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述评

2012-01-21杨天平,刘刚

关键词:国际化发展教育

历史学家哈罗德·珀金教授在研究大学发展史后指出: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大学千百年来的荣辱兴衰,来说明它是怎样从中世纪的宗教和世俗的知识团体演变成近日在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为方向的技术型后工业社会中起关键作用的机构的话,那就是: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1]。换言之,高等教育近千年发展轨迹就是逐渐由边缘走向中心的历史。21世纪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经济的兴起,高等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被推到了一个更加显要的位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作为在全球发挥重要影响的经济组织,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各国有着深刻影响,它所出版的《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也极具研究价值。对该研究报告进行解读和分析,可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主要内容

(一)人口

人口统计学是人口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之一涉及人口的数量及其构成变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如对学生、教师和毕业生数量以及师生比、毕业生人口比重等的影响。在广泛收集各国及地区人口统计数据及总结分析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第一卷)对成员国至203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预测。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合组织国家的高等教育规模就不断扩大,这种增长趋势一直持续至今。这些国家1995年的高等教育净入学率约为37%,这一比例2008年增至57%[2]。随着中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2006年,在25-34岁的人群组中, 18个成员国的高中完成率超过了80%(最高达到97%)[2]。OECD多数成员国的国情不同,但都面临着共同的人口问题,如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移民和少数族裔人口日渐增多等。日本和韩国的生育率下降问题更为明显,1970年以来,日本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下降,2004年仅为1.29%;韩国更甚,2005年人口出生率降至1.08%,这使得它们不得不因招生不足而缩减高等教育规模,裁撤、合并高等院校。美国的情况颇为复杂,自1980年起,人口一直在增长,但白人生育率低,其他人种增长很快,1980至2006年,其高等教育入学率以51%[3]的速率猛增,其中少数族裔学生增加近350万,增长率为175%[4]。

《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第一卷)预测和判断:未来社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会不断增多,而且这种趋势显然来自于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充,只有极少数国家会出现高等教育萎缩现象;学生群体中女性将占多数;学生群体趋于多样化,留学生、非全日制学生和年龄较大的学生都会增多;高等教育的社会基础需要继续拓宽,但由此引发的对不同群体教育机会的影响尚不确定;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并日益受到重视;移民和少数族裔的学生人口日趋增多,将会成为一些国家高校的重要生源来源。因此,与入学、公平相关的政策将会发生改变。

另一方面,教师的职业发展将以国际化为导向,更具流动性,但是仍要与国家的实际需要保持一致;为适应多变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教师的教学应该更加多样化、专业化;教师职业会逐渐摆脱传统的自我调整的内部发展观念,根据新的时代要求采取新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抱有积极的乐观的预期;女大学毕业生将占多数,她们遭遇的工作歧视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然存在;许多国家有一半或将近一半的适龄人口都将成为大学生;OECD成员国与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大学毕业生数量(绝对数)上的差距在缩小;人口变动趋势对高等教育支出占国家GDP比例的影响甚微;由于一些社会边缘群体被排除在高等教育之外,因此整个社会面临的挑战会更多。

(二)全球化

《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第二卷)分析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现状,预测了从现在到2030年之间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全球化带来日益加速的知识流动、人才与资金的跨国合作与竞争。这些变化将对高等教育产生哪些机会与挑战?国家及高等教育机构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并从中受益?第二卷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综合性与结构化的视角。该报告探讨了高等教育领域学生、教师和机构流动性方面的交叉议题,以及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管理机制的问题,内容涵盖了大部分经合组织国家以及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最新情况。该报告将中国与印度喻为“醒来的巨人”,特别介绍了两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欧洲博洛尼亚教育改革进程进行了反思。

第二卷共计11章,依次阐述高等教育全球化新概况、跨境高等教育、大学排名及教师的流动、学术研究的变化趋势及前景、中印高等教育系统、博洛尼亚进程下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财政状况及投资方案、高等教育的质量认证等[4]。

