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内缝合法和传统缝合法在剖宫产中的比较

2012-01-20罗云茹

河北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皮下脂肪缝线瘢痕

罗云茹

剖宫产是解决阴道难产、某些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一种有效快速、相对安全的常用手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腹壁皮肤切口的愈合和美观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产科剖宫产手术横切口的优点为美容,因为横切口瘢痕部分被阴毛覆盖,剩余下腹两侧切缘并不明显,再者几乎不致于产生腹壁切口疝[1]。腹壁缝合传统的方法是各层都必须缝合,但是大多女性此处脂肪较厚,切口的脂肪液化明显增多,切口缝合过密过紧导致切口愈合不良严重困扰着女性患者。现采取改良的切口缝合的方法,不缝合脂肪层,仅在皮内缝合皮肤层,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改良的皮内缝合方法切口愈合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在本院行横切口的剖宫产的产妇100例,孕龄37~42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年龄20~48岁,对照组年龄21~49岁;严格掌握产科剖宫产适应症,均无腹部切口手术史;均无妊娠合并糖尿病、贫血及高血压等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2组患者在年龄、实施手术的原因、病情危重、体重营养等基础身体状况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均采用耻骨上横切口(Joel-Cohen切口),长约10~12 cm,为排除麻醉所带来的影响,均采用连续腰-硬联合麻醉。

1.2 缝合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新式剖宫产,也就是在下腹部两耻骨上2~3 cm(Joel-Cohen切口)做长度约10~12 cm的横切口。进行缝合腹壁时2组均采取徒手对合腹膜,并且不缝合腹膜,用1-0可吸收线进行连续缝合腹直肌前鞘,而皮下脂肪和皮肤层用不同方法缝合。

研究组: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切口,常规消毒切口周围皮肤,严格彻底止血后查无明显渗血,开始行皮内缝合 缝线选择自带角针的0/4可吸收线,开始连续皮内缝合皮肤。缝合过程必须使缝针走行在皮内,不能穿透皮肤外,针距为 0.2~0.4 cm,缝合完毕后最后1针距另一端切口外1 cm处自皮肤外出针,贴近皮肤剪去可吸收线,可吸收线尾端将被埋入皮内。无菌敷料加压覆盖切口。

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切口,常规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止血后查无明显渗血后,皮下脂肪层用4-0丝线间断缝合3~4针,4-0丝线进行间断缝合皮肤3针或5针,5把Allis钳分别夹针间对合皮肤持续5 min。无菌敷料覆盖切口。

1.3 观察指标 2组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分泌物多少,疤痕软硬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见表1。

表1 2组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的比较n=50,x¯±s

2.2 2组术后情况比较 脂肪液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组织反应少,1个月后复查,研究组疤痕相对较软,对照组部分患者切口有疤痕形成,疤痕较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后的情况比较 n=50,例(%)

3 讨论

通常影响切口瘢痕形成的原因很多,对通常的无菌伤口,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术后感染可导致愈合时间的增长从而促进了瘢痕的形成;局部皮肤张力发生改变或运动牵拉,故垂直于皮纹方向的切口比平行于皮纹方向的更容易产生瘢痕增生;异物致使渗出增多、肉芽组织增生不断,导致瘢痕;不论采用哪种缝合方式都要做到皮下逐层准确对位并且逐层减张,为皮肤准确对合奠定基础。一般来讲无菌伤口的愈合过程组织反应主要包括5个步骤:炎症;成纤维细胞的增生;血管的增生;结缔组织形成;上皮的再生。通常来讲缝合适当、对合良好的伤口,在愈合过程中产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瘢痕)较少。

传统的腹部切口缝合,一般由内到外依次连续缝合腹膜、筋膜、间断缝合脂肪层及皮肤层。肥胖者皮下脂肪层较厚,更要强调严格缝合皮下脂肪层。注意闭合死腔,不留空隙,以致缝合过密引起组织缺血、坏死以及缝线线结残留体内,引起缝线的异物反应,因为下腹横切口处脂肪较薄,张力小可以自然对合,过度缝合皮下脂肪会造成局部营养不良及淋巴回流障碍[2]。

改良的皮内缝合法在严格止血后,尽量不缝合或少缝合。剖宫产手术横切口脂肪较薄,张力小可以自然对合,无缝线刺激减少异物反应,手术后加压包扎,就可以闭合死腔和空隙,避免积血或者积液造成的延迟愈合[3],所以没必要缝合皮下脂肪层,皮内缝合法的优点:皮下组织和筋膜层不留缝线,没有异物;脂肪层自然对合,恢复自然的解剖位置,克服了缝合多造成的对合错位以及血液运输障碍;由于皮下无异物故愈合后皮下无硬结;采取皮内缝合法克服了外缝线造成的牵拉疼痛、针眼红肿以及线结反应;切口平整呈线状,没有缝线疤。依照我们的经验,当采取皮内缝合方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连续缝合过程中的牵拉缝线不宜过紧,以免导致皮肤打皱;不能用在张力较高的腹部皮肤上;打结时容易滑脱,应该打3~4个结;术后过2~3 d更换敷料后伤口无明显异常可提前出院。

目前手术切口皮内缝合所用的可吸收合成缝线大部分可被完全吸收,几乎不会产生缝线反应。对发生缝线反应患者分析可能和下面的两个因素有关:(1)缝合技巧的问题[4]:进行皮内缝合时,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的皮内组织太少,致使可吸收缝合线的牵拉太紧;缝合时针距太大或者太小,在皮下进行打结时,线结太大,均会导致局部的血液循环差、吸收不良或不完全吸收而出现缝线反应。(2)医用可吸收线的选用,我们的经验是4-0线的吸收性要比3-0线好很多。可吸收缝合线一般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其表面有一种含硬脂酸钙的涂层,手术后一个月左右失去张力,70 d左右缝线全部消失;这种高分子材料以及它表面的涂层没有抗原性以及致热原性,仅在吸收时产生轻微的组织反应。

总之,本文通过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研究,改良的皮内缝合法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简单省时,利于伤口愈合及减少瘢痕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必须注意缝合技巧和正确选择缝线,因此临床上术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向产妇交待后,合理选择切口缝合的方法。

1 包碧惠,杨志玲,王朝丽,等.妇产科腹壁横切口皮肤缝合的探讨.中国医师杂志,2006,8:1664-1665.

2 史常旭主编.现代妇产科手术与技巧.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9.

3 徐坚.腹部横切口皮肤皮下组织层缝式探讨.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52.

4 魏晓红,干霞,刘合年,等.剖宫产术切口两种缝合法的对比分析.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79-80.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缝线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对皮下脂肪层较厚产妇不缝合剖宫产腹部横切口皮下脂肪层的效果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基于PACS探讨皮下脂肪含量与脂肪肝的相关性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shallow water in curvilinear coordinate grid*
缝线抗议
患者皮下脂肪厚度与丙泊酚麻醉应用剂量相关性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