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编辑的文化责任

2012-01-21

中州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题材影视革命

李 瑞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100034)

一、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发展概况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的一个影视创作类别。所谓“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是指史诗般再现发生在我党、我军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或重现担任过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党、政、军领导人的生平业绩,且都必须以真实姓名来表现的作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编创工作不仅政治上、艺术上要求严格,而且往往涉及面宽广,工程量浩大。正是鉴于影视作品的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性,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定,从1987年开始,凡以反映我党我军历史上重大事件,描写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党、政、军领导人及其家属生平业绩,以历史正剧形式表现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电影、电视剧,均属于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以此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剧本、完成片必须经省委宣传部、省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省广播电视局初审后,报全国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审批。

20 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大决战》、《开国大典》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通过再现大型的战争场面及史实背景,唤起民众共同的历史记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黄河绝恋》、《红色恋人》为代表的主旋律影片将个人情感等具备普世价值的原素融入到革命题材当中,渲染了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做出了明显的叙事调整,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共鸣,同时也开拓了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表现方式。

2011 年上映的影片《建党伟业》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作品,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影片以恢弘的场面、紧凑的叙事节奏史诗般再现了众多历史人物。该片摆脱了传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亦抛弃了以往影视作品对于领袖人物“高大全”形象的露骨式颂扬,而是以回归的方式,从人性化的角度,在宏大历史的细节处做文章、找戏份,在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高度对峙的今天,摸索出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一条康庄大道。影片《建党伟业》的编剧之一董哲不仅是青年剧作家的新锐代表,而且还被导演黄建新赞为“可以说出近代史上每天发生了什么”的“中共党史发烧友”。该片的成功,有赖于编剧对历史横断面的精到把握、对剧情提纲挈领式的编排以及对历史细节的艺术化加工处理。

二、编辑工作贯穿影视作品的创作始末

编辑工作贯穿于影视作品的创作始末,无论是前期编剧对剧情的艺术化编排,还是后期剪辑对影像素材的技术化处理和镜头组接、意义合成等工作,都凝结了影视工作者的智慧,在此,我们姑且以“影视编辑”一词概括前期的编剧与后期的剪辑工作。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概念并非两个工作环节的简单叠加与捆绑,而是“大编辑”范畴中“神形兼备”的实质性编辑工作。

(一)前期编剧

著名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曾说:“导演是等米下锅的人,编剧就是种地产米的农夫,也是影视创作中的核心力量。”显然,他是将编剧视为影视作品的原创著作者来看待的。但我们不妨把编剧视为编辑者:编剧不论是从历史资料还是现实生活中撷取素材,不论是首创性地创作影视剧本还是将传统的神话故事、历史记载、杂著文本、文学作品、戏剧等作品改编再创为影视剧本,其实质都是在吸纳新内容、缔构新媒介的同时完成文化传播、历史传承的使命。

我国著作权法赋予了改编者和编导者应有的著作权与编辑作品权。无论是编剧自发地进行剧本创作还是根据已有的作品进行改编,都需要对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场景调配进行合理的编排,既可以说是用影像化思维进行的一场文字底本创作,也可以说是对既有文本的一次影像化书写。特别是对于那些基于原有文字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应该说是在原作编辑成果基础上的再次编排创新的作品,是双重创作主体和双重编辑主体互动碰撞而缔构的新型媒体。经过了这双重的文化增殖和把关加工,影视作品被反复地灌注进新的编创意图,迸发出极其强大的传播生命力。

(二)后期剪辑

电影在诞生初期,多数是用于现实生活的忠实记录或舞台剧的简单摄录,一个场面一般用一个固定的全景镜头拍摄一切,没有分镜头,也并不经过镜头剪辑,最多把各个场面的镜头机械地粘接起来,根本称不上艺术。后来电影创作人员经过不断探索,发明了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摆脱了原先单一视点、单一空间和单一时间的局限。蒙太奇(montage)一词来自法语,原义是指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中就有了“组接”、“构成”之意,有点儿类似于传统出版业中“组稿编辑”的角色,即将看似关联不大的事物放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出乎意料的意义和效果。

