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翻译目的论看歌词翻译

2012-01-21

关键词:雪绒花目的论音节

李 琼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素质教育部, 湖南 岳阳 414000)

从翻译目的论看歌词翻译

李 琼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素质教育部, 湖南 岳阳 414000)

很多学者都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歌词作为诗歌的特殊形式,更难翻译。从翻译目的出发来把握歌词翻译,在内容和形式不能兼顾的时候,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会给歌词翻译提供新的思路。

翻译目的论;歌词翻译;功能

一直以来,诗歌的翻译都被认为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诗歌翻译不仅要译出诗歌内容中所表达的“难写之景”,“不尽之意”,还要照顾其“随语成韵”,“随韵成趣”的形式[1]。如果还要配合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如歌词的翻译,那就似乎更加不可能完成了。《话语与译者》的作者之一伊恩•梅森博士对诗歌翻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译者面对一首诗的时候,他/她心中就有一个译文所要达到的目的”[2]。本文拟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的角度,从内容、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方面分析两首歌曲歌词的翻译。

一、关于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是德国翻译功能派理论的奠基理论。首先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 在出版于1971年 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 & Limitations) 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赖斯从功能的视角审视了翻译过程,认为如果译文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读者群体,就应该根据译文的功能和读者群体的类别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3]。

此后赖斯的学生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的目的论Skopostheory。他提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应该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而目的论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目的法则即由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整个翻译行为[4]。

以“目的论”为代表的功能派试图把翻译从原语中解放出来,从译入者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从而解决一些其他翻译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使翻译理论进入一个新的侧重功能等社会文化因素的阶段。

二、歌词的翻译

翻译首先无疑是语言信息的转换,即内容的转换,歌词翻译也不例外。作为具有特殊功能的译文,相对于内容,歌词的形式同样重要,有时候甚至比内容更加重要。歌词最重要的形式是注重节奏和押韵。

和诗歌一样,歌词是有节奏的。中国有不少学者认为英诗的步(foot)(即音节)相当于汉语新诗的顿(或节拍),杨德豫先生已经在英诗汉译中成功地运用了以顿代步。主要从事外国歌曲的翻译、介绍和研究, 已译配发表了世界各国歌曲近2000首的薛范先生谈到这个问题时,用了更加通俗的说法,他认为:译文的字数应与原文的音节数基本相等,虚词可以不予考虑[1]。因为除儿化音外,汉语是一个音节一个字,而英语的歌词是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音节构成。在英文歌曲中是以音节为单位,按照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或几个音符的方式作词或作曲的。因而在翻译中应遵循英文与音符的对应原则确定汉字字数, 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节奏和风格。

此外,韵律对于歌曲翻译也至关重要, 歌词都是有韵的。薛范先生认为“押韵的歌词更便于演唱,易记易传”[1]。诗歌主要用于诵读,歌曲主要用于演唱,押韵利用和谐悦耳的韵律,更加生动地表达诗和音乐的意境和情感,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

歌词的形式,即节奏和韵律,都是为功能服务的。歌词的最初功能是演唱,所以面对歌词,翻译者应该想到自己的目的是要让歌词配合演唱的需要,既能传达原作的思想感情,又能够做到节奏和韵律上与原作基本一致。但是,当歌词的功能发生变化,不是为了演唱而是为了让听众或读者理解含义时,传达原作的意义就成了译者的首要任务。

三、《雪绒花》和《哆来咪》的翻译

1965年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其中的插曲“Edelweiss”《雪绒花》和“Do-Re-Mi”《哆来咪》是音乐剧大师理查德·罗杰斯(曲)和奥斯卡·哈默斯坦(词)合创的作品。其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以及富有情趣的歌词,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孩子的喜爱,并广为传唱。由于《音乐之声》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其中重要的插曲《雪绒花》和《哆来咪》的中文版本有很多。根据翻译的目的,这些版本主要可以分成演唱版和理解版,即为了演唱而翻译的版本和为了理解歌词而翻译的版本。

我国著名歌词翻译家薛范先生翻译的《雪绒花》为最有代表性的演唱版本:

