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质疏松对牙周病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2012-01-11石晓峰尚随阳

关键词:牙周袋牙槽骨牙周病

尚 颜 石晓峰 尚随阳

(1.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口腔教研室,山东 菏泽 274000; 2.山东省泰山疗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牙周病是口腔疾患中常见炎症之一, 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附着丧失以及牙齿松动等[1]。牙周病病因多样, 菌斑因素和局部促进因素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因素, 但全身状况对牙周发病的发生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骨质疏松既是一种全身系统疾病,它对牙周炎存在怎样的影响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本研究对此进行相关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牙周病患者40 例,其中20例未患有骨质疏松者为对照组,年龄为20~35岁,平均为29.8岁;20例患有骨质疏松者为观察组,年龄为45~72岁,平均53.6岁。两组均经临床诊查排除甲亢、糖尿病等影响骨代谢的系统性疾病,并于半年内未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1.2方法 依据牙周病学的诊断标准[1],结合全景X线片对患者进行牙周袋深度、牙槽骨丧失、附着丧失、牙松动的相关检测,误差不超过±1 %。

1.3统计学处理 各组、各部位的测定值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法,显著性水准取α= 0.05。

2 结 果

两组测量值见表1。无论牙周袋深度还是牙槽骨丧失、附着丧失和牙松动,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牙周袋深度与牙松动度两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牙槽骨丧失和附着丧失两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骨质疏松对牙周病的显著影响在于牙槽骨的丧失和附着丧失。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测量值(mm)

3 讨 论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 是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以致皮质骨变薄,松质骨中骨小梁变稀疏,孔隙增大,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2]。世界卫生组织(WHO)工作组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是:OP为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低于健康年轻成人BMD 峰值均数的2.5 SD(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 ,若伴有脆性骨折为严重OP,如BMD 低于健康年轻成人峰值1.0~2. 5 SD 为骨量减少,如BMD 低于健康年轻成人峰值不足1SD 为正常。牙周病是侵犯牙龈和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破坏疾病,表现为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牙槽骨破坏吸收后导致牙齿逐渐松动。1960年Groen等[3]发现牙周病患者椎骨通常呈骨质疏松状态,而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者口内有严重的牙周病表现,于是提出了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且牙周病和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目前,对于牙周炎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问题,学者们研究结论各不一致,有学者认为:全身性骨质疏松症与颌骨的骨矿丢失之间呈正相关,骨质疏松症与下颌骨的萎缩及牙槽骨吸收也有显著的相关性[6-7],并提出牙周炎继发于骨质疏松症。而Elders[8]则认为牙周炎与全身骨量无明显相关关系。史凤芹等[9]对牙周炎患者测量结果表明,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密度低于正常人。

本组所收集的研究对象分别为无骨质疏松症组和有骨质疏松症组的牙周病患者,分别就牙周袋深度、牙槽骨丧失、附着丧失和牙松动进行相关检测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牙周袋深度还是牙槽骨丧失、附着丧失和牙松动,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牙周袋深度与牙松动度两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牙槽骨吸收和附着丧失两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骨质疏松对牙周病患者的主要影响是导致牙槽骨的破坏吸收和附着丧失的加剧。当牙槽骨破坏吸收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牙的牢固性,于是大多牙周病患者会出现牙的松动,继而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最终会导致牙的丧失。因此,口腔医生可以结合患者全身因素及一些相关检查来推测有牙周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将来牙齿丧失的风险,以此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所引起的牙槽骨的破坏吸收和牙齿的丧失。

[1] 曹采方. 牙周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0.

[2] 谭葆春,杨明华.牙周病与骨质疏松症[J].口腔医学,2009,29(3):265.

[3] Groen JJ, Duyvensz F, Halsted JA. Diffuse alveolar atrophy of the jaw (non-inflammatory form of paradental disease and pre-senile osteoporosis[J]. Gerontol Clin, 1960, 2: 68-86.

[4] Jeffcoat MK. Bone loss in the oral cavity[J]. J Bone Min Res,1993, 8:S467.

[5] Krbbs PJ, Chesnut CH, Ott SM,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dibular and skeletal bone in a population of normal women[J].J Prosthet Dent,1990, 63:86.

[6] Elders PJM, Habers LLMH, Netelenbos JC, et al.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iodontitis and systemic bone mass in women between 46 and 55 years of age[J]. J Clin Periodontol, 1992, 19:492.

[7] 史凤芹,于世凤. 牙周炎患者腰椎和牙槽骨骨密度测量分析[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1):3.

猜你喜欢

牙周袋牙槽骨牙周病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派力奥抗生素软膏治疗牙周炎疗效观察*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