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心理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
2012-01-10张秋君
张秋君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和思想虽然没能像西方心理学那样系统化和技术化,但其具有的厚重的思想内涵和哲理意义,是西方心理健康理论所不能代替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诸多修身养性、完善人格的内容,值得现代高中心理教育借鉴。
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心理教育思想
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的主要来源。
1. 儒家文化所蕴含的心理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学问,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倡导“仁、义、礼、智、信”,强调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完善人、实现人:在群体生活中考察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有利于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转,提升每个人的品格。主张入世有为,积极的入世态度,强调社会责任感,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成就圣人人格,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其中,儒家文化的一个突出贡献是重视教育,并且在教学上注重个性差异,创造性的提出“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善于启发教学,对后世教育界的影响非常深刻。
2. 佛教文化所蕴含的心理教育思想
佛教文化在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其中的哲学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空”的思想可以说是佛教哲学的灵魂。“空”的观点认为世间的万物都不会是永恒的,它只不过是事物走向衰亡的一个过程而已,世界只是一个过程的集合。这种空的隐喻就是告诉我们对世间的事情要能看得开,要放得下,不必太耿耿于怀。“空”实际上也是一种“取舍”,要得必先失。“活在当下”,尽力做好眼前的事情,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禅思是佛教文化生命的源头活水。其目的在于“聚精会神”,消除杂念,追求心境清澈透明。强调“内观”,进行悟道。在内观禅修时,修习者要对身心进行巨细无遗的内省、反思。这样经过深刻反省,调节身心,活跃身心机能,缓解心理压力,进而心理和谐、精神解放。
3. 道家文化所蕴含的心理教育思想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文化,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着眼点和儒家一样是人,但它和儒家学说相比更侧重人的自然性,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精神自由。挣脱外在的束缚,主张“绝仁弃义”,通过效法自然的无为来实现游心于四海之外而与天地同游的逍遥人生。其实,道家“无为不争”思想,表面上是消极的无为、顺应自然,实际是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他认为,人人做到无为即朴素无欲,无所作为,即能天下自定。在现实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可以吸取道家的少私寡欲,知荣守辱,处虚守静的思想精髓,通过修身养性使自己在喧嚣的尘世搅扰、利益之争和现实矛盾中,获得一种内在的超越感和心灵的宁静。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高中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系列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可以适当地应用到当今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又能调节自身心理,一举两得。
1. 倡导修身,进行礼仪教育
儒家经典《大学》认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观点,对古代心理健康教育学说如何保持心理平衡,塑造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贡献。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因此,在认知治疗中,咨询时常常用行为校正技术来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的认知观念,从而在求助者的行为和认知之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一观点正是和儒家学说“诚意、正心、修身”通过正面控制、通过认识的提升和积极的修养来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健康人格品质不谋而合。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礼仪教育,从传统的校园礼仪到现代的时尚礼仪,从基本的仪容仪表礼仪提升到社交礼仪,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论语》中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在“益”与“损”的价值导向中,在行为礼仪中体验传统文化对心灵的熏陶,提高学生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培养正确的娱乐、交友习惯,保证心理平衡与健康,塑造健康人格,改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心理发展也可促进行为的养成与提升,从而使学生不断地探索自我,进而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以及更好的学会关爱他人,从而更好的适应高中生活。
2. 吸取经典,发展德育心理
作为一门科学的德育心理学,它是研究学生品德的心理成分,揭示其形成过程和规律及其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的教育心理学分支。德育心理学的具体任务是:研究并揭示社会规范和教育要求如何成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意向的过程、影响这种转化过程的内外因素以及促进这一转化的方式和条件。德育心理学还要研究揭示品德发展各个阶段中的新质,并据以划分品德发展的年龄阶段;并依据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每一年龄阶段中品德培养的目标;揭示符合心理学规律、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和措施。对少数品德不良学生的行为进行心理分析,提供矫正和预防的措施,也是德育心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德育要培养人,还要教人怎么做人,当然必须要明确“人”的概念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几千年前我国的思想家们就对人性的起源,人性的善恶进行思考,进而又对理想人格加以分析。例如道家德育的理想人格内涵丰富:敦厚质实,持重宁静;少私寡欲,淡泊名利;柔退不争,谦恭处下;宽容大度,以德报怨。儒家的理想人格则是“内圣外王”,“内圣”是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是人的心性修养的外在表现 ,即把人的主体修养所得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儒家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作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人格模式 ,除上述思想外 ,还有其他一些内在的要求和规定 ,如:中庸的准则;大同的理想;孝悌的情怀;文质统一的气度;刚健自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等。佛教理想的人格是“佛陀”,学佛修行,根除欲念,用一种清净恬淡自然的心态视荣辱为浮云。这些观点提供了人格追求的典范,可以说是深化德育思想所作的理论工作,同时它又开辟了心理学思想的理论道路。
3. 重视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佛学、道学在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中非常注重个人的自我内省,通过不断探索自我,自我生成,提升个人道德修养,这和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达到自我生成的理念是一致的。
儒家学说特别注重“内省”,并且提出教育中“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教学。佛教的禅宗在众多宗派中一直是一枝独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强调“开悟”,和今天心理学所强调的“顿悟”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三家文化都具有丰富的悟性智慧,而道家文化在这方面尤为突出。《老子•四十二章》中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何以生万物?这里强调的就是道家的悟性智慧。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抛弃以往的讲授式的说教模式,采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教师的作用只是“帮助”和“激发”。具体课程的设计以“活动、体验、内省、生成”为要素,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创设一定的心理情景,使学生有参与整个活动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充分参与、尽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