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古代书院发展动因探析
2012-01-14
(武夷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武夷山,古代的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从公元11世纪开始陆续创建了一系列与朱子理学相关的书院,对武夷山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充分查阅史料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武夷山古代书院发展的历史,着力分析武夷山古代书院发展动因。
目前学界对我国古代书院的研究,一般认为,书院起于唐和五代。在唐和五代时期,全国范围内有文献记载的书院有70所,[1]其中福建有9所,分别是漳州的松州书院,仙游的文昌书院、枫江讲堂和东山书院,古田的蓝田书院,莆田的湖山书堂,建阳的鳌峰书院,政和的梧峰书院,邵武的和平书院。[2]尽管当时闽北地区的建阳、政和和邵武都有了书院,但武夷山还没有书院产生。武夷山的书院始创于北宋时期。
一、潜心治学,躬身传道创书院
武夷山书院起于北宋理学家游酢建立的水云寮,继之以江贽的叔圭精舍。
游酢(1053-1123),字定夫,号广平,又号廌山,建阳长坪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求学二程过程中创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也是闽学的开山鼻祖。游酢“元符二年(1099年),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建水云寮,在此教授生徒,并撰有《易说》、《诗二南义》等著作。”[3]
游酢始创书院意义重大。对于游酢本人来说,水云寮的创立,让游酢本人从此与武夷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受教于他的武夷山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特把水云寮改为“廌山祠”。这在《八闽通志·学校·建宁府》中有记载,“又崇安县建书院以祀酢,亦匾曰‘廌山’”。[4]游酢之后裔、南宋理学家游九言为纪念他在武夷山办学传道,将“水云寮”几个大字镌刻在武夷山隐屏峰上。对于武夷山来讲,水云寮的修建,也开启了游酢在武夷山传播理学的进程,开创了武夷山古代书院的先河。作为当时农业社会的一个小县城,州府交界的山区,偏居一隅,官方教育的资源自是十分有限,书院的创立,无疑为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作为著名理学家的游酢开创书院,使得武夷山书院一开始就承载着读书著述与研究理学,传道授业与传播理学的历史使命。
北宋时期武夷山的另一所书院是丰阳里芦蜂(今武夷山下梅)的江贽创立的叔圭精舍。叔圭精舍在今天武夷山云窝景点,用于纪念江贽归隐家乡,“三聘不起”而一心事学的精神。史料记载,“江贽字叔圭。崇安人。初游上庠,与龚深之以《易》学并著名。后归隐里中,近臣荐其贤,召不赴。政和中,太史奏少微星见,朝廷举遗逸命下,邑宰陈难谒其庐,聘以殊礼,复以诗勉其行。凡三聘不起,赐号‘少微先生’。所著《通鉴节要》行于世。”[5]可见,江贽作为古代知识分子,首先学问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精于易学,得到领导集团的认可,以至于有前后三次垂召,难得可贵的是江贽选择了归隐家乡创办学院,一心事学,传播义理。
可见,从游酢的“程门立雪”到江贽的“三聘不起”,他们潜心治学、躬身传道开创了武夷山古代书院的先河,也开启了理学在武夷山传播的新的途径。
二、时局艰难,文人归隐促发展
靖康之变,宋高宗仓促登基,定都杭州,偏安淮水以南,开始了南宋王朝的历史。武夷山在南宋时期新建书院14所,古代书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清晰地展示南宋时期武夷山书院发展状况,本文整理了南宋新建书院的创建人、创建人籍贯、创建人的学术地位、创建地点和原因,见下表:
表一 南宋武夷山书院创建情况详表[6]
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南宋时期书院发展的动因如下:
第一,理学发展孕人才,促进书院发展。
首先,书院的创建人几乎都有着很高的理学成就和社会影响。九峰书院的蔡发,是著名蔡氏家族“蔡氏九儒”之首。①屏山书院的刘子翚是刘氏望族“三忠一文”的“文靖公”,②仰高堂的刘珙是刘子翚侄子兼学生,绍兴十二年(1142年)中进士,是“三忠”之一“忠肃公”;兴贤书院的胡宪是著名胡氏家族“胡氏五贤”之一;③刘爚祖孙,先有刘爚追随朱熹,后有刘衡为朱熹三传弟子,都在理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至于丽泽堂的吴逵和两岩书堂的叶梦鼎,或是朝廷进士,或是南宋名臣,也可算是博学闻达之士。更不用说集理学大成的朱熹。其次,书院的创建人有一半是武夷山人。有三位来自武夷山近邻建阳。朱熹虽然籍贯江西婺源,但少年随母投奔到武夷山五夫镇的刘氏家族,成为著名理学家刘子翚的学生,后长期在武夷山建书院从事学术活动,直接促进了理学在武夷山的大发展。可见,理学在武夷山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储备,并具备了一定的人才汇聚能力。第三,创建人建书院的目的,归结起来都是通过专心读书和讲学,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传播。可见,南宋时期武夷山理学有了大发展,形成了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局面,他们对义理的孜孜以求推动了书院的创立。
第二,时局艰难促归隐,促进书院发展。
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崇高理想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选择退居山林,“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形势所迫。联系南宋政局,在知识分子眼中可谓内忧外患,正如朱熹所言“近世作事,利民者常苦于掣肘而不得行。其为民害者,则因循苟且,上下遵守,以为不可易”,[7]而对外“中原之地,幅员万里,虏人奔走,震骇之余,力未能争,朝廷坐视而不取”。[8]正是南宋偏安江南,内忧外患,又奸佞当道,让有良心的知识分子陷入迷茫与困惑,大多数人身在仕途不能大展宏图,无奈中选择远离官场;而如独善堂的熊蕃、静可书堂的詹琦之辈早知报国无门,饱读经书而一生不仕。他们最终都选择了隐居武夷以建书院,读书讲学著书,“独善其身”。
