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口腔科规范化护理模式的探讨

2012-01-22李红梅宫琦玮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口腔科器械

李红梅 宫琦玮

“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是现代护理模式的核心,把患者的权益放在第一位,积极主动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向患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患者需要为目的[1]。

老年口腔科就诊的患者年龄大、病种复杂、治疗操作时间长、复诊次数多。治疗操作均在患者口腔中进行,患者口腔中的唾液、血液、病菌等直接污染医护的手及器械,医护人员的手及诊疗器械成为传染的主要媒介[2]。为了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建立适应医院整体发展需求的门诊流量和服务模式,我们开展了规范化护理措施并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包括分诊、治疗及治疗结束,是护理人员细心、精心、用心的表现,反映了一种高质量的护理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1年2月-2011年10月本院老年口腔科门诊患者3278例,纳入标准:其中男性2802例,女性476例,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75.2±10.3)岁;疾病类型:牙体牙髓治疗患者1562例,义齿修复患者1184例,门诊外科手术患者532例。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1年10月本院老年口腔科在护理管理、护理配合、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等方面的资料,并总结规范化护理要点。

1.2.2 护理配合方法 采用“四手操作法”,指在口腔治疗全过程中患者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生和护士保持坐位,注意力集中在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操作治疗上,医护双手同时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器械、材料和其他用物[3]。

2.结果

327 8 例患者治疗术程顺利,治疗术中无并发症发生。义齿修复1184例患者义齿佩戴舒适,牙槽骨修整术23例无感染,种植牙手术115例无感染,囊肿切除术12例无感染,拔牙术382例,感染5例,感染率为1.3%。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3278份,回收3257份,满意率99.35%。说明规范化护理的实施提高了医疗及护理质量,减少了感染,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3.护理措施

3.1 规范门诊护理岗位职责 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备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4],根据各护理岗位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和职能,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①分诊护士:负责初诊患者分诊;复诊患者预约;电话回访。②临床配合护士:负责临床配合护理;护理单元物品管理;护理单元感染管理。③消毒护士:负责器械回收及消毒;消毒器械发放;感染检测监督。不同岗位的护士各司其职,责任明确,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自律性。

3.2 规范物品管理 围绕以人为中心,从物入手的原则,对诊室存放的物品、药品定点、定量分类放置,贴注标示签;统一各护理单元的物品摆放,根据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专人负责,定时清点、检查、补充,达到物归原位快速取放,避免了乱翻乱放的坏习惯,保证了诊室整洁有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防止交叉感染的细化管理 口腔器械和医护人员的手随时可被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唾液、血液污染,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所以每个护理单元的感染控制尤为重要。①所有医护人员手能触摸的位置贴一次性避污膜。②对每位患者都要更换头套、灯把手套。③牙椅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④口腔综合治疗台定期管路消毒。⑤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分开放置,探针、镊子、针头、刀片等锐器放于锐器回收盒,空针放于塑料回收盒。⑥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治疗每位患者前后都要洗手、带手套及防护面罩。

3.4 分诊时护理 分诊护士以微笑的面容主动向患者问好,热情回答问题,亲自将患者送到治疗椅位,这样减轻了患者的陌生感、紧张感又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为候诊患者备有茶水、报刊、专科宣传资料,减少了患者候诊中的焦虑,普及了口腔保健知识。

3.5 治疗时护理

3.5.1 物品准备要注意细节 在患者面前安装防护措施,拆开高压灭菌塑封包装安装手机,更换一次性口杯、一次性吸唾管,打开新的治疗盘并将探针顶端的小塑料帽摘下,这样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就不需要再去摘取,同时也消除患者对器械消毒的疑虑。对复诊患者,护士要仔细查看病历,了解病情准备相应物品,将治疗所需的器械、材料、仪器一次准备齐全,避免治疗过程中再去拿取,否则既耽误治疗时间又有交叉感染的隐患。

3.5.2 人性化服务理念贯穿始终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是当代护理模式的核心,如何尊重患者,用护理手段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是我们护理人员所应该思考的。由于老年患者感觉迟钝,反应慢,如果体位太低容易引起呛咳,所以椅位调节不宜过低,调节椅位时,应先告知患者,避免因椅位的突然升降使患者产生紧张情绪。对老年驼背患者或有颈椎病的患者颈部垫一小软枕,对腰椎有病的患者腰部垫一靠垫,满足患者舒适要求。对头发长的女性患者为其提供无菌手术帽,避免头发飘散受到污染,对口唇干裂的患者,将医用凡士林软膏涂抹口唇减轻患者因干裂引起的疼痛。