二、《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价值取向

作为政府间合作的国际性组织,经合组织十分注重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强调从全球普遍关注的领域和问题入手,进行调查研究,运用国际比较的方法分析和预测世界的社会及经济发展总趋势,寻求共同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前,经合组织不仅在其成员国内,而且积极推动与非成员国合作,对影响人类的全球性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中国已成为经合组织在很多研究领域里的重要合作伙伴。《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全四卷)分别讨论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包括人口、全球化、技术和管理,作为OECD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发布的重要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前瞻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一)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生命力。问题特别明确、突出,而且直面现实是该报告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报告所讨论的问题都是最为重要的热点或难点问题,是在一定时期内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前瞻性的问题。与一般意义上的个案研究不同,它所关切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普遍性。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恢弘的视野,从而对问题做出比较恰当的判断和评价,而不是简单地采取一种同化的方式去描述和呈现问题,也没有简单地将现实问题装入某个理论的框架来进行描述和分析,而是比较客观地以一种顺应的态度和方式给人们呈现出现实问题。这使得读者在对问题的认识上更有真实感。

2) CTV与FPSO外输软管连接。启动FPSO软管收放滚筒,由FPSO艉部服务吊机协助,将外输软管放到辅助拖船上,拖船将软管拖到CTV中部,CTV吊机将软管吊至CTV侧装载系统区,与接油管连接好。

(二)明确的政策导向

该报告研究的角度、研究的方法以及评价的标准等,都具有非常明确的政策导向,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研究。任何教育政策的制定都需要建立在对宏观世界的整体发展状况与趋势,对实际问题存在的现实基础与条件,对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和手段,以及所可能遇到的风险及结果的全面分析和把握上。由于经合组织是政策的提出者而不是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因此,经合组织更多的是对国际教育发展宏观状况的分析,是对一些在世界范围内有普遍意义的教育问题的认识和判断,是对人类教育发展前景有导向作用的方针和理念的阐述,是在不同背景下,如何实施这些方针和理念的建议。因此,该报告既有学术研究的规范性特点,又有方便决策者针对各自情况进行选择的不同政策建议,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三)实证的研究方法

《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第一卷、第二卷都是在广泛收集OECD各成员国人口统计数据及总结分析成员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基础上进行的趋势预测,每个专题都具有详实的资料和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比较系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报告中所包含的大量材料与数据,实际上也为我们的其他研究提供了许多十分重要和有价值的借鉴和依据。当然,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数据具有相当强的本土特色,它们反映的往往是OECD某些成员国或地区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情况。因此,在引用和借鉴这些材料和数据时,也应该考虑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四)综合的研究观点

这份报告中不少观点是来自于各个不同的领域,包括政府官员、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社会经济界人士,以及教育科学的研究人员,具有比较广泛的综合性。它既反映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也是对这些不同观点的整合和加工。通过各种不同声音和观点的碰撞,使得研究往往能够产生和形成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五)专门化的理论思考

尽管这份报告非常突出和强调现实性和操作性,注重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由此似乎给人们一种缺乏理论深度,或理论性不强的印象。当然,按传统的理论标准来评价这份报告,它的确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和不足,也确实显得缺乏理论性。但是,它恰恰以其特有的方式和风格,创造和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研究的方式和形态。而且,这种新的理论方式和形态与整个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基本特点也不谙而合。知识社会的一种特点就是过去传统的联系正在被打破,原有的各种分类和界限正在面临挑战和重新建构。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所谓的传统意义上理论与应用的划分和界限。该报告所体现的理论研究方式和形态,就在于它是从领域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问题,是在一定领域平台上描述和综合问题,形成一定的系统性,由此构成一个比较专门化的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具有与传统理论同样的价值。

