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60例临床分析
2012-01-19胡秋霞
胡秋霞
河南平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平舆 463400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60例临床分析
胡秋霞
河南平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平舆 46340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将再次行剖宫产术的60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同期行剖宫产的60例非瘢痕子宫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胎儿娩出至术毕时间、剖宫产总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术中大出血3例,发生率为5.0%。2例因胎盘因素出血,胎盘位于子宫瘢痕处的出血量为2000~2100mL。结论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时,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明显。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证,以减少瘢痕子宫的发生。
瘢痕子宫;剖宫产;出血
由于剖宫产率的逐年增高,瘢痕子宫再孕率也随之增加,由瘢痕子宫引起的分娩并发症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术中大出血,常常危及产妇生命。2008-01—2012-01,我们将再次行剖宫产术的60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将同期行剖宫产的60例非瘢痕子宫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60例,年龄22~45岁,孕周38~41周。纳入同时期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的非瘢痕子宫产妇217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0~44岁,孕周37~40周。2组产妇年龄及孕周无显著差异。2组产妇均不符合选择阴道分娩适应证者,且排除严重心、肺疾患等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所有产妇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1.2.2 失血量估计:术前将敷料称质量。胎儿娩出后用干纱布蘸吸出血处,将使用过的纱布和会阴垫称质量,根据血液比重计算术中出血量[1]。
1.2.2 评估内容: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血红蛋白水平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SPSS 17.0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 观察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胎儿娩出至术毕时间、剖宫产总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血红蛋白水平 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t=1.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术中大出血 观察组术中大出血发生3例,发生率为5.0%。2例为胎盘位于子宫瘢痕处,出血2000~2100mL;1例为子宫切口撕裂出血。分别经宫腔填纱和缝扎子宫切口成功止血。
表1 2组产妇各项指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诸多因素使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加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广泛开展,瘢痕子宫妊娠及再次剖宫产率也逐年增加。
3.1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难度大 由于前次剖宫产造成的手术创面粘连,往往使再次剖宫产时局部解剖结构紊乱,从而给手术带来一定难度,使手术时间延长[4]。本组中非瘢痕子宫者剖宫产总时间为(45.5±13.3)min,而瘢痕子宫者为(61.1±17.6)min,后者时间明显长。
3.2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时出血量大 本组非瘢痕子宫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为(287.5±130.4)mL,而瘢痕子宫者术中出血量为(384.9±179.4)mL,后者比前者明显多。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也能客观反映中出血量的多少,本组中瘢痕子宫产妇术后比术前下降(18.8±8.7)g/L,而非瘢痕子宫产妇术后比仅术前下降(12.0±8.9)g/L。由此反映出瘢痕子宫在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多。另外,瘢痕子宫者由于胎盘因素、宫缩乏力等原因,在再次剖宫产中大出血的发生率也是增加的[5]。本组2例胎盘位于子宫瘢痕处的产妇,术中出血量达2000~2100mL,经宫腔填纱和大量输血后方成功止血。因此要预防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必须种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以降低首次剖宫产率[6]。以降低瘢痕子宫发生率、瘢痕子宫再孕率、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率以及由瘢痕子宫引起的分娩并发症的几率。
[1]徐爱群,曾蔚越,周远洋,等.称重法精确测量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8,4(6):23-26.
[2]孙杨芳,吴明辉,132例瘢痕子宫分娩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9):687-688.
[3]王桂青,夏敏,徐爱群.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出血量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563-1564.
R719.8
A
1007-8991(2012)04-0074-02
(收稿 201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