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2-01-10陆伟新
陆伟新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多年来,高校党组织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定,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有益经验,学生党员数量有较大幅度上升,质量不断提高,发展工作制度不断完善。这些大学生党员起到了“一个党员一盏明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努力做到思想先进,学习优秀,工作积极,生活热情,以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团结广大同学共同进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高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需要的培养力量和培养力度矛盾突出,致使学生党员数量总体相对偏少,忽视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入党后的理论学习不重视等等。笔者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财经系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为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的途径。
一、大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生党员发展现状
(1)青年学生对党组织的热情不断高涨,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人数比例逐年提高。多数大学生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从表1可以看出,财经系一年级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上升的,2010级本科学生高达81.67%,高职学生高达75.88%;2011级提交申请的高职学生所占比重达77.45%。这说明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党组织的正确引导下,对加入党组织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为党的事业的不断兴旺发达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结合列年的培养和发展情况看,多数青年学生的这股热情可以加以引导并塑造成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共产主义战士。
表1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财经系大学一年级学生申请入党人数统计
(2)发展的学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几年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财经系加大对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加强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加强组织发展力度,正确把握好学生党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全面准确地贯彻中组部关于党员发展工作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用辩证、全面、发展的观点来把握学生入党的条件,及时将品学兼优、基本符合党员条件的青年大学生发展为党员,毕业班学生党员的比例不断提高,见表2。学生党员比例的提高,为促进财经系学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新发展的部分学生党员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对党的认识模糊不清。通过与新发展的大学生党员的谈话发现,部分学生党员对党的性质、理想、宗旨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主观上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不够重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浮躁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主流宣传引导立场不坚定;培养阶段的力量投入不够;培养阶段的系统性、协调性不严谨。
表2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财经系列届毕业班学生党员数统计
(2)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存在多元性及复杂性,党员考察发展难度加大。数据显示,申请入党的同学中有近90%是刚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学期递交申请的,通过对这些同学的跟踪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为什么入党”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投机性、功利性、虚荣性和从众性,呈现出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多元化倾向相结合的复杂特点。由于学生党员发展的特殊环境和规范要求,学生党员的发展要经历自我锻炼和完善、团组织推荐、支部考察和培养等较长的过程,但经历这一过程后能真正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入党动力源泉的不多,很多情况下仅仅成为了部分同学的一种口号和形式。
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下,大学校园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日益发展与观念的开放,各种价值观念快速涌现,冲撞日益激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和政治趋向等受到复杂深远的影响。二是在当今社会,接受文化思想观念的途径多、速度快,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黄金时间对知识的渴求比较强烈,在这一时期如果得不到强有力的正确引导,一部分同学就会弱化甚至失去对事物和价值观念的常规判断能力,表现出在入党动机问题上日益功利化的不良倾向。
(3)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多,但在校期间能发展为党员的不多。根据表1、表2的数据,大学生中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人数逐年上升,主动听党课的学生和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的学生经常出现“爆满”现象,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要求进步,政治上更加成熟。但从毕业生中的党员比例看,学生党员数量总体偏少,比例偏低,特别是三年制高职的学生,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学生强烈的入党愿望与党组织有限的数量发展形成强烈的反差。
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教职工党员数量不足(见表3)。多数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以后在思想上、政治上、信仰上几乎得不到应有的引导和帮助。二是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力量不足,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财经系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其中学生支部由于历史原因,支部书记由教研室主任兼任,教研室主任在专业建设和迎评工作中任务艰巨,在学生党建方面的精力和经验都不足;从事学生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都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对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近年新增加的教师党员多数是党龄不超过4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主要精力放在适应工作环境和提升教学能力方面,自身的党性修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多数浮于表面,不深入、不细致。
表3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财经系教职工党员数与要求入党学生数对照
(4)学生党员的发展数量逐年增加,而学生党员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近几年学生党员的发展人数逐年增加,但在审核支部报送的学生党员发展材料和与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沟通中发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和培养的时间不充分。大学生党员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引导大学生积极靠拢党组织,写入党申请书,积极分子培养,定期思想汇报,参加党校学习、座谈,召开支部大会,预备党员考察等,既要占用学生的时间,更要占用培养人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中多数人身兼数职,繁忙的日常管理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理论、业务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有不少人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不能提供给学生更多、更新、更有说服力的信息,抓不住学生思想脉搏以及社会焦点和时事“热点”,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读报告、念文件”的层面上。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及时补充力量,提高素质,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关键因素。
(5)对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不够。由于大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党员入党前的培养考察期不长,所以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财经系党总支由于教职工党员人数较少,教学工作任务又重,党组织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作为工作重点,忽视了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管理。有些党员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有甚者,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滑坡。
