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品种管理工作之浅见
2012-01-22沙晓丽白晓平
沙晓丽,吕 瑞,白晓平
(忻州市农业种子管理站,山西忻州 034000)
当前,种子产业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其标志之一,就是品种选育者增多,育种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应用的品种不断增加。这一方面加快了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推动了农业生产向优质高产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给品种管理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切实搞好新形势下的品种管理工作。
1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品种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品种是科技的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谁掌握了优势农作物品种,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农业要发展,种子是基础,品种是关键。优良品种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优良品种是品种选育者智慧的结晶,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优良品种是种子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市场竞争的卖点所在。同时,优良品种也是农民群众选购的热点,是实现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措施。所以说,加强品种管理是新时期种子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切实保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权益的需要,是促进粮食安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2 种子市场品种多乱杂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种子市场化深入发展,种子经营主体增加,活跃了种子市场,但随之带来品种多乱杂的问题。据调查,一个县级种子市场经营的玉米品种就达上百个之多。市场上品种多乱杂主要表现为:
一是品种命名不规范。在市场检查中,经常遇到“一品多名”问题,有的经营单位按品种审定前名称印制包装袋,有的经营单位采用亲本编号唬弄种子使用者,导致品种名称千奇百怪,影响使用者正确选种。
二是“新品种套老号”或“一号多用”。有的经营单位为了逃避市场检查,在自己尚未审定的品种上套老品种审定号;有的经营单位为了迎合市场,将自有的老品种换个畅销品种名称;有的经营单位直接把一个品种冠上不同的名称,在不同地区销售……这不仅增加了生产上使用品种的风险,而且严重侵犯了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未审定先推广,越区种植。有的经营单位为了追求更大利润,在品种未完成审定程序时就投入市场;有的经营单位把在一个生态区审定的品种,拿到另一个生态区销售,扰乱了正常的种子市场秩序。
针对这些问题,一定要加强品种管理工作,把好品种审定命名关;对于乱用品种名称的要坚决予以打击,给予重罚;对于越区推广种植的要严肃查处,必要时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3 解决好区试点过于集中的问题
当前,在农业生产上有些新品种与大面积推广使用的品种相比并无特别明显的差别,无论是综合表现还是单一因子,都没有什么新突破。之所以如此,当然存在育种水平等问题,但与区试点过于集中,参加试验通过审定的品种缺少代表性有很大关系。不少地方把区试点集中在很少的几个地方,虽然便于试验管理工作,但存在为试验而试验,没有生态代表性的问题。比如,某地农业生产上不种植谷子,但为了集中搞试验,就把谷子试验安排在这个地方,这样通过试验出来的品种非常不适应谷子生产区域的条件,即便是审定了也在生产上推不开。因此,在选建区试点时一定要把生态代表性放在第一位,尽量选择在农作物主栽区,气候及生产条件有代表性的地方建立区试点,这样试验出来的品种才能经行起农业生产的检验。
4 加强区试管理,提高试验质量
在新形势下,参试品种逐渐增多,试验类型趋于复杂,区试点自身效益较低,给区试管理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如何加强区试管理,不断提高试验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
一是要保持区试点的稳定性。把区试点尽可能选建在综合区试站或种子企业承包的试验园区、各级原(良)种场。同时,要保证区试人员的稳定性,尽量在试验过程中不随意变换工作,使其能够连续稳定地搞好试验。
二是要解决区试点的具体问题。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支持,提高省区试点的补助标准,缩小与国家区试点的差距,以经济手段保障区试点的稳定性,并调动承试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区试人员素质。实践证明,加强技术培训是搞好区试工作的重要环节。区试培训要有针对性,重点要对观察记载项目不全、标准不统一进行培训。要变室内培训为实地培训,解决学习者在室内缺少感性认识的问题。要变播前培训为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培训,使培训工作灵活多样,并能对症下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是要建立健全区试管理体系。在新形势下,区试管理体系在县一级种子站不够健全,在一些县甚至连本辖区的区试点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更谈不上日常管理工作。一定要在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中切实解决县级种子站管理职能差的问题,把区试管理体系从省到县有效地衔接起来。
5 严格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程序
近年来,国家和省两级每年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与2000年前相比成倍增长,并有逐年增多之势,但真正在生产上推得开、站得住脚的不多。这当然与育种水平没有重大突破有一定关系,但很大程度上也与审定标准不高有关。因此,国家和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相关规定,根据各地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及时调整主要农作物审定标准。
一是提高审定门槛。转基因品种必须通过安全评价,才能参试审定;对于存在主要病害风险的品种要采取一票否决;对于产量指标要适当提高,这样才能使审定通过的品种与大面积推广使用品种相比确实在产量、品质、抗性上或其它方面有较大进步,较大提高,体现良种优势,让品种使用者满意。
二是适时调整、确定不同生态区的试验对照品种。当前,有些试验区组几乎所有参试品种都增产,这与对照品种标准过低有很大关系。要及时调整对照品种,必要时要增加最新审定品种为第二参照。
三是坚持育、试、审分离,确保品种试验审定公正公平。对所有作物参试品种实行统一代码编号,推行育试分离。加强品种审定前田间考察工作,考察人员不但要有审定委员、专家,还要有种子管理者和经营单位代表参加,使田间考察更加公开公正。建立品种审定专家库,品种审定委员会应由种子管理、品种选育、品种试验、品质鉴定、植物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召开品种审定会时随机在专家库抽取专家参会。
6 加强退出品种的市场管理
目前,针对一些品种推广时间较长,出现弱点较多的问题,国家和省里相应制定了品种退出制度,并已公布了两三批退出品种名单,但在市场检查中仍然发现一部分退出品种在流通。有的是将退出品种换个品种名进行销售,有的是将退出品种在偏远地方进行隐蔽销售,有的是用新审定号装老品种进行销售。这里面也确实存在有些退出品种农民群众还喜欢种植的问题,例如油葵G101,推广时间长达10多年,已列入退出品种名单,但农民群众仍有种植需求。所以,在确定退出品种时要广泛征求品种选育者、使用者、经营者意见,不要根据推广年限“一刀切”,该保留的品种还要保留一定时间。但对于退出品种的市场管理一定要严肃认真对待,不能仅限于口头责令其改正,要像查处假劣种子一样,一经发现就要严肃处理,直至吊销其经营许可证,从根本上杜绝退出品种销售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