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诗三项“注意”

2012-01-16孟祥印

关键词:阳城注意诗歌

孟祥印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题,然而,要鉴赏诗歌,读懂诗歌是前提。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还不能真正地读懂诗歌。为此总结以下三点“注意”,希望对同学们读懂诗歌有所帮助。

一、 注重对字词含义的准确理解,切忌凭感觉猜测

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往往会精心选择一些字词来表达心中微妙而复杂的情感;读者在阅读诗歌的时候也是通过对一个个字词的理解来感悟作者,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因此,诗歌中的字词实际上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读者只有牢牢地抓住这一桥梁,才能真正地读懂诗歌。

然而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许多同学往往不注重这一环节,直接跳过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凭着一种模糊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来自于曾有过的一些经验)而直接深入到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这样往往造成对诗歌的误读,甚至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背道而驰。

如2009年辽宁卷:

晚泊岳阳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诗歌第一句“卧闻岳阳城里钟”里“钟”有怎样的意味?有的同学脱口而出“凄凉”。究其原因,则说:“钟,给人的感觉就是凄凉。”但实际上作者在这里想借这一个词表现此时岳阳城里的宁静。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误解,其原因就在于跳过了对“钟”这个词语的理解,而凭着模糊的感觉深入到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那么在理解这句诗的时候,应有怎样的思维过程呢?

首先,要理解“钟”的意思。由于前面有“闻”,因此,这里的“钟”一定是“钟声”的意思。一般情况下,“钟声”则有两种含义,要么说明这个地方很“热闹”或“喧闹”,毕竟众声喧哗嘛;要么说明这个地方很“宁静”或“寂静”,正所谓“鸟鸣山更幽”嘛。

以上对“钟”的理解,抛开了任何情境,是仅仅就“钟”给人们的一般感受来写的。

其次,再结合诗歌所给的具体情境理解“钟”。

情境1:“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作者身处岳阳“城下”却能听到岳阳“城里”的钟声,这不正说明岳阳城里非常“宁静”吗?

情境2:题目“夜泊岳阳”。

一个“夜”字告诉我们,岳阳城之所以这么宁静,其原因在于夜幕降临,人们都回家休息了;一个“泊”字则告诉我们,此时的作者是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岳阳城此时由“钟声”所体现出来的“宁静”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无足轻重,可是对于作者这样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就不一样了,于是,一股羁旅之愁、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作者由“卧”所体现出来的悠闲之心也不再平静了。如果没有对“钟”这个词本身含义的准确理解,我们又如何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呢?

又如2008年全国卷Ⅱ: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我们应如何来理解最后一句诗所表达的感情呢?

首先就要抓住这句诗中“声”“宿鸟”“自”等关键词,然后要准确理解这些词的基本含义,然后以此为基础再结合具体的情境来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宿鸟”的意思是“在这里筑巢定居的鸟”,鸟能够在这里筑巢定居,说明这里“长期”少人来,“宿鸟”则营造了一种“长期”冷清的氛围;“声”是鸟声,说明这个地方“人来得很少”,很“静”,结合具体情境,即注释①,我们可以感受到,“声”字营造出的是一种“冷清”的氛围;“自”的意思是“自己”,即只有作者一个人,没有他人,结合具体情境,即注释①,一个“自”写出了作者自己的“孤独”与“寂寞”。综合起来,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一句诗写出了作者被免职后长期过着冷清寂寞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由于被免职而在内心产生的孤寂、落寞的情感以及由于朋友离弃自己所产生的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由此看来,紧扣文本,以准确理解词义为基础来感悟诗歌,是读懂诗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阅读诗歌的基本思维方法,抛弃了这一步,无异于缘木求鱼。

二、 明确诗歌注释的方向,切忌过度解读

诗歌的注释除了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外,往往暗示了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创作诗歌的目的。因此,阅读注释成为正确理解诗歌的重要步骤。

有些诗歌的注释指向比较明確,使学生能够非常轻松地把握住。但是有些诗歌的注释指向性不是很明确,很多同学不易把握。如2009年天津卷的诗歌鉴赏题《严郑公宅同泳竹》,其注释为: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这个注释是什么意思呢?它与诗歌的创作有何关系呢?学生不易理解。但是如果将其与2009年全国卷Ⅱ的《军城早秋》的注释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了。2009全国卷Ⅱ的注释是,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两个注释都是对同一个人进行说明,即严武。但《军城早秋》的注释指向身份是“统帅”, 作者所塑造的是征战沙场的“统帅”形象,诗中的“早”“昨夜”“西山”“更催”“莫遣”等词,无一不表现主人公作为统帅所具有的机敏与谋略、果敢与刚毅以及他对胜利的强烈的自信。而《严郑公宅同泳竹》的注释指向的是“爵位”,即一般人所没有的荣耀与地位。由此,再联系诗歌最后一联“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我们可以判断,作者杜甫希望严武这样一个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荣耀和地位的人能够提携自己,使作者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这在杜甫的《蜀相》中可以得到佐证。“蜀相”为官职,可以施展抱负,为国建功立业;如果以“武侯”为题,则侧重于爵位,在于荣耀与地位了,从这个题目就可以初步判断这首诗是要表达作者渴望像诸葛亮一样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由此看来,明确诗歌注释的指向,对读懂诗歌非常重要。

