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BV-LP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诊断意义

2012-01-14周美英周红波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抗病毒乙型肝炎

周美英,周红波

(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上饶334000)

HBV-LP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诊断意义

周美英,周红波

(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上饶334000)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DNA;HBeAg

我国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率为7.18%,在14亿人口中有近9300万为HBV携带者,现今抗病毒治疗以HBeAg阴转和抑制HBV-DNA复制为主要趋势,而HBeAg阴转的病人中仍然存在着病毒的复制[1]。由HbsAg、Pre-S1蛋白和Pre-S2蛋白3种蛋白成分组成的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具有反式激活病毒复制功能,并能显著增强细胞内的病毒复制和基因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复杂拓扑结构的前S区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的特征,应用结构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筛选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构象型前S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在微孔条上预包被此单克隆抗体,配以酶标记抗体(HBsAb-HRP)及TMB显色剂等其它试剂,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性检测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2]。

我们联合检测HBV-LP、HBeAg和HBV-DNA中发现三者间阳性表达率存在着相关性,现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探讨HBV-LP抗原在乙肝病毒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36例标本均为上饶市二院门诊及住院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其中男193例,女43例,年龄19~57岁,平均45岁,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清晨空腹静脉抽血5ml,待血液自然凝固后25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

1.2 试剂与方法 (1)HBeAg血清标志物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试剂由山东3V生物限公司提供;(2)HBV-LP血清标志物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试剂由北京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3)HBV-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测定,试剂由广州达安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提供,HBVDNA定量>1000 copies/ml判断为HBV DNA阳性。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3 主要仪器 深圳雷杜医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RT-2010型多功能全自动酶标仪。RT-2010型全自动洗板机。美国应用生物系统中国公司ABI-7300荧光定量PCR检测仪。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HBV-DNA、HBV-LP阳性率比较 236例标本中:HBeAg阳性98例,阳性率为41.5%;HBV-DNA阳性177例,阳性率75.0%;HBV-LP阳性204例,阳性率为86.4%,三者之间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108.88,P<0.05),HBV-LP> HBV-DNA> HBeAg,见表1。

2.2 177例HBV-DNA阳性患者中HBV-LP阳性率为92.1%,HBeAg阳性率为55.4%两者比较有显著 性差异 (χ2=58.07,P<0.05),HBV-LP 阳性率>HBeAg阳性率,见表2。

表1 2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HBV-DNA、HBV-LP阳性率比较

表2 177例HBV-DNA阳性患者中HBV-LP与HBeAg阳性率比较

2.3 236 例标本中 HBeAg不同模式 HBV-LP、HBV-DNA阳性率的比较 在98例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94例,阳性率95.9%;HBVLP阳性92例,阳性率94.8%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11,P>0.05);在 138 例 HBeAg 阴性标本中HBV-DNA阳性83例,阳性率59.7%,HBV-LP阳性112例,阳性率80.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4.99,P<0.05),HBV-LP 阳性率>HBV-DNA 阳性率,见表3。

表3 236例乙型肝炎患者HBeAg不同模式中HBV-DNA HBV-LP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乙肝病毒大蛋白的定性检测作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指标的补充,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HBV-LP阳性表明患者血液内仍存在HBV Dane颗粒和管状颗粒,HBV-LP与HBV的侵入、组装和复制有着重要联系,能反映患者机体内HBV的复制情况。HBV-LP是HBV Dane颗粒和亚病毒颗粒的主要包膜成分,与HBV的复制程度密切相关,在感染早期,它与细胞受体结合并介导病毒的细胞内侵入;在感染晚期,是病毒组装和分泌的关键;即使在HBV-DNA低水平时,HBVLP仍能在血清中存在,因此检测HBV-LP对临床上判定HBV复制具有一定的意义[3]。

本次研究显示在236例慢性乙型肝炎中HBeAg阳性率为41.5%,HBV-DNA阳性率75.0%,HBV-LP阳性率为86.4%,三者之间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HBV-LP的阳性率高于HBV-DNA和HBeAg。这可以解释部分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HBeAg转阴HBV-DNA复制受抑制的情况下并不能抑制已经形成的病毒表达蛋白,富含在蛋白的亚病毒颗粒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如果这时停止抗病毒治疗即出现HBV-DNA的反弹。

在177例HBV-DNA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中,HBV-LP阳性率为 92.1%,HBeAg阳性率为55.4%,两者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以解释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长期的治疗及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下HBV基因前C区或CP区发生变异导致HBeAg阴性,HBV仍在继续复制。

在97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中HBV-LP阳性率为 94.8%,HBV-DNA阳性率为95.9%,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以解释在病毒复制活跃时,三者均能很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情况。这与说明书中的灵敏性相符:HBVLP在HBeAg阳性患者中,HBV-LP与HBV-DNA阳性符合率为97.18%接近。

在139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中HBV-LP阳性率为 80.5%,HBV-DNA阳性率为59.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以解释部分慢性乙肝患者HBeAg与HBV-DNA均阴性,即临床上的慢性活动性“小三阳”肝炎患者,亦称这为难治型“小三阳”体内病毒仍在复制。

在使用抗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血清HBV-DNA拷贝数的下降是评估其疗效的主要指标,但临床应用表明,血液中HBV-DNA拷贝数下降和转阴并不能作为乙肝抗病毒效果监测和停药终点的判定指标,抗病毒治疗后相当比例患者病情反弹,而乙肝病毒大蛋白由于其特殊的PreS结构与病毒复制相关,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治疗效果监测上单独采用HBV-DNA指标是不够的,应该增加对乙肝病毒复制具有反式激活作用、对肝细胞具有直接毒性的乙肝病毒大蛋白的检测[4]。HBV-LP阳性率大于HBV-DNA阳性率,显示部分慢性乙肝患者肝内病毒继续复制和或抗病毒治疗不彻底,故HBV-LP的检测可为慢性乙肝患者确立抗病毒治疗停药时间提供参考,在预防肝硬化、肝癌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意义[5]。HBV-LP的检测方法方便快捷,检测条件易于控制,值得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

[2]彭建明,李金明.病毒样颗粒在免疫测定中的研究中进展[M].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5,28(2):214-216.

[3]毛远丽,李伯安,马洪滨,等.乙肝患者外膜蛋白血清学检测对于判定HBV-DNA复制的意义 [J].中华检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6,20(3):276-278.

[4]游选旺,黄 健,唐毕毕.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临床检测意义初探[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2):275-276.

[5]游选旺.乙肝病毒大蛋白用于抗病毒治疗效果监测的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2):165-166.

R512.6+2,R446.62

B

1674-1129(2012)05-0512-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2.05.042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抗病毒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