经合组织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分析并不能为我们提供解决教育自身问题的具体药方,却为我们提供了对相关问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众多案例,以及世界范围内为解决相关问题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经合组织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并不能代替我们自身的选择与决策,却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视野和思路,更全面地认识问题,更准确地作出判断。中国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已有30年,加入WTO后中国将以更积极、更主动、更全面的方式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转型,已引起世人关注,与经合组织的联系将会不断加强。《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全四卷)将作为窗口,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了解经合组织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最新政策和研究成果的信息。

三、《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正借助科技和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崛起,其高等教育的地位也日趋提高。中国已经意识到了高等教育之于经济腾飞的重要性。如要在全球知识体系中富有竞争力,大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06年,中国高校学生注册人数从500万增长到2500万[5]。2008年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学生人数达到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中国在稳定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应努力寻求应对适龄人口变化、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挑战。

(一)积极应对适龄人口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过去十年来,世界总人口从大约59亿增加到67亿,年龄在10-20岁之间的人口超过15亿,是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的青少年一代。随着大量青少年中小学教育适龄人口的增长,过去十年来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一直在持续增长,不同的人口和制度因素以及明显的政策制定、国家发展愿望都引起了这种增长。OECD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各地大约有1.56亿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比2000年的0.983亿学生增加了53%,这期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呈上升趋势。以青年人为主的最快速增长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1999年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等教育规模达到了空前高值,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5%,“上大学”已非难事。但据人口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导致适龄高中生减少。我国的生育在1991年达到了高峰,此后全国新生婴儿规模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由此推断,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持续到2018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人口出生率的分析,2008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达到了最高峰,2009年以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逐年下降,到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减少30%左右。今后即使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不增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将会自然增长。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逐步下降,由此带来高校生源竞争日益加剧,甚至一部分高校面临破产。 201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锐减30万,这已经是自2009年以来,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三年下降,且创三年来的新低。考生生源持续减少,这将使中国大学的“生态圈”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重新洗牌。学生学费收入对我国高校的日常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旦生源不足,将直接冲击学校的日常运营,尤其是部分办学质量欠佳、就业前景不好的高校,将面临更大的压力。那些受到高考生源歧视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高职院校,最早受到冲击。生源递减的震荡波,会逐步波及到二本院校乃至一本院校。而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同样也面临着激烈的生源竞争。

“高校破产”并非老话题。近年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公办院校更多是依靠银行贷款及学生学费维系,而一旦生源减少,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学校就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难以为继,进而陷入办学困境甚至有倒闭的风险。生源就是核心,生源萎缩直接关系民办高校的“钱途”。没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就意味着投资不能回收,学校不能运转。日本等国家曾经面临类似的困境。有鉴于此,学校的管理者与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未雨绸缪,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和教训,尽快调整招生计划,明确办学方向与定位,凝练办学特色,以避免因为生源迅速下降、学校倒闭带来的社会动荡。鉴于此,建议政府制定出台高校退出机制。

