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二元化特征、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2-01-14凌陈

武夷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票价农村

刘 凌陈 敏

(1,2.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随着电影产量和市场容量的大幅增长,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跻身全球十大电影市场。2011年,全国生产故事片558部,仅次于印度和美国,继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之后,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增幅为29%,这已是我国城市票房连续九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1]值得注意的是,从总产量来看我国似乎已成为电影产业大国,但相对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0年)所拥有的近40万亿元人民币的GDP总量来说,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仅占GDP的0.026%(如表1所示),整个电影产业一年的综合效益只相当于一个二级房地产商的销售额。这不仅远远低于日、韩、美、欧国家的数字,就和同是发展中的金砖国家相比也明显偏低。电影的人均消费情况也表明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严重滞后:2010年我国人均银幕数量只有4.66块/百万人,每30万人才拥有一块电影银幕,人均拥有的银幕数分别为韩国和美国的1/17和1/51,印度和巴西的1/1.7和1/2.2;当年观影人数约3.7亿人次,平均每人每年只去影院看影片0.2次,人均年观影次数仅为韩国和美国的1/21和1/65,是印度的1/10;人均票房收入不到50美分。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还伴随着日益突出的二元分化现象,主要体现在票房分布、院线建设、票价设定、融资渠道、档期安排等诸多方面。毫无疑问,电影产业的二元分化结构是制约我国电影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本文旨在揭示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中的二元化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而为促进我国电影产业的持续、健康、均衡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表1 世界各国2010年人均银幕数量及票房收入占GDP的比重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二元分化现象

1、电影票房市场高度集中,农村及许多中小城市仍是电影“盲区”

从票房收入来看,一级城市市场与农村及二级市场票房收入悬殊。近年来一级城市市场所占比例不断攀升,占据绝对优势,而农村、二级市场的比例不断下降,2008年竟然不到7%(如表2所示)。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统计票房收入的时候公布的是城市票房收入,农村票房收入的统计数据很少公布,这说明广大农村的电影收入是非常低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不仅是城乡差距大,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目前形成了所谓“8+N”现象,即8个过亿的重点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武汉、杭州、重庆,几乎占有全国票房收入份额的70%,而中国35个中心城市中的其他城市及数以千计的中小城市,电影票房贡献都比较小。目前,农村和许多中小城市仍是电影放映盲区。[2]2011年全国票房收入达到131.15亿元,名列前五位地区的票房收入就达到642255万元,占据了48.97%的比例。事实上,这种票房收入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也存在于院线之间、大片和中小成本影片之间,是中国电影市场非常突出的两极分化现象。①

表2 2006-2008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的分布情况

2、院线建设两极分化严重

近年来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电影企业的全产业链布局刺激了影院建设热情的高涨,特别是城市院线得到了显著增加(如图1所示)。其中,2011年全国新增影院803家,新增银幕数3030块,平均每天新增8.3块银幕,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突破9200块,增幅约50%。但我国的院线制发展时间较短,在经营管理模式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而院线数量过多,强势院线与弱势院线的发展呈现两极分化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合并重组使区域性院线的经营地域得到了扩大,促进了市场集中度,使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市场形成了向大城市、大院线、大影院、大片倾斜的市场格局。大城市院线建设出现扎堆现象,特别是一线城市的中心繁华地带,影院越来越豪华,票房收入越来越高,导致院线票房过于集中,连续多年票房收入位于前六位的院线占据了60%左右的全国票房收入(如表3所示),其中2011年万达院线的票房收入就高达17亿元,已形成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3]而另一方面是中国县一级影院的湮灭无踪和二三线城市电影放映市场的严重萎缩。20多条弱势院线的票房总收入只有25亿元,只占了四分之一的比例。这些弱势院线其中有一半左右属于省内或小区域范围的院线,而且由于经营规模小、现代化程度低、经营方式落后、影院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院线片源短缺,影片上映档期滞后,票房收入持续下降,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与强势院线拉开了巨大差距。除此之外,还有将近5000个老式影院因地处中小城市和偏远地区而没有被纳入院线发展。由于环境比较落后、设备比较简陋、资源极其匮乏,导致这些地区出现了“电影放了没人看,群众常年无电影可看”的尴尬局面。