Edelweiss, edelweiss 雪绒花,雪绒花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清晨迎着我开放

Small and white, clean and bright小而白,洁而亮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 向我快乐地摇晃

Blossom of snow may you bloom and grow白雪般的花儿,愿你芬芳

Bloom and grow forever永远开花生长

Edelweiss, edelweiss雪绒花,雪绒花

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永远祝福我家乡

首先从节奏上看,除了第二句原文用了八步,译文只有7顿,即七拍外,其他各句严格遵守了原文的节拍,这首歌演唱起来每个节拍都可以和原文相符,歌曲也就便于学习和欣赏。

其次看韵律。原文的用韵并不很严格,第一句和第三句押了尾韵,第一句和第七句,第二句和第四句,第六句和第八句都是结尾词相同。但是薛范的翻译确是除了第一句和第七句外,每句歌词都押了同样的尾韵。

为了押韵,译者牺牲了一些内容上的准确,即有些地方不够“信”。第二句省略了原文中的“every”,“you”,添加了“开放”。第四句省略了“you”,“look”,添加了“摇晃”。第五句省略了“bloom and grow”,添加了“芬芳”。虽然内容的准确程度有些损失,但原作的思想感情,节奏和韵律还是能够与原作基本一致,这首歌词也成了薛范歌词翻译的代表作之一。

但是同为《音乐之声》的插曲,同为黑鸭子组合用中文翻唱的另一首歌《哆来咪》,情况却很不一样。黑鸭子组合翻唱的《哆来咪》歌词的主要部分及翻译是这样的: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Doe,是一只小母鹿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Ray是金色阳光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Me是称呼我自己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Far是向着远方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Sew是穿针又引线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La是紧紧跟着sew

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Tea是茶点和面包

从形式和节奏上看,每句原文的步和译文的节拍都基本一致,原文只有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译文也只有这两句押韵。

从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来看,这样的翻译忠实于原文,是对原作的尊重。但是这首歌曲的每一句的第一个单词实际上代表的是音乐中的一个音符,这样演唱起来非常让人难以理解,正如薛范所说“唱着别扭,听着不懂,译得再准确又有什么意义呢”[2]。

1998年,音乐人成方圆将音乐剧《音乐之声》引进中国,并改编成中文版上演,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而成方圆的中文翻译是这样的: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Duo是好朋友多呀多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Lai来呀 来唱歌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Mi它脸上笑眯眯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Fa要发出光和热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Suo 能拴住门和窗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La是用力往回拖

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Xi, 那太阳往西落

这篇译文的节奏与韵律情况与前一篇译文相似。

用传统的“信、达、雅”的标准来看,歌词与原文在内容上没有任何联系,完全是用中文重新创作了这首歌词,这与英国人和美国人翻译歌词时称自己为英文歌词的作者倒是有相似之处。

如果从上下文来看,会发现在原文中这段歌词有特殊的作用,作者想达到特殊的效果。这段歌词是剧中的女主角玛利亚修女为了教孩子学唱歌特地创作的。玛利亚告诉孩子怎样从头开始学唱歌,孩子们学了以后觉得有点儿困难,说“But it doesn't mean anything”,因为这些音符没有任何意义。玛利亚才想办法想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的。她把每个音阶的唱名换成了与之发音相同的孩子们熟悉的单词。就象她所说,“So we put in words. One word for every note”,就要把每个音符都换成一个单词,这样才能使孩子们更容易接受。

而成方圆演唱的版本正是完全按照这个目的来翻译的。她也把每个音符换成了和中文里发音一样而且孩子们熟悉的字:Duo 和“多”,Re 和“来”,Mi和“眯”,Fa和“发”,Suo和“锁”,La和“拉”,Xi和“西”。可以说,她的译作完全达到了可以借助歌词学会唱歌的效果。

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来说,成方圆对《哆来咪》这首儿童歌曲的翻译结合了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译者从原文中提取了符合译文交际功能的信息[5],在目的语汉语中,尤其是在主要读者儿童中,是可读和可接受的,所以也不失为好的作品。还有一些在我国流传很广的英文儿童歌曲在中国的传播也有类似的已经不能算翻译的翻译情况。如英文的“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与中文的《小星星》,英文的“Are you sleeping”与中文的《两只老虎》,英文的“Old Macdonald had a farm”与中文的《王老先生有块地》等。