同时,在明确注释的指向时,要避免对注释进行过度地解读。

如2008年全国卷Ⅱ《春日即事》。这首诗表现的是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与对世态炎凉的感叹。但是很多同学却认为这首诗还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与壮志难酬的愤懑。问其原因,很多同学都说是从注释中见得。因为注释中说了作者“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由此进行推论,作者之所以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肯定是忧国忧民了,而被贬官之后,作者不是就不能为国效力了吗?这不是怀才不遇与壮志难酬吗?这种在注释的基础上所做的想象,已经脱离了注释本身,因此,得出的结论已经不是建立在注释的基础上了。

注释很重要,但在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时候,必须明确注释的指向,切忌对注释做过度地解读。

三、 结合生活体验,切忌主观臆断

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触,这种对生活的感触又需要借助于“事”“物”“景”等形象表达出来,这就必然要求作者对生活有所观察、体验和思考。反过来,读者要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也必然要结合生活常识和生活体验才能与作者心意相通。

如2009年广东卷:

杜 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关于如何解读“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这句诗,有不少同学是这样理解的,即有一只乌鹊向南飞,在夜空中、月色下盘旋了很久,终于停在了江边,找到了家。

这样的解读明显是错误的,因为这样的解读,与诗歌的感情基调相背离。从诗歌的注释中我们大体可以判断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沉郁的、悲伤的,而这种解读则带有喜悦之情;同时,从注释中“安史之乱”“困居于此”这样的词句我们可以判断这首诗要表达的是“漂泊之感”,而这种解读则不但没有“漂泊之感”,甚至还有“安居之乐”的味道了。

那么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同学们缺乏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同学们缺乏生活体验及常识。

鸟是在树上筑巢而居的,这是一般的生活常识。这首诗中,乌鹊为什么会“夜久落江边”呢?只有一个解释,即乌鹊找不到可栖的树枝,因而只得“夜久落江边”,这是一只失家的乌鹊。而这正与作者“困居”瞿塘,有家不能回的人生经历有相似之处,所以,当作者见到“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这一情景时,触景生情,一种“漂泊之感”油然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这句诗应该这样解读,即,一只乌鹊向南飞,在夜空中、月色下盘旋了很久,找不到可栖的树枝,只能停驻在江边。这只乌鹊寄寓了作者离家的“漂泊之感”。

又如2007年全国卷Ⅱ: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很多同学实在难以理解“碧峰出山后”,他们想不通,为什么碧绿的山峰会从山后出来呢?要理解这一句诗,就必须结合生活中的体验。

到野外旅游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即当你远眺群山时,如果能见度好,那么,群山由于与我们远近距离的不同,就会呈现出浓淡不一的色彩。把这种生活体验用于理解这句诗正合适。由于“新晴”,整个天空空明、澄净,能见度大大提高,当作者“野望”之时,那远远近近的群山出现在作者的眼帘之中,呈现出浓淡不一的层次感,就仿佛碧峰从山后出现一样。作者用“出”这个字,采用以动写静的手法,写出了这样的生活体验。如果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就真的难以理解这句诗的意思了。

这种情形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很常见,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两岸青山”怎么会“相对出”呢?又如“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2008年全国卷Ⅰ),“飞鸿”怎么会“退”呢?这些疑问都必须结合生活体验才能解答。

语文的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过程”及“情感体验”,考试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同学们应当加强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而要获得这种体验,一方面来自于读者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思考,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自己阅读时所获得的他人的生活体验。如“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就可以结合“鸟宿池边树”(贾岛《题李凝幽居》)及“月明星稀,烏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等诗句中所传递出来的知识和体验加以理解;对“碧峰出山后”的理解,则可以结合自己旅游时对自然的观察来获得,也可以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欣赏来获得。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广泛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且加强阅读,丰富体验。

猜你喜欢

阳城注意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天下为家
矮奴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山西阳城焙面娃娃发展现状及其商业价值
基于心理学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
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阳城的善政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