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从大处着手更重要
2012-01-10吴全华
吴全华
人的心理状况与环境密切相关。可以说人的生活环境怎样,人的心理状况也就会怎样。良好环境下,人的心理总体上更为健康;不良环境下,人的心理总体上更不健康,心理疾患者更多。当下,高中生(这里指普通高中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最不利于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环境,而且是整个社会环境中最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之一。我国整个基础教育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应试倾向,但高中的应试倾向最为突出、最为严重。在高中阶段,学生长年要“加班加点”,他们是典型的“披星戴月”一族;他们的课业负担特别繁重,与此同时,由升学压力而造成的心因性负担也最为沉重。如此境况下,很多学生心理适应不良,有的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例如,高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厌倦……
长期以来,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小处着手,即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设置心理宣泄室等来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实践证明诸如此类的措施都是积极且颇具成效的。但小处着手的效果是有限的,它不是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性的、也是更具智慧性、更为重要的措施是从大处着手。这里所谓的从大处着手一是千方百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的学习更为轻松、愉快;二是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开展课外、校外活动,这样既可使学生获得更为生动活泼、多样、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可使学生因单一而繁重的课业学习所造成的身心紧张、疲惫得到放松和缓解;三是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或对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四是建设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即营建充满温情、亲和、友爱的亲子、师生、生生关系,营造具有团体感和同一性的班级和学校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从根本上减少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否则的话,无论我们怎样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怎样改革、完善从小处着手的应对方略,如采取一定的措施克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知性化和形式化现象、提高心理咨教师的专业水平等,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仍会层出不穷。当然,要能做到从大处着手,有赖于高中学校能真正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有人将医生的医术分为三种境界,即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未病。这里所谓治未病即预防疾病。这也就是说医术最高明者注重的是从大处着手,或者说注重的是疾病的预防。这虽然是就人的生理疾病而言的,但就应对人的心理、精神疾病而言,也是如此,注重人的心理、精神疾病预防,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也是最高明的,是上策。本栏目三篇文章所谈及的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方略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注重从大处着手,只不过它们各自谈及的从大处着手的具体措施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