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期刊编辑研究综述
2012-01-22秦洁雯
秦洁雯
2011年期刊编辑研究综述
秦洁雯
随着新技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期刊工作中的应用,期刊编辑面临新的挑战。同时,随着期刊出版改制的深入发展,各项机制体制逐渐健全。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首提“学术出版基金”,严打“学术不端”,进行编校质量考核等一系列活动,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我国期刊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应对挑战。学者关于期刊编辑的研究就是以此为背景的。2011年关于期刊编辑研究的文章,据不完全统计有400多篇,研究以政策为导向,紧扣行业发展步伐,主题鲜明。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期刊编辑角色与职业道德、期刊编辑素质及培养、提高期刊编校质量等三个比较集中的方面,对这一年来的期刊编辑研究进行回顾。
一、关于期刊编辑角色及职业道德的研究
在目前高校学报改革背景下,期刊专业化发展是重要的发展走向,这就对期刊编辑工作提出了深耕细作的要求。而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就必须对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职业道德等关键因素进行探讨,以明确期刊编辑工作方向。
1.期刊编辑角色
角色与义务是统一的,期刊编辑角色由期刊编辑工作决定,也即是在编辑对作者、读者的工作中体现的。凭借着对作品的编辑工作,编辑在传导和协调作者的创造需求、读者的文化需求,平衡和统一作者和读者双方利益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中介角色。
(1)编辑对作者工作中的读者利益地位
朱岚提出:“当编辑与自己的工作对象——稿件及作者交往时,要扮演好“读者”角色,要更进一步从积极的角度提出修改意见,明确编辑加工思路,为提高稿件质量而尽责,就这一点而言,编辑角色的职责又必须超越所扮演的“读者”角色。”(教育学院学报编辑角色特征论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常芳芳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剖析出编辑与作者有着共同的读者标准,即 “在理想的状况下,作者的利益与编辑的利益一致,作者撰写文章,是为了读者的需要;编辑向作者组织文章,也是为了读者需要。因此双方应当确立一个共同的标准——读者标准,双方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为了这一共同目标而互助合作。”(“和而不同”视野下的认知和谐——谈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问题.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编辑对读者工作中的作者利益地位
朱岚提出:“当编辑准备刊发稿件,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介绍给读者时,他要扮演“作者”角色。站在作者及稿件的立场上,一方面要维护和解释稿件中的观点和结论,为稿件作辩护律师;另一方面,又要努力扩大稿件的社会影响,去引导、影响和适应读者。”(教育学院学报编辑角色特征论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佟群英依据邹韬奋先生“不要忘记你的读者”这一受众本位的出版理念,提出:“要改变一直以来重视作者而轻视读者这一认识上的偏差,将办刊的宗旨转移到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思想上来。强化学术期刊的“读者意识”,使其真正被读者所认可和接受,才能有其久远的生存和发展前途。”(强化学术期刊“读者意识”探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编辑职业道德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学术界的影响和腐蚀,以及作者自身的科研工作不扎实等原因,导致期刊出版中出现了学术腐败及学术不端等问题。编辑作为作品的把关人,其职业道德在工作中最基本的体现就是杜绝学术腐败和防范学术不端。
(1)杜绝学术腐败
学术腐败严重的损害了学术的权威性,削弱了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腐败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校学报成为学术腐败的重灾区之一,受到尖锐批判。从源头上杜绝学术腐败,关键在编辑。张亘稼认为“高校学报编辑应加深对学术腐败的认识,提高职业自律性,时刻保持拒腐防变的清醒头脑,并付诸实践。力争在各个环节,特别是编辑环节上,根除学术腐败,使得创建‘高校学术净土’不再是幻想。”(高校学报编辑职业道德研究.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郭智惠分析认为“编辑应该谨慎对待自己的审稿权,决不能‘放水’”“坚持‘认文不认人,帮理不帮亲’的审稿标准。对稿件的处理要‘一把尺子、同一标准’,质量面前,人人平等。”(关于提升党校期刊编辑素质的若干思考.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防范学术不端
学术不端不仅严重损害学术的严肃性,对期刊的发展也非常不利,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防范学术不端的职责也越发重要。张惠从文献引用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编辑应提高自己的学术分辨能力,通过对文献引用的审查考察文章的逻辑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抄袭文、垃圾文、泡沫文的发表。”(论学术期刊编辑对稿件质量的把关——以文献引用为视角.出版科学,2011.2)
李殷,钱俊龙则认为“防范学术不端,一方面,需要加强科技期刊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规范的科技期刊工作流程。”(刍议防范科技期刊学术不端中编辑的作为——增强编辑主观能动性,实行工作规范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6)
二、关于编辑素质及培养的研究
编辑的水平决定一个期刊的水平。随着期刊改革的深入、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及期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对编辑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期刊编辑需具备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实、深”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编辑的信息素质、业务素质、学术素质等三个方面。
