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多维解读与现代建构
2012-01-21章毛平杨冬玲
章毛平,杨冬玲
(1.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生命的存在是思维和实践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人的一切就无从谈起。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存在体,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也是一种能够自觉超越生命有限性,利用自身的未特定化,不断追求价值、意义和自由的超越性存在。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来说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但漠视生命、虚度人生的现象也不鲜见。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需从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体认开始。
一、生命及生命价值的阐释
在世界万物中,生命是最丰富、最生动、最富有活力的。人们经常会问:生命是什么?怎样才能让生命自由充分的发展?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何在?虽然在不同学科话语体系中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但最有影响的主要是两类,即生物学解释和哲学解读。
从生物学角度看,“生命表现为无数种植物和动物的动态”[1]。《辞海》中对生命一词的解释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衍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2]恩格斯曾经为生命做出如下定义:“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成分的不断的自我更新。”[3]
从中国哲学的角度,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世界之大本大宗。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42章),庄子则更明确地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万物皆是宇宙间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儒家认为,“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以为性,同得天地之气以为形。”(《孟子集注·离娄下》)因此人的生命同天地万物是融为一体的。儒家生命哲学思想蕴含在“天人合一”、“知天乐命”、“克己复礼”、“仁义礼智信”等经典观点之中。儒家认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成人(仁)”、“立德”。
在西方哲学里,尼采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意志。狄尔泰断言,“生命”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力量,每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的内省才可以体验得到。在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眼里,生命冲动是一股持续不断的力,是一股不尽的生成之流,因为“生命冲动”(vital impulse)和“绵延”(duration),才有生命现象和生命的创造。现代西方生命哲学认同“生命是世界的绝对的,无限的本原,它跟物质和意识不同,是积极地、多样地、永恒地运动着的。生命不能借助于感觉或逻辑思维来认识,只能靠直觉和体验来把握”[4]。从众多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西方将生命体概括为以下基本特征:1.生命是不断运动的过程;2.生命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并和外界进行物质的、能量的交换;3.生命是由一些具有不同功能的结构组成的多层次系统;4.生命个体具有生长性、成熟性。
本文讨论的生命价值,首先需要将生命限定在“人的生命”这一范畴。人是有意识的,可以感知外在世界、改造外在世界。“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5]162人的生命有其特殊性,其生成性、超越性、合目的性、价值性等特征是生命本质呈现出来的外在规定性,是探究生命本质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说过,“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5]人的生命活动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以创造一个属于人的美好世界。这样一种对于美好世界的创造展现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把人的生命与非人的生命区别开来。
人类生命的高贵性在于它所创造的价值。对于个体来讲,生命是人生历程的物质基础;对于社会来讲,生命是社会生存、延续、发展的前提。生命的价值一方面表现为生命本体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表现为生命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理解价值、追求价值、实现价值的过程。个人把所拥有的信息、禀赋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从中获得相应的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成就个人事业。生命价值的研究是从价值的角度考察生命存在及发展对其他生命体的有效性。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出发,生命价值就是把实践活动作为中介,以生命的属性与促进个人、社会全面进步为尺度建立起来的主客体关系,或者说,生命价值是指生命个体在个人,社会、自然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生命价值可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部分,一般认为,生命价值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
总体来看,生命价值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生命客体的存在及其不断完善中,通过精神性活动或社会实践对生命主体(包括个体本身、他人、社会)的发展起到的积极效应;二是生命主体根据各自利益的满足程度对生命客体的评价。任何价值的创造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社会实践,生命价值也不例外。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作为客体的生命本体及全部生命活动对作为主体的生命自身和其他生命存在体产生的积极效应,即创造了生命价值。个体正当劳动成果和切身利益受到保护时,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越大,生命价值就越大;反之,生命价值就越小。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的多元解读