总的来说,演唱版的翻译比较注重形式,有时会为了节奏和韵律牺牲歌词的意义,甚至只剩下形式,内容几乎与原文的内容不相关。

但是随着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满足于听、唱翻译过来的英语歌曲,越来越把看原声电影,唱原声歌曲变成了学习英语,感受英语文化魅力的重要手段。仅在1999年,《疯狂英语》编辑部一家就出版了大量英文歌曲,几乎包罗了当时欧美主要的音乐形式: 《唯一的奥斯卡》(上、下),汇集了大量奥斯卡得奖歌曲;《天籁之声》,《芊芊女人心》,《男儿有情》系列共汇聚60余首世界著名经典;《欧美经典流行歌曲精选》,《欧美八、九十年代流行、摇滚歌曲精选》;《听歌学英文—美国乡村歌曲精选》,共收录34首经典乡村歌曲;《听歌学英文—英国民谣歌曲精选》,精选26首经典民谣;《英文儿歌经典》两集共收入152首英文儿歌,这些英语歌曲有磁带及CD并配备了书。书中有英文歌词及翻译。英语歌词的翻译目的是让读者和听众对歌词有更好的理解,并不是为了演唱,所以内容的重要性超过了形式。

《英文儿歌经典》中“哆来咪”的翻译如下:

“哆”是一只小母鹿/“来”是金色的阳光/“咪”是称呼我自己/“发”是道路远又长/“梭”是穿针又引线/“拉”这音符跟着“梭”/“梯”是饮料茶点。

除了“光”和“长”外,其他各句尾都没有押韵。但是英语版和翻译版前六句的音节数是基本相等的,只有最后一句英文为六个音节,中文为五个音节。从内容来看,第四句的内容不太一样:Far是向着远方;“发”是道路远又长;而原文为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比较起来,《英文儿歌经典》的翻译更贴近原文。第七句的内容也不一样:Tea是茶点和面包,“梯”是饮料茶点,原文为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原文显然是要突出茶是一种饮料。虽然形式与演唱版相似,但是内容更加贴近原文,而且不是为了演唱,看起来其不会别扭。

《英文儿歌经典》中“雪绒花”的翻译如下:

“雪绒花,雪绒花,每天清晨欢迎我。

小而白,纯又亮,总是很高兴遇见我。

花似的雪朵朵深情开放。愿永远盛放芬芳。

雪绒花,雪绒花,为我祖国祝福吧。”

形式上与薛范翻译版比较:节奏基本与原文一致,韵律上有很大不同,《儿歌》版没有注重押韵,只有“亮”、“放”“芳”押了尾韵。内容上,没有因为押韵而牺牲意义,只是略有改动。

除了CD与磁带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为人们直接接触原声的电影电视作品和各类音乐作品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风行网和百度影音为电影《音乐之声》配的字幕中,《哆来咪》的歌词被显示成歌词大意,为:

Doe是鹿,一只小母鹿;Ray是一束金色阳光;Me是对自己的称呼;Far是很远的长路;Sew是穿针缝衣服;La是sew的小跟班;Tea是茶配果酱面包。

与中文演唱版相比,这个版本几乎没有注意韵律和节奏。内容上,第一、二、三、四和第七句几乎是对原文内容的直译,第六句则完全是意译。

而《雪绒花》的歌词大意则成了:

薄雪草,薄雪草,每日清晨你向我打招呼;小又白,洁而亮,你很高兴遇见我。雪白的花朵愿你绽放、茁壮,永远盛开,永远成长。薄雪草,薄雪草,永远祝福我的故乡。

连被大家广泛接受和喜爱的雪绒花都被翻译成了意义相同,意境完全不一样的“薄雪草”,其他部分则全部是直译。形式则基本没有注意。

除了互联网的普及外,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也为人们直接接触音乐剧和原声演唱会提供了可能性。以音乐剧《音乐之声》为例:百老汇音乐剧《音乐之声》2004年5月22日至6月23日期间在上海大剧院进行全亚洲首演,并在北京、香港、杭州、宁波、沈阳等城市巡回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其中仅在香港就演出90场,在上海演出35场,上座率达到98%。2005年杭州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音乐剧演出,来自美国百老汇的《音乐之声》于9月9日至15日在杭州大剧院唱响。2008年4月1日—6日,《音乐之声》在成都锦城艺术宫连演8场,拉开本次中国巡演大幕。此次中国巡演持续4个月,打破音乐剧巡演的历史,巡演城市为成都,重庆,武汉,哈尔滨,深圳,南宁,广州,福州,澳门,演出场数超过100场。观众主要为父母带着小孩,观看演出的目的之一是学习英语。演出是全英文的对白与演唱,配有中文字幕,武汉巡演字幕显示的《雪绒花》歌词大意已经简化成:

雪绒花,雪绒花,清晨迎着我开放。

雪绒花,雪绒花,保佑我的祖国到永远…

内容版的歌词翻译摆脱了形式的束缚,注重内容的转换。而且对不同的对象,对翻译内容也有所侧重:面对对所有读者和听众时,如电影字幕,内容非常完整,面对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对象,如音乐剧的观众,翻译的内容非常简略。

《音乐之声》是根据自传小说改编的,书中原型人物的后代中的四姐弟组成了《音乐之声》合唱团,他们演唱的曲目一般由《音乐之声》中的《哆来咪》开场,以《雪绒花》压轴。

2012年4月27日,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组也邀请到了这个合唱团的成员,他们在节目现场演唱了《哆来咪》,《雪绒花》和《孤独的牧羊人》。电视屏幕上显示了英文及中文翻译,其中《哆来咪》的中文与电影字幕很相似,是:

Doe,是鹿,一头小母鹿/Ray是一线金色的阳光/Me是对自己的称呼/Far要跑很远很远的路/Sew是针儿穿着线/La是sew的小跟班/Tea是茶配面包果酱。

他们还在现场分别用英文和中文演唱了《雪绒花》,中文版本与《英文儿歌经典》的翻译相似,为:

雪绒花,雪绒花/每天清晨迎接我/小而白,纯又美/总很高兴遇见我/雪似的花朵深情开放/愿永远鲜艳芬芳/雪绒花,雪绒花/为我祖国祝福吧。

这是新时期的演唱版,绝大部分听众对英语版的歌词有所了解,所以形式虽然整齐,与原文相比,除第二句少一个音节,第六句多一个音节外,其他各句与原文音节一致,句末押三个韵尾,形式感比较强。在意义上只添加了“深情”和“鲜艳芬芳”,丢掉了“forever”, 在原文的基础上增添了意境,但是没有因为形式刻意牺牲内容,又满足了演唱的基本需求。

结语

翻译目的论使得译者在尊重原著,充分理解和把握原著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根据译文的功能和目的,结合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来选择翻译策略。该理论为歌曲这种有特殊作用的原著的理解和翻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1] 薛 范. 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 焦鹏帅. 诗歌翻译取决于译者目的-伊恩•梅森访谈录 [J].外语研究,2010,(6): 86-88.

[3] 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 & Limitation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5] 孙际惠.翻译目的论的理性反思[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113-115.

Lyric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LI Qiong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Department, Yueya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Yueyang 414000, Hunan, China)

Poems are considered untranslatable by many scholars. Lyrics, a particular form of poetry, is still more diff i cult to translate. We can translate lyrics from the point of translation purpose. When both content and form can’t be included fully, the func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 can be examined fi rst, by which the lyrics translation can obtain a new train of thought.

translation Skopos theory; lyrics translation; function

H319

A

1673-9272(2012)05-0120-04

2012-04-21

李 琼(1974-),女,湖南岳阳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高职英语教学。

[本文编校:杨 灿]

猜你喜欢

雪绒花目的论音节
传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目的论——基于《虬髯客传》五个英译本的分析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Edelweiss雪绒花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看音节说句子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歌剧聊天室 永远盛放的雪绒花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Edelweiss雪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