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学生党组织不健全。由于支部工作经验和工作精力问题,再加上学生党员基本上都是高年级(毕业班)学生,在学生中建立支部并开展活动,困难很大,因而就不可能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党员开展有实际效果的组织活动,而学生党员与教职工党员在一起开展支部活动也存在较大的不便,这样学生党员就失去了通过支部活动接受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机会。二是由教工党员为骨干组建的学生党支部工作脱离了学生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形式和方法单调呆板,只注重传统的理论教育,忽视对学生党员进行实践锻炼,组织生活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严格贯彻落实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充分认识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大学生党员队伍,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优先发展,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统筹规划,建立全程教育机制,着重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培养大学生入党、保证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必须统筹规划,建立全程教育机制。实行全程教育的关键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具体的做法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根据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共预备党员、中共正式党员等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在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以专业课学习、第二课堂的学习和社会实践锻炼为载体,以二者的有机结合为方法手段贯彻培养教育的全过程。同时,各个阶段都要按照明确条件、详细档案、严格程序的工作要求,进行跟踪培养,使之达到每一层次的培养目标。对进入重点培养范围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能力的发展过程进行客观的记录,作为纳新的依据,为党组织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3.明确大学生党员的标准,建立全方位考察体系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强调:“要结合大学生党员的特点,把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具体化。对准备发展入党的大学生要进行综合考察,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也要考察其入党动机、群众基础,更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这表明在发展工作中要对入党积极分子从思想政治、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日常表现和群众基础等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在实际发展中,严格把握大学生党员发展的程序和关键环节。
一是政治引导环节。坚持早启发、早引导、早发现,做好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上好第一堂党课,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员发展的政策教育,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通过观察他们入学阶段参与社会工作、集体活动的表现,及时发现思想表现好、有培养潜力的好苗子,尽早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入党申请人队伍,夯实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
二是培养考察环节。对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大学生,党支部安排他们参加“学党章、学理论”组活动,并派出政治觉悟高、责任意识和组织观念强的、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的教师党员指导他们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指导教师要经常向支部汇报申请人的学习、工作、思想情况,及时把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的优秀团员、学生骨干吸收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考察结果要有记录,主要从政治思想、学习态度与成绩、工作热情与能力、群众基础与评价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明确改进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对于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听取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或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要采取党校团校培训、吸收其参加党内活动等培养教育措施,强化其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三是吸收入党环节。党组织要认真做好大学生入党前的预审工作,主要审查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入党条件、各种材料和手续是否符合党组织的规定等;对预审合格的发展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组织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与会党员要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充分讨论,提出积极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之前,系党总支要认真做好与发展对象的谈话工作,没有经过谈话的不得接收入党,谈话中发现问题的要暂缓发展。
四是预备党员转正环节。学生成为预备党员后,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教育和考察,重点考察他们在预备期内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发挥党员作用情况。预备党员要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和实践锻炼,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不断提高自身的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预备党员必须经过一年的预备期,党支部每季度要开展一次预备党员教育和考察情况的讨论,发现问题要及时同本人谈话。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前一个月,要主动向党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支部大会要根据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的现实表现,按照规定程序对其做出能否按期转为正式党员的决议,并及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4.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建设一支优秀的党建队伍,才能使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才能使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选择政治素质高且热心学生工作的党员教师专职从事学生党建工作。二是发挥兼职党建队伍的作用。首先结合专任教师在班级上课的优势,建立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制度,通过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选聘政治素质高,热心学生党建工作的非专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担任学生党章学习小组的兼职政治辅导员。三是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理论素质和党性修养。四是对于从事学生党建的工作人员,组织上应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职称评聘上给予一定的关心和照顾,以调动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5.将发展重心由高年级转移到中低年级,加大一年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要做到“早启蒙、早选苗”,不断壮大积极分子的队伍。一是要从新生入学教育抓起,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二是通过阅档、谈心,尽早发现苗子,结合学习和工作情况,力争在新生进校一两个月后,把积极分子队伍组建起来。三是对于高中阶段已经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学,党支部要及时查阅相关档案材料,与其本人谈话,了解其入党动机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其中各方面均比较优秀的同学,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应连接计算,满一年后,其他条件均达到党员标准的可列为发展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党员发展年级不平衡的问题。
高校是优秀青年最集中的地方,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尽管高校青年学生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显,但其潜力不容忽视。因此,高校大学生始终是不同意识形态争夺的对象,也是国外其他势力、组织拉拢的对象。进入高职院学习的学生多数来自经济条件和教学水平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世界观的可塑性很强。虽然多数学生在一年级刚入学时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动机有许多不符合党章要求,但只要引导得力,教育有方,完全可以将其中的优秀学生培养成为有志向的共产主义战士。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而言,必须在增强培养力量、健全培养机制、加强培养力度等方面下工夫,以圆满完成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为党组织不断输送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
[1]赵国峰.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57-58.
[2]何淑霞,林伟英,冯冈平,等.创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文教资料,2011(7):201-202.
[3]江霞.论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J].群文天地,2011(12):257.
[4]张武,苏钟.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3):14-16.
[5]陈勇,崔金玉,刘冬芳.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党史博采:理论版,2009(5):19.