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的调查分析
2012-01-14熊剑旭熊伟伟
杨 俊,熊剑旭,熊伟伟
(丰城市中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西 丰城 331100)
尿路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的调查分析
杨 俊,熊剑旭,熊伟伟
(丰城市中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西 丰城 331100)
尿路感染;病原体;耐药性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也是常见的医院感染,在20世纪90年代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感染性疾病,占医院感染的第二位[1],随着临床抗生素滥用及免疫抑制剂的运用,细菌耐药情况日益严重,给临床感染治疗带来了困难。现将本院尿路感染患者标本分离的348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来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尿标本中分离的348株病原菌,删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
1.2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粪肠球菌ATCC25912。
1.3 鉴定及药敏 细菌培养与鉴定根据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培养分离细菌,用BD BBL Crystal微生物检定仪鉴定,M-H琼脂及抗菌药物纸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药敏试验按CLSI2008年版[2]推荐的K-B法操作和判断结果。
1.4 统计处理 采用WHONE5.4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送检1125分,阳性率为30.9%,共检出348株病原菌。348例株尿路感染病原体的分布构成比见表1,常见病原体药敏检测结果见表2、表3。
表1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构成(%)
表2 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表3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 讨论
在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中段尿中,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44.3%),与朱小燕[3]报道基本一致,其次为肠球菌(13.4%),铜绿假单胞菌(7.5%),克雷伯菌属(7.5%)。从细菌分布上发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共检出18株,占5.2%,过去临床上认为CNS致病性弱,是泌尿生殖外口的常居菌,未得到重视,但随着患者免疫力降低,使CNS成为尿路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因此应引起临床的重视。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也较低,因此这些药可作为首选药。值得注意的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泌尿系统感染治疗,过去常用、首选的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很高,本结果中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耐药率分别为62.1%、35.1%,可能是由于药物的靶位点发生突变以及药物外排泵系统的高表达所致。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最高,由于不规范用药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都超过60%,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比相关报道稍低[4]。肠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82%,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倡根据药敏结果来选择治疗尿路感染的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发生。
[1]张传领,韩立中,倪语星,等.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1):1447-1449
[2]Natiaonal Committer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M100-S18.CLSI,2008:54-84.
[3]朱小燕,张敏,敖继红,等.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2010,28(3):305-306
[4]朱建未,沈丽莉,樊丽芳,等.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2011,29(5):563-564
R446.5,Q939.92
B
1674-1129(2012)05-0507-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2.0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