3.5.3 器械传递要正确及时 在器械传递时,要求护士传递时间准确,位置恰当,方向角度正确,传递区域在患者胸前,靠近患者口唇贴近医生,避免医生到护士手里够取器械,尽量用左手传递,右手传递的缺点是传递区易在患者脸部,带来不安全的隐患,器械工作尖的朝向与牙位方向一致,这样医生接过器械不需再调整便于操作。在器械交换过程中,护士应注意握持器械的部位和手法,保证无污染无碰创,对锐利器械传递要格外小心。比如根管治疗时,扩锉针凌乱地放在治疗盘中很容易扎伤医生的手,如果将各型号扩锉针叉在无菌棉纱球上,护士手拿棉纱球处递给医生,既避免了污染又避免了扎伤。

3.5.4 材料的摆放和传递要求 护士根据治疗需要拿取适量的材料,最好一次完成,一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二是防止污染的器械将材料再次污染,否则,一定要将器械翻转过来用清洁的一端再去拿取,或者换用新的清洁器械。材料摆放要整齐有序,便于医生取拿,材料传递也要注意与牙位的方向,如上牙根充时,用止血钳夹住纸尖和牙胶朝上传递给医生,医生接住后直接将其放入根管,不用再变换方向,印模材料传递时托盘也要与牙位一致。

3.5.5 治疗视野要保持清晰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器械材料传递正确及时外,保持医生治疗视野清晰也很重要。比如治疗右上后牙时,医生右手拿涡轮机左手拿反光口镜,但患者的颊黏膜影响了医生视线,这时护士用右手拿口镜协助医生将患者口角拉开,左手用吸唾器吸去口内水和碎屑。吸引器不仅可以吸唾,还可以用来牵拉、推开口内软组织,起到保护黏膜,确保口腔内的操作空间、提供最佳的治疗视野,如治疗右下后牙时,用吸引器保护患者的舌黏膜,治疗左下后牙时,用吸引器保护患者颊黏膜。

3.6 治疗结束时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行动不灵便,治疗结束后,护士要协助患者漱口,漱口时一手扶住患者肩膀稍加用力以辅助其漱口,另一只手扶住前巾,这样避免了漱口水将前巾弄湿。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填写预约单并记录下联系电话。用75%的酒精纱布擦拭牙椅,用清水清洁痰盂,用吸唾器吸一杯清水,防止管路阻塞,保持管路通畅。所用器械分类回收,对一些容易折断的器械,比如根管预备时用的镍钛锉,每使用一套,护士都应详细记录下使用的根数和次数,这样减少了镍钛锉在根管内的折断率。

4.讨论

在传统的口腔治疗中,由于医护比例失调,护理岗位责任安排不合理,器械物品摆放不规范,护士只能被动地执行医嘱,治疗期间忙于穿梭各椅位之间,不能系统地了解治疗全过程。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需要等待患者漱口、吐口水,等待护士提供器械、调拌材料浪费了治疗时间,同时由于不停地换用器械拿取物品而分散精力,既影响了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又带来了交叉感染的隐患。有研究表明,在医源性感染中,经手引起的直接和间接感染占首位,手的微生物污染相当严重[5]。规范化护理可以使口腔消毒隔离得到充分落实,护士合理收集、放置及器械的准确传递,杜绝了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也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另外,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护士及时吸唾、传递器械、材料,这样既能使治疗的牙齿充分隔湿,减少唾液的污染,也大大提高了治疗术的成功率。

规范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将细化护理贯穿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克服了传统护理模式带来的盲目性和工作的随意性,防止了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使护理工作变被动依从为主动配合,增加了护士的技术含量,提高了护士的自身价值,发挥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6]。规范化护理使患者也得到了良好的服务,提高了就诊满意度。国内统计资料[7]表明,80%医患纠纷并非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造成,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就诊满意度,是医院管理走向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规范化护理极大方便了患者,利于对患者身心护理,是整体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1]唐媛,李建华,黄志平.试论良好医患关系与医院权益的维护[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7):114-116

[2]刘利,施金玲.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48

[3]欧尧.口腔科助理手册[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18-19

[4]黄娇,张维燕,李文强.护士分层管理及大包干责任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11,10(8):56

[5]路海云,陈庆琼.四手操作技术对预防口腔科交叉感染的作用[J].天津护理杂志,2006,14(2):87-88

[6]朱瑞珠.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现状[J].广西医学杂志,2008,30(4):529-530

[7]宋建华.综合性医院搞好口腔科门诊护理工作的探讨[J].南方护理杂志,1996,5(3):38-39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口腔科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门诊口腔科消毒效果与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下江西省口腔科专业住院医师KAP调查研究
研究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
护理专案在降低口腔科诊疗器械损坏率中的应用效果
折痕
健身器械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