在科技日渐发达、物质不断丰富、价值观日益多元的现时代,却有不少大学生生命情感匮乏,精神无所寄托,时常怀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陷入了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中,甚至疏离自然、社会、他人,处于“精神空虚”或者“意义荒芜”的状态,或者丧失个性、甘于平庸,或者奔波于个人名利,沉迷于外在,使生命活动成为一种外求与对象化的活动。换句话说,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及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生也就没有了动力和方向,由此造成精神上的无着落感也就不难理解了。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Emil Frankl)认为,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是现代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生命意义的原因所在。他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发明了意义治疗法。弗兰克主张人拥有自由的意义意志,同时生活也是有意义的,这种生活的意义需要人自己去发现。他还认为发现生命意义有三种途径:“(1)创造、工作。(2)体认价值。(3)受苦。”[6]通过这三种途径创造的价值分别为:“创造性价值、经验性价值以及态度性价值”[7]。我们不妨借鉴弗兰克的学说,认真剖析大学生如何在实现这三种价值的过程中充分领悟生命的意义,从而使自己获得幸福感和自豪感,提升人生的境界。
(一)创造性价值
罗曼·罗兰说过:“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生命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创造活动。”工作是产生创造性价值的主要方式。个人对社会、他人的贡献可以通过创造性的行为得以充分展示,进而凸显个人的生命价值。这里所指的工作必须是积极的、主动的、富有责任感的。只有这样的工作,个人才能真正将智慧、精力、技能投入其中,创造财富,产生正价值。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工作只能适得其反。大学生仍处在求学阶段,并不能直接向社会提供多少物质或精神财富,但这并不代表大学生就不能产生创造性价值。其一,大学里都会有一些勤工助学岗位或者诸如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机会缓解个人经济压力,锻炼个人社交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服务过程中体验为他人带来便利的快乐,感悟自己劳动的意义和自我存在的价值。其二,实践是个人思想、观点外化为行为的唯一途径。大学生可以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所需,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力,通过社会实践产生的成就感来体验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发挥自我,哪怕是为社会进步做出很小的贡献,也可以显示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其三,学习也是一种主体建构和创造的过程,这种创造性体现在未来的实践中。学习可以丰富认知结构、提高思维水平、扩展想象力等,还可以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完善人格。通过学习,体验其中的乐趣、获得成功,同样能激发个人生命价值感。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产生创造性价值的最普遍、最佳的途径。
(二)经验性价值
经验性价值或体验性价值是个体通过感悟自己所见所闻来实现的。大学生正处于情感十分充沛的阶段,通过适当的引导,可以帮助他们在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活跃的人生感悟,进而提升自己的生命情感,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例如,通过志愿者活动体验那些丰富的、高尚的人类经验,有利于大学生发现并欣赏实践中的各种美,包括生活的美、自然的美、人际和谐的美、自我成长的美等等。在这些美的体验中,不仅领悟美的真谛,还能激发大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和激情,通过个人努力创造出同样的或相似的美的、有价值的事物。应当指出,在经验性价值实现过程中,“爱”起着关键性作用。爱包括对世界、事业、生活的热爱,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不论哪一种爱,只有对他人产生独特的心灵体验,才会丰富个人情感,自发地寻求或创造愉快的经验,在此过程中体验爱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爱是进入另一个人最深人格核心之内的唯一方法。”[6]一旦产生了爱的情感,个体对被爱者的体验将与其他人不同。达·芬奇也说过:“伟大的爱是伟大的认识之女儿。”[8]爱得越充沛,认识才会更深刻、更完整,因为爱了产生了包容和责任,个体才愿意深入到被爱者的内心,发现被爱者的特征和潜能,帮助被爱者充分认识自身潜能并转化为现实力量。这种挖掘潜能并使潜能得到发挥的过程,就是个体和被爱者个体生命能力在社会关系中释放、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毫无疑问,经验性价值对于大学生人生情感的丰富、思想境界的提升、生命价值的追求意义重大。
(三)态度性价值
态度性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生命最深刻的意义与最高的价值,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生活并不总是充满了愉悦的体验。在面对无法避免的苦难和挫折时,选择对待苦难和挫折的立场和态度往往决定了人生价值的走向。弗兰克认为,“对于人生的绝大多数时光而言,生命是平淡的,这种平淡往往掩盖了生命意义的真实显现。因此对于一个一帆风顺的人而言,只有当他面临死亡时,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领悟生命对自己的意义。所以启迪人的经验或令人发现生命的意义,常常是在生命受到威胁之时,或者是在经历极不平常的事件之时。”[9]很多人生意义不是在快乐中体会的,而是在痛苦中得到深刻感悟。虽然我们不追求痛苦,但痛苦可以使我们冷静,获得反思,从而使我们铭记于心并成为以后创造价值的源泉。有坚定的人生信仰和足够社会责任感的人,就能够坦然面对痛苦,勇敢承受痛苦,在内心深处把痛苦当作自我磨练的机会,并在认识和消减痛苦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逆转性,从而敬畏生命,珍惜时间,实现意义和价值。直面痛苦过后常常给个体带来一定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反过来会激发个体更加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实现人生最终追求。遗憾的是,在当代的一些大学生中,漠视生命、伤害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受挫能力差,当面对痛苦和挫折时,不知所措,怨天尤人,结果只会让他们陷入更深的无意义感、无价值感的泥潭。因此,现实的教育中亟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帮助他们找回失落的生活目标和价值,建立坚定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的现代建构
