证分析
明英宗颁赐甘州卧佛寺《永乐北藏》原因刍议
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贸易述论
第17站甘肃
种子公司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型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