第三,武夷名胜揽人才,促进书院发展。
归隐武夷山,并不是偶然的。武夷山地处闽北与江西交界之处,青山绿水与奇峰、幽谷与险壑等构成了武夷山清雅幽静的自然景观。而风景名胜集中的九曲溪畔与州县政治中心保持着合理距离,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这一切真切地实现了文人们心中世外桃源的梦景。从书院创建地点来看,书院分布在九曲溪流域,纷纷择址风景如画的九曲溪畔创办书院。即使是浙江人叶梦鼎,身为建宁知县,也专门前往武夷山林建一书院作为读书之所,这也印证了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综上所述,南宋时期,理学在武夷山发展势大,而南宋时局的内忧外患,以及武夷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文人归隐武夷,这三个原因共同促进了武夷山书院的大发展。
三、角色蜕变,走向沉寂留遗迹
元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三个朝代。三朝都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百姓的控制,无一例外地都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界的控制。书院,作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从元朝开始成为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手段,逐渐走向官化,角色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为了清晰地展示元明清时期武夷山书院发展状况,本文同样整理了元明清时期新建书院的创建人、创建人的学术地位、创建地点和原因,见下表:
表二元明清时期武夷山书院发展情况表[6]
从上表可见,元明清时期,武夷山书院角色发生了转变。首先官方化倾向明显。从创建主体上看,多为地方县尹、佥宪、督学、知县创办书院,直接把书院纳为官方办学的范畴。其次,即使是民办书院,主要功能也转为祭祀先贤、先祖,自由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功能大大削弱,徒有形式。如阳明书院、甘泉精舍分别是纪念王阳明和湛若水在武夷山的活动,而双仁书院和云寮书院分别是先儒家族后裔詹继龙纪念先祖詹体仁和詹景仁,游云章纪念游酢而建,虽然也办学,但主要功能是凭吊、追思与激励后生。从这两点来看,元明清时期的书院已经走向形式化,学术的生命力大为削弱,随着清朝的逐渐走向灭亡,最终被新的教育形式所取代。
在这段历史中,元初熊禾的洪源书院显得与众不同。关于熊禾与洪源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志 人物志 上 熊禾篇》中有记载:“熊禾,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福建建阳人,生于宋淳祐七年(1247年)。……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论学之要旨。……咸淳十年(1274年)中进士,任汀州(今福建长汀)司户参军,颇有政绩。宋亡之后,坚持民族气节,誓不仕元,束书人武夷山隐居,筑洪源书堂,聚徒讲学,受业者数百人。”[9]
熊禾的洪源书院可以说是元明清时期新建书院中影响最大的书院,尽管如此,洪源书院放到武夷山书院在元明清时期发展来看,也只能算是南宋时期理学家生不逢时、乱世隐居办学的回光返照了。南宋时期,大儒学者隐居武夷、餐风饮露以究学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武夷山的书院经历南宋大发展后,到元明清时期,因官方对思想文化的强权控制而失去了发展的根本动力,逐渐在官方化和形式化中走向沉寂。
结 论
武夷山书院起于北宋游酢的水云寮,兴于南宋,最后元明清时期走向沉寂。
具言之,从游酢的“程门立雪”到江贽的“三聘不起”,先贤以潜心治学、躬身传道为己任,开创古代书院的先河,也开启了理学在武夷山传播的新的途径。南宋时期,理学在武夷山的大发展,南宋时局的艰难,以及武夷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共同促进了武夷山古代书院的大发展。元明清时期,因官方对思想文化的强权控制而失去了发展的根本动力,书院逐渐在官方化和程式化中走向沉寂。
注释:
① 指蔡发,蔡发之子蔡元定,蔡元定之子蔡渊、蔡沆、蔡沈,蔡渊之子蔡格,蔡沈之子蔡模、蔡杭、蔡权.
② “三忠”即刘子翚之父刘韐、之兄刘子羽和刘子羽之子刘珙.“一文”指刘子翚.
③ 指大儒胡安国,之子胡寅、胡宁、胡宏,侄子胡宪,世称胡氏五贤.
[1]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50.
[2] 金银珍,凌宇.书院·福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3-4.
[3] 南平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南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平历史名人·南平市文史资料第10辑[P].闽北日报社印务中心,2005:185.
[4] 明·黄仲昭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整理.八闽通志(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10.
[5] 明·黄仲昭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八闽通志·卷之六十六·人物·建宁府(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778.
[6] 金银珍,牟娟.书院·闽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47-54,74-76,96-100,104.
[7] 王瑞明,张全明.朱熹.别集(卷3)·程沙随可久[M].成都市:巴蜀书社,1992:87.
[8] 王瑞明,张全明.朱熹.别集(卷24)·与黄枢密书[M].成都市:巴蜀书社,1992:87.
[9]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志·人物志·上[P].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