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铃脱落的规律、原因与防治途径
2012-01-22李云柱冉德才
史 勇,李云柱,冉德才
(1.肥城市种子公司,山东 肥城 271600;2.肥城市安庄镇农委 )
棉花蕾铃脱落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大田蕾铃脱落为60%~70%,特殊情况下可达90%以上,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因此,了解蕾铃脱落的规律及原因,研究增蕾保铃和减少脱落的途径,对提高棉花产量、改善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蕾铃脱落的生物学规律
1.1 落蕾与落铃的比重
一般条件下,落铃率高于落蕾率,幼铃最易脱落。
播种较晚、前期受旱、缺肥、密度较大、蕾期虫害严重的棉田,落蕾高于落铃。
1.2 蕾铃脱落的日龄
蕾脱落的日龄幅度较大,但以现蕾后10~20天内脱落较多,20天以上的蕾很少脱落。棉铃脱落的日龄幅度较小,脱落的铃基本上都是开花后2~8天的幼铃,尤其是开花后3~6天脱落最多,8天以上的大铃脱落较少。
1.3 蕾铃脱落的部位
因蕾铃着生的部位和时间不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养分供应有差别,因而蕾铃脱落的情况不同。一般情况下,靠近主茎的果节脱落少,外围圆锥体脱落多;下部果枝脱落少,上部果枝脱落多。在高肥水条件下,如盛蕾、初花期棉田管理不当,棉株旺长,棉田过早荫蔽,则中、下部脱落严重;若棉株发育早,前期着铃多,中期干旱或肥料不足,则中、上部脱落重;如伏季连续阴雨,光照差,则中部铃脱落重。
1.4 蕾铃脱落的时期
一般栽培条件下,棉株蕾铃在初花期以前脱落很少,开花以后逐渐增多,到盛花期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减少。
2 蕾铃脱落的原因
一是由于田间操作造成的直接机械损伤和某些害虫直接咬断铃柄所致;二是由于内部生理失调诱发铃柄基部形成离层导致的生理脱落。后者是正常年份引起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
2.1 影响生理脱落的环境因素
2.1.1 光照:光照不足会影响棉株碳水化合物的制造,蕾花期营养生产过旺或密度过大的棉田,7~8月份多遇阴雨天气,因棉株下部的叶片受光量弱,从而引起棉株中、下部蕾铃的大量脱落。
2.1.2 温度:温度是棉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高温使棉株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受阻,呼吸作用增强,影响有机养分的制造和积累;提高叶片蒸腾强度,致使棉株体内水分亏缺;温度高于35℃,约有1/3花粉不发芽,并且降低花粉的生活力,影响子房胚珠受精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增加蕾铃脱落。
2.1.3 水分:土壤水分过多或不足,影响棉株的正常代谢,增加棉铃脱落。另外,降雨过多,土壤含水过大,影响根系正常的呼吸作用,都会增加脱落率。
2.1.4 肥料:棉田瘠薄,施肥不足,棉株生长瘦弱,根系发育不良,制造有机物质有限,脱落增加;但施肥过多或施用不当,营养生长过旺,棉株代谢失调,也会导致蕾铃脱落加重。
2.2 有机营养与蕾铃脱落
营养物质供需失调是蕾铃脱落的根本原因。研究表明,花蕾数目一定时,叶片数目愈多,叶面积愈大,蕾铃脱落率愈低,叶数、叶面积与花蕾数目的比例愈大,蕾铃脱落愈少。棉花生殖器官之间对有机营养的竞争,则表现为成铃>大蕾>花>小蕾。
2.3 没有受精或受精不良
未受精或受精不良的幼铃基本上都要脱落,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ⅠAA,对有机营养的竞争能力弱。开花当天下雨,使花粉发胀破裂,高温或低温都会导致受精不良。此外,花前二三周高温也会使花粉败育,导致受精不良。
2.4 病虫为害
病虫为害造成的脱落绝大部分是引起离层形成而导致的生理脱落,一般病虫害引起的蕾铃脱落约占10% ~25%。
2.5 激素作用
蕾铃脱落的主要生理原因表现为生殖器官中激素的作用,植株体内的各种激素的平衡及相互作用影响,控制着蕾铃脱落。由于激素不平衡,植株体内的激素类物质含量发生变化,会使激素之间失去或打破平衡状态,就会引起蕾铃脱落。
3 保蕾保铃,减少脱落的主要途径
3.1 改善肥水供应条件
对瘠薄棉田、肥水供应不足棉田,每亩追施尿素10~15 kg,防止早衰。土壤干旱时可先施肥后浇水。为了防止棉花贪青晚熟,可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进行叶面喷肥,补充营养,用磷酸二氢钾、硼砂、白糖混合液喷雾,7~10天喷一次,连喷二三次,可减少蕾铃脱落。
3.2 协调棉株营养生产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对高肥水棉田,从现蕾期开始用助壮素调节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达到适时封垄,即上封下不封,中间一条缝,三桃比例达到1∶6∶3~1∶7∶2的高产要求。
3.3 合理密植
通过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及时整枝、打杈,减少荫蔽,改善田间光照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减少脱落。
3.4 利用品种的遗传特性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光和性能高、结铃性强、脱落少的品种种植,有利于降低蕾铃脱落率,提高产量。
3.5 加强病虫的综合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方针,掌握病虫发生规律。防治棉铃虫要防在产卵高峰期、幼虫期,可用20%灭多威1 000倍液或40%久效磷1 000倍液防治;也可40%久效磷1 000倍液加2.5%二氯氢菊酯1 500倍液防治。喷药时间应在上午9时以前、下午5时以后,喷细喷匀。伏蚜可用40%久效磷防治。防治病害要抓住关键,在病发初期防治,尽量减少因病虫引起的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