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在高校体育院系羽毛球专选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2-01-11于延飞杨鹏程胡承志
于延飞,杨鹏程,胡承志
(通化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反思性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以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行为、教学策略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的有效性及合理性进行全面审视,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促进自身能力发展的过程.笔者在查阅文献资料、实证研究以及一系列的访谈的基础上,将反思性教学引入到羽毛球专选课教学中,验证反思性教学是高校体育院系羽毛球专选课教学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1 研究对象
从通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1级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自然组,共30名男生.随机确定一个组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为对照组,把这两个组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搜集和整理了国内外关于反思性教学理论、体育教学论、学校体育学、高师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等方面的著作10余部,并对有关学术文献中的相关部分进行了重点阅读,为本研究的设计分析、讨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家访谈法.就教学实验的设计,测试指标的选取对沈阳体育学院、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北华大学体育学院、通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部分专家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为本课题的研究拓展了思路,并就本课题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确定.
数理统计法.本课题均采用常规统计,并利用SPSS13.0对问卷和测验所统计的数据进行T检验.
教学实验法.根据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实验组采用反思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实验时间:2012年3月—2012年6月(共102学时).
(2)实验地点:通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羽毛球馆.
(3)实验测试内容: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进行学生的身体素质、球性及基本技术测试.
(4)实验实施的步骤:①实验前的基础性测试和问卷调查.由于在开设羽毛球课之前,两个自然组的学生从未接触过羽毛球这项运动,因此,实验前对两个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基本球性(对羽毛球的控制力)的调查.②教学活动的实施.实验组采用反思性教学模式,对照组仍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均为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反手发网前球、正手击高远球、正手吊球.③教学实验过程中的检测、反馈与补救.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师生都要在每次课前、课中、课后写个人反思日记,学生的反思日记在每次课结束的第二天上交教师.教师结合自己的反思及每个学生的反思内容写出系统的教学反思总结,并制定新的反思教学计划.羽毛球课程组定期组织观摩交流,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对观察到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和交流,彼此交换观点和看法,进而提出问题,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④教学实验结束后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对照组学生进行基本技术的调查.
(5)实验的控制:①实验中,实验组的教学工作由笔者担任,为避免笔者在教学中对对照组教学产生影响,对照组的教学工作由通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综合教研室的一名羽毛球教师担任,其年龄、学历、职称和教学水平等方面与笔者基本一致.②采用单盲法进行教学实验.③为了保证样本的同质性,在开始实验前分别对2个组的学生进行基本情况、身体素质、羽毛球控球能力和球性、球感的调查(采用正手向上颠球、反手向上颠球、正反手原地向上交替颠球,每项测试每人两次机会,其中取最好的成绩作为测试结果),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水平有无明显差别.④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器械、教学场地等方面完全相同.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要求上课.⑤为了防止因间隔时间过长而造成实验的内部效度降低,将实验的前测和后测安排在教学实验的开始和结束后的2天内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在羽毛球专选课开课前,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羽毛球,他们都没有任何的羽毛球技术基础,基于此情况的综合考虑,在实验教学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表1)、身体素质情况(表2)、控球能力(表3)进行了比较,T检验的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基本情况、身体素质、控球能力在实验前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因此笔者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项指标上是有可比性的,实验做到了齐同比较,保证了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表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基本情况比较表
由表1可知,对两组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年龄和体重上几乎相当,是没有差别的;在身高上,对照组比实验组偏高,但也没有显著性水平差异(P>0.05).
表2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身体素质测试比较表
从表2可以看出,结合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学生的身体素质从立定跳远、30米跑、掷垒球和俯卧撑四个方面进行了测试,T检验的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没有显著性水平差异(P>0.05).
表3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控球能力、球性和球感测试比较表
为了测试学生基本技术水平的情况,对两组学生的控球能力、球性和球感(正手颠球、反手颠球和正反手变换颠球)进行了测试,从表3中得知,T检验的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控球能力、球性和球感方面是没有显著性水平差异的(P>0.05).
3.2 反思性教学对学生羽毛球基本技术掌握的影响
为了解反思性教学对学生基本技术掌握的影响,实验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了羽毛球基本技术的测试,后测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见表4).
表4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基本技术成绩比较表
表1、表2和表3显示,两个组在实验前的基本技术(学生基本情况、身体素质和控球能力)没有显著性水平差异(P>0.05).实验后的统计结果(表4)却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正手击高远球和正手吊球技术成绩都略好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具有显著性水平的差别(P<0.05);而两组学生在正手发高远球和反手发网前球技术成绩方面相差不多,没有显著性水平的差异(P>0.05),这说明反思性教学和传统教学都能加快学生基本技术的提高,其原因如下.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均有良好的同质性,两种教学模式都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而每个学生的提高幅度是与教师的教学研究、学生的刻苦训练分不开的.
两组学生在正手发高远球技术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的原因是:正手发高远球技术是羽毛球单打技术教学中较为重要的技术,正手发高远球技术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打比赛胜负.因此,学生对正手发高远球技术学习的重视程度优于其它技术.在训练过程中,正手发高远球的练习次数和时间远远多于其它技术.所以,两组学生在正手发高远球技术上没有显著性水平差异.
反手发网前球是羽毛球单、双打比赛中非常重要发球技术之一.随着羽毛球运动技术的发展,反手发网前球技术是每一名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发球技术.所以,无论运用那种教学模式,只要认真学习,刻苦训练,正反手发球技术的掌握都会好于其它技术的掌握.
从表4可以看出,只有正手击高远球和正手吊球技术水平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这就充分说明了反思性教学的优势所在,这两项技术动作结构相对其他技术较为复杂.特别是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它是羽毛球技术教学中最难以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这项技术的掌握要求注重整套技术动作间衔接的连贯性,在击球发力的原理上,还必须明确力量的传导过程及把握最佳的击球时机等,这些都对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对于此类复杂的技术动作的学习,反思性教学会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学习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动作时,在理解击球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按照反思性教学的学习步骤,在课前对此技术动作要领思考一遍;在课中对教师讲解的技术动作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思考,对不清楚的问题及时请教并深深体会,反思自己错在哪、差距在哪,对自己的错误动作及时改正练习;课后用反思日记将整节课的学习过程详细的记录下来,认真总结深刻反思;将击高远球这项复杂的技术动作逐一突破解决.这项技术动作的学习还可以通过教学录像的探究、小组讨论、集体观摩、个人反思日记等等方法来完成,这就是反思性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反思性教学在高校体育院系羽毛球专选课教学中的应用,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正手击高远球技术水平.
(2)反思性教学在高校体育院系羽毛球专选课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正手吊球技术水平.
(3)在高校体育院系羽毛球专选课教学中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的实施不仅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专业羽毛球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体育其它术科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4.2 建议
(1)体育术科实践教学重在灵活、继承和创新.根据反思性教学对羽毛球教学问题的反思和科学性的解决,使羽毛球教学过程更加系统,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因此,建议在高校体育院系羽毛球教学中运用反思性教学.
(2)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解决体育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在进一步研究反思性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策略地实施反思性教学,不断对其教学实践进行计划、组织、监督、调节、控制、分析和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坦.现代教育改革引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刘萱.大学生反思性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4).
[4]马颖,刘电芝.“反思性”教学研究述评[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