表3 2007-2011年中国前六位电影院线占全国票房收入的比重

3、电影票价越来越贵族化,电影市场越来越小众化

电影作为一国文化符号和主要传播载体,应该是属于大众文化。在上个世纪80年代,票价不过几毛钱,对于收入只有几十元的老百姓也不会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因而举家看电影是一件非常令人期待和容易实现的娱乐活动。所以《少林寺》才可以以1毛钱的票价获得亿元票房收入,并使观影人数达到5亿人次。而目前中国老百姓却不敢看电影,因为动辄几十上百元的电影票价严重抑制了老百姓的观影兴趣。近些年来虽然电影票房在节节高升,但观影人数却并未出现显著增长。据艺恩数据显示,2010年中美韩日法5国人均年观影次数中,美国继续名列榜首,平均每人每年去影院看影片4.3次,中国排名最后。2011年中国观影人次为3.7亿(如表4所示),平均每人每年只去影院看影片0.27次,即平均4年才去一次电影院。除去农村人口,仅以城镇人口计算,中国年平均观影次数仅为0.48次。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2008年的观影人次就达33亿,是总人口的3倍多,并且占据印度总人口70%的农民是印度电影的主流观影群体。[4]相比而言,中国的农民群体基本被电影院拒之门外,失去了看电影的传统乐趣。根据美国MPAA统计表明,如今在美国看一场电影,花费约为50元人民币(如图2所示)。据《2010-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若以平均票价占人均月收入的比例作为衡量标准,中国电影票价是美国的8.5倍、法国的7.2倍。可以说,中国电影面对的是“小众”市场——看电影只是少数人能负担得起的一种“奢侈”休闲方式,而美国电影市场则是“大众”市场——看电影是大多数美国人最负担得起和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之一。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电影院线普遍走票价较高的中高端路线。

表4 2007-2011年电影观影人次的增长情况

4、大公司资金充裕、中小制片厂融资困难

电影企业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电影制作水平的主要原因。当前在我国大的影视公司通常可以通过各种灵活方式获得充裕的资金来制做精品,而中小制作企业因为缺乏足够资金不得不粗制滥造一些无法上映的电影,从而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大型影视制作公司通常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渠道灵活获得资金:一方面通过公司上市募集较为稳定的资金流,比如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在创业板上市,博纳国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而橙天嘉禾在香港上市;另一方面当有大型制作还可以通过私募、或者向银行贷款实现资金融通。比如,2011年民生银行以版权质押的方式为《金陵十三钗》的拍摄和宣传提供贷款1.5亿元;北京银行朝外支行则以影片质押、院线等作为担保的方式一次性贷款给博纳影业1亿元,用于《龙门飞甲》等影视作品的拍摄,但这些都仅仅只面对大型制作公司。

而我国众多中小制片厂资金来源渠道少,筹资困难,由于资金捉襟见肘,而各项成本却节节攀升,因而电影制作粗制滥造,即使拍出也无法获得观众的青睐,甚至根本不能上映。即使有时倾尽全力的拍摄出了精品,但是因缺乏资金进行宣传和放映渠道也很难获利,所以我们看到每年的拍摄影片数量中有三分之二无法上映,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制片企业的作品。这样中小型制片企业就进入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而盈利薄弱的恶性循环,生存环境日益严峻。

5、大片垄断市场、中小成本电影空间狭小

中国电影市场一直以来是“靠大片撑票房”,因而我们可以观察到从1997年《甲方乙方》提出贺岁档概念以来,全年充斥各类档期的影片多属于大片行列,其中主要包括进口大片和制作成本超高的国内大片,而院线票房基本就是靠这些大片支撑,因而院线出于对利润的追逐也尽量安排大片的放映,对于其他类型的电影视而不见,导致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大片一枝独秀,其他电影难见踪影的奇特现象。比如一部3D版的《阿凡达》从2010年1月4日零时上映一直延续到2011年3月28日,收获了13.2亿元人民币票房,中国内地成为该片在海外的最大市场,在全球仅次于美国,而该时期同时上映的其他电影票房遭遇滑铁卢。小制作影片由于没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往往被迫推迟档期,处于惨淡经营的境地,虽然也出现了《失恋33天》这样的黑马能够收获3.2亿票房,但这样的例子屈指可数。与中国电影市场结构截然不同,美国电影产品结构和票房构成比例被业内专家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其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中低成本电影是电影票房的基石,从而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和繁荣,而数量有限的巨资大片对总票房拉动仅限于几个百分点。中国电影市场中大片对市场的垄断对其他类型影片无疑造成了莫大的伤害,这是不利于电影行业发展的,造成票房收入严重失衡,观众也缺乏选择。此外,大片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往往会驱使行业集体热衷于拍大片,而其他类型电影制作就会被一再压缩,资金和人力都难以保证。

