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与飞行前睡眠准备
2012-01-22胡朝晖赵德军孙艳新
胡朝晖 赵德军 孙艳新
(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125105)
失眠与飞行前睡眠准备
胡朝晖 赵德军 孙艳新
(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125105)
失眠;睡眠准备;飞行
飞行工作是十分复杂的高负荷的脑力及体力劳动,对飞行员的脑力工作能力要求较高。充足的睡眠是保证飞行员正常飞行的必要条件,适宜睡眠时间及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促进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美国陆军生物学部的研究表明,每晚睡眠少于7 h即可导致脑力工作效能下降,其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警戒性降低,记忆能力下降,持续注意力、注意力分配和转移能力下降,反应速度、思维能力均下降[1]。我军现行的航空卫生工作规则规定,飞行员飞行前必须要有足够的睡眠。另外,夜航、长时间跨时差飞行、紧急任务作息时间改变,导致睡眠时间不能保证时,将使正常生理节律紊乱,生物钟的节律与外界环境周期性变化同步受到破坏,即所谓的“去同步”,身体就会感到不适,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同样会对飞行员心理产生不利影响,无论是心理运动能力、注意搜寻能力和警觉性,还是反应速度、运算能力都趋于下降。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原发性失眠被认为是由于心理应激、行为适应不良以及条件性唤醒引起的心理障碍,失眠症患者主观感受到睡眠被干扰[2]。王真真等[3]睡眠质量调查160例飞行员中29例有过失眠(18.13%)。这就迫切要求医师提高失眠的诊疗水平,做好飞行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1 失眠病因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频醒、早醒不能再睡或醒后不解乏。白天功能减退是失眠的必备条件,一些人每天睡眠不足5 h,但白天功能正常,无内科疾病或精神障碍,不能称为失眠;另一些人睡眠减少不多,但白天疲劳、精神迟钝、激惹、动力减退和操作能力下降,称为失眠。临床常见的失眠形式有:①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 min;②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④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 h;⑤日间残留效应(diurnal residual effects),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从病程上可分为慢性失眠和短期失眠。短期失眠由一些临时因素引起,但一旦失眠连续超过三周,我们叫做慢性失眠。
导致失眠的相关因素繁多,根据国内外学者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总结出:失眠症一方面与患者自身的易感素质包括个性、性别、年龄和遗传因素等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外界的特定条件如睡眠环境、睡眠习惯、生活习惯、躯体疾病因素、精神因素和躯体疾病等有关。遗传因素中母亲是最容易将失眠遗传给子代的亲属[1]。失眠的诱发因素有意外事件干扰、身体不适等,心理因素常因为期待心理,认为第2天有重大事情发生,压力太大,思想太兴奋,造成难以入睡。王真真等[3]经飞行员睡眠质量调查分析认为,年龄在30~40岁的飞行员睡眠问题较3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飞行员更为严重,与该年龄段飞行员家庭中对老人的赡养、子女的教育,以及婚姻、感情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多重压力有关。
睡眠不是觉醒的简单终结,而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主动的、节律性的过程,这一节律是独立于自然界的昼夜交替而自我维持的,其中被认为参与睡眠机制的特殊神经结构包括视交叉上核、丘脑、下丘脑、脑干中缝核、孤束核、网状结构、大脑皮质等[4]。目前认为,睡眠与觉醒是中枢神经系统主动活动的结果,通过生物钟周期性的开启通向睡眠诱导区(中缝核、孤束核)和觉醒诱导区(如蓝斑头部),使上行抑制系统或激活系统利用特殊的神经递质对大脑皮层产生抑制或易化,从而产生睡眠或觉醒。目前国内外对睡眠相关的递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学者认为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活动异常与失眠程度有密切关系[5]。
2 失眠的治疗
失眠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在战时极度情绪紧张和正常生理节律紊乱条件下,为使飞行员保证适当睡眠,减轻疲劳,提高战斗力,可根据不同特点(入睡困难、早醒等)短期、低剂量使用有关药物,如英美空军飞行人员使用替马西泮20 mg。平时使用应注意次日的后遗效应,原则上用药后应停飞24 h以上。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历经了早期安眠药、苯二氮类药物、新型非苯二氮类药、其他类型安眠药物、中草药类安眠药物以及正在研发的新型药物等,其中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被美国FAA允许用于飞行员。外军普遍使用褪黑素调整生物节律,应用超短效类催眠药(扎来普隆)诱导短睡眠,对执行长途跨时区飞行、空中加油等任务的飞行人员服用莫达非尼提高中枢觉醒度、降低疲劳感等。非药物治疗不会产生药物治疗所引发的认知功能损害、药物残留效应及潜在成瘾性等不良反应,患者也易于接受。失眠症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针灸推拿治疗、光疗法、音乐治疗等。由于飞行员职业的特殊性,非药物治疗更适用于该人群。
