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绿色GDP对推动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2012-01-21孔颖
孔 颖
(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郑州450044)
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实施,我国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河南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材料基地,县域GDP约占全省GDP的70%左右,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但是,一些县域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时忽视了自然环境保护问题,过度开采资源,环境污染严重,给县域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河南在发展县域经济时,适度引入绿色GDP考量办法,从制度和根本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避免生态损失,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河南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中原经济崛起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1.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1 县域经济的涵义
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城镇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基石,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系统。它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几乎包括了主要的国民经济部门和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系统的基础性经济单元。
1.2 县域经济的特征
1.2.1 地域性。县域是特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划分非常明确。它的范围相对固定和独立,具有一定的决策与调控权限。县域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社会再生产过程都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县域经济管理权限也局限在这个范围内。
1.2.2 基础性。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和基本支柱,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总量指标都要在县域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决定了全国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1.2.3 层次性。县域经济可划分为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和村级经济三个层次,包含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
1.2.4 纽带性。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关键层次,具有承上启下、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对上,县域是微观经济层次,接受中央、省、市的调控;对下,县域调控所辖的经济区域和经济单位。
1.3 河南县域经济总体指标
据河南省第三次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统计指标显示,河南县域2009年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0.6%,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7%,其总值比2002年增长了99.1%;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5427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52.9%,占县域GDP总量的51.1%,比2002年提高了12.5%,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3%;粮食产量连续两年超过1000亿斤大关,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21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在中西部地区首先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达到户户通电,解决了777.9万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县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支出超过8亿元,分别达到了2002年的2.9倍和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2元,比2002年增加1637元,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8%下降到38%。
2.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指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同时,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也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特别是在2008年10月12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包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基于以上国家发展目标,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引入绿色GDP,才能避免重蹈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格局。但是,目前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2.1 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退化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土地、水、绿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使用不当,河南大部分县域范围内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人均绿地面积出现急剧下降趋势,甚至造成匮乏,使得县域经济中最基础的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剧了农村贫困,影响到农业这项基础民生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观念落后
河南是农业大省,大部分县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自然经济观念影响,尤其是小农意识、小生产观念浓厚,缺乏成本观念和集约化生产理念,致使自组织发展现象严重,造成重复生产,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这就造成引入绿色GDP观念具有相当难度。
2.3 管理不善
各县(市)政府盲目崇拜传统GDP,政绩观念急功近利,追求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出现无序建设、重复投资、混乱竞争局面,甚至出现地方保护主义。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激化社会矛盾,而且破坏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造成难以弥补的发展隐患。
2.4 人口素质较低
河南人口众多,既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三P”(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问题较为集中。一些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甚至是相对贫困,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较低。这些弱势群体在面临温饱问题时,自然无暇顾及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问题。
3.引入绿色GDP对推动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绿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国家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其基本公式为:
绿色GDP=GDP总量-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损害预防支出-环境资源恢复支出
由此,可以推出县域经济发展绿色GDP核算公式为:
县域绿色GDP=县域GDP总量-县域主要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
说明:县域主要资源耗减成本是指县域行政范围内所拥有的、在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的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包括县域当年的环境污染成本、预防支出以及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的损失。
引入绿色GDP理念,对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有利于县域环境的保护改善
近几年来,由于片面地追求 GDP的发展,河南部分地区出现了环境和生态保护为经济建设“让路”的现象,造成环境持续恶化。黄河流域污染就是由于沿黄河而建的小型加工企业无节制排污而造成的。这些小型加工企业绝大部分都存在于县域当中。目前,已有部分县域如淅川县、栾川县等,在经济发展中引入绿色GDP理念,如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遏制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发展,极大地保护和改善了环境,推动了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3.2 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河南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74%,但是却生产出占全国10%的粮食,养活了全国7.5%的人口;河南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虽然位居全国前10位,但是优势矿产资源后备严重不足,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已消耗67.1%,天然气已消耗53.4%,煤炭资源储量仅能满足10至15年的需求。河南面临资源约束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一些靠矿产资源带动经济的县域在面临资源枯竭的形势下,亟待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问题。耕地和矿产资源大部分都存在于县域范围内,引入绿色GDP理念,加强其核算,有助于遏制资源急剧匮乏的趋势,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
3.3 有利于推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客观上鼓励了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河南省目前的情况看,资源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最大的硬约束。“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草)而畋(打猎)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这种“竭泽焚薮”式的发展已经难以为继。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应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注重绿色GDP理念,采用绿色 GDP核算,才能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县域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
3.4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仍为政府主导型,各级党委、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入绿色GDP理念,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党政官员的政绩观,彻底改变过去只重经济规模扩张、忽略环境效益的政绩评价方法。同时,这种做法还可以发挥激励作用,让政府官员去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把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沿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
3.5 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要提高人口素质。通过对农村地区的扫盲教育和科普教育,重点推进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工作,重视县域经济人力资源的市场建设。通过以上措施,加强县域人口素质,绿色GDP理念才能深入人心,县域经济发展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闫恩虎.构建县域经济科学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探论[J].区域经济,2007(6).
[2]黄力之.从GDP崇拜到“以人为本”:扶持弱势群体型塑新幸福观[J].探索与争鸣,2006(3).
[3]张仁寿,魏伟新.绿色GDP核算与科学政绩观[J].广东科技,2008(1).
[4]邱琼.绿色 GDP核算研究综述[J].中国统计,2006(9).
[5]梅义.树立科学政绩观 推进绿色GDP核算[J].市场周刊,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