二、形成二元分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1、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农村电影市场萎缩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出现城乡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城乡经济社会本身是具有典型 “二元结构”特征的。电影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人们的收入水平无疑是影响电影消费需求量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电影市场呈现城乡二元化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城乡收入的较大差距造成的。而且随着电视、VCD、DVD、家庭影院、互联网等现代化的娱乐方式对农村电影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挑战,导致传统电影日渐式微,电影已经不再是农民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此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家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政策在地方难得到贯彻落实,许多乡、村领导认为看电影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农民用“两个鸡蛋看一年电影”②的希望化为泡影。同时由于有些农村地区地处比较偏远的地方,放映一场电影的成本过于昂贵,看电影成为农民比较奢侈的事情,而且电影阵地、队伍、功能较为滞后,影片片源较陈旧、发行周期过长,影院里也出现相对混乱的管理状态,因此农村电影市场目前仍然非常薄弱。

2、影院建设同质化,票价机制缺乏弹性

近年来影院建设正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县级城市铺开,影院数字化程度高,有60%左右的新建影院落户在中小型城市,但同时也出现由于强势院线对中小城市挺进而导致这些城市的影院数量大为减少的现象,强势院线建设的高规格的影院对原有设施落后的影院形成强大的冲击,导致旧影院观影人数急剧下降而不得不关门大吉,而新影院可接纳的观众十分有限。另外豪华、五星级是目前影院建设的潮流,高规格的影院可以给观众带来高品质的观影享受,但是由于建设成本太高消费者也就需要承担高额票价,而较高的票价又决定了这种影院不可能在消费能力较低的地方可以生存,所以影院建设日趋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较好的中小城市,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影院建设仍然是空白。比如笔者所住厦门市这两年在岛内就新建了包括汽车影院在内的电影院高达13家,而截止2010年贵州省仍有80多个县几乎没有电影院,青海省甚至没有一家票房超过200万元的影院,即便是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影院和银幕数量也非常有限。而且影院建设同质化严重,各电影院同一时间上映的影片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影院建设也基本类似缺乏特色,所以同一城市电影票价也就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不同城市之间也并没有根据经济水平不同加以区分,观众并不能根据影院本身的特点和有弹性的票价机制来进行选择观影时间和影片类型。而较高的票价无疑是制约观影人数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电影消费习惯难以培养,电影文化不易传播。

3、中小制片企业盈利模式单一,融资条件苛刻

在我国电影产业市场化过程中,除了中影、上影这样背景特殊的大型制片厂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其他国有制片厂基本被边缘化。特别是一些中小制片厂本身资源有限,基础薄弱,制作水平不高,地处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还是主要依靠国家的电影相关资助资金拍一些定制影片和献礼影片来保证经营。而政府由于没有对这些被资助电影的资金回笼上交及市场效益进行市场监管,仅仅起到“输血”的功能,而没有达到“造血”的效用,所以近年来出现了创作数量的快速增长与创作质量缓慢提升的矛盾,所以每年无法上映的电影多数是中小制片厂制作的,这说明目前中小制片厂进行市场化改革后很难转变经营理念,还是存在“等、靠、要”的毛病。而且之前对市场缺乏了解,转制后盈利模式也简单,除了拍摄电影并没有更多其他可盈利业务模式,特别是不能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消费习惯开发有特色的文化产品,这样缺乏盈利的经营模式当然也不会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其次,我国现行证券管理原则及标准对中小企业的上市规模及投资回报诸多限制,而由于发行债券的额度条件苛刻、债券品种单调等原因,直接融资的方式基本无望。而中小制片厂经营规模小、盈利能力不强、资信度较低,影响力也远不及大型制作企业,贷款的补偿能力与风险化解能力较差,因此,银行向中小制片厂放贷时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还要求其支付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5]面对如此高的融资成本,中小制片厂只能望洋兴叹。