失眠症的心理治疗主要指认知行为治疗,包括认知疗法、睡眠刺激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矛盾意象疗法等。认知行为疗法主要通过引导患者对失眠原因以及可能后果的看法有一个正确性较高的评估,改变以往不良的认知过程和睡眠习惯,并缓解心理压力,最终达到睡眠模式的有效改变,认知疗法一般与其他治疗方法合并使用,效果更佳。矛盾意象疗法要求患者尽可能的保持清醒,不要去试图入睡,只是想象要保持清醒状态,以消除患者对不能入睡的恐惧。刺激控制疗法的目的就是帮助患者重新建立上床与睡眠的关系来纠正入睡困难。是治疗失眠的方法中研究最多、最有效的方法,优于其他的认知行为疗法。其操作要点为:消除干扰,卧室仅用来睡觉,只有在出现睡意时才上床,如果15~20 min不能入睡的话就离开卧室,每天同一时间起床,不论前一晚状况如何。目的是重塑生物节律,因为起床时间对生物钟很重要。限制疗法通常适用于睡眠较浅的患者,运用该方法时,首先让患者评估自己的睡眠时间,获取每位睡眠的平均时间并将自己在床上的时间限制在这个数值之内,慎用于患有癫痫、双向障碍、异态睡眠(如睡行症)的患者。放松疗法能缓解焦虑,降低生理和心理唤醒水平,帮助入睡。该疗法主要的放松技术有:催眠、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腹式呼吸训练、冥想、生物反馈法、呼吸训练、想象训练、瑜伽等。
针灸推拿治疗是临床使用较为普遍的非药物疗法,无副作用,便于临床操作,在临床中较受患者欢迎。但从目前的临床研究看,设计方案多为临床疗效观察,对其治疗机制的深层次研究较少。
光疗法(light therapy)是利用阳光或人工光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激光)防治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的方法。光疗法有助于人体正常睡眠节律的形成,调节丘脑的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失眠患者的睡眠-觉醒周期,从而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主要用于睡眠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患者。
音乐治疗指运用音乐活动的各种形式,包括听、唱、演奏、律动等各种手段,使人消除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睡眠质量。
鉴于飞行员睡眠障碍问题突出,建议飞行员疗养期间采用综合的干预手段,对有睡眠障碍和睡眠障碍倾向的飞行员,进行调查及专科治疗。
3 飞行前睡眠准备
3.1 注意细节 晚间避免物质刺激,晚餐不要过饱,睡前不吸烟、不喝酒、不锻炼身体,睡前4 h不喝咖啡、饮料;睡前不要思考问题,不要去想一些难办的事情,不要阅读或观看过于精彩、令人兴奋的小说、电影、电视。睡眠前安排热水浴和热水泡脚,可达到快速入睡、减轻疲劳的效果。枕头、床的大小及软硬度、房间温度湿度对睡眠质量都有影响,需要加以重视。睡觉前应打开窗户10~20 min,使室内进入新鲜空气并可提高湿度使室内较为凉爽,然后关窗睡觉,有利于入睡和防止感冒。
3.2 合理作息制度 飞行前午睡不宜过长,以免晚上难以入睡,影响第2天飞行。飞行前下午组织体育活动,促进晚上睡眠。对于长途奔袭飞行、下半夜航行,飞行前在保障充分睡眠的情况下,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对跨时差飞行如向东飞行应将睡眠和起床时间提前,如向西飞行应推迟睡眠时间。安排3次傍晚、下半夜低照度体能球类训练,每次间隔3 d,以提高觉醒水平最低时间段的兴奋性及利用视网膜周边视觉观察目标的能力。同时保障飞行员休息时间无环境噪音、人际交往等干扰。夜航后延长第2天午休时间。午睡很关键,但时间不要超过1 h,午睡是深度睡眠,是人体力恢复最好的阶段。
飞行后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作为积极休息,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和消除疲劳。飞行前夜,飞行人员应在集体宿舍就寝,日间和夜间飞行的人员应分开居住,避免相互干扰。
3.3 航医加强巡视 督促按时熄灯,不要讲话,有打鼾影响别人休息者调整房间,对打鼾者给予关注。飞行前有不适于飞行者暂时停飞。部分飞行员可以提前几天应用维生素B1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利于睡眠。航医对飞行员近日心理状况有所了解,保证思想稳定,飞行前询问睡眠质量及观察精神状态,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病史者重点观察,严格把好放飞关。
3.4 保证战时飞行员良好的休息与睡眠 战时难以保证正常的休息,航空军医要根据当时的任务情况,向领导提出合理安排飞行人员作息的建议,保证飞行人员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对有失眠主诉而暂免飞行人员,可以酌情给予安眠药物,以保证其睡眠质量。
[1]DauvilliersY,Morin C,Cervena K,etal.Family studies in insomnia[J].J Psychosom Res,2005,58(3):271-278.
[2]李训军.过度觉醒与失眠[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10(4):419-422.
[3]王真真,胡玲,夏欣,等.飞行员睡眠质量调查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6):46-47.
[4]祝玲.失眠症的神经递质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4):421-423.
[5]李绍旦,杨明会,王振福,等.亚健康失眠人群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4-26.
1005-619X(2012)09-0846-03
20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