美国哲学家赫舍尔说过,生命是超越性存在,人生活在意义的世界中。对人而言,“意义”大于“存在”。只有发掘人生意义,创造出一定的价值,人才会有自豪感和幸福感。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有活力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科学地认知生命过程,感悟生命意义所在,理解生命衍生、蕴含的博大的社会内涵,才能真正有助于大学生信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解决生命意义的困惑,从而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价值。
(一)生命是生命价值的依托
生命本体自身的价值是其他一切价值的基础,离开自然性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5]519。赫舍尔也认为,人的生命是唯一被看来是最神圣的存在,是最有价值的存在。然而不幸的是,这些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生命意识淡薄,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缺乏全面的理解,消极地对待挫折,缺乏责任意识和感恩心,轻视生命甚至是伤害生命的行为频繁发生。自然生命是人之为人的前提和基础,漠视和否认这一点,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幻想中。人生的所有价值和意义是以热爱生命、保护生命为前提的,只有珍惜生命,才能在生命的历程中促进社会的进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生命的长度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但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实现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完美结合。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大学生更应该珍视生命,敬畏生命,感悟生命意义,充分利用宝贵光阴,不断完善自我,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追求更高的生命价值。
(二)信仰是生命价值的灵魂
坚定人生信仰可以使人明确生活的目标和意义,获得一种内在的坚定性,形成时时约束自己的道德律令。信仰是一种终极追求,它引导人追求完善的生命,激励人实现人生最高的意义和最重要的价值。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如何坚定自己的人生方向,选择正确的人生信仰,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体验生活的充实和意义,感受创造生命价值带来的快乐,是最迫切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信仰最初是宗教术语,通常用来表达宗教徒对他们所信奉对象的主观态度和状态。随着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学术界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语境下对信仰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一般认为,“信仰是人们对人生及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起源、性质、意义、归宿等的认定和确信,以此形成最高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并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用来指导和规范世俗社会中的行为。”[11]10需要让大学生明白的是,信仰作为人的精神动力,是生命的活水,是人类不断追求美好,不断自我超越的根源。信仰高悬于现实之上,是一种内在力量,它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推动着人们执着追求既定的人生目标,不断挖掘、转换自身潜能,实现生命发展的可能性,走向越来越高的境界。
(三)态度是生命价值的先决
态度是人们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外物产生的较为稳定的评价以及行为倾向。态度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当代大学生仍处在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期,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在价值判断上容易出现偏差。端正人生态度有利于大学生坚定信念、完善人格、提高生命质量,实现价值追求。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乾》)拥有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就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坦然面对挫折,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那些对他人、对生活没有热情,缺乏人生规划,只是屈服于物质享受,一味选择逃避困难的人,难得体会生命的激情和乐趣,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给予而感到快乐。态度的形成是和个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孟子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虽然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不一定需要经历苦难才能形成,但在挫折面前更能显示出一个人对待生活的心态。在困难面前,大学生只有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才会勇于克服困难,实现人生追求。
(四)责任是生命价值的尺度