4、电影市场化程度低,影片制作观念落后

我国电影产业转制时间较短,产业基础本身较薄弱,产业链不够完善,国产电影市场化道路尚未走远,所以会出现大片垄断市场的问题。由于影院过于注重眼前商业利益,影院也都是大片影院,没有专为中小成本电影设立的影院,因此在同等的放映条件下,中小成本影片要想在大片市场里取胜相当不易。虽然目前中国电影产量较高,但整体水平欠缺,大多数中小成本电影自身不足,很多影片拍完因不能公映就直接进入仓库,既没有什么艺术价值也没有商业价值,既浪费投资者的资金也浪费制作团队的时间精力。某些中小成本电影因为制作成本低就降低艺术要求,没有自己的艺术特色,总是模仿和山寨他人的手法和剧情,情节老套,拍摄手法成旧,有些影片甚至在考验观众的智商和欣赏水平,这样的电影根本就无法获得观众的认可。另一方面,某些导演盲目自信,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比如2007年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誓与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争抢贺岁档期,最后以《三峡好人》完败告终,这就是中小成本电影不能准确找到自己定位的最佳案例,所以大片与小片的冲突很多时候也是人为的因素。

5、民间资金缺乏有效引导,资源分配严重不均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企业和社会公众拥有的财富总额在不断增长。而这几年由于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不少社会资金的进入,所以电影产业市场化后短短十年即出现非常显著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也有各种动机不纯的资金流入电影制作行业,有时过度急功近利导致缺乏起码的电影常识和电影尊重,在这种功利性观念的持续影响下,他们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立竿见影,容易见成效获利润的地方,比如具有资源优势的有实力的地区及群体,导致院线发展的两极分化及大片的市场垄断,甚至拍摄一些粗俗缺乏艺术追求的电影。而民间资金在这些高利润高回报的领域大进大出,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对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电影制作投资周期长、显效慢,一些弱势地区(比如农村),弱势群体(小制片厂等)在产业竞争中因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始终无法吸引到民间资本注入。这种民间资金投资随意性、趋利性使其不可能由政府部门完全规划和控制其流向,但若任其自由发展下去,两极分化将日趋扩大,强势及弱势地区都将蒙受较大损失。

三、促进我国电影产业持续、健康、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利用政策扶持加快推进农村电影市场发展

短时间解决城乡差距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需要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差距不断缩小,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目前政府可以针对电影产业出现的薄弱环节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植,推动农村电影市场发展。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影剧院加大了投入和建设,2011年底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46条,数字放映队47692支,基本形成了遍布全国农村的数字电影放映格局。[6]虽然农村观影人数也有明显增加,但是相对于城市还是很落后,因此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首先在扩大农村数字电影院建设的基础上,应以小型机动的数字放映队(类似大篷车流动影院)为主,一方面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也比较适应分散的村镇布局,而且要积极鼓励地方政府重视电影发展并参与其中。其次要结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将放映时间尽量安排在农闲时节,结合农民办红白喜事的风俗放映一些符合农民文化和观影习惯的影片,特别是一些农村题材和热闹的喜剧影片,这就需要继续资助农村题材影片创作,推动设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生产基地。再次,针对农村电影建设政府需要积极引导民间资金进入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并给予税收优惠及影片选择等政策支持,还可以联合企业进行电影广告宣传,特别是一些很难在电视台支付高额广告费的面对农村市场的企业,这样不仅可以为国家节约资金,也可以加快企业农村市场的开发,而政府资金就可以集中在最需要的偏远、落后的地方了。

