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价值追求
——兼论凸显人文关怀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2-01-22张永奇

关键词:受教育者关怀维度

张永奇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价值追求
——兼论凸显人文关怀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

张永奇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之路的必然要求,凸显人文关怀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区别。准确把握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才能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坚持把人文关怀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末,在当前改革进入利益深度调整期的情况下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人文”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英译为Humanism,意指从人自身的角度来思考人及人存在的意义。当前,“人文”一词被赋予新的内涵,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人文”与“自然”对比,有人伦的意思;与“神理”对比,有精神教化的意思;与“野蛮”和“质朴”对比,有文雅和文明的意思;与“文功”和“武略”对比,有文治教化的意思[1]。总之,“人文”特指在人类社会化进程中,凝练而成的先进价值规范,它反映了人的理想、信念、德行和价值追求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人文关怀主要反映的是以人为本,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在公平和正义的环境中让人更有尊严地生活,进而致力于整个社会和谐的理念。中国传统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和阶级利益的工具,以麻痹人民大众为目的,在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上都缺乏人文关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严格的等级区别,把受教育者置于绝对的对立面使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的基础,《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知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则被作为接受教育的客体和知识的“容器”,从而使“学生对老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动态”[2],受教育者的思维受到某种既定的钳制,个人主体性难以伸张。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是一种“无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人的空场”,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自诞生以来,人文关怀就内在地包含其中,这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之路中表现的十分突出。从毛泽东提出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办法解决的命题到胡锦涛在党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科学认识,人文关怀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不断加强,并且认识上不断深化,人文关怀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类型相区别的重要标识,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深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必须认识到如果仅把人文关怀当作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一阶段的工作手段和方法,就不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就会贬低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只有把人文关怀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和科学化之路中去理解和把握,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才能理解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在规定

肯定人本身的价值与尊严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特征,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提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在此,已经包含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赞扬,人文关怀的意识深入其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把人文关怀维度作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特质和实践要求,深刻的体现了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和固有意涵。

在毛泽东的视野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人民大众之间虽然视域不同,但不存在根本的对立,一方从某个立足点看到的情形和预设的目标不应成为彼此交流的障碍,而应该成为不断产生新理解,进一步沟通的精神源泉,当双方形成共同的价值时,新的意义就会产生,在对话和沟通中,人的精神世界得以丰富和提升,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他反对把人民群众仅仅当作教育的对象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客体,人为的制造两者之间的鸿沟。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他说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中已经包涵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所强调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性的影子,尤其是在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时,他认为只有采取讨论、说理的方法,才能发展正确的意见,克服错误的思想,才能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毛泽东始终强调要把人当作最宝贵的财富,认为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追求团结人、关心人的目标。在论及如何做好犯错误同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毛泽东勉励:“我们说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认识自己犯的错误,并且能改正,这就很好,就是很好的同志”[4]。在谈到想政治教育方法时,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5]为了使人们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民主方法,毛泽东把它具体化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这个公式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一脉相承,共同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特质。在毛泽东思想中,充满着对人民大众的尊重和热爱,他把是否尊重人民大众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形成之初就凸显了人文关怀的维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传承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传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把凸显人文关怀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密切结合起来,尊重人、相信人、解放人成为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色。邓小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6]365他一再强调只有尊重和相信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对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流行的不良思潮,要充分调查研究后,恰当的进行周到细致、充满人性的说服教育,避免采用粗糙、武断的做法。

邓小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打破教育的等级关系,反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单向灌输和粗暴教训方式。他指出面对思想问题时要研究清楚,绝不能以偏概全,以势压人;对有错误的同志要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给他们进行合情合理、澄清事实的机会,对他们诚恳的自我批评要给予积极支持。在邓小平看来,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尊重人的基础上坚持说服教育法,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接受或改变某种思想观点、品德规范,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他认为这种方法很好地杜绝了“过去那种简单片面、粗暴过火的所谓批判,以及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处理方法”[7]。他多次重申“三不主义”,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民主的实施创造条件。

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情,邓小平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承认并尊重个体的差异,通过先进思想的导向性,提升和开发不同层次人们思想的巨大潜力和潜能,尽可能使每个人按自身的不同层次和起点都能经过努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6]106,应避免用固定模式,单一方法和固化内容实行一刀切的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在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和活动中体现和确证的。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讲民主的论述,传承发展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涵,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广泛的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注入了无穷的活力,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开拓创新

随着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改革开放中积累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明确提出了重视人的因素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使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江泽民从人发展的高度出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价值和对人漠视的现象,江泽民指出“越是经济建设和日常事务繁忙的时候,越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越要关心政治,关心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绝不能见物不见人”[8]25。为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人的生活相分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和感染力,江泽民指出要把人文关怀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关心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发展的契合点。他强调必须深入了解人们的思想和心理,采取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要善于疏导,注意发扬民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分层次地针对不同特点,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同行为规范的培养结合起来[8]64。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有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如果人要成为人自身,他就需要一个积极的被实现的世界。如果人的世界已经没落,如果人的思想濒于死亡,那么,只要人不能主动的发现这个世界中适合于他的思想观念,人就始终遮蔽着人自身。”[9]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者都是活生生的人,只有教育者认识并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注重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吸引受教育者主动参与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转化为其内在的驱动力,才能在和谐而愉悦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目的,而不能把受教育者视为对立面,看成消极被动的对象,实行单向灌输,强制压服。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10]江泽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的实践中生成、显现和融入人文关怀,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中人文关怀维度的进一步拓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发扬完善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关怀人、发展人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维度更为清晰和完善。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强调“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民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1]8。

胡锦涛始终把人文关怀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他说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好事,就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进一步论述了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服务人民的导向,服务人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12]。以人为本体现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人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它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进一步发扬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维度,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他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11]15。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之路中,胡锦涛明确的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的要求,这体现了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定和一贯立场。这一论述不仅适用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需要,而且对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引领意义。正如候惠勤所说胡锦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创新不但满足了当下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还具有超前性,满足了更加深刻丰富的未来实践的需要[13]。

相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重物轻人的物的取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人的取向,虽然在各个时期表述不同,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离开过人文关怀这一重要维度。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怀人、引导人、发展人的过程充分确证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在规定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彰显了对人的整体精神世界的建构和主体精神的观照。现代西方哲学提出的主体间性理论把教育过程看成作为主体的、完整的人共同从事意义、精神方面的重构并达成相互间的积极影响和理解的过程。主体间性理论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否定,而是强调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共同主动的参与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文关怀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之路的全过程,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和理念,体现了对受教育者主体性高度尊重的教育伦理观,体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主体间性理论的要求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维度交相互映,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经验证明,一旦远离人的需要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就寸步难行,相反,尊重人的尺度,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发挥巨大潜力,党的各项事业就会取得长足进步。“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14]。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个体交往实践才呈现为自主交往形式,即自由,马克思这一深刻的论断无疑揭示了人文关怀是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做保障的,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凸显人文关怀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条件。坚持把人文关怀维度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之路中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基本要求,在当前改革进入利益深度调整期的情况下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比其它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

[1] 毛琪,李思聪.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黑龙江教育,2008(4):17.

[2]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94.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4]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9-410.

[5]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2.

[6]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8] 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9] 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68.

[10] 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N].中国青年报,2000-06-29.

[1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求是,2007(21).

[12] 胡锦涛.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12-08(001).

[13]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61.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4.

G641

A

1009-105X(2012)02-0077-03

2012-01-11

张永奇(1982-),男,哲学硕士,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关怀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