生命的发展过程就是承担和履行各自责任的过程,是以责任感为精神支柱探索生命价值的过程。责任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应该承担的使命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在特定的生活中,任何人都有一定的责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11]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责任反映的就是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否具有责任感是能否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的前提。个人的生命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人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社会对个人生存、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两个方面。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则体现在是否将内在强烈的责任感外化为相应的行为,促进他人或社会的进步,这种转化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指标。生命的发展过程就是承担和履行各自责任的过程,是以责任感为精神支柱探索生命价值的过程。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是出于对社会和他人的高度责任感,那么这种行为必定是高尚的,也就是因为具有这种高度责任感的行为以及由此而对他人、集体、社会做出了贡献才显示出个人高贵的人格,人的生命价值才能得到升华,人生才会充实、完美。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更应该强化社会责任感,深刻认识自己的时代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承担振兴中华的重任,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过程中领略生命的价值所在,体验生命的美好。
(五)荣誉是生命价值的体现
荣誉作为贡献的象征,是个体具有存在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荣誉也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肯定。罗曼·罗兰认为,荣誉比生命还要可贵。荣誉一方面指他人或社会对个人(或群体)行为的肯定性评价或褒扬,体现个人行为的社会价值,表现形式既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另一方面指个体对自己的成绩、行为产生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个体是否能够获得荣誉,归根到底总是以一定的社会利益为基础和出发点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我们就是根据他在这方面的态度,说他是好的,还是坏的。”[12]大学生学会对荣誉的追求与捍卫,是激励个人奋斗向上、向善的内在动力,是促进其实现生命价值的有效途径。应当指出的是,追求荣誉并不是一味的追求功利。拥有荣誉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灵品质,如果只是为了获得个人名利,那么荣誉就不再是个人价值的衡量尺度之一。作为大学生,一定要把荣誉和虚荣区分开来。对待荣誉要有一种正确的心态,获得荣誉后应该再接再厉,壮大自己,奉献自己,而不是膨胀自己的虚荣感。重视荣誉是应该的,更重要的是珍惜荣誉,保持获得荣誉的重要条件并不断地加以强化。正如莎士比亚所说,那些已经过去的美绩,一转眼间就会在人们的记忆里消失。只有继续不断的前进,才可以使荣名永垂不朽。
(六)技能是生命价值的阶梯
技能是在符合一定的行为规范的前提下,通过练习能够完成一定任务所掌握的技术或者能力。只有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才可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维持生存,才会有维护个人尊严和实现生命价值的资本。无论是专业技术、生活能力或是交往能力,都是个人维持生存、促进生命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技能,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价值的实现对他们而言只是一句空话。那些具有某一种或几种专业技能的人,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为社会创造出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才算是真正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有助于自身生命价值的创造,有助于促进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强调的是,生活技能既包括争取维持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的专业技能,更离不开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对于一直从校门到校门的大学生来说,不仅要学习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这既是其自身发展和实现生命价值的需要,也是社会的期待。
[1] 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吴晓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
[2] 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49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2.
[4] 葛力.现代西方哲学词典[M].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124.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弗兰克尔.追寻生命的意义[M].何忠强,杨凤池,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59.
[7] 黄成毅,李英.弗兰克尔意义疗法对生命意义教育的启示[J].教育导刊,2012(2):54.
[8] 舍勒.爱的秩序[M].林克,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3.
[9] 刘翔平.寻找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7.
[10] 张秀芹.信仰再认识[J].前沿,2011(5):75.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12]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6:38.
[13] 唐源,冯文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重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