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MIA法与TPPA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2012-01-14徐如梅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螺旋体化学发光法测定

徐如梅,沈 菁,陈 雯,黄 毅

(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福建 福州350001)

CMIA法与TPPA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徐如梅,沈 菁,陈 雯,黄 毅

(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福建 福州350001)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值(S/CO)大于1时TPPA检测阳性率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对梅毒的诊治提供更加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200份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小于1的样本经TPPA检测无一例阳性;504份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为1-4.99的样本经TPPA检测346例为阳性;237份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为5~9.99的样本经TPPA检测231例为阳性;437份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为10~19.99的样本经TPPA检测433例为阳性;838份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20的样本经TPPA检测全部为阳性。结论化学发光检测梅毒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大批量标本的常规筛查,但对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在1~19.99区间的样本应采用TPPA联合检测,防止误诊。

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测定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梅毒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而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多种多样,对梅毒的诊断必须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为了给临床诊治梅毒提供更加准确的实验室数据,本文对福建省立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值 (S/CO)大于1的2016份阳性血清标本进行了TPPA法检测,同时对200份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小于1的阴性血清标本进行了TPPA法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16份血清标本均来自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及产前检查的孕妇经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值(S/CO)大于1的为2016例,测定值(S/CO)小于1的为200例,其中男1285例,女931例,年龄0~85岁。

1.2 仪器与试剂 化学发光法使用美国雅培ARCHITECT-i2000 system。试剂为雅培公司配套ARCHITECT梅毒TP试剂盒。梅毒螺旋体明胶试验(TPPA)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试剂盒。

1.3 检测方法 化学发光法:ARCHITECT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采用推荐的临界值(S/CO)小于1.0时为阴性,样本(S/CO)大于或等于1.0时为阳性。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为手工操作法,以微量反应板U型上聚集成散在样判定为阳性。以上方法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仪器和试剂质控均在控下进行病人的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处理、计数。定性资料应用χ2趋势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2216份血清标本按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值的不同予以分组,不同组别TPPA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阳性率变化见表1。

表1 CMI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梅毒螺旋体存在于患者的血液或脑脊液中,在人工培养基上不生长繁殖。一旦侵入人体后,其血清中可产生非特异反应素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目前,梅毒检测最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有RPR、TPPA均为手工操作方法,结果判断难以自动化,不易量化,不适于大批量的筛查工作。而化学发光法是一种较新的全自动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1]。其原理:将重组TP抗原(TpN15、TpN17和TpN47)包被微粒子与样本中存在的抗-TP抗体结合洗涤后再加入发光物质标记结合物,再一轮洗涤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预激发液和激发液,然后测量产生的化学发光反应信号,以相对发光单位(relative light units,RLUs)表示,样本中存在的TP抗体量与RLUs成正比,将反应中产生的化学发光信号与先前梅毒校准确定的Cutoff信号进行比较。如果样本中的化学发光信号大于或等于Cutoff信号,则该样本中可视为TP阳性。

本文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两年中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值(S/CO)大于1的2016份阳性血清和测定值(S/CO)小于1的200份阴性血清,同时进行了TPPA试验,结果显示化学发光法S/CO小于1时TPPA无一例阳性,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见表1);而化学发光法S/CO大于1时TPPA的阳性率91.7%(1848/2016),两种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现结合临床资料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相符的168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2例经临床确诊为梅毒患者。其余166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均非梅毒患者,其中恶性肿瘤48例,糖尿病36例,自身免疫性疾病25例,妊娠12例,心血管疾病11例,肝硬化6例,感染5例,眼科疾病7例,骨折3例,其它疾病13例,提示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存在一定的假阳性;进一步分析临床资料发现这部分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占61%,以老年人居多,这和以往报道的老年人梅毒血清学实验假阳性率偏高[2,3]符合。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是恶性肿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高发人群,而这些疾病可使患者体内含有某些治疗性抗体、嗜异性抗体、自身糖尿病抗体、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等[4],是否这些特殊成分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化学发光法检测中会产生干扰作用,影响检测,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分析化学发光法不同测定值区间TPPA阳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化学发光法测定值的升高,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也随之提高,至≥20区间的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达100%;大部分化学发光法假阳性的情况发生在其弱阳性的测定值区间,1~4.99区间TPPA阴性率达31.35%(158/504),而这158例患者经临床资料分析证实均为非梅毒患者。虽然,相比化学发光法TPP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这与该法在工艺上进行了改良,将纯化的致病性梅毒的精致菌株成分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粒子上、从而减少了生物学假阳性的发生有关[5],但本研究2例化学发光法阳性的临床确诊梅毒患者经TPPA检测结果为阴性,表明该法存在假阴性。由于抗原、抗体反应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7],因此,任何方法都不是绝对的。虽然化学发光法假阳性率高于TPPA,但化学发光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快速、利于规范化操作的优点,适用于临床的大批量常规筛检,不易漏诊。一般来说,筛检试验允许有假阳性,但应尽可能没有假阴性结果[8]。为此本人建议,在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位于1~19.99时应与TPPA联合检测,尤其是测定值(S/CO)位于1~4.99时更要采取多种方法联合检测,这可为梅毒的诊治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数据。

[1]马开富.化学发光法测定梅毒抗体的性能验证[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9):1102-1103.

[2]武建国.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41-243.

[3]姚春红,邓建平.老年人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5):575.

[4]廖朝晖,陈 民,黄进华,等.恶性肿瘤患者梅毒螺旋抗体生物学假阳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1):63-64.

[5]程艳杰,王广杰,王 旭,等.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8):503-504.

[6]周 琳,胡雪玲,张健倩.RPR、TPPA、TP-ELISA3种检测梅毒方法的比较及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86-87.

[7]刘 婷,王 亮.隐性梅毒及其实验室检查局限性[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4):397-398.

[8]王露楠,邓 巍,李金明.梅毒螺旋体感染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临床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6):352-353.

Correlation between CMIA and TPPA methods in detecting treponema antibody

XU Rumei,SHEN Qing,CHEN Wen,et al.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Fuzhou 35000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ositive rates of TPPA method when S/CO value of chemiluminescence>1 in detection of syphilis,and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laboratory evidence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yphilis.MethodsTreponema antibody in sera of patients was detected by CMIA and TPPA methods respectively.ResultsTreponema antibody in sera of 200 patients with S/CO value<1 of chemiluminescence was all negative when detected by TPPA.Positive rates of serum treponema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S/CO value of chemiluminescence ranged from 1 to 4.99,5 to 9.99,10 to 19.99 and≥20 were 68.65%(346/504),97.47%(231/237),99.08%(433/437)and 100%(838/838)detected by TPPA respectively.ConclusionChemiluminescence is a highly sensitive and automated method in detection of syphilis,and suitable for clinical routine screening of a large number of specimens.Combination of chemiluminescence with TPPA is recommended when S/CO value of chemiluminescence is between 1 and 19.99 in detection of syphili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false positive possibility in detection of syphilis and provide the more accurate laboratory evidence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yphilis.

Syphilis;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Treponema pallidum gelatin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

R579.1,R446.62

A

1674-1129(2012)05-0441-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2.05.00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10501132)

徐如梅,女,1964年12月出生,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主管技师,免疫专业。

猜你喜欢

螺旋体化学发光法测定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HPLC法测定桂皮中的cinnamtannin D-1和cinnamtannin B-1
UPLC法测定萹蓄中3种成分
HPLC法测定炎热清片中4种成分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预防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泌乳素的性能验证
梅毒实验诊断中增强化学发光技术与其它血清学比对以及在急诊筛查流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