2、针对薄弱地区和环节建设多层次影院,建立合理票价机制

目前一些院线要细分市场,不要在大城市进行高规格、昂贵的恶性竞争,而应该将院线扩张到原来被忽视的地方,比如中小城市,或者大型城市的边缘地带,甚至可以和一些大学或者大型企业联手建立小型影院。这些地方虽然不会像中心地区那样有超高人气和繁华的商业,可以通过高票价获得高收入,但是这些地方通常是居民区或者居住人口相对稳定,一旦形成固定的观影习惯就会给影院带来稳定的现金流,特别是与大学和大型企业形成联盟建立小型影院,不仅可以吸引到高素质的观众成为自己忠实的会员,还可以保证自己在小市场的垄断地位。这样避开城市中心的院线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影院建设成本,而且还可以将院线的影响力大范围的扩大,降低成本也就可以制定符合群众收入的合理票价,虽然票价降低,但依然可以保证影院的长久经营。比如位于北京城区外的五棵松的耀莱国际影城,虽然平均票价只有26元,但观影人次高达280多万,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影院,从而获得全国单个影院全年票房最高。而全国平均票价最高的万达国际影城,虽然地处CBD黄金地段,却因票价高达60多元,观影人次还不到耀莱影城的三分之一。[7]因此只要市场定位准确、平民票价依然可以为影院带来可观的收入。

3、盈利模式多元化,引导民间资金投入

中小制片企业应该减少电影的拍摄数量,采取少而精的方式制作精品,一年拍一部甚至两年拍一部电影都是可以的,重要的是符合电影市场的需要,其盈利模式可以扩大到商业回报更高的其他模式。比如运用专业资源拍摄商业广告,企业或个人纪录片,甚至可以是更广泛的商业模式,重要的是要盈利,只有盈利才可能生存,才能融资。融资渠道除了前面提到的两种渠道可以利用之外,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吸引民间资金或者是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民间资金持有者普遍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观念,他们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立竿见影,容易见成效获利润的地方,虽然电影制作周期较长,但可以采用多个民间资金接龙的方式保证资金投入,其回报既可以采用利息,也可以采用分红或者帮其拍摄商业广告等多种方式。同时电影企业也需要转变观念、放下身段,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进行相应调整,注重为当地的企业和老百姓提供服务,积极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电影行业毕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当有好的电影项目也要注意风险控制,可以联合其他中小制片企业进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中小电影企业只有先满足投资者的盈利需求,才会有更多资金进入电影制作,这样才有可能慢慢做大做强。[8]

4、细分电影市场,丰富电影类型

若想让中小成本电影获得良好的发展,必须在终端上给予支持。因此建立特色院线一直都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途径。事实上,许多艺术片、农村题材电影、小成本制作影片都需要培养自己固定的分众群体,未来影院的建设也应该围绕中小成本电影开发一些中小影院,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的市场环境。只要能够科学细分市场,进行有效制作和推广,也是可以取得较好的市场效应的。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 《疯狂的赛车》、《李米的猜想》、《失恋33天》这样的小成本电影既有明显的市场定位,而且影片制作成本虽然不高但保证较高的艺术水平,同时避开大片档期,找到一些相对竞争对手较少的档期,这样的中小成本电影同样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票房。所以中小成本电影要想在市场获得成功,先从影片质量着手,有新颖的剧情,巧妙的构思及创新的拍摄手法,然后以合适的市场定位和宣传方式,完全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

注释:

①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数据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

② 1998年国家出台预收放映服务费政策,明确规定的“农村电影放映实行有偿服务”,在确保农村人均每年看12场电影的前提下,按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收取有偿服务费。

[1] 刘汉文,支菲娜.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报告[J].当代电影,2012(3).

[2] 尹鸿.内地电影市场形成“8+N”现象,中小城市成盲区[N].人民日报,2010-7-1.

[3] 尹鸿,程文.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12(2).

[4]冬至.电影票价——大众娱乐的一道高门槛儿[J].中国对外贸易,2012(4).

[5] 赵家新.从“影贷”看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体系[J].人民论坛,2011(5).

[6]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R].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7] 李巍晏子.“大片撑票房”下的中国电影产业[J].上海国资,2012(2).

[8]郑洞天,倪震,黄建新,赵军,陆川.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J].当代电影,2009(1).

[9]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0.

猜你喜欢

票价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变换思路难变易
演唱会
巧算票价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天津:京津城际延长线票价“公交化”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