蒙太奇既是影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是影视作品的基本结构手段和镜头组合技巧。单个镜头往往不能独立用于叙事或表意,意义的产生要通过由几个镜头组接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镜头排列的顺序对意义表达有很大影响,两个以上镜头连接后形成的意义要超过基本意义之和。著名电影理论家库里肖夫认为,内容产生于各个镜头的组合及剪辑,中性的镜头只有在蒙太奇中才能获得含义。

蒙太奇除了指基本意义上的镜头之间或镜头段落之间的组接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即影像化、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在影视制作后期,将拍摄下来的镜头素材经过筛选后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意图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而在这个依循影像化的思维方式进行镜头剪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内容的优选和编排位置的定夺,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未来影视作品的整体艺术表达效果。剪辑工作与编辑工作在艺术性和思维方式上有着实质性的相通之处,至于其技术性层面的不同,一则体现在所面对的媒介素材,二则体现在编辑工具(软件)的差异。

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编辑的文化责任

2010 年3 月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电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出《加快推动我国电影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批示。批示中指出:“努力培养一支优秀的编导和经营人才队伍,一支既熟悉电影艺术又懂得现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快实现我国由电影生产大国向电影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这段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影视产业所面临的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将人才队伍的培养问题提到了空前瞩目的高度上。鉴于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特殊性,笔者总结出以下两点当前影视编辑工作者应有的文化担当。

(一)国家形象的构建意识

目前,塑造“高大全”的国家形象既不符合艺术创作的审美规律,也不符合市场和受众的实际需要。影视语言文化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以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迅速达到超越国籍和种族的传播效果,有效地降低文化折扣,实现跨文化传播。我国电影面临着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同样面对的也是国际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国内观众日益高涨的文化消费意识,这就要求影视编创者在政策尺度与市场需要之间谋求一个平衡点,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开拓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模式,塑造独特的、正面的国家形象。

在进行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过程中,笔者建议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改编原则。所谓“大事不虚”指的是重大基本事实、人物要有历史依据,不至于闹出常识性的笑话或是在观众中造成不良的影响。“小事不拘”指的是具体故事情节可以戏剧化,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吸引观众的眼球。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对社会民众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一本枯燥无味的历史教科书,它更容易在社会上掀起一种思潮,提供一个普遍讨论的平台。要想展现出历史的血肉,就必须要有大量历史细节的复原,而这种对于历史细节的填充或是复原又必然使得虚构想象和文艺加工处理在所难免。

(二)集体记忆的构建意识

在这个媒介高度发达的社会,共同的文化基因可以塑造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历史在被载入史册的同时,也被打上了鲜明的主观意愿的烙印。毕竟历史是由个体的人完成记载的,记录者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史实决定着他采取什么样的视角和叙述方式,而选择记录此而不是记录彼更是由个人的价值判断来完成的。尤其是对于影视改编作品中的军事战争题材和古装历史题材来说,其改编者也参与了历史书写的一部分,他们是以影像的形式为后世人还原历史。在社会节奏日渐加快的今天,无暇埋首故纸堆的人们对历史知识的获取,恐怕将更多地倚重于“影像快餐”,由此可见,强化影视编辑工作者的集体记忆构建意识,对于保证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史料价值有重要意义。

关于历史剧的改编创作,历史学家吴晗在《谈历史剧》中主张:“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和物都要有根据。”他指出:“人物、事实都是虚构的,绝不能算历史剧。人物确有其人,但是事实没有或不可能发生的,也不能算历史剧。”“历史剧作家在不违反时代真实性的原则下,不去写这个时代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写的是这个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完全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这个原则下,剧作家有充分的虚构的自由,创作故事,加以渲染、夸张、突出、集中,使之达到艺术上完整的要求。”

[1]李瑞.“互文性”视阈下的当代影视改编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张静.2008编剧维权大会召开,80位编剧发出“怒吼”[N].西安晚报,2008-02-26.

[3]张晓菲.影视编辑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4]赵广林.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J].艺术广角,2003(4).

[5]王子今.虚构的合理性:历史学家茶座·第二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题材影视革命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中国的出行革命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影视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