(二)坚定不移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序言中写道:“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改革大调整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际化或者说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之一。全球化作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特征已经大大地影响到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学家菲利普·阿特巴赫认为全球化是指一个由更加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信息及通信技术、国际知识网络的出现、英语所起的作用以及学术机构控制之外的其他力量共同塑造的现实。而国际化则是指大学和政府为了应对全球化而制定的政策和各种项目的种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包括:人、项目和机构的流动,合作研究越来越重要,课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进,全球高等教育事业内部互联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和体制的国际化现象日益普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面向世界发展,步入国际化进程。学生和教师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是国际化潮流中最活跃的因素。据OECD相关数据统计,2007年有超过280万的国际学生,比2000年的180万增长了53%。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学生输出国,2008年,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大约有89.2万,不考虑入学人数的扩张,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有可能继续保持学生输出人数的榜首位置[6]。与此同时,2000年,中国开始实施国际化导向的教育政策,通过实施一揽子计划与设立优厚政策来吸引国际学生赴华学习。2009年,在中国大陆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突破23万人,同比增长6.57%,其中大约68%来自亚洲国家。基于知识的普遍性观点和追求真理的学术传统,高校学者的流动早已存在,政府一方面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来华任教、讲学,高等院校还与国外的一些高校之间互派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国际流动并不仅仅局限于人的流动,各种跨国项目名目繁多,如海外分校、合作办学、网络教育机构等。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可以看出,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面向世界才能获得发展,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只能导致落后;要走民族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找寻外国高等教育经验在中国的“生长点”,使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的营养和有机成分。但也要看到国际化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中国高层次人才大量流失,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在1978至2004年间,81.5万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但仅有19.8万回国。中国处于国际知识体系的边缘,少数发达国家集中掌握了世界的尖端科技,中国不得不在某些高科技领域依赖其他国家来获取最新科学发展信息。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要利用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部分重点学科,努力创办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从而带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信息技术,知识经济,不断增长的学生、教师、教育项目与提供者的流动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都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因此,国际化在未来将继续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就我国而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还比较低,还没有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育制度等方面提出国际化的一系列对策。因此,一方面,政府要积极“介入”并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自上而下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起到积极倡导、资助和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发挥高校自主权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院校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自主地开展国际交流,成为自下而上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力量。

(三)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过去十年来,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计划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普遍实施。下一个阶段的趋势是制订具有国际参考作用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换言之,不同国家的质量保证体系需要进一步相互认可和信任,以使各国的质量保证体系具有国际有效性。世界各地都已举行为解决这一挑战的区域会议和高峰会议。博洛尼亚进程正带领欧洲走向共同的基准和标准,并将使所有参与国颁发的文凭和证书具有可比性。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未来10年要着力解决的问题”。2011年,教育部部长明确表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高等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的科学发展之路,更加重视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体制机制的改革,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按照《规划纲要》的展望,我国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从规模来看我国属于高等教育大国,但就高等教育质量而言,与国际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受国家经济条件等限制,在师资、设备等方面投入还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我国在高等教育规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高等教育质量上还不尽如人意,尤其在原创性成果方面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尚有差距。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加快一流大学和重点大学建设步伐,培育一批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高等教育逐步走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与世界上一些高水平大学相比,我们还存在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我国是人口大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且高等教育的起步较晚,因此,无论在基础上,还是各种资源上,与世界一些高水平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二,拔尖创新人才严重不足。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我国的大学还需要不断努力、开拓创新,以培养出不同领域的拔尖人才。第三,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缺失,干扰高校自主办学的因素较多。第四,高等教育存在急功近利现象,造成学术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

因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要健全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建立高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加强国家对教育质量的监控。二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包括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及保证。三要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从政策上引导高等学校立足实际办出特色,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的科学发展之路,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四要完善对高校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潜心治学、安心育人的环境。五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六要加强大学的精英教育,优化组合教育资源,促进一流大学和国家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拔尖创新人才。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步入大众化继而走向普及化阶段的进程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高等教育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了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突出地位。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努力学习并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因此,深入探讨经合组织关于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规划,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思路以及各级各类高校发展规划的管理活动,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辉. 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M].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0.26.

[2] 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OECD Indicators [M]. Paris: OECD Press,2008.13,29.

[3] Vincent-Lancrin, Stéphan. What is the Impact of Demography o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A Forward-Looking Approach for OECD Countries [A]. In OECD, Higher Education to 2030(Vol.1): Demography[C].Paris: OECD Press,2008.41,16.

[4] OECD. Higher Education to 2030(Vol.2): Globalisation [M].Paris:OECD Press,2009.136.

[5] Agarwal, P. Indian Higher Education:Envisioning the Future[M].Paris:OECD Press,2009.235.

[6] Agarwal, P.India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Circulation: Status and Prospects[M].Paris:OECD Press,2008.83.

猜你喜欢

国际化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聚焦港口国际化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