1.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人们对事物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的能力,包括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的挖掘能力。在目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传输、使用信息的渠道、方式十分便利,对作为把关人的编辑的信息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信息素质的内容。高昕,杨文燕,刘亚民认为“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就是提取、优化、加工、处理和传播信息的过程,编辑工作的每个步骤都与信息有密切联系。”并明确提出编辑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搜集获取能力、信息评价分析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信息利用拓展能力、信息传播交流能力”。(医学期刊编辑的信息能力与期刊编辑工作.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9)
陈庆芝分析了编辑信息素养强弱的不同情况,认为编辑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感受能力、信息采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三个方面。”(论科技期刊编辑信息意识的培养.西藏科技,2011.1)
信息素质的培养。高昕,杨文燕,刘亚民提出编辑要“掌握多样化的信息源、掌握信息工具和信息技能以提高信息搜集获取能力”的策略。(医学期刊编辑的信息能力与期刊编辑工作.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9)
信息素质的培养更需要期刊单位与编辑自身两方面的努力,陈庆芝提出“单位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编辑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进行编辑信息感受能力的培养;编辑广泛积累各方面知识,制定学习规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要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养。”(论科技期刊编辑信息意识的培养.西藏科技,2011.1)
2.业务素质
编辑的业务素质主要是指期刊编辑利用专业的编辑知识对期刊内容质量及形式质量进行辨别筛选、分析研究、加工整理和优化创造等把握能力。要达到高质量期刊标准,过硬的编辑业务素质是不可或缺的。
编辑业务素质的的内容。编辑的业务素质不能浅显的理解为编辑自身能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如何放大作者作品的优点以及如何使文章最大限度地适应读者的阅读需要。庄佩琳、苏自然认为是“在编辑稿件时,要熟练运用编辑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尊重维护作者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写作风格,并将自己的智慧和思考凝聚于对稿件的加工、修正和完善中,准确地展现作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最大限度地提高稿件的价值。”(浅议科技期刊编辑的业务素质.记者摇篮,2011.5)
周蕾提出,期刊编辑的专业素养“要求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期刊主题的策划、文章的选稿与组稿,还是期刊版面的安排、图文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文章水平的高低、与期刊风格的协调性以及文章实际意义大小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到期刊目标读者的知识水平、内容需求和阅读特点等。”(学术期刊编辑的业务素养分析.新闻世界,2011.11)
编辑业务素质的培养。徐红星提出较强的编校业务能力建立在“牢固的学科专业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和熟练运用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能力”基础之上的。(浅谈学术期刊编校质量审读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6)
郭智惠建议通过“注重自学;积极参加各类专题讲座、研讨会和各类交流会;组织专题集中培训;发挥专家和骨干的作用,搞好传帮带”等四种方式提高编辑的出版专业素质。(关于提升党校期刊编辑素质的若干思考.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学术素质
学术素质是指编辑人员对期刊文章内容质量和学术水平方面的控制能力。编辑人员只有对所编辑的文章研究的领域有所造诣,才不至于“人云亦云”,才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质量和学术水平作出准确判断,也即具有较高的学术素质。同时,这也是学术界提倡的“编辑学者化”的重要原因。
关于期刊编辑学术素养的重要性,崔金环提出“如果没有一定的学科专业基础,就难以发现书稿中的知识性差错。”(新形势下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天津科技,2011.6)
胡虹指出“这是学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前提,也是学报编辑人员素养的关键构成要素。”(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结构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关于学术素质的培养。陈志贤、王玫武等提出编辑学术能力的培养路径包括:“参与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使期刊永远充满活力。参与辅助教学是编辑对学术保持热情的有效途径。编辑参与课题研究为其成长为学者型编辑提供了基本条件。”(陈志贤、王玫武,钱筠,黄晓楠,高校学报编辑学术能力之管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除了通过自身努力外,吴明东还提出了培养编辑学术素质的外部条件,包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期刊主办单位要充分认识‘编辑学者化’对于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意义,为‘编辑学者化’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证。”“相关政策措施包括: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编辑学习进修,提高学历水平;将编辑工作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为编辑申报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著作和学术文章,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对于专业领域有建树的编辑给予奖励等”等。(编辑学者化:学术期刊质量的根本保证.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三、关于提高编校质量的研究
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设立“学术出版基金”支持学术期刊的发展,有助于期刊出版减少对版面费的依赖,有助于期刊编辑安心的稳打稳扎地做好工作,保证期刊出版质量。以政策为导向,期刊编校质量自然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本年度,学者对提高期刊编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审读工作质量、编辑加工质量两个方面。
1.提高审读工作质量
审读工作是对作品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提出评价的过程,对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提高出版物质量方面起着直接作用。《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0)》提出“学术期刊质量建设不仅是促进学术交流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获取科学知识的需要”,期刊“有责任出版可靠的知识”。因此,审读工作应坚守把握期刊导向的作用。
相关法规、规范是做好审读工作的基本依据。郭晓刚、许昌淦提出“对于审读者或被审读的期刊,首先的要求是有针对性。所以,审读期刊以分类进行为佳。”同时认为“提供给审读者的材料应以国家标准为主。最好减少某些尚有争议的观点、看法、判据等。对于已从国家法定标准改为国家参考标准的文件,应收回作为判据的说法。”(从审读活动看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与要务.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9)
徐红星也认为“审读员需要依据期刊出版管理相关法规和学术期刊编校规范、标准等对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以及全面质量进行检查,逐字逐句地对封面、扉页、目录、正文文字乃至所有图片、标点符号、正斜体、大小写等进行全面的审核,对自己拿不准的一些东西要不厌其烦地多方查考,与权威的工具书或其他资料进行比照、甄别。”(浅谈学术期刊编校质量审读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6)
关于审读质量提高策略的侧重点。刘钢提出“对审读加工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是铁路类甚至其他科技期刊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并提出“稿件审读质量控制侧重的是科技期刊主题方向。”(从审读加工实践看科技期刊质量控制.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11)
德力夏提·艾力在丰富的审读工作经验基础上提出:“审读工作应加强审读队伍建设,保障出版工作的顺利开展”(把握导向 提高质量 打造精品——自治区新闻出版审读室2011年工作思路.新疆新闻出版,2011.1)的观点。
2.加强编辑规范化
随着期刊出版、检索及其影响力的国际化和网络化发展,期刊规范化逐渐成为期刊出版的硬指标,也成为编辑加工工作的重点。本年度学者关于编辑规范化的研究集中于内容规范化和编排规范化两个主要方面,其中内容规范化包括对文章英文摘要规范化和参考文献规范化的探讨。
(1)内容规范化。学者关于期刊内容规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两个方面。
英文摘要规范化。随着期刊对外交流和期刊检索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英文摘要的作用与日俱增。霍永丰,杨颖等针对中文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提高对英文摘要的重视程度;提高医学编辑的专业英文水平;加强对作者的指导;重视英文摘要的审校”的策略。(霍永丰,杨颖,石朝云,宋国营,游苏宁,中文医学期刊应重视英文摘要的撰写.编辑学报,2011.4)
彭桃英,许宇鹏则系统的提出“一是建立期刊英文摘要监管和培训制度。二是提高期刊论文作者的英文水平。三是提高英文摘要编辑的水平。”(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质量控制探讨.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的建议。
规范化。由参考文献统计得到的影响因子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筛选核心期刊依据指标之一,因此,参考文献规范化也是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参考文献,刘向红提出“一是完善和强制执行国家标准。二是准确把握注释和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三是加强学术监督和改善期刊评价。四是提高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学术期刊注释和参考文献规范研究.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4)
郑月荣、李俊丹通过对工作中各种经验的总结,建议“略去专著中的析出文献题名等;省略每年1卷的期刊的卷号;规范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标题;规范文后参考文献转页的著录方式;略去文后参考文献中的网上电子公告类文献。”(对学术期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几点新建议.编辑之友,2011.6)
(2)编排规范化。随着期刊中各种编排不统一、不规范、自成体系等状况频频发生,其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妨害著作权的保护,不适应网络信息化要求,更不便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与国际接轨等。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指导下,对期刊的编排工作进行统一和规范势在必行。
户晓艳提出“提高学报的排版质量,从排版本身而言,在格式上要求标准化、规范化;从排版的深度上,要熟练掌握编排专业技术;从排版的广度上,要培养排版人员的综合素质。”(关于提高学报排版质量的思考.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杨大威认为“学术期刊编排工作的规范化,对新老编辑都是一项新的工作,所以各地的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以及期刊学术团体,应重视对各期刊的编辑人员进行必要培训。”(对社科期刊编排规范化的思考.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0)
郭青、李小萍、梁秋野针对医学论文中的统计分析表提出“表格编排还应符合科学、明确、简洁、直观的原则。”(医学期刊表格设计编排原则及常见问题.编辑学报,2011.4)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