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期刊编辑的和谐素质培养
2012-01-22祝贞学
祝贞学
论期刊编辑的和谐素质培养
祝贞学
目前,不少同仁对和谐期刊社或编辑部的构建进行了探讨,认为和谐编辑部包括编辑与作者、读者、审者的外部和谐以及编辑部的管理、制度、关系等方面的内部和谐的统一。笔者认为,期刊编辑自身和谐素质的提高同样需要重视。“和”具有和谐、协调、平衡、秩序、协同、和合的意思。“和”的思想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具有相通性。因此,笔者认为和谐就是一种关系的平衡,只要对立面双方的力量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就是和谐的、协调的、有序的。对期刊编辑而言,要达到编辑主体的和谐需要从思想、精神、心理、知识和身体等五个方面加以提升,以满足从事编辑工作的要求,使对立面双方处于平衡状态。
一、思想的和谐
只有编辑的思想素质满足从事编辑工作的要求,达到平衡即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才能创造出满足读者、社会需求的精神产品。编辑如果不具备较高的思想境界,文章中隐藏的政治性问题就很难及时发现,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很难洁身自好,而导致有悖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学术产品流入社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有损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期刊编辑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和职业情操。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预见性,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好文稿的政治思想关。
2.注重法律及时政学习
熟悉相关法律、规范,关注国家时事、政治。编辑在工作中要注意对相关法规的学习,加深了解,这样才能少犯错误,降低不合规范的文稿流入社会的概率。编辑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承担着社会导向的责任,因此编辑应该与时俱进,关注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并据此调整期刊的办刊方向,为国家建设服务。笔者认为,如果时间允许,编辑最好每天抽半小时观看新闻联播,及时了解相关时事。
3.注重优良传统文化的学习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编辑要提高修养亦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况且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本来就是编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总之,编辑通过学习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作者、读者服务。
二、精神的和谐
精神的和谐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动力。编辑基于作者的原创而后进行的编辑、加工、整理等一系列创造性劳动都离不开和谐的精神状态,任何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下降等状态,都可能会给最终出来的学术产品造成瑕疵、甚至错误。只有编辑的精神状态达到工作的要求,即拥有和谐的精神,工作才会有动力和激情。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从控制自己的情绪做起
要明确哪些因素是导致情绪波动较大的原因,找到根源后要有意地避开这些导致精神状态差的干扰因素。编辑在工作中与人产生分歧是正常的,此时要做的是多沟通、多讨论,学会理解、尊重、宽容人,切不可争吵。卡耐基有一句名言“当你和一个人争吵的时候,不管结果你是赢了还输了,你都已经输了。”
2.多参加各种有益的休闲活动
编辑部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各种娱乐形式的竞赛既可以缓解精神的疲劳,又可以促进编辑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的养成。另外,编辑还可以利用周末多陪陪家人,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既可以缓解紧张的工作情绪,又有助于个人家庭氛围的和谐养成。
3.就是要与人加强沟通
编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应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聆听别人的困惑和烦恼、并对其进行安慰和开导的过程,也是对自己情绪的一种调节和释放的过程。而向别人倾诉自己的不快同样可以使不良情绪得到释放和宣泄,使心情恢复平静、精神重回正规。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不仅是工作的需要,而且可以感染编辑部的其他同志,促使整个编辑部处于一种健康向上的发展状态,为和谐编辑部的构建提供动力。
三、心理的和谐
心理的和谐是做好编辑工作的保障。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期刊编辑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以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最为显著,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编辑个体的因素。随着我国期刊社会化改革不断推进,传播媒介种类迅速增加,信息传播速度增快使传统的纸质传播媒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术期刊的外部竞争日益激烈,期刊编辑明显地感受到了生存压力。从个体角度来讲,编辑工作具有较强的时限性、严谨性、精确性以及繁杂性,面对紧迫的时间要求以及繁杂的任务,编辑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编辑作为社会人的压力无法避免,而心理是否健康、和谐,关键在于编辑个体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期刊编辑要保持心理的和谐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
1.保持精神的和谐
心理和精神的和谐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保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健康心理状态的保持。一般来说,具有乐观积极向上态度的编辑在压力面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他们往往采取主动认知和主动行动的方式来应对压力;而悲观主义者则大多采用回避模式来应对压力。面对同样的压力,不同个体的感受也不同,悲观者常感到承受的压力更多、更大且不易消除压力感,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只要我们以乐观向上的态度迎接编辑工作的挑战,就一定能调节好个人的心理,适应新的形势需求。
2.自我调节,不断学习
“心病还需心药医”,自我适应、自我调节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期刊编辑要保证自我调节的效果还需努力学习相关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问题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的方法等。这样,编辑个体一旦有出现心理问题的征兆,就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自我调节,做到防患于未然。
3.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氛围
编辑在做好自身心理调节的同时,还需要一个宽松和谐、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因此,相关领导应尽量为员工提供方便,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氛围,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团体的关怀和他人的帮助支持可以使之恢复信心。因此,在编辑的心理调适的过程中,团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知识的和谐
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编辑的知识结构必须做到“专”与“博”、“独”与“全”的统一,即达到知识与要求的平衡。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周期加快,知识量激增,各门学科不仅专门化程度日益提高,而且相互交叉和渗透,出现了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编辑必须善于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并具备相当的职业敏感性。因此,当好“杂家”是编辑的必修课。
1.具有扎实的编辑出版专业知识
编辑要做好本职工作,掌握编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前提。前馈、选题、组稿、审读、整理加工、设计发稿、校对、付型付印、评价刊物和反馈等十项编辑基本能力是编辑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懂得出版业务知识和有关的标准、规范,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文稿中的错误或疏漏之处,并做出恰当的修正,使其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
2.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尽管编辑不必是业内的专家,但对其所负责栏目的相关学科知识一定要有所了解,并注意跟踪,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稿件做出选择。由于现代学科门类的高度分化和高度融合,即便是某专业期刊也会涉及跨学科、跨领域的文章内容,因此,编辑一定要充分调动自身的信息敏感性和促成信息转化的自觉性,积极通过专家咨询、网络查新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把握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学术动态,对信息的有效性及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将有效信息为己所用。
3.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印刷出版行业已由单一的纸本印刷版走向电子光盘版、网络版和纸本印刷版并存的时代。因此,期刊编辑需与时俱进学习相关知识,实现编辑加工自动化。另外,编辑还要学会充分利用文献检索工具对稿件进行查重、查缺,提高工作效率。
五、身体的和谐
这是做好编辑工作的根本。做好任何工作都必须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保障,编辑工作尤其如此。编辑工作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更重要的是注意力需要长时间保持集中,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体魄,即使其他方面都处于和谐状态,也无法胜任工作。因此编辑在紧张工作的同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保证充足的休息,坚持适量的运